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7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稻瘟病发生特点及2007年发生趋势的分析 被引量:37
1
作者 靳学慧 郭永霞 +2 位作者 郑雯 台莲梅 张亚玲 《北方水稻》 CAS 2007年第2期57-61,共5页
通过对1999~2006年黑龙江省稻瘟病发生程度的调查分析,指出了黑龙江省稻瘟病的发生特点和逐年病害加重的原因。依据2007年的黑龙江省水稻田布局、品种种植结构、栽培技术措施和长期气象预报情况,对2007年稻瘟病发生趋势进行分析,并提... 通过对1999~2006年黑龙江省稻瘟病发生程度的调查分析,指出了黑龙江省稻瘟病的发生特点和逐年病害加重的原因。依据2007年的黑龙江省水稻田布局、品种种植结构、栽培技术措施和长期气象预报情况,对2007年稻瘟病发生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水稻 稻瘟病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水稻纹枯病菌的致病力分化与AFLP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范文艳 文景芝 +2 位作者 金丽娜 马建 陈瑾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61,共5页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水稻纹枯病菌遗传多样性,为水稻抗病育种和水稻纹枯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本文对采自13个水稻种植地区的29个水稻纹枯病菌菌株进行了致病力测定和AFLP分析。结果表明9对AFLP引物对供试菌株扩增出396条带,其中多态性带...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水稻纹枯病菌遗传多样性,为水稻抗病育种和水稻纹枯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本文对采自13个水稻种植地区的29个水稻纹枯病菌菌株进行了致病力测定和AFLP分析。结果表明9对AFLP引物对供试菌株扩增出396条带,其中多态性带187条,占总扩增带数的47.22%。黑龙江省水稻纹枯病菌的遗传距离变化在0.50~0.92之间,平均为0.71,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UPGMA法可以将供试菌株分成4个AFLP聚类组群(Ⅰ、Ⅱ、Ⅲ和Ⅳ),相同地理来源的菌株基本上聚集在同一组群内,表明AFLP类群划分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有较强的相关性。黑龙江省水稻纹枯病菌致病性分化较为明显,并且AFLP类群划分与菌株的致病性鉴定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菌 AFLP 致病力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早熟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趋势 被引量:8
3
作者 费志宏 谢甫绨 +1 位作者 朱洪德 张军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1-24,共4页
黑龙江省近20年来早熟大豆品种遗传改进的明显趋势是三四粒荚数、单株荚数、单株粒重、株高、分枝数和有效节数增多,底荚高度降低,单株粒数、每荚粒数、百粒重和蛋白质含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脂肪含量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
关键词 大豆 农艺性状 演变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力类型及15号小种的首次报道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淑珍 吴俊江 +8 位作者 徐鹏飞 李文滨 左豫虎 邱丽娟 常汝镇 陈晨 王金生 于安亮 靳立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9-234,共6页
对在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场、佳木斯、黑河、鸡西、双鸭山、宾县、双城、阿城、巴彦、宁安、海伦、绥化、宝清、延寿采集的具有典型病症的262份病株,用病组织法共分离出60个菌株,鉴定出1号、3号、15号、17号4个生理小种,病原菌可以划分为1... 对在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场、佳木斯、黑河、鸡西、双鸭山、宾县、双城、阿城、巴彦、宁安、海伦、绥化、宝清、延寿采集的具有典型病症的262份病株,用病组织法共分离出60个菌株,鉴定出1号、3号、15号、17号4个生理小种,病原菌可以划分为16个毒性类型,其中有12种毒力型为中间类型,表明分离到病原菌菌株具有十分复杂的毒性类型。60%的菌株为1号生理小种,证明1号小种为黑龙江省的流行优势生理小种,15号生理小种在中国首次被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疫霉根腐病 菌株 15号小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年黑龙江省部分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亚玲 靳学慧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34,共4页
用中国7个统一鉴别品种对2002年在黑龙江省部分地区采集的57个单孢分离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共鉴定出6群10个生理小种,即ZA17、ZA49、ZB1、ZB19、ZB25、ZC9、ZD1、ZD5、ZE1和ZF1生理小种,其中ZD1为优势小种,出现频率为36.8%。生理... 用中国7个统一鉴别品种对2002年在黑龙江省部分地区采集的57个单孢分离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共鉴定出6群10个生理小种,即ZA17、ZA49、ZB1、ZB19、ZB25、ZC9、ZD1、ZD5、ZE1和ZF1生理小种,其中ZD1为优势小种,出现频率为36.8%。生理小种的组成由1996年商世吉报导的4群7个生理小种发展到6群10个生理小种,优势小种也由ZE1转变为ZD1。其中ZA17、ZA49强致病型的生理小种开始出现。所鉴定出的10个生理小种对4个粳稻鉴别品种有较强的致病力。地域较近的地区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群体组成也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理学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几个玉米杂交种氮效率差异的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冯学民 向春阳 +2 位作者 田秀萍 杨克军 董炳友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1-6,共6页
本试验利用对氮素反应呈不同表现类型的6个玉米杂交种,在4个施氮水平下,对其氮效率、产量及相关性状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玉米杂交种的产量、氮累积量、氮效率和氮响应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克单8和垦玉6的氮响应度较高,增施氮肥可... 本试验利用对氮素反应呈不同表现类型的6个玉米杂交种,在4个施氮水平下,对其氮效率、产量及相关性状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玉米杂交种的产量、氮累积量、氮效率和氮响应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克单8和垦玉6的氮响应度较高,增施氮肥可较大幅度提高产量。据不同施氮量下的玉米氮效率,可将玉米杂交种划分为四种氮效率类型:绥玉7属于双高效型、龙单13属于低氮高效型、垦玉6属于高氮高效型、垦鉴玉6属于双低效型。通径分析表明,氮吸收效率和氮利用效率对氮效率的作用均是直接作用大于间接作用,氮吸收效率对氮效率的直接作用在3个施氮处理中均大于氮利用效率对氮效率的直接作用,且是低氮下吸收作用强,高氮下利用效率对氮效率的直接作用要增强。据性状与产量相关分析表明,低氮条件下应选择抽丝期穗位叶叶绿素含量高,抽丝期穗位叶叶面积大,籽粒氮含量高,氮效率高和氮收获指数高的品种;高氮条件下应选择抽丝期生物量大和成熟期生物量大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产量 氮效率 氮响应度 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垦区水稻害虫种类调查 被引量:10
7
作者 辛惠普 王丽艳 +3 位作者 林志伟 南山 孙强 周弘春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1-4,共4页
通过田间调查,共查出黑龙江垦区为害水稻的害虫有44种。其中,前人有报道的有29种,新发现15种。
关键词 黑龙江垦区 水稻 害虫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病害发生趋势的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靳学慧 李彩华 +3 位作者 郑雯 台莲梅 范文艳 郭永霞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1-4,共4页
通过对 1999~2003 年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病害发生程度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指出了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病害的发生特点和逐年病害加重的原因,提出了对农作物的主要病害进行防治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农作物 病害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东部稻区水稻立枯病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7
9
作者 郑雯 台莲梅 +1 位作者 王桂海 辛惠普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1年第4期21-23,共3页
1999~2001年从黑龙江省密山351株水稻立枯病病苗样品中分离获得478个分离物,经鉴定归属5个属10个种,对分离频率较高的种类进行回接验证,均能引起水稻立枯病,其中Fusarium solani (Mart.) Sacc 和 Fusarium semitectum Brek & Rav... 1999~2001年从黑龙江省密山351株水稻立枯病病苗样品中分离获得478个分离物,经鉴定归属5个属10个种,对分离频率较高的种类进行回接验证,均能引起水稻立枯病,其中Fusarium solani (Mart.) Sacc 和 Fusarium semitectum Brek & Rav两种菌可导致水稻立枯病为首次报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立枯病 病原菌 真菌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年黑龙江省部分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测定 被引量:13
10
作者 吕军 靳学慧 张亚玲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14-17,共4页
于2004年采用全国鉴别寄主对黑龙江省12个市(县)39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测定出6群11个生理小种,分别为ZA49、ZA57、ZB9、ZB17、ZC1、ZC3、ZC9、ZC15、ZD1、ZE1和ZF1,出现频率分别为2.56%、2.56%、2.56%、5.13%、28.21%、... 于2004年采用全国鉴别寄主对黑龙江省12个市(县)39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测定出6群11个生理小种,分别为ZA49、ZA57、ZB9、ZB17、ZC1、ZC3、ZC9、ZC15、ZD1、ZE1和ZF1,出现频率分别为2.56%、2.56%、2.56%、5.13%、28.21%、2.56%、10.26%、2.56%、25.64%、12.82%和5.13%。生理小种群多为籼型小种群,其中以ZC群为主,ZC1和ZD1为优势小种。不同地区稻瘟病菌的群体结构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精准农业示范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隋常玲 蔡德利 +1 位作者 翟瑞常 汪春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5年第5期28-32,共5页
以面积为129hm2农田为采样区,使用Ag132DGPS仪定位,网格法采集0~20cm耕层土壤样品,实验室测定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的含量。应用传统统计学方法和空间分析方法对土壤养分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养分性质均存在着... 以面积为129hm2农田为采样区,使用Ag132DGPS仪定位,网格法采集0~20cm耕层土壤样品,实验室测定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的含量。应用传统统计学方法和空间分析方法对土壤养分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养分性质均存在着空间变异性,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变异相对较大,碱解氮变异亦小;土壤养分性质均存在半方差结构,分别拟合Exponential、Gaussian、Pentaspherical、Gaussian模型;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均显示中等的空间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土壤养分 网格法 空间分析 半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水稻主栽品种(系)抗瘟基因Pi15(t)的SSR检测 被引量:9
12
作者 薛清芝 靳学慧 张亚玲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26-29,共4页
用SSR分子标记RM316对黑龙江省45个水稻主栽品种(系)的抗稻瘟病基因Pi15(t)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检测到45个水稻主栽品种(系)有30个水稻品种(系)含有Pi15(t)抗瘟基因,明确了该基因在黑龙江省水稻主栽品种(系)中的分布情况,为抗稻瘟病品... 用SSR分子标记RM316对黑龙江省45个水稻主栽品种(系)的抗稻瘟病基因Pi15(t)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检测到45个水稻主栽品种(系)有30个水稻品种(系)含有Pi15(t)抗瘟基因,明确了该基因在黑龙江省水稻主栽品种(系)中的分布情况,为抗稻瘟病品种的选育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SSR标记 Pi15(t)抗瘟基因 主栽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对黑龙江省春小麦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侯海鹏 于立河 +3 位作者 郭伟 薛盈文 薛文多 杨永安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18-21,共4页
研究了垄作和平作两种耕作方式对春小麦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可以显著提高春小麦子粒的容重和面粉的降落数值,面团的稳定时间、公差指数、拉伸面积、拉伸阻力和拉伸比例的处理间差异均达5%显著水平;垄作对子粒蛋白质含量、子粒湿面... 研究了垄作和平作两种耕作方式对春小麦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可以显著提高春小麦子粒的容重和面粉的降落数值,面团的稳定时间、公差指数、拉伸面积、拉伸阻力和拉伸比例的处理间差异均达5%显著水平;垄作对子粒蛋白质含量、子粒湿面筋含量和沉降数值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对面粉蛋白质含量、干湿面筋含量的作用不明显,对面粉的吸水率、面团的形成时间、断裂时间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作 平作 春小麦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部分稻区稻瘟病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测定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亚玲 周万福 +1 位作者 靳学慧 张新平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5-7,共3页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采自黑龙江省部分稻区的稻瘟病菌菌株对多菌灵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稻瘟病菌菌株抑制中浓度(EC50)大多数分布在200~300mg/kg之间,最高为405mg/kg,最低为158mg/kg,其EC50值相差2倍以上,说明供试稻瘟病菌对多...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采自黑龙江省部分稻区的稻瘟病菌菌株对多菌灵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稻瘟病菌菌株抑制中浓度(EC50)大多数分布在200~300mg/kg之间,最高为405mg/kg,最低为158mg/kg,其EC50值相差2倍以上,说明供试稻瘟病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均较差,且供试菌株对多菌灵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多菌灵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玉米品种种质基础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董炳友 高树仁 邓永贵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8-11,共4页
对黑龙江省1995~2004年主要推广玉米品种种质基础的分析表明,每年播种面积较大的玉米品种(累积面积占总面积90%以上)共有34~79个,涉及45个自交系。应用最多的为Mo17、444、K10、龙抗11、7884-7Ht、合344、东46、东237、1134、长3、海... 对黑龙江省1995~2004年主要推广玉米品种种质基础的分析表明,每年播种面积较大的玉米品种(累积面积占总面积90%以上)共有34~79个,涉及45个自交系。应用最多的为Mo17、444、K10、龙抗11、7884-7Ht、合344、东46、东237、1134、长3、海014、垦44、446等自交系,所有自交系按血缘关系大致可分为美国兰卡斯特血缘(约占37.66%);唐四平头血缘(约占10.68%);桦甸红骨子血缘(约占6.87%);前苏联血缘(约占5.39%);大黄血缘(约占5.22%);铁岭黄马牙血统(约占2.37%);冬黄血缘(约占2.30%);旅大红骨血缘(约占1.47%)共8大种质类型;进一步研究说明:黑龙江省玉米品种的种质基础虽然复杂多样但其血缘关系比较狭窄、遗传基础贫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种质 系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野生蔬菜资源的利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美萍 张冬梅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1997年第4期27-31,共5页
黑龙江省野生蔬菜资源极为丰富。据初步统计,全省现有习见野生蔬菜共53科153种。本文重点论述我省野生蔬菜资源的种类与分布,介绍野生蔬菜的利用价值,并阐述充分合理开发利用我省野生蔬菜资源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黑龙江省 野生蔬菜 合理利用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中熟玉米杂交种性状的因子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董炳友 张勇 +2 位作者 郭伟 王艳超 刘丽华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4年第3期24-26,共3页
应用因子分析法以黑龙江省 2003 年第六区玉米区域试验的 12 个参试组合(含对照)为研究材料,对参试组合各农艺性状变异的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是很难同步改良的性状,是影响玉米生产的主要因子,只能... 应用因子分析法以黑龙江省 2003 年第六区玉米区域试验的 12 个参试组合(含对照)为研究材料,对参试组合各农艺性状变异的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是很难同步改良的性状,是影响玉米生产的主要因子,只能协调改良各性状以获取最佳效果;穗位高、株高、叶片数、百粒重、秃尖和出籽率是容易协同改良的性状,应加以合理地选择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 农艺性状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漂白淋溶土基层分类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辛刚 张之一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16-18,共3页
本文对漂白淋溶土的基层分类进行了研讨,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1999)的要求,将黑龙江漂白淋溶土划分为5个土族,17个土系,并对土族和土系划分标准的科学依据进行了研讨。
关键词 黑龙江 基层分类 土壤系统分类 漂白淋溶土 土族 土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小麦禾谷镰孢菌变异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彦杰 左豫虎 刘惕若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35-37,共3页
试验结果表明:禾谷镰孢菌野生型菌株经人工移植七次后,无论是培养性状还是致病力都发生了改变.表现为生长速度减慢,产抱数量减少,分生孢子变小,产毒能力下降以及致病力减弱.培养性状变异与致病力强弱变异表现一致。
关键词 小麦 禾谷镰孢菌 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主栽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薛盈文 于立河 郭伟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8-10,共3页
选择在黑龙江省主栽的9个小麦品种,在肥密一致的情况下,对9个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9个品种在产量指标上存在明显差异;9个品种的加工品质指标之间存在差异,3个高产品种的品质指标并无明显差异;龙麦26和龙麦30达到中... 选择在黑龙江省主栽的9个小麦品种,在肥密一致的情况下,对9个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9个品种在产量指标上存在明显差异;9个品种的加工品质指标之间存在差异,3个高产品种的品质指标并无明显差异;龙麦26和龙麦30达到中筋小麦粉标准,其余品种只满足弱筋小麦粉标准。综合产量和品质分析结果,北麦2号适宜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