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体育教育思想史之研究困局与史学超越 被引量:5
1
作者 唐振宇 王华倬 卢吉洪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1-96,F0003,共7页
鉴于中国古代体育教育思想所具之多元价值,采用文献梳理、逻辑分析与历史考证等方法对中国古代体育教育思想史研究进行了审思。研究认为,受世界思想史研究学术转向的影响,对中国古代体育教育思想流变进行考据、梳理与规律探寻已成为一... 鉴于中国古代体育教育思想所具之多元价值,采用文献梳理、逻辑分析与历史考证等方法对中国古代体育教育思想史研究进行了审思。研究认为,受世界思想史研究学术转向的影响,对中国古代体育教育思想流变进行考据、梳理与规律探寻已成为一种可能,但具体研究依然需直面繁复的、理论与实践交杂的现实困局;故由困局解析与突破出发,提出了以问题域之建构与扩张、思想之古今相合与脉络探寻、研究文本范畴之扩展、知识概括思维之转变、多元研究理论与方法之引入为主要关注点的具体构念。希冀为推动中国古代体育教育思想史研究的理论自觉与研究范式自主建构提供一点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思想史 中国古代 研究构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藜麦—蓝靛果复合汁发酵工艺及其上清液抗氧化与抗疲劳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白海军 庞惟俏 +1 位作者 张智慧 王颖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8-154,共7页
[目的]优化藜麦—蓝靛果复合汁发酵工艺,开发营养价值高的抗运动疲劳食品。[方法]以黑藜麦和蓝靛果为原料,酵母菌复配乳酸菌协同发酵,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复合发酵汁发酵工艺条件,并基于动物试验深入探究其对小鼠抗运动疲劳的作用... [目的]优化藜麦—蓝靛果复合汁发酵工艺,开发营养价值高的抗运动疲劳食品。[方法]以黑藜麦和蓝靛果为原料,酵母菌复配乳酸菌协同发酵,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复合发酵汁发酵工艺条件,并基于动物试验深入探究其对小鼠抗运动疲劳的作用。[结果]藜麦—蓝靛果复合汁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初始pH 4.0,发酵时间32 h,发酵温度37℃,白砂糖添加量8%,发酵产物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为253.49 U/mL。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藜麦—蓝靛果复合汁发酵上清液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且抗氧化性与其浓度成正比。动物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藜麦—蓝靛果复合汁发酵上清液均延长了小鼠负重力竭游泳时间,显著降低了血清中尿素氮等指标,并使肝糖原和肌糖原储备显著增加(P<0.05)。[结论]最优发酵条件下的藜麦—蓝靛果复合汁发酵上清液抗氧化性强,并且可以提高小鼠机体运动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蓝靛果 抗氧化 抗运动疲劳 发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MS诱导的抑郁症对小鼠海马神经元及炎症相关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许哲 孙晓楠 自明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44-49,61,共7页
为探讨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UMS)诱导的抑郁症对小鼠海马神经元及炎症相关通路的影响。试验选取12只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平均分为2组(n=6):对照组、CUMS组,建立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模型。试验对2组小鼠进行糖水偏好试验、强迫游泳试验;采... 为探讨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UMS)诱导的抑郁症对小鼠海马神经元及炎症相关通路的影响。试验选取12只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平均分为2组(n=6):对照组、CUMS组,建立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模型。试验对2组小鼠进行糖水偏好试验、强迫游泳试验;采用尼氏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变化;采用Western blot、qRT-PCR对小鼠海马区相关炎症因子(TNF-α、IL-1β、iNOS、IL-6)表达量进行检测。与对照组相比,CUMS组小鼠糖水偏好指数降低,但在水中静止时间增加;CUMS组小鼠海马区CA1、CA3及DG区尼氏染色阳性细胞数量显著下降,海马区炎症因子(TNF-α、IL-1β、iNOS、IL-6)蛋白表达量及m RNA表达量显著增加。CUMS诱导的抑郁症会导致小鼠海马神经元数量减少,并促进神经炎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预知应激 抑郁症 海马 神经元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法制备芸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及其抗运动性疲劳作用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白海军 王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367-372,共6页
为了探讨发酵改性后的芸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对抗运动性疲劳能力的影响。本实验利用复合菌系发酵改性芸豆膳食纤维,测定其发酵前后理化性质,并建立运动性大鼠模型,向大鼠灌胃5.80、2.90、1.45 g/kg的芸豆膳食纤维,通过游泳力竭实验,分析... 为了探讨发酵改性后的芸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对抗运动性疲劳能力的影响。本实验利用复合菌系发酵改性芸豆膳食纤维,测定其发酵前后理化性质,并建立运动性大鼠模型,向大鼠灌胃5.80、2.90、1.45 g/kg的芸豆膳食纤维,通过游泳力竭实验,分析丙二醛、乳酸脱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以及肝糖原、肌糖原的变化,探究其对运动性疲劳的影响。结果显示,改性后的芸豆膳食纤维含量为18.32%,持水力、膨胀力、持油力均有所提高,分别提高了144.83%、80.66%和58.97%。高、中、低剂量组均能延长大鼠游泳力竭时间,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组能够显著降低大鼠体内丙二醛含量(P<0.05),且能够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力(P<0.05),提升肌糖原与肝糖原的含量和储存能力,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显著(P<0.05)。综合以上结果,发酵法制备芸豆渣膳食纤维具有抗运动性疲劳的积极作用,且能够提高抗氧化能力、保护肌肉组织和增强运动耐受性,对未来应用于人体作为一种运动型营养补充制剂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法 芸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 运动性疲劳 抗氧化性 植物乳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水解大豆蛋白复合体系对运动性疲劳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白海军 李志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5-150,共6页
本研究通过体外抗氧化实验对以牛磺酸和水解大豆蛋白为原料复合体系的配比进行初筛,随后建立运动性疲劳大鼠模型并以不同配比复合体系饲喂,通过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 本研究通过体外抗氧化实验对以牛磺酸和水解大豆蛋白为原料复合体系的配比进行初筛,随后建立运动性疲劳大鼠模型并以不同配比复合体系饲喂,通过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力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浓度评估复合体系体内抗氧化活性,测定血清乳酸(lactic acid,LA)、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浓度以及耐力运动时间判断复合体的抗运动性疲劳能力。结果显示,运动性疲劳造模后大鼠的运动时间显著缩短(P<0.05),经过饲喂体外抗氧化实验初筛的牛磺酸-水解大豆蛋白复合体系后,相比于模型组,大鼠血清SOD、GSH-Px和CAT活力提高,MDA浓度降低,其中质量浓度比为1:10的复合体系体内抗氧化效果最为显著。相应地,质量浓度比为1:10的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在延长大鼠耐力运动时间、降低血清LA和BUN浓度方面的效果最好,表明抗疲劳效果最佳。通过建立SOD活力与大鼠运动时间关系散点图,得出牛磺酸-水解大豆蛋白复合体系抗氧化能力与抗疲劳效果呈正相关(R^(2)=0.820 5)。研究可为开发以水解蛋白和牛磺酸为基础原料的复合功能抗疲劳产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水解大豆蛋白 抗氧化活性 运动性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乳杆菌M6提高小鼠运动能力和缓解疲劳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付明 臧延青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330-336,共7页
目的:前期从长跑运动员粪便中分离出嗜酸乳杆菌M6,本研究旨在研究嗜酸乳杆菌M6对提高小鼠运动能力和缓解疲劳功能的效果。方法:将60只C57BL/6N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嗜酸乳杆菌M6低、中、高剂量组(依次为600、800及1000 mg/kg),... 目的:前期从长跑运动员粪便中分离出嗜酸乳杆菌M6,本研究旨在研究嗜酸乳杆菌M6对提高小鼠运动能力和缓解疲劳功能的效果。方法:将60只C57BL/6N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嗜酸乳杆菌M6低、中、高剂量组(依次为600、800及1000 mg/kg),每天灌胃嗜酸乳杆菌M6,连续灌胃4周,检测小鼠肌肉力量和力竭游泳时间,检测小鼠疲劳相关指标、能量相关指标和抗氧化相关指标。结果:低、中、高剂量的嗜酸乳杆菌M6均显著(P<0.001)提高小鼠前肢握力(124.01±6.02、132.02±4.30和139.66±4.72 g)和力竭游泳时间(8.03±1.05、10.06±1.10和14.36±0.55 min),均显著(P<0.001)降低小鼠血清肌酸激酶活力(730.66±16.77、647.66±39.95和594.56±32.33 U/L)、血乳酸(10.13±1.00、8.36±0.99和6.09±0.36 mol/L)、血尿素氮(6.40±0.53、5.96±0.85和5.23±0.25 nmol/L)和血氨(115.34±4.50、99.67±4.50和94.33±4.72μmol/L)等疲劳指标。此外,嗜酸乳杆菌M6显著(P<0.001)增加血糖、肌糖原和肝糖原,并显著(P<0.001)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含量等能量代谢指标,显著(P<0.001)增加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酶活,并显著(P<0.001)降低丙二醛含量。在3×107~3×109CFU嗜酸乳杆菌M6范围内存在剂量效应。结论:嗜酸乳杆菌M6可以通过提高小鼠前肢握力和力竭游泳时间改善小鼠运动能力的水平,通过降低小鼠肌酸激酶活力、乳酸、尿素氮和血氨,增加能量代谢,提高抗氧化能力,进而缓解运动后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乳杆菌 运动能力 抗疲劳 能量代谢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次治理视域下我国体教融合发展困境及完善对策 被引量:18
7
作者 冯春辉 柴国荣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8-103,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理论分析与逻辑分析等方法,以多层次治理理论为依据,探讨我国体教融合的发展困境及完善对策。多层次治理视域下,体教融合协同治理框架应包括利益协同、行动协同、制度协同与目标协同四个维度。目前的发展困境:相关部门行... 运用文献资料、理论分析与逻辑分析等方法,以多层次治理理论为依据,探讨我国体教融合的发展困境及完善对策。多层次治理视域下,体教融合协同治理框架应包括利益协同、行动协同、制度协同与目标协同四个维度。目前的发展困境:相关部门行动目标不统一;基层政府缺乏行动互通性;实施层面管理缺位,组织实施混乱。完善对策:加强多部门的沟通交流,树立协同精神;创新多层次治理体系的组织结构设计;创设各主体间平等合作环境及利益驱动机制;完善管理监督机制,促进体教融合切实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学校体育 体教融合 多层次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鹰嘴豆低聚肽抗疲劳活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贾前生 刘远洋 李丹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1-155,共5页
目的:开发鹰嘴豆低聚肽抗疲劳产品。方法:检测鹰嘴豆低聚肽灌胃小鼠的生理生化指标和体外抗氧化能力,综合评价鹰嘴豆低聚肽抗疲劳能力。结果:鹰嘴豆低聚肽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IC_(50)为4.26mg/mL)和还原力显著高于谷胱甘肽阳性... 目的:开发鹰嘴豆低聚肽抗疲劳产品。方法:检测鹰嘴豆低聚肽灌胃小鼠的生理生化指标和体外抗氧化能力,综合评价鹰嘴豆低聚肽抗疲劳能力。结果:鹰嘴豆低聚肽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IC_(50)为4.26mg/mL)和还原力显著高于谷胱甘肽阳性对照组(P<0.05);低、中、高剂量鹰嘴豆低聚肽均提高了小鼠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含量,降低了血清尿素氮、丙二醛和乳酸的浓度;增加了小鼠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酶活。结论:鹰嘴豆低聚肽具有显著的抗疲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豆 低聚肽 抗氧化 抗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铁蛋白基姜黄素纳米载体颗粒的制备及其对大鼠抗疲劳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贾前生 刘远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26-32,共7页
本实验制备了乳铁蛋白基姜黄素纳米载体颗粒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体内吸收实验比对了姜黄素纳米载体颗粒与姜黄素单体在体内吸收的特性,在运动性疲劳大鼠模型下通过测定力竭游泳时长、血乳酸动态变化、肌糖原、肝糖原、血尿素氮含... 本实验制备了乳铁蛋白基姜黄素纳米载体颗粒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体内吸收实验比对了姜黄素纳米载体颗粒与姜黄素单体在体内吸收的特性,在运动性疲劳大鼠模型下通过测定力竭游泳时长、血乳酸动态变化、肌糖原、肝糖原、血尿素氮含量以及抗氧化物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产物在机体内的水平,综合评判姜黄素纳米载体颗粒的抗疲劳活性。结果显示,姜黄素纳米载体颗粒粒径约593.8 nm,在溶液中分布均一、形态稳定,具有较好的负载率(152.03±2.43)mg/g与包封率63.57%±0.74%。在体内吸收实验中,姜黄素纳米载体颗粒有效降低首过效应,能够在血浆中以较高浓度维持更长时间,表明乳铁蛋白载体起到了一定的缓释作用;在运动性疲劳模型中,大鼠在饲喂姜黄素纳米载体颗粒后,促进了肌糖原与肝糖原的合成,并能够显著提高力竭游泳的时长(P<0.05),大幅加速运动后90 min内血乳酸的代谢速率,并通过血尿素氮含量的降低、抗氧化物酶活性的提升以及脂质过氧化产物的下降。综合验证了姜黄素纳米载体颗粒具有抗疲劳活性,其抗疲劳活性与摄入剂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乳铁蛋白 纳米载体 运动性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豆多肽对超负荷训练小鼠肝细胞损伤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贾前生 刘远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09-313,共5页
为探究黑豆多肽对超负荷运动小鼠肝脏细胞的保护机制,实验以黑豆为原料采用酶解法联合超滤萃取法制取了分子量区间分别为<3、3~5、5~10 kDa的黑豆多肽,以上述黑豆多肽饲喂小鼠并建立超负荷运动模型,以探究不同分子量区间黑豆多肽对... 为探究黑豆多肽对超负荷运动小鼠肝脏细胞的保护机制,实验以黑豆为原料采用酶解法联合超滤萃取法制取了分子量区间分别为<3、3~5、5~10 kDa的黑豆多肽,以上述黑豆多肽饲喂小鼠并建立超负荷运动模型,以探究不同分子量区间黑豆多肽对运动性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经超负荷训练后模型组小鼠肝功能出现异常,表现为肝指数水平上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下降,而饲喂黑豆多肽的剂量组肝功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缓解;实验进一步对肝脏组织T-SOD、GSH-Px酶活测定的数据分析得出,黑豆多肽通过提高抗氧化物酶的活性从而降低机体氧化应激水平,达到抗过氧化损伤的功效并表现为MDA含量显著下降;为明晰黑豆多肽对小鼠肝脏细胞的保护机制,对血清中TNF-α含量以及NF-κB相对表达量进行了测定,其中分子量<3 kDa能够显著降低血清TNF-α的分泌以及NF-κB的相对表达量。结论:黑豆多肽能够有效缓解由超负荷运动导致的肝脏功能异常,并提高抗氧化物酶活性,减弱肝脏氧化应激水平,降低TNF-α的释放以及NF-κB的表达,从而防止由过氧化损伤致使细胞膜裂变而引起的肝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豆多肽 肝细胞损伤 抗氧化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L15对过度运动引起大鼠骨骼肌损伤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贾前生 左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79-87,共9页
目的:探究植物乳杆菌L15对过度运动引起的大鼠骨骼肌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8只SD雄鼠随机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安静给菌组和运动给菌组,通过6周跑台运动建立大鼠过度运动模型,安静给菌组和运动给菌组每天灌胃0.2 mL植物... 目的:探究植物乳杆菌L15对过度运动引起的大鼠骨骼肌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8只SD雄鼠随机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安静给菌组和运动给菌组,通过6周跑台运动建立大鼠过度运动模型,安静给菌组和运动给菌组每天灌胃0.2 mL植物乳杆菌L15(3×108CFU),安静对照组和运动对照组每天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6周后测定大鼠体质量增加量,观察股外侧肌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肠道通透性、骨骼肌中脂多糖水平、抗氧化相关指标、细胞因子水平及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信号通路和核因子(nuclearfactor,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植物乳杆菌L15可显著提高过度运动大鼠的体质量增加量(P<0.05),改善过度运动引起的大鼠股外侧肌组织病理学变化,降低血清中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水平以及骨骼肌中的脂多糖水平,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总抗氧化能力的水平(P<0.05,P<0.01),显著降低MDA的水平(P<0.05),显著或极显著上调Nrf2、HO-1和NQO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P<0.05,P<0.01),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β、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显著提高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P<0.05,P<0.01),极显著下调TLR4、MyD88和NF-κB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P<0.01)。结论:植物乳杆菌L15可以改善过度运动大鼠的肠道通透性、降低骨骼肌中脂多糖的水平,通过调控Nrf2信号通路改善氧化应激,同时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降低炎症水平,进而改善过度运动引起的大鼠骨骼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过度运动 骨骼肌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