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氧运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改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大亮 于熙滢 +1 位作者 魏林 于丽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702-705,共4页
目的探讨12周及24周的有氧运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氧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的患者,随机分为有氧运动治疗(运动组)及非运动治疗(对照组)各25例,2组患者给予相同药物治疗,于入院后第8天... 目的探讨12周及24周的有氧运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氧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的患者,随机分为有氧运动治疗(运动组)及非运动治疗(对照组)各25例,2组患者给予相同药物治疗,于入院后第8天、第12周及24周检查无氧阈值、峰值氧耗量、以及LVEF、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运动组第12周及24周后无氧阈值[(15.05±5.80)ml/(kg·min)vs(14.78±1.50)ml/(kg·min),(15.94±0.86)ml/(kg·min)vs(14.43±1.82)ml/(kg·min),峰值耗氧量[(22.31±2.50)ml/(kg·min)vs(19.50±2.52)ml/(kg·min),(23.06±2.13)ml/(kg·min)vs(19.79±2.89)ml/(kg·min)],LVEF[(55.8±2.8)%vs(53.3±5.1)%,(56.5±2.9)%vs(53.7±5.2)%]明显升高,而NT-proBNP[(2171.4±1014.0)ng/L vs(2922.8±1342.6)ng/L,(1628.2±740.1)ng/L vs(2476.7±964.8)ng/L]明显降低(P<0.05,P<0.01)。与同组第8天比较,2组12、24周后无氧阈值、峰值氧耗量、LVEF明显升高,而NT-proBNP明显降低(P<0.05,P<0.01),运动组24周较12周时NT-proBNP明显降低(P<0.05)结论有氧运动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及氧代谢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运动(Exercise) 医院 康复 利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循环阻抗运动对射血分数中间型心力衰竭患者心肺运动试验参数、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周大亮 薛雷 +1 位作者 魏林 于丽芳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666-669,共4页
目的 探讨循环阻抗运动、有氧运动对射血分数中间型心力衰竭(HFmrEF)患者心肺运动试验参数、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HFmrEF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有氧运动组(有氧组)、循环阻抗运动组(阻抗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药... 目的 探讨循环阻抗运动、有氧运动对射血分数中间型心力衰竭(HFmrEF)患者心肺运动试验参数、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HFmrEF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有氧运动组(有氧组)、循环阻抗运动组(阻抗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有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有氧运动治疗,阻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循环阻抗运动治疗,3组均治疗12周。观察3组入院后1周、12周的心肺运动试验参数、心功能。结果 与入院后1周时比较,入院后12周,各组患者峰值氧耗量(Peak VO_(2))、无氧代谢阈值时氧耗量(AT)值均升高,且阻抗组及有氧组均高于对照组;阻抗组AT值高于有氧组;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_(2))均降低,且阻抗组及有氧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入院后1周时比较,入院后12周,各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EF)均升高,且阻抗组高于有氧组、对照组,有氧组高于对照组;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均降低,且阻抗组低于有氧组、对照组,有氧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药物治疗比较,有氧运动、循环阻抗运动能够显著改善HFmrEF患者氧代动力学、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其中循环阻抗运动改善效果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中间型心衰 有氧运动 循环阻抗运动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