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PCC法吉林省畜禽养殖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分析
1
作者 徐蔚 李京潞 +1 位作者 李嘉琦 韦春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70-76,共7页
采用IPCC系数法,分析吉林省自2000-2021年间畜禽碳排放的时空特征变化。结果揭示,吉林省的畜牧业碳排放呈现出“钟”型波动,畜禽胃肠发酵过程产生的甲烷排放为最主要排放源,约占总排放量的56%;其次是畜禽粪便管理引起的氧化亚氮和甲烷... 采用IPCC系数法,分析吉林省自2000-2021年间畜禽碳排放的时空特征变化。结果揭示,吉林省的畜牧业碳排放呈现出“钟”型波动,畜禽胃肠发酵过程产生的甲烷排放为最主要排放源,约占总排放量的56%;其次是畜禽粪便管理引起的氧化亚氮和甲烷排放。最后,进一步对2021年吉林省各市的碳排放量采用时空特征分析,结果显示长春市的畜禽碳排放量最高,达到229.12×10^(4)t CO_(2)-eq,而白山市的排放量最低,仅有18.88×10^(4)t CO_(2)-eq,表明吉林省畜禽碳排放量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综上,研究为减少吉林省畜牧业的碳排放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畜禽碳排放 时空分析 IPCC法 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究黄芪调节鸡免疫功能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1
2
作者 杜颖 王紫琪 +2 位作者 段蘅烜 王宝相 韦春波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5-90,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黄芪调节鸡免疫功能的作用机理。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等多个数据库预测黄芪有效成分及靶点,通过GeneCards与NCBI数据库挖掘鸡免疫功能潜在靶点,确定黄芪调节鸡免疫功能的关键靶点。利用Cytoscape 3.7.1可视化分析黄... 试验旨在探究黄芪调节鸡免疫功能的作用机理。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等多个数据库预测黄芪有效成分及靶点,通过GeneCards与NCBI数据库挖掘鸡免疫功能潜在靶点,确定黄芪调节鸡免疫功能的关键靶点。利用Cytoscape 3.7.1可视化分析黄芪-免疫-靶点蛋白互作网络,并对关键靶点开展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度值排名前4位的关键靶点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黄芪调节鸡免疫功能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共17个,对应潜在靶点671个,共同靶点22个,其中度值不低于10的核心靶点有9个。GO功能分析获得相关通路,其中生物过程118条、细胞组分15条和分子功能23条,KEGG通路分析获得46条相关通路。黄芪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的分子对接结合能均小于0 kJ/mol,表明黄芪与核心靶点可自发结合。研究表明,黄芪可通过多个成分、多个靶点、多条途径调节机体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黄芪 分子对接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甘草-鱼腥草-杜仲叶增强鸡免疫水平的作用机制
3
作者 段蘅烜 夏雨琴 +2 位作者 于佳玄 崔雨彤 韦春波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0-76,共7页
研究旨在探讨由甘草、鱼腥草和杜仲叶组成的中药复方在鸡免疫功能调控的潜在作用机制。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等数据库获取复方的活性成分和相关靶点,并通过NCBI和Gene Cards数据库搜索免疫相关靶点,取两者交集得到交集靶点... 研究旨在探讨由甘草、鱼腥草和杜仲叶组成的中药复方在鸡免疫功能调控的潜在作用机制。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等数据库获取复方的活性成分和相关靶点,并通过NCBI和Gene Cards数据库搜索免疫相关靶点,取两者交集得到交集靶点,对这些靶点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进一步开展GO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选取成分和相关靶点进行分子对接模拟。结果显示,试验共鉴定出90个主要活性成分,包括山柰酚、槲皮素、粗毛甘草素B等关键成分。试验获得免疫相关基因251个,PPI包括酪氨酸激酶(SRC)、信号转导和转录因子3(STAT3)、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α(PIK3CA)、B淋巴细胞瘤-2(BCL2)、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PIK3R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3)等关键靶点。GO功能分析涉及生物过程条目(BP)153个、细胞成分条目(CC)34个,分子功能条目(MF)67个。KEGG富集分析显示信号通路38个,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大部分结合能小于-4.25 kJ/mol,具有良好的对接活性。研究表明,甘草、鱼腥草和杜仲叶组成的中药复方通过山柰酚、槲皮素、粗毛甘草素B等有效活性成分作用于SRC、STAT3、PIK3CA、BCL2、PIK3R1和CASP3等主要靶点,结果为开发新型、安全的饲料添加剂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网络药理学 免疫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精油复合三丁酸甘油酯对大肠杆菌攻毒小鼠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和肠道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苗人方 吴凯 +3 位作者 孙媛之 李伟 王一 曲永利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2-601,共10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补饲植物精油复合三丁酸甘油酯对大肠杆菌攻毒小鼠生长性能、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及肠道形态的影响。选用4周龄、初始体重为(20±2)g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昆明(KM)雌性小鼠1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 本试验旨在探究补饲植物精油复合三丁酸甘油酯对大肠杆菌攻毒小鼠生长性能、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及肠道形态的影响。选用4周龄、初始体重为(20±2)g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昆明(KM)雌性小鼠1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小鼠。对照组和攻毒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用灌胃的方式补饲60 mg/kg植物精油+3.5 g/kg三丁酸甘油酯(试验Ⅰ组)、80 mg/kg植物精油+3.5 g/kg三丁酸甘油酯(试验Ⅱ组)和100 mg/kg植物精油+3.5 g/kg三丁酸甘油酯(试验Ⅲ组)。试验期21 d。试验第15天,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溶液,其余4组小鼠均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培养液(0.8×10^(8) CFU/mL)。结果表明:1)试验第1~7天,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小鼠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试验第15~21天,与攻毒组相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2)攻毒后第1、3、5和7天,与对照组相比,攻毒导致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5);补饲植物精油复合三丁酸甘油酯可以显著降低攻毒小鼠血清IL-1β和TNF-α含量(P<0.05),并显著提高血清IgA、IgG、IgM、IL-4和IL-10含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攻毒导致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丙二醛(MDA)和活性氧(ROS)含量显著提高(P<0.05);补饲植物精油复合三丁酸甘油酯可显著提高攻毒小鼠血清SOD和CAT活性(P<0.05),并显著降低血清MDA和ROS含量(P<0.05)。4)与对照组相比,攻毒导致小鼠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显著降低(P<0.05),隐窝深度显著提高(P<0.05);补饲植物精油复合三丁酸甘油酯可显著提高攻毒小鼠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V/C值(P<0.05),显著降低隐窝深度(P<0.05)。综上所述,在大肠杆菌攻毒下,补饲植物精油复合三丁酸甘油酯能够缓解小鼠机体炎症反应和肠道屏障损伤,维持肠道健康,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改善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精油 三丁酸甘油酯 免疫功能 抗氧化能力 肠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灵芝增强鸡免疫功能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侯永威 肖明月 +2 位作者 赵心雨 高冬雪 韦春波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75-81,共7页
为探究灵芝增强鸡免疫功能的作用机制,通过TCMSP等数据库获得鸡免疫功能相关基因与灵芝主要有效成分靶点,并利用Cytoscape 3.10.0软件可视化分析灵芝-靶点-免疫蛋白质互作网络(PPI),进而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 为探究灵芝增强鸡免疫功能的作用机制,通过TCMSP等数据库获得鸡免疫功能相关基因与灵芝主要有效成分靶点,并利用Cytoscape 3.10.0软件可视化分析灵芝-靶点-免疫蛋白质互作网络(PPI),进而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关键有效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活性。结果显示:共获得灵芝有效成分42个,包括环氧灵芝醇B、赤芝孢子内酯B、灵芝醛B等10个关键有效成分,免疫相关基因332个。PPI包括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β (IL-1β)、非受体酪氨酸激酶(SRC)等7个关键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涉及生物过程23个、细胞组分22个以及分子功能23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获得11条相关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的最小结合能均小于-20.9 kJ/mol,表明对接结果良好。研究表明,灵芝增强鸡免疫功能的关键有效成分为10个,关键靶点为7个,相关信号通路为11条,研究结果可为灵芝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灵芝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金银花对鸡禽流感的潜在作用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肖明月 侯永威 +1 位作者 高雲 韦春波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8-53,F0002,共7页
通过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究金银花对鸡禽流感的潜在作用机制。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金银花的活性成分和相应靶点,通过GeneCard、OMIM和TTD数据库对疾病的靶点进行检索整合,然后利用STRING数据库对金银花和... 通过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究金银花对鸡禽流感的潜在作用机制。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金银花的活性成分和相应靶点,通过GeneCard、OMIM和TTD数据库对疾病的靶点进行检索整合,然后利用STRING数据库对金银花和鸡禽流感的交集靶点进行分析,建立PPI网络图。在Cytoscape 10.1.1软件中筛选出PPI网络中的核心靶点,在DAVID数据库中对这些靶点进行GO功能注释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筛选出金银花的主要活性成分有β-胡萝卜素、木犀草素、槲皮素、山柰酚等,与疾病的共同靶点有33个,PPI网络显示核心靶点为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白蛋白(ALB)、MYC转录因子(MYC)、胱天蛋白酶3(CASP-3)、白细胞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GO功能注释分析得到生物学过程条目28条、细胞组分条目3条、分子功能条目6条(P<0.05)。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获得与鸡禽流感相关的信号通路15条(P<0.05)。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木犀草素和BCL-2、ALB以及β-胡萝卜素和IL-6均表现出良好的结合力。结果表明,金银花的主要活性成分β-胡萝卜素、木犀草素、槲皮素、山柰酚可能通过BCL-2、ALB、MYC、CASP-3、IL-6和TGF-β1等核心靶点以及与之相关的TLRs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CLRs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等在预防鸡禽流感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禽流感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木犀草素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技术的我国饲料产量预测
7
作者 张宏波 贾玉川 韦春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44-49,共6页
畜牧业的发展与饲料生产密不可分,精准预测饲料产量对于畜牧业和饲料业的生产规划至关重要,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研究利用我国1990年至2022年的饲料产量面板数据,运用MATLAB软件模拟构建了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旨在科学预测我... 畜牧业的发展与饲料生产密不可分,精准预测饲料产量对于畜牧业和饲料业的生产规划至关重要,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研究利用我国1990年至2022年的饲料产量面板数据,运用MATLAB软件模拟构建了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旨在科学预测我国2023年至2024年的饲料产量。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关系数高达0.999 8,对我国2022年饲料产量进行的模型验证显示预测误差仅为1.07%,说明该模型的迭代学习效果良好。预测结果显示,我国2023年和2024年的饲料产量分别为33 041.62和29 986.32万t,这一研究为我国饲料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技术 预测模型 饲料产量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三丁酸甘油酯对小鼠生长、脏器指数及十二指肠形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吴凯 管先超 +4 位作者 曲嘉晨 苗人方 孙媛之 蒲佳泽 曲永利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30-1337,共8页
本试验在饲喂常规饲粮的基础上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液态三丁酸甘油酯,通过评估其对小鼠平均日增重、脏器指数及十二指肠形态结构的影响,明确液态三丁酸甘油酯按照体重补饲的适宜量。选用4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雌性昆明小鼠125只,预饲... 本试验在饲喂常规饲粮的基础上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液态三丁酸甘油酯,通过评估其对小鼠平均日增重、脏器指数及十二指肠形态结构的影响,明确液态三丁酸甘油酯按照体重补饲的适宜量。选用4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雌性昆明小鼠125只,预饲3 d后,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灌胃0.2 mL/只生理盐水)、试验Ⅰ组(灌胃1.0 g/kg BW液态三丁酸甘油酯)、试验Ⅱ组(灌胃2.5 g/kg BW液态三丁酸甘油酯)、试验Ⅲ组(灌胃3.5 g/kg BW液态三丁酸甘油酯)、试验Ⅳ组(灌胃5.0 g/kg BW液态三丁酸甘油酯),每组25只。每只小鼠每天饲喂6 g小鼠常规饲粮,每日于饲喂前称重之后灌胃1次,连续灌胃28 d。在第1、7、14、21、28天每组随机取5只小鼠采样,记录小鼠的体重以及胸腺、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的重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十二指肠形态结构。结果显示:在试验的各阶段,试验Ⅰ、Ⅱ和Ⅲ组的平均日增重均高于空白组,且试验Ⅱ组在第8~14天和第22~28天与空白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试验Ⅲ组在第1~7天和第8~14天与空白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试验第1、14和28天,小鼠心脏、肝脏、脾脏、胸腺和肾脏指数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灌胃14 d后,试验Ⅲ组小鼠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大于空白组和试验Ⅰ、Ⅱ组(P<0.05);灌胃28 d后,空白组小鼠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大于试验Ⅱ、Ⅲ、Ⅳ组(P<0.05),各试验组的十二指肠绒隐比均显著大于空白组(P<0.05),同时试验Ⅲ组还显著大于试验Ⅰ组(P<0.05);在整个试验期间各组小鼠十二指肠绒毛宽度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可知,在饲喂常规饲粮的基础上补饲1.0~3.5 g/kg BW液态三丁酸甘油酯可促进小鼠生长,补饲3.5 g/kg BW液态三丁酸甘油酯还可改善小鼠十二指肠形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三丁酸甘油酯 小鼠 平均日增重 脏器指数 肠道形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