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行为学及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秦颖 唐强 +3 位作者 倪金霞 朱文增 段淑荣 王德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12期729-730,共2页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脑功能恢复及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的影响。方法将 3 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A组 )、造模组 (B组 )和康复组 (C组 ) ,采用血管内栓线法制备脑缺血动物模型 ,术后 2 4h、3d、7d分别进行Bederson神经功...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脑功能恢复及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的影响。方法将 3 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A组 )、造模组 (B组 )和康复组 (C组 ) ,采用血管内栓线法制备脑缺血动物模型 ,术后 2 4h、3d、7d分别进行Bederson神经功能评分、平衡木、转棒、网屏测评及体感诱发电位 (SEP)潜伏期测定。结果B、C组大鼠的Bederson评分各时间点均与A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随时间延长 ,A组大鼠的各项指标很快恢复 ,与B、C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C组大鼠的平衡木评分在术后 3d与B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术后 7d ,除Bederson评分外 ,C组大鼠的各项指标与B组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或P <0 .0 5 ) ;B、C组大鼠术后即刻SEP潜伏期与A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术后 7d ,C组大鼠SEP潜伏期的改善程度与术后即刻相比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康复训练能提高脑梗死大鼠的平衡、行走及抓握能力 ,并能通过调整脑梗死大鼠皮层SEP潜伏期使缺血损伤的脑细胞恢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康复 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 体感诱发电位(S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坏死性凋亡共表达基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赵耀伟 李宏玉 +2 位作者 马西元 孟享泓 唐强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4,共8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与坏死性凋亡共表达基因并验证。方法基因表达图谱(GEO)数据库下载MI/RI表达谱数据(GSE67308和GSE19875),对GSE67308表达谱进行差异表达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进行基因集富分...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与坏死性凋亡共表达基因并验证。方法基因表达图谱(GEO)数据库下载MI/RI表达谱数据(GSE67308和GSE19875),对GSE67308表达谱进行差异表达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进行基因集富分析和生物信号通路分析。对GSE67308表达谱数据进行免疫细胞浸润分析。利用分子标记数据库(MSigDB)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数据库(KEGG)检索坏死性凋亡相关基因,将DEGs与其交叉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确定关键基因。通过单细胞测序分析平台分析关键基因在心脏各细胞类型中的表达情况,同时使用GSE19875数据集对关键基因表达进行验证。结果共鉴定出1054个DEGs,其中363个上调,691个下调。基因富集分析显示,DEGs功能主要与凋亡过程、免疫反应、细胞内信号转导调节相关;生物信号通路分析显示,DEGs主要参与TNF、NF-κB等信号通路的调控。免疫浸润分析结果表明,MI/RI心肌组织中自然杀伤细胞、单核细胞等免疫浸润程度高。PPI网络分析显示Il1b、TNF、Birc3、Ripk1是坏死性凋亡的关键基因。单细胞测序分析表明,白细胞中关键基因表达升高。GSE19875数据集中与对照组比较,MI/RI模型组中Il1b、TNF、Birc3、Ripk1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MI/RI和参与调控坏死性凋亡的TNF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高度相关;Il1b、TNF、Birc3、Ripk1是同时参与调节MI/RI和坏死性凋亡的关键基因;IL-1b、TNf、Birc3、Ripk1可能作为坏死性凋亡关键调节因子参与MI/RI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坏死性凋亡 共表达基因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穴丛刺法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病理学及神经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倪金霞 朱文增 +2 位作者 唐强 秦颖 于致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6期522-523,共2页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病理学及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转化生长因子(TGF)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造模组(B组)、头穴丛刺组(C组),每组1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急性脑梗死动物模型,观察头穴丛刺法对急...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病理学及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转化生长因子(TGF)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造模组(B组)、头穴丛刺组(C组),每组1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急性脑梗死动物模型,观察头穴丛刺法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病理学的影响及脑组织皮质及海马区NGF和TGF表达的变化。结果造模后第7天,B组大鼠缺血区脑组织明显水肿,周围区神经细胞数明显减少;与B组比较,C组大鼠脑缺血区脑组织水肿减轻,神经细胞数增多;术后7d,A组与B组大鼠皮质及海马区均有少量NGF及TGF表达,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组大鼠皮质及海马区NGF及TGF表达明显升高,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头穴丛刺能减轻大鼠脑缺血区组织水肿,改善缺血半影区神经细胞功能状态,促进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并可诱导皮质及海马区NGF和TGF的表达,减轻缺血造成的神经元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大鼠 头穴丛刺 神经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抑郁的脑结构、脑功能及脑网络多模态MRI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晓陵 高胜兰 +5 位作者 曹丹娜 韩盛旺 王杨 岳金换 魏泽宜 张秦宏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5-139,共5页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常继发于中风后,在一定程度上对卒中的康复产生影响,可导致患者死亡率上升。因此,尽早诊断及时治疗,对改善PSD病情和减轻症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多模态MRI飞速发展,此项技术具有无辐射、多...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常继发于中风后,在一定程度上对卒中的康复产生影响,可导致患者死亡率上升。因此,尽早诊断及时治疗,对改善PSD病情和减轻症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多模态MRI飞速发展,此项技术具有无辐射、多参数、多序列成像等优点,已被众多学者应用于PSD脑功能及脑结构研究。笔者将多模态MRI对PSD的探讨进行文献检索,发现试验方法主要使用结构或功能MRI技术,研究包括脑灰质、脑白质、脑代谢、脑网络、脑血流灌注以及静息状态脑功能的异常。本文就上述内容进行综述,为PSD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脑结构 脑功能 脑网络 多模态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影像组学在轻度认知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蔡丽娜 李晓陵 +6 位作者 潘洋 王鹏 彭彩亮 韩胜旺 侯玉 王杨 高瑞雪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1-134,共4页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早期表现。目前尚无有效根治AD的方法。因此,MCI早期诊断和干预对预防或延缓AD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MRI影像组学以非侵入性方式高通量提取和分析...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早期表现。目前尚无有效根治AD的方法。因此,MCI早期诊断和干预对预防或延缓AD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MRI影像组学以非侵入性方式高通量提取和分析MCI患者影像图像特征,提供更多潜在的影像学生物标志物信息,进而指导临床进行精准诊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就影像组学概念、MRI影像组学在MCI诊断、分类及进展预测中的相关研究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轻度认知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息态功能MRI不同分析方法在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蔡丽娜 李晓陵 +6 位作者 崔璇 王鹏 佟欣 魏泽宜 高胜兰 韩胜旺 侯玉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6-119,共4页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是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的早期阶段,指血管病变引起认知功能受损的疾病,但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临床缺乏特异性诊断标志物。静息态功能...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是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的早期阶段,指血管病变引起认知功能受损的疾病,但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临床缺乏特异性诊断标志物。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能客观反映VCIND患者的脑功能活动,结合不同的分析方法,探索VCIND患者的特征性影像学指标,为解释其发病机制提供线索。本文对rs-fMRI不同分析方法在VCIND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 功能磁共振成像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