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NT⁃3/TrkC信号通路探讨电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浩宇 陈英华 +9 位作者 孙玮 宋元毓 秦瑞琦 李俊峰 苏晓庆 吴彤 赵红旭 韩玉生 李欣然 苗悦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39-749,共11页
目的:基于NT⁃3(神经营养因子3)/TrkC(酪氨酸激酶受体C)信号通路,探讨电针“四神聪”、“风池”对保护及改善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抑制VD大鼠炎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筛选后的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 目的:基于NT⁃3(神经营养因子3)/TrkC(酪氨酸激酶受体C)信号通路,探讨电针“四神聪”、“风池”对保护及改善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抑制VD大鼠炎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筛选后的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假手术组12只、手术组36只。采用四血管阻断法(4⁃VO法)对手术组大鼠制作V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各12只。造模后7 d对电针组大鼠进行连续21 d的电针干预,穴取左右“四神聪”和双侧“风池”,30 min/次,1次/日。在造模前、造模后及干预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认知能力;HE染色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IHC)观察海马组织内NLRP3、NT⁃3、小胶质细胞Iba⁃1(离子钙接头蛋白)阳性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18(IL⁃18)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NT⁃3、TrkC、NLRP3、Caspase⁃1(胱天蛋白酶⁃1)、Syn(突触素)、PSD95(突触后致密物95)蛋白表达。结果:水迷宫结果显示,与空白组、假手术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间延长,成功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长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IHC提示Iba⁃1、NLRP3表达显著增加(P<0.01),NT⁃3明显减少(P<0.01);电针组大鼠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小胶质细胞形态有所恢复,Iba⁃1、NLRP3表达降低(P<0.05,P<0.01),NT⁃3表达较模型组升高(P<0.01);ELISA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内IL⁃1β和IL⁃18含量较空白组、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1);电针组大鼠海马内IL⁃1β和IL⁃18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空白组、假手术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内NT⁃3、TrkC、PSD95、Syn蛋白表达明显减低(P<0.05,P<0.01),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海马内NT⁃3、TrkC、PSD95、Syn蛋白表达显著提高(P<0.05,P<0.01),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电针可能通过增加VD大鼠海马中NT⁃3表达量,促进NT⁃3与TrkC相结合,降低NLRP3蛋白表达,缓解小胶质细胞诱导的神经炎症,改善突触可塑性,具有脑保护作用,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血管性痴呆 神经营养因子3(NT⁃3)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3(NLRP3) 突触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LRP3/Caspase-1/GSDMD通路探讨电针“四神聪”“风池”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8
2
作者 孙玮 陈英华 +8 位作者 宋元毓 王浩宇 秦瑞琦 李俊峰 苏晓庆 吴彤 赵红旭 韩玉生 苗悦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607-1616,共10页
目的:基于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胱天蛋白酶-1(Caspase-1)/焦孔素D通路(GSDMD),探讨电针“四神聪”、“风池”改善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4只Morris水迷宫筛选后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 目的:基于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胱天蛋白酶-1(Caspase-1)/焦孔素D通路(GSDMD),探讨电针“四神聪”、“风池”改善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4只Morris水迷宫筛选后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假手术组12只、造模组40只。采用四血管阻断法(4-VO)建立V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各12只,电针组取“四神聪”、“风池”穴(连续波,频率2 Hz,强度1 mA),每日1次,30 min/次,连续21 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相同抓取固定,不予任何治疗。Morris水迷宫试验、新物体认知试验评估造模前后及干预后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免疫组化检测海马组织中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Caspase-1和GSDMD蛋白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海马组织中NLRP3、ASC、pro-Caspase-1、Caspase-1 p20、GSDMD和GSDMD-N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对比,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及穿越平台次数减少、新物体识别指数(RI)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排列紊乱,细胞结构不同程度受损;IL-1β、IL-18水平升高(P<0.01);NLRP3、ASC、pro-Caspase-1、Caspase-1 p20、GSDMD和GSDMD-N蛋白表达上调(P<0.01,P<0.05)。与模型组对比,电针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及穿越平台次数增加、新物体识别指数(RI)升高(P<0.01);电针组海马神经元整体形态较规则,核固缩、凋亡小体和炎性细胞数量减少;IL-1β、IL-18水平降低(P<0.01);NLRP3、ASC、pro-Caspase-1、Caspase-1 p20、GSDMD和GSDMD-N蛋白表达下调(P<0.01,P<0.05)。结论:电针“四神聪”、“风池”可改善V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Caspase-1/GSDMD通路,从而改善炎症,减轻神经细胞焦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电针 NLRP3/Caspase-1/GSDMD通路 细胞焦亡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调督任安神法”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陈英华 胡清清 +3 位作者 王浩宇 李俊峰 苏晓庆 秦瑞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观察“和调督任安神法”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门诊105例轻中度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53例,脱落2例)。观察组采用“和调督任安神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二者均治疗... 目的观察“和调督任安神法”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门诊105例轻中度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53例,脱落2例)。观察组采用“和调督任安神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二者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并比较临床疗效。于治疗结束6个月后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41%(48/51),对照组为72.55%(37/5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SDS评分与治疗前比,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WHOQOL-BREF评分与治疗前比均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随访时,HAMD评分、SDS评分、WHOQOL-BREF量表评分较治疗后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和调督任安神法”能改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存质量,有效地提高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轻中度 和调督任安神法 针刺 临床随机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