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子根瘤菌包衣对黑龙江省大豆生长及结瘤的影响
1
作者 刘国辉 孙志玲 +5 位作者 蔡姗姗 孙磊 高中超 李玉梅 董彦明 王伟 《大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9-127,共9页
为探究大豆种子根瘤菌包衣技术在黑龙江省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在三江平原区、松嫩平原北部、松嫩平原西部、松嫩平原中部、松嫩平原南部和丘陵半山区进行田间试验,设置常规施肥和根瘤菌包衣2个处理,调查分析73户农户大豆产量及大豆根瘤生... 为探究大豆种子根瘤菌包衣技术在黑龙江省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在三江平原区、松嫩平原北部、松嫩平原西部、松嫩平原中部、松嫩平原南部和丘陵半山区进行田间试验,设置常规施肥和根瘤菌包衣2个处理,调查分析73户农户大豆产量及大豆根瘤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根瘤菌能促进大豆根瘤生长,0~30 cm土层中大豆根瘤数增加,单株根瘤数和鲜重分别增加9.34%~39.84%和13.16%~44.90%,结瘤率和有效根瘤占比分别提高0.70%~16.79%和1.25%~43.63%;促进大豆生长,使根系伸长3.32%~8.55%,株高增加0.42%~16.02%,地上部干重增加6.24%~19.98%;提高大豆产量,使单株荚数增加0.57%~10.81%,百粒重增加1.87%~4.34%,产量提高6.44%~10.81%。根瘤鲜重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单株荚数与单株根瘤数量呈显著正相关,产量与结瘤率呈正相关。研究显示大豆种子根瘤菌包衣技术在黑龙江省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能显著提高大豆根瘤数和有效根瘤占比,提高大豆生物固氮效应,促进大豆生长,百粒重增加。在氮肥减施30%的同时实现稳产增产,适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根瘤菌 种子包衣 根瘤 生长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贤县玉米田土壤养分限制因子诊断与施肥效应研究
2
作者 刘振宇 孙志玲 +5 位作者 邱荣 邢连江 李捷 蔡姗姗 董彦明 王伟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22-27,共6页
为明确集贤县玉米生产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充分发挥土壤及肥料的增产潜力,通过调查集贤县24户农户玉米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构建养分分级指标体系,分析评价农户玉米产量水平及肥料效应。结果表明,农户玉米产量均值10 665 kg·hm^(-2),... 为明确集贤县玉米生产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充分发挥土壤及肥料的增产潜力,通过调查集贤县24户农户玉米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构建养分分级指标体系,分析评价农户玉米产量水平及肥料效应。结果表明,农户玉米产量均值10 665 kg·hm^(-2),产量处于很低(<9 000 kg·hm^(-2))、较低(9 000~9 750 kg·hm^(-2))、中等(9 750~10 500 kg·hm^(-2))、较高(10 500~11 250 kg·hm^(-2))、很高(≥11 250 kg·hm^(-2))水平的农户数量占比分别为16.67%、4.17%、29.16%、16.67%和33.33%。与优化施肥处理相比,不施氮(OPT-N)、不施磷(OPT-P)和不施钾(OPT-K)处理的玉米产量分别下降18.72%、14.99%和11.06%。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利用率分别为22.03 kg·kg^(-1)和32.37%,氮(N)的平衡系数均值为1.08;磷肥农学效率和磷肥利用率分别为21.28 kg·kg^(-1)和8.02%,磷(P2O5)的平衡系数均值为0.42;钾肥农学效率和钾肥利用率分别为17.99 kg·kg^(-1)和37.11%,钾(K2O)的平衡系数均值为2.03。氮、磷、钾肥偏生产力分别为72.43,132.43和119.46 kg·kg^(-1)。土壤氮素养分含量依据相对产量70%、75%、80%和85%,磷钾养分含量依据相对产量75%、80%、85%和90%,分为低、较低、中、较高和高级。集贤县土壤养分含量丰富,但空间差异大。氮素是限制玉米产量提升的首要土壤养分因子,其次是磷和钾。生产中应依据田块的养分丰缺状况适当调整施肥结构,配施微肥及有机肥,优化肥料用量,在保证玉米高产、稳产前提下提高肥料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贤县 玉米 产量 农学效率 肥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