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化推荐施肥技术在寒地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闵凡华 徐新朋 +5 位作者 何萍 王西亚 李庆飚 郭震 袁海龙 张明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为了减少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对寒地水稻土壤及环境的影响,基于产量及上季肥料残效,依据养分专家系统(简称NE系统)在寒地水稻上进行智能化推荐施肥,采用大区对比试验设计设置不同施肥量,调查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生育期、产量构成因子、理论... 为了减少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对寒地水稻土壤及环境的影响,基于产量及上季肥料残效,依据养分专家系统(简称NE系统)在寒地水稻上进行智能化推荐施肥,采用大区对比试验设计设置不同施肥量,调查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生育期、产量构成因子、理论产量、实测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施肥处理肥料偏生产力。结果表明,相较于农民习惯施肥(FP)三大肥料(N-P_(2)O_(5)-K_(2)O)施用量161,59和106 kg·hm^(-2),智能化推荐(N-P_(2)O_(5)-K_(2)O)施肥量为151,56和69 kg·hm^(-2),减施氮、磷、钾纯用量分别为10,3和37 kg·hm^(-2)。各处理之间的生育进程、产量构成因子、实际产量都存在一定差异且变化规律不明显。处理2的成熟期最早,为9月1日,与FP的相差2 d;处理3三大肥料的PFP都是最高的,分别为73.98,199.49和161.91 kg·kg^(-1),比FP的分别高8.86,21.78和63.00 kg·kg^(-1)。4个处理在减肥条件下均实现增产,处理3实际增产最高,产量达到11171.67 kg·hm^(-2),增产量686.73 kg·hm^(-2),增产率6.5%,各处理增产、肥料偏生产力高低顺序相一致。说明通过增施生物有机肥能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水稻 养分专家系统 推荐施肥 生物有机肥 产量 偏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