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水稻秸秆厌氧发酵制取沼气的主要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金中波 于海明 +4 位作者 张雪峰 秦春兰 谢秋菊 庄卫东 胡军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3年第5期9-12,共4页
研究了发酵温度、水稻秸秆的预处理状态、接种物与原料的不同配比、发酵液酸碱度等主要工艺条件对水稻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设计了自动加热恒温系统,对秸秆进行了氨化处理,进行了接种物与原料不同配比、发酵液不同pH值等一系列试... 研究了发酵温度、水稻秸秆的预处理状态、接种物与原料的不同配比、发酵液酸碱度等主要工艺条件对水稻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设计了自动加热恒温系统,对秸秆进行了氨化处理,进行了接种物与原料不同配比、发酵液不同pH值等一系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接种物与原料比例为1∶1,发酵液pH值为7.0左右时候,产气效果好,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 沼气 厌氧发酵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垦区玉米秸秆腐解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少东 汪春 +1 位作者 张伟 王汉羊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6-190,共5页
玉米种植在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垦区不同区域秸秆还田形式尚未形成共识,找到黑土条件下玉米秸秆还田腐解规律,对合理选择秸秆还田及玉米种植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土壤含水量、腐解时间、秸秆长度及翻埋深度为因素... 玉米种植在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垦区不同区域秸秆还田形式尚未形成共识,找到黑土条件下玉米秸秆还田腐解规律,对合理选择秸秆还田及玉米种植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土壤含水量、腐解时间、秸秆长度及翻埋深度为因素,设计正交试验用以确定黑土条件下秸秆腐解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对秸秆腐解率影响显著;土壤含水量较低时,秸秆腐解率也较低;秸秆在秸秆翻埋早期腐解较快,90天后腐解速率下降;秸秆长度短于6cm后,腐解率提高幅度较小;随翻埋深度变浅,秸秆腐解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腐解规律 黑龙江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SM的信息服务系统的通信模块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晓亮 谭峰 曹洪军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9年第6期74-76,共3页
基于GSM模块的信息服务系统增加了企业远程获取信息的方式,它具有价格低、灵活方便等优点。该系统可以将企业日常关注的相关生产信息以短信的方式发送给公司相关领导,并且支持定时发送、信息保存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办... 基于GSM模块的信息服务系统增加了企业远程获取信息的方式,它具有价格低、灵活方便等优点。该系统可以将企业日常关注的相关生产信息以短信的方式发送给公司相关领导,并且支持定时发送、信息保存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办公成本。系统选择Borland Delphi 7为开发环境,将GSM模块通过串口与电脑相连,就可以进行短信发送与接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M模块 信息服务 DELPH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建设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勇 朱景福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88-91,112,共5页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学科建设基础信息及数据的收集和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学科建设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系统阐述,该系统基于B/S模式,采用三层开发模式进行开发,能详实记录学科队伍建设、科学研究...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学科建设基础信息及数据的收集和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学科建设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系统阐述,该系统基于B/S模式,采用三层开发模式进行开发,能详实记录学科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信息,并按需要动态生成汇总及报表数据,为学科建设更好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和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建设 管理系统 B S模式 三层开发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信息变量消除法的水稻种子发芽率测定 被引量:6
5
作者 曲歌 陈争光 张庆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15-1020,共6页
为了解决常规的水稻种子发芽率测定方法存在的试验周期长且操作繁琐等问题,实现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快速检测。本研究以黑龙江省五常市五优稻四号粳稻种子为研究对象,首先将7组种子样本(每组60个样本,共计420个样本)置于温度为45℃,湿度为... 为了解决常规的水稻种子发芽率测定方法存在的试验周期长且操作繁琐等问题,实现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快速检测。本研究以黑龙江省五常市五优稻四号粳稻种子为研究对象,首先将7组种子样本(每组60个样本,共计420个样本)置于温度为45℃,湿度为90%的环境中分别进行为期0d、1d、2d、3d、4d、5d、6d的不同时段的人工老化,然后采集每个水稻种子样本的光谱数据后进行发芽试验。对光谱数据使用蒙特卡洛交叉验证法进行异常样本剔除,并应用UVE法对全光谱数据进行特征波长选择,使光谱数据由全光谱的1845个数据点缩减为524个数据点,最后建立PLSR预测模型。所建模型的预测集决定系数R 2为0.8170、RMSEP为2.1830。试验结果表明,经UVE法降维后建立PLSR模型的各项参数均优于全光谱模型,因此,UVE特征波长选择算法为提高水稻种子发芽率测定模型的预测能力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种子 近红外光谱 蒙特卡洛交叉验证 无信息变量消除法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信息特征提取的食品安全信息新词识别 被引量:2
6
作者 马强 路阳 李菲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73-79,共7页
新词识别是食品安全信息处理中的一个难点,新词是造成分词错误的重要原因。利用互信息提取新词特征并采用BP神经网络过滤垃圾词串以识别新词,以提高食品安全文本分词准确率。首先在互信息新词识别基础上,得到候选新词的多个统计量特征... 新词识别是食品安全信息处理中的一个难点,新词是造成分词错误的重要原因。利用互信息提取新词特征并采用BP神经网络过滤垃圾词串以识别新词,以提高食品安全文本分词准确率。首先在互信息新词识别基础上,得到候选新词的多个统计量特征。然后对候选字串是否成词进行人工标记。最后将统计量特征和人工标记的新词作为训练样本,建立BP神经网络新词识别模型。在食品安全信息文本数据上进行实验,该方法可以取得新词识别准确率(0.806)。结果表明基于互信息特征提取的BP神经网络新词识别模型可以很好地识别新词,降低词语误判,对于食品安全信息文本新词的识别和领域词典构建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信息 食品安全信息 新词识别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riging模型的高速水稻插秧机移箱机构滑块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浩 李振澳 +2 位作者 董晓威 陈长海 朱春燕 《南方农机》 2024年第11期21-23,共3页
【目的】高速水稻插秧机移箱机构中的滑块在受到较大轴向冲击载荷时容易破坏断裂,为保证移箱机构的可靠性,对其进行可靠性分析,供滑块的结构设计优化参考。【方法】首先通过ANSYS Workbench进行热-结构耦合分析获得滑块所受最大应力值,... 【目的】高速水稻插秧机移箱机构中的滑块在受到较大轴向冲击载荷时容易破坏断裂,为保证移箱机构的可靠性,对其进行可靠性分析,供滑块的结构设计优化参考。【方法】首先通过ANSYS Workbench进行热-结构耦合分析获得滑块所受最大应力值,然后采用Kriging模型结合MonteCarlo模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考虑材料密度、工作温度和工作载荷的影响,计算了滑块的可靠度和灵敏度。【结果与结论】在许用应力值为523.21 MPa时,滑块的可靠度为0.9987,其中工作载荷对滑块所受应力值的影响概率最大,其次为工作温度和材料密度,分析结果可为滑块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水稻插秧机 KRIGING模型 概率分析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的颗粒肥料与PVC板之间的仿真参数的标定 被引量:3
8
作者 赵佳佳 韩静 +4 位作者 韩晗 刘思岐 廖洪辉 曲欣锐 张天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58,共5页
针对颗粒肥料在排肥管道内运动的离散元仿真缺乏准确仿真参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颗粒物料与接触板材之间仿真参数的标定方法。将台架试验结果与EDEM仿真试验结果相结合,以尿素颗粒和软质PVC板为研究对象,得到尿素颗粒与软质PVC板之... 针对颗粒肥料在排肥管道内运动的离散元仿真缺乏准确仿真参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颗粒物料与接触板材之间仿真参数的标定方法。将台架试验结果与EDEM仿真试验结果相结合,以尿素颗粒和软质PVC板为研究对象,得到尿素颗粒与软质PVC板之间碰撞恢复系数为0.302,静摩擦因数为0.525,滚动摩擦因数为0.158。经堆积角试验验证,台架试验与仿真试验相对误差为4.3%,证明了所标定参数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法 PVC板 颗粒肥料 参数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物脱粒与分离装置试验数据采集系统 被引量:30
9
作者 衣淑娟 李敏 孟臣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0-103,99,共5页
设计了基于计算机测试技术的谷物脱粒与分离试验数据采集系统 ,分析了系统的传感、测量原理及系统的软硬件功能特点。应用结果表明 ,该系统工作可靠、测试精度高 ,可为谷物脱粒与分离试验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
关键词 脱粒 谷物 分离装置 试验数据 分离试验 功能特点 应用 传感 测量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灌浆期玉米籽粒水分小样本定量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雪 马铁民 +3 位作者 杨涛 宋平 谢秋菊 陈争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03-210,共8页
玉米灌浆期含水率测定是考种育种的重要指标。为了节约样本且快速准确测定灌浆期玉米水分,该文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提出了基于小样本条件下的自举算法(Bootstrap)与基于x-y距离结合的样本划分方法(SPXY,sample set partitioning based o... 玉米灌浆期含水率测定是考种育种的重要指标。为了节约样本且快速准确测定灌浆期玉米水分,该文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提出了基于小样本条件下的自举算法(Bootstrap)与基于x-y距离结合的样本划分方法(SPXY,sample set partitioning based on joint x-y distances)相结合的样本优化方法的偏最小二乘(PLS,partial least square)水分定量分析模型Bootstrap-SPXY-PLS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当Bootstrap重抽样本次数等于500,样本数量大于等于10时,模型的性能稳定,并且随着样本数量增加,重抽样本次数相对减少;样本数量为10和50时,全谱Bootstrap-SPXY-PLS模型的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root-mean-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均值分别为0.38%和0.40%,预测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prediction)分别为0.975 1和0.968 5,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9 9和0.993 6;基于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算法(CARS,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ed sampling)波长变量筛选后的CARS-Bootstrap-SPXY-PLS模型的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均值分别为0.36%和0.35%,预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973 6和0.975 0,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24 5和0.918 0。因此,全谱Bootstrap-SPXY-PLS模型和CARS-Bootstrap-SPXY-PLS模型均具有稳定的预测能力,为玉米育种时灌浆期种子水分测定提供了一种稳定、高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水分 模型 定量分析 小样本集 灌浆期玉米籽粒 Bootstrap重抽样本 样本优化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NIRS特征波长优选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金明 初晓冬 +3 位作者 王智 许永花 李文哲 孙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43-750,共8页
预处理是提高玉米秸秆生物转化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玉米秸秆经生物炼制转化为生物燃料时,转化率与其原料内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直接相关。为了实现对预处理后玉米秸秆的生物炼制过程的有效调控,提出使用近红外光谱(NIRS)对玉米秸秆... 预处理是提高玉米秸秆生物转化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玉米秸秆经生物炼制转化为生物燃料时,转化率与其原料内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直接相关。为了实现对预处理后玉米秸秆的生物炼制过程的有效调控,提出使用近红外光谱(NIRS)对玉米秸秆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进行快速检测,解决传统化学方法测试速度慢、成本高的问题。为了提高NIRS检测的效率和精度,将遗传算法与模拟退火算法相结合构建遗传模拟退火算法(GSA)用于预处理后玉米秸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NIRS特征波长优选。GSA算法以NIRS波长点数为码长进行二进制编码,以偏最小二乘法(PLS)回归模型的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为目标函数,结合温度参数设计适应度函数,基于Metropolis判别准则实现扰动解的选择复制,能够在避免早熟的同时有效提高进化后期的搜索效率。采用碱预处理、生物预处理及其相结合的方法对采集的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后制备样品120个,并测定其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及NIRS。使用7点Savitzky-Golay平滑结合多元散射校正和标准正则变换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后,利用Kennard-Stone法按3∶1比例划分校正集和验证集。然后,使用GSA算法对NIRS全谱进行特征波长优选(记为Full-GSA)、对协同区间偏最小二乘法(SiPLS)优选后谱区进行特征波长优选(记为SiPLS-GSA)、对反向区间偏最小二乘法(BiPLS)优选后谱区进行特征波长优选(记为BiPLS-GSA),并使用PLS回归模型和验证集对特征波长优选结果进行评测。Full-GSA以全谱1 557个波长点为基因,执行16次算法,优选出118个纤维素特征波长点和164个半纤维素特征波长点。SiPLS-GSA经SiPLS优选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谱区波长点数分别为388个和160个,再经GSA进一步优选后得到157个纤维素特征波长点和148个半纤维素特征波长点。BiPLS-GSA经BiPLS优选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谱区波长点数分别为358个和180个,再经GSA进一步优选后得到130个纤维素特征波长点和153个半纤维素特征波长点。结果表明,通过波长优选,不仅参与建模的波长点数量显著减少,而且回归模型的性能显著优于全谱建模。其中,采用Full-GSA优选的纤维素特征光谱回归性能最佳,采用SiPLS-GSA优选的半纤维素特征光谱回归性能最佳。回归模型验证集的平均相对误差(MRE)分别为1.752 4%和2.020 8%,较全谱建模分别降低了13.636 6%和25.368 4%。基于结合温度参数设计适应度函数的策略构建的GSA具有良好的全局搜索性能,适用于玉米秸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NIRS特征波长优选。GSA以全谱每个波长点为染色体基因的编码方案适用于NIRS全谱的特征波长优选。GSA同样适用于SiPLS和BiPLS优选后谱区的特征波长优选,能够有效实现优选后谱区的波长点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近红外光谱 遗传模拟退火算法 协同区间偏最小二乘法 反向区间偏最小二乘法 特征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沼液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快速检测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金明 郭坤林 +3 位作者 甄峰 张鸿琼 李文哲 许永花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88-196,共9页
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VFA)作为厌氧发酵过程的重要中间产物,其在厌氧反应器中的累积能够反映出产甲烷菌的不活跃状态或厌氧发酵条件的恶化。为了实现对农牧废弃物厌氧发酵进行过程分析和状态监控,将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 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VFA)作为厌氧发酵过程的重要中间产物,其在厌氧反应器中的累积能够反映出产甲烷菌的不活跃状态或厌氧发酵条件的恶化。为了实现对农牧废弃物厌氧发酵进行过程分析和状态监控,将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与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相结合构建玉米秸秆和畜禽粪便厌氧发酵液乙酸、丙酸和总酸含量快速检测模型。将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与遗传模拟退火(Genetic Simulated Annealing,GSA)算法相结合构建CARS-GSA算法对沼液中的乙酸、丙酸和总酸进行特征波长优选,原始光谱数据1557个波长点经预处理和波长优选后,得到乙酸、丙酸和总酸特征波长变量分别为135、101和245个,建立的回归模型验证决定系数分别为0.988、0.923和0.886,预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分别为0.111、0.120和0.727,相对分析误差分别为9.685、3.685和3.484,与全谱建模相比RMSEP分别减少了17.78%、15.49%和1.22%,能够满足农牧废弃物厌氧发酵过程发酵液中乙酸和丙酸含量的快速检测需求,基本满足总酸的检测需求。结果表明,通过构建CARS-GSA算法优选乙酸、丙酸和总酸的敏感波长变量,参与建模的波长点数量显著减少,有效降低了变量维度和模型复杂度,提升了回归模型检测精度和预测能力,为快速准确检测沼液VFA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发酵 挥发性脂肪酸 快速检测 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 遗传模拟退火算法 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质平衡的密闭猪舍内小气候环境模拟与验证 被引量:9
13
作者 谢秋菊 Ji-Qin Ni +1 位作者 包军 刘洪贵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8-156,共9页
良好的猪舍内小气候可以显著提高猪的生长性能和健康水平,然而由于猪舍内小气候受地域、季节、饲养数量等因素影响,难以实现可靠的预测及控制。该文基于能量及质量平衡方程,建立热量、湿度交换模型,以实际监测数据为基础,利用多元非线... 良好的猪舍内小气候可以显著提高猪的生长性能和健康水平,然而由于猪舍内小气候受地域、季节、饲养数量等因素影响,难以实现可靠的预测及控制。该文基于能量及质量平衡方程,建立热量、湿度交换模型,以实际监测数据为基础,利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multiple nonlinear regression method)确定模型中的部分参数,建立适用于北方夏季密闭式猪舍环境模拟模型。对夏季北向背阴面和南向朝阳面的2个猪舍内温度及湿度进行模拟及验证,结果表明,南北2个朝向的猪舍内温度、湿度模拟与实测值变化趋势一致,温度最大误差为2.4℃,最大相对误差为9.2%,决定系数分别为0.836 9和0.786 9;舍内相对湿度最大误差为13.34%,最大相对误差为49.66%,决定系数分别为0.912和0.899 7。研究结果可为密闭式猪舍内环境调控及能量需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控制 温度 湿度 密闭式猪舍 能量平衡 热量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SA的厌氧发酵原料碳氮比NIRS快速检测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金明 程秋爽 +3 位作者 甄峰 许永花 李文哲 孙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23-330,共8页
在以预处理后玉米秸秆、秸秆粪便混合物为原料进行厌氧发酵生产沼气时,为了对厌氧发酵原料碳氮比进行快速检测,将近红外光谱(NIRS)与偏最小二乘(PLS)回归相结合构建快速检测模型,并基于遗传模拟退火算法(GSA)构建遗传模拟退火区间偏最... 在以预处理后玉米秸秆、秸秆粪便混合物为原料进行厌氧发酵生产沼气时,为了对厌氧发酵原料碳氮比进行快速检测,将近红外光谱(NIRS)与偏最小二乘(PLS)回归相结合构建快速检测模型,并基于遗传模拟退火算法(GSA)构建遗传模拟退火区间偏最小二乘算法(GSA-iPLS)和双重遗传模拟退火偏最小二乘算法(DGSA-PLS)分别用于特征谱区优选和特征波长点优选,以提高回归模型的检测精度和效率。全谱1 844个波长点经GSA-iPLS进行谱区优选后,得到641个波长变量,再经DGSA-PLS进行特征波长点优选后,得到628个波长变量。DGSA-PLS回归模型验证集的决定系数(Rp^2)为0. 920,预测均方根误差为7. 178,相对分析误差为3. 805。与全谱建模相比,DGSAPLS模型的RMSEP减小了15. 87%。通过波长优选,参与建模的波长点数量显著减少,有效降低了变量维度和模型复杂度,提升了预测精度和预测能力。本文通过优选碳氮比的敏感波长变量,有效提高了预测模型的鲁棒性,为直接、快速、准确测量厌氧发酵原料的碳氮比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发酵 碳氮比 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回归 遗传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菠萝蜜果粉真空冷冻干燥工艺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颖倩 张伟 +3 位作者 朱科学 谭乐和 张彦军 吴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7-184,共8页
研究旨在优化菠萝蜜果粉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考察干燥温度、麦芽糊精添加量和料液比三个因素对菠萝蜜果粉含水率、溶解度和色差值ΔE的影响,确定最优干燥工艺参数组合。结果表明:优化得到菠萝果粉... 研究旨在优化菠萝蜜果粉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考察干燥温度、麦芽糊精添加量和料液比三个因素对菠萝蜜果粉含水率、溶解度和色差值ΔE的影响,确定最优干燥工艺参数组合。结果表明:优化得到菠萝果粉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参数为干燥56℃、麦芽糊精添加量9%,料液比1∶2 g/m L,在此工艺参数下制备的菠萝蜜果粉的含水率为2.29%,溶解度为88.10%,色差值ΔE为5.86,具有较好的品质,可为菠萝蜜果粉的深入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蜜果粉 真空冷冻干燥 响应面实验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义分割的非结构化田间道路场景识别 被引量:17
16
作者 孟庆宽 杨晓霞 +1 位作者 张漫 关海鸥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152-160,共9页
环境信息感知是智能农业装备系统自主导航作业的关键技术之一。农业田间道路复杂多变,快速准确地识别可通行区域,辨析障碍物类别,可为农业装备系统高效安全地进行路径规划和决策控制提供依据。该研究以非结构化农业田间道路场景为研究对... 环境信息感知是智能农业装备系统自主导航作业的关键技术之一。农业田间道路复杂多变,快速准确地识别可通行区域,辨析障碍物类别,可为农业装备系统高效安全地进行路径规划和决策控制提供依据。该研究以非结构化农业田间道路场景为研究对象,根据环境对象动、静态属性进行类别划分,提出一种基于通道注意力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的轻量化语义分割模型。首先采用Mobilenet V2轻量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像特征,将混合扩张卷积融入特征提取网络最后2个阶段,在保证特征图分辨率的基础上增加感受野并保持信息的连续性与完整性;然后引入通道注意力模块对特征提取网络各阶段特征通道依据重要程度重新标定;最后通过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将多尺度池化特征进行融合,获取更加有效的全局场景上下文信息,增强对复杂道路场景识别的准确性。语义分割试验表明,不同道路环境下本文模型可以对场景对象进行有效识别解析,像素准确率和平均像素准确率分别为94.85%、90.38%,具有准确率高、鲁棒性强的特点。基于相同测试集将该文模型与FCN-8S、SegNet、DeeplabV3+、BiseNet模型进行对比试验,该文模型的平均区域重合度为85.51%,检测速度达到8.19帧/s,参数数量为2.41×10^(6),相比于其他模型具有准确性高、推理速度快、参数量小等优点,能够较好地实现精度与速度的均衡。研究成果可为智能农业装备在非结构化道路环境下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语义分割 环境感知 非结构化道路 轻量卷积 注意力机制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粮情检测智能温湿度传感器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敏 汪春 孟臣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9-102,共4页
为满足粮情测控系统实现全数字化的要求,研制出一种基于一线总线的粮情检测智能温湿度传感器。提出了以简单硬件电路结构为基础,通过软件补偿与校正技术提高传感器测量精度的方法。测试结果表明。
关键词 智能温湿度传感器 粮情检测 硬件电路结构 测量精度 全数字化 系统实现 粮情测控 一线总线 校正技术 软件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神经网络的马铃薯早疫病诊断模型 被引量:12
18
作者 马晓丹 谭峰 许少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4-178,183,共6页
针对马铃薯早疫病智能诊断,将量子计算的态叠加方法和神经网络计算的自适应性结合,提出了将量子神经网络作为马铃薯早疫病诊断模型。该模型隐含层采用多个量子能级的激励函数叠加的量子神经元,有效地解决了病害诊断中模糊决策,在给出的... 针对马铃薯早疫病智能诊断,将量子计算的态叠加方法和神经网络计算的自适应性结合,提出了将量子神经网络作为马铃薯早疫病诊断模型。该模型隐含层采用多个量子能级的激励函数叠加的量子神经元,有效地解决了病害诊断中模糊决策,在给出的学习算法的训练过程中自适应地确定样本特征数据中的不确定性。此算法能够较好地避免传统神经网络在训练过程中易出现局部极小值的弊端,提高了网络学习速度。仿真结果表明:量子神经网络在马铃薯早疫病诊断中,诊断正确率达到9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早疫病 智能诊断 量子计算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米拉曼光谱不同预处理方法的相近产地鉴别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亚轩 谭峰 +3 位作者 辛元明 李欢 赵肖宇 鹿保鑫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65-571,共7页
用相近产地的大米代替独有的地理因素形成的地域品牌大米,消费者难以辨别。基于拉曼光谱技术,试验对比不同预处理方法包括一阶导数+平移平滑、二阶导数+平移平滑,小波变换+去除基线三种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另外提出一种改进的分段多项式拟... 用相近产地的大米代替独有的地理因素形成的地域品牌大米,消费者难以辨别。基于拉曼光谱技术,试验对比不同预处理方法包括一阶导数+平移平滑、二阶导数+平移平滑,小波变换+去除基线三种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另外提出一种改进的分段多项式拟合+去除基线共四种预处理方法,分别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实现相近产地大米的鉴别分析,提出一种最佳的鉴别相近产地大米的预处理方法。首先用拉曼光谱仪采集了黑龙江省依安县3个相近产地大米的150个拉曼位移为200~3100 cm^-1的大米光谱样本,再对原始拉曼光谱分别用一阶导数+平移平滑、二阶导数+平移平滑、小波变换+去除基线、分段多项式拟合+去除基线进行光谱预处理。分别从每个产地选取33个样本进行训练,并对未知的51个样本建立了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鉴别分析模型,在训练集中一阶导数+平移平滑的预处理方法相关系数值最大、均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最小,小波变换+去除基线的预处理方法相关系数值最小、均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最大;在测试集中采用3点2次拟合+去除基线的预处理方法的相关系数值最大、均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最小,二阶导数+平移平滑的预处理方法最差。最后再通过PLS建模结果得知,在训练集中,采用四类九种预处理的方法对三个产地大米的总识别率均为100%;在测试集中,采用3点2次拟合+去除基线对三个产地大米总识别率为100%,采用5点2次拟合+去除基线对三个产地大米总识别率为52.9%,其他分段多项式拟合介于二者之间;采用一阶导数+平移平滑、二阶导数+平移平滑和小波变换的总识别率分别为88.2%,86.2%和96.1%;从中发现,分段式多项式拟合中的3点2次拟合+去除基线的优势明显,与其相关系数、均方误差、均方根误差结果吻合,总体识别率高,鉴别效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基线去除 大米 预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绿豆中代谢产物的分离鉴定及代谢机制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丽媛 于英博 +3 位作者 赵子莹 于润众 李志江 张东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69-175,共7页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离鉴定不同种类绿豆(大明绿豆和九鲤湖绿豆)中的代谢产物。以代谢组学研究方法为基础,以绿豆为研究对象,先利用甲醇溶液提取极性代谢组分,再用N,O-双(三甲基硅烷基)三...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离鉴定不同种类绿豆(大明绿豆和九鲤湖绿豆)中的代谢产物。以代谢组学研究方法为基础,以绿豆为研究对象,先利用甲醇溶液提取极性代谢组分,再用N,O-双(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进行衍生化处理,通过GC-MS进行代谢产物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分离鉴定共得到2个品种绿豆的总代谢物67种,其中相同代谢产物30种,但含量均有不同。大明绿豆相对于九鲤湖绿豆的差异代谢物有10种,九鲤湖绿豆相较于大明绿豆的差异代谢物有20种,并且九鲤湖绿豆的糖代谢途径、脂肪酸代谢途径、氨基酸代谢途径、三羧酸循环都比大明绿豆代谢活跃;在大明绿豆中,较为优势代谢产物(>7%)为L-正缬氨酸、肌醇2种,在九鲤湖绿豆中,较为优势代谢产物仅为L-正缬氨酸。这种代谢产物差异性受不同品种的基因差异性、代谢途径和机制差异性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代谢物 气相色谱-质谱法 代谢组学 不同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