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院校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海琼 穆欣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9期69-71,共3页
目的了解中医院校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状况。方法自行编制调查问卷对全国7所中医院校52名护理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25.00%的学生明确培养目标;各院校规定研究生应修课程总学分34~52(40.30±4.80)分,23.08%认为学校的课程设置... 目的了解中医院校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状况。方法自行编制调查问卷对全国7所中医院校52名护理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25.00%的学生明确培养目标;各院校规定研究生应修课程总学分34~52(40.30±4.80)分,23.08%认为学校的课程设置符合自身需求;76.92%临床实习时间<1年,学生认为最佳的临床实习时间为6~24个月;23.08%认为自己目前的科研能力较好;55.77%认为导师指导频率灵活;对就业方向,28.85%选择临床护理,51.92%选择护理教育,13.46%选择护理管理;34.61%对护理研究生的前景比较看好。结论中医院校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培养类型单一、临床实习效果欠佳、就业取向不合理等问题。应借鉴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完善课程设置、制定个性化临床实习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以加快中医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院校 护理教育 硕士研究生 课程设置 培养目标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动秽语综合征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研究近况与展望
2
作者 刘潇 郭祥发 +3 位作者 李晓陵 王杨 高胜兰 魏泽宜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5-180,192,共7页
抽动秽语综合征(Gilles de la Tourette syndrome,GTS)属于儿童期神经发育障碍类疾病,少数病例延至成年期;GTS典型征象包括不自主运动及发声抽动,多伴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GTS起病多与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cor... 抽动秽语综合征(Gilles de la Tourette syndrome,GTS)属于儿童期神经发育障碍类疾病,少数病例延至成年期;GTS典型征象包括不自主运动及发声抽动,多伴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GTS起病多与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cortico-striato-thalamo-cortical,CSTC)环路功能异常关联。目前,基于MRI对GTS发病、先兆冲动、抽动程度及社会认知诸方面的机制研究,已逐渐成为业内热点;结构和功能MRI对GTS感觉、运动、情感、认知等相关脑区的激活及网络改变,能够予以揭示。笔者围绕近年内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功能MRI(functional MRI,fMRI)、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等不同模态成像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为疾病早期识别及后续的深入探索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秽语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结构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化与组蛋白修饰在股骨头坏死中的机制及中医药干预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高宇鹤 徐西林 +3 位作者 李志刚 赫龙 薛玉满 张晓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87-1693,共7页
目前对股骨头坏死微观机制的实验研究主要包括细胞层面的自噬、凋亡、坏死等,细胞包括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等,分子层面的编码与非编码RNA,基因多态性等。而表观遗传与上述病理生理发生机制有一种密切关系,其通过DNA甲... 目前对股骨头坏死微观机制的实验研究主要包括细胞层面的自噬、凋亡、坏死等,细胞包括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等,分子层面的编码与非编码RNA,基因多态性等。而表观遗传与上述病理生理发生机制有一种密切关系,其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到最近的RNA甲基化途径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通过整理,总结中医药从实验方面治疗ONFH的表观遗传方面的相关研究,发现中药有效成分、中成药等均能在核苷酸及蛋白质水平上影响ONFH进展,发挥促进成骨或抑制成脂分化、下调炎症因子,减少骨坏死的病因,即激素与酒精对细胞的损伤。目前相关的研究还存在基础的横向与纵向研究不够深入,并且进入到临床观察的研究更少,因此希望通过本研究的系统化总结,拓展中医药在股骨头坏死领域的临床与实验应用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学 中医药 股骨头坏死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多模态MRI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可妍 杨可钦 +1 位作者 赵彬 王格格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15,共7页
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一种以情绪低落、兴趣缺失为主要表现的情绪障碍综合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针刺治疗PSD疗效肯定,通过针刺治疗可以改善抑郁状态,但其机理尚需深入研究。多模态MRI对PSD异常脑区具有精... 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一种以情绪低落、兴趣缺失为主要表现的情绪障碍综合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针刺治疗PSD疗效肯定,通过针刺治疗可以改善抑郁状态,但其机理尚需深入研究。多模态MRI对PSD异常脑区具有精准定位和观察即刻效应的优势,为针刺治疗PSD在脑机制研究和疗效评估方面提供了有效证据和可视化支持。本文将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等方面,对针刺治疗PSD脑结构、功能连接、脑内神经元活动、脑白质纤维束完整性及灰质结构等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PSD的相关脑内变化来探究针刺治疗机制,为PSD的针刺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脑卒中后抑郁 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 磁共振波谱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阿尔茨海默病疾病转化预测影像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韩英妹 李一杰 +3 位作者 张衡 李伟庆 冯泽 王丰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13-1424,共12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作为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在无症状阶段脑部便已呈现病理改变。随病理负荷加剧,患者不仅在记忆、语言、空间力、执行力、计算力等多个认知领域出现功能退化,还可能伴有情绪异常。一旦进展为AD,...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作为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在无症状阶段脑部便已呈现病理改变。随病理负荷加剧,患者不仅在记忆、语言、空间力、执行力、计算力等多个认知领域出现功能退化,还可能伴有情绪异常。一旦进展为AD,治疗难度极大。因此,早期诊断和精确预测疾病转化成为AD防治的核心任务,也是当前亟待攻克的科研难题。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模型在AD疾病诊断、预测、分类及特征提取等方面展现出不容忽视的优势,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新的希望。本研究首先简要介绍了AD疾病的转归和深度学习的基本知识,之后对深度学习在预测疾病转化的影像学研究从两个方面进行概述:一方面总结目前有关AD疾病分类和预测性能创新的深度学习模型;另一方面概述应用于AD诊断、分类和预测方面的深度学习融合模型。最后,本文阐述了此领域研究即将面临的挑战。本文表明深度学习模型是AD研究领域较为前沿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阿尔茨海默病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人子宫内膜容受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6
作者 马丽娜 漆海宁 +5 位作者 刘梅 刘洋 葛航 卢凤娟 吴效科 秦莹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7-611,共5页
良好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是胚胎植入的关键,容受期子宫内膜组织的基因表达与容受性密切相关。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可获得不同月经时期子宫内膜的基因表达谱,以及调控基因表达的微小RNA和长链非编码RNA序列;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可更好地了解... 良好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是胚胎植入的关键,容受期子宫内膜组织的基因表达与容受性密切相关。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可获得不同月经时期子宫内膜的基因表达谱,以及调控基因表达的微小RNA和长链非编码RNA序列;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可更好地了解容受期子宫内膜特异基因的表达,并为其调控机制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不同月经时期子宫内膜的基因表达谱对于准确判断不孕症及反复植入失败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进一步指导个体化胚胎移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对近年来转录组测序技术在评价人子宫内膜容受性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从转录层面深入了解子宫内膜容受性形成和调控的复杂分子机制,以期提高辅助生殖技术的胚胎着床率,降低流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RNA测序技术 胚胎移植 子宫内膜容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崔啸天 高明洁 +6 位作者 陈涛 付卿桦 张牛霖 韩济鸿 游伊琳 李哲媛 王金环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4-220,共7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一种以全血细胞显著减少、骨髓增生能力低下、造血组织逐渐被脂肪组织取代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作为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血液系统疾病,目前对于AA的诊断方式仍局限于...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一种以全血细胞显著减少、骨髓增生能力低下、造血组织逐渐被脂肪组织取代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作为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血液系统疾病,目前对于AA的诊断方式仍局限于排除性诊断,找到清晰明确的诊断标准和诊断标志物仍是AA研究领域内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能否对其精准诊断和对病情予以有效评估,对优化治疗方案和改善AA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MRI作为一种非侵入性、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测手段,能够有效根据不同序列提供的不同特征来识别骨髓的生理病理变化,并分析骨髓的内部结构,该种检测方法可有效避免骨髓穿刺术等检查的创伤性及局限性。本文从AA病变状况的评估、疾病分型的确定、治疗效果的动态监测以及与其他相关血液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等多方面综述MRI在AA骨髓影像学研究领域中的多方面应用,以期为后续深入研究AA的病理基础提供可靠的影像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磁共振成像 骨髓 诊断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波谱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8
作者 闫红敏 高明洁 +6 位作者 陈涛 付卿桦 张牛霖 岳辛如 任小云 刘旭 王金环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9-234,共6页
血液系统疾病是一类以造血系统异常并伴发血液异常改变的疾病,该类疾病多具有死亡率高的特点,近年来,其死亡率呈现持续攀升的态势。在诊断方面部分血液系统疾病缺乏特异性的指标,目前的诊断方式主要依赖于骨髓穿刺活检,但该检查具有一... 血液系统疾病是一类以造血系统异常并伴发血液异常改变的疾病,该类疾病多具有死亡率高的特点,近年来,其死亡率呈现持续攀升的态势。在诊断方面部分血液系统疾病缺乏特异性的指标,目前的诊断方式主要依赖于骨髓穿刺活检,但该检查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患者接受度低;并且由于造血组织分布不均匀,不同穿刺点的检查结果差异较大;以及骨髓状态与外周血液表现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时间滞后性,以上诸多因素均导致诊断一直存在着较大困难,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局限。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是一种利用磁共振现象和化学位移的非侵入性检测手段,具有无损伤的显著优势。根据MRS中共振峰的位置、强度以及精细结构,可以对化合物的结构及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因技术方面存在一定局限,MRS未能广泛应用于临床,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其有望成为常规临床工具。本文将通过文献综述,对MRS在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等血液系统疾病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血液系统疾病的诊疗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系统疾病 白血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磁共振波谱 磁共振成像 诊断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黄颖 康兴宇 +3 位作者 高伟 李雪 李思明 李虹霖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271-1280,共10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性表现为患者认知功能呈现渐进性损害,目前尚无明确发病机制和有效治疗方法。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基因决定的细胞主动有序的死亡,对于生...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性表现为患者认知功能呈现渐进性损害,目前尚无明确发病机制和有效治疗方法。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基因决定的细胞主动有序的死亡,对于生命体内平衡的调节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PCD在A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综述了细胞凋亡、坏死性凋亡、细胞焦亡、铁死亡、铜死亡、双硫死亡在内的6种PCD的分子机制及其在AD中的作用,以期为深入研究AD的发病机制和潜在的治疗靶点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程序性细胞死亡 细胞凋亡 坏死性凋亡 细胞焦亡 铁死亡 铜死亡 双硫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功能连接磁共振分析方法在阿尔茨海默病疾病谱脑网络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侯钧宝 史奇叶 +3 位作者 彭晓涵 徐子淇 王杨 曹丹娜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1-186,共6页
动态功能连接(dynamic functional connectivity,dFC)是磁共振功能连接的进阶分析方法,在认知类疾病脑网络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常规功能连接分析方法往往忽略连接的时变特性,这导致蕴含大量时变信息的影像数据未被充分利用。在此基... 动态功能连接(dynamic functional connectivity,dFC)是磁共振功能连接的进阶分析方法,在认知类疾病脑网络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常规功能连接分析方法往往忽略连接的时变特性,这导致蕴含大量时变信息的影像数据未被充分利用。在此基础上构建的脑网络,可为临床研究提供更加精准的影像学特征标志物,并作为崭新的可量化指标参与到预测疾病进展中。笔者总结讨论了近期国内外dFC分析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疾病谱脑网络研究的现状,显示dFC分析在海马、楔前叶、额下回等脑区具有深入挖掘其发病机制的卓越潜力,为解释AD纵向进展过程提供更可靠的影像理论基础。本文将以dFC为脉络,回顾和展望其在AD疾病谱脑网络的研究进展,为未来针对AD的神经影像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功能连接 脑网络 功能磁共振成像 阿尔茨海默病 轻度认知障碍 主观认知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晓陵 崔璇 +6 位作者 佟欣 曹丹娜 彭彩亮 赵佩 范婷婷 娄睿智 吴越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2-125,共4页
中医治疗认知障碍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其疗效机制仍不明确。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是目前脑影像领域较常用的一种非损伤性活体脑功能检测技术,其中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MRI,rs-... 中医治疗认知障碍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其疗效机制仍不明确。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是目前脑影像领域较常用的一种非损伤性活体脑功能检测技术,其中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MRI,rs-fMRI)是目前研究认知类疾病的首选方法。基于该技术发现与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相关的主要脑区为额叶、海马和扣带回。研究表明,中医治疗可以调控MCI患者的脑功能网络及神经环路。rs-fMRI技术可客观地评价治疗前后受试者脑区功能连通性和局部脑区活动指标,了解中医治疗脑效应机制,为探讨神经系统疾病的中医疗效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针刺 导引功法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模态MRI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丽芹 曹丹娜 +3 位作者 高兆虹 胡婧 高胜兰 李晓陵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1-216,共6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es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较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DPN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研究表明与神经病理性改变关系密切。近些年多模态MRI获得长足进展,MRI以软组织分辨率高、无创、...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es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较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DPN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研究表明与神经病理性改变关系密切。近些年多模态MRI获得长足进展,MRI以软组织分辨率高、无创、无辐射等优点著称,成为探索DPN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发病机制的重要方法。本文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功能MRI(functional MRI,fMRI)等技术,对研究DPN脑结构、脑功能改变以及周围神经结构异常的文献进行综述,为临床早期诊断和制订精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磁共振成像 多模态 结构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波谱成像 灌注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统哲学范式的中医汉语课程跨文化教学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旭升 黄小圆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73-76,F0003,共5页
以中医药高等院校国际学生入学后必修的、在汉语学习与专业课程研读之间的桥引−中医汉语课程的文化特征与跨文化教学为着眼点,探讨教学内容的哲学意蕴和跨文化教学策略。通过气一元论、整体观念同原子论、还原论思想并连;二元制约、五... 以中医药高等院校国际学生入学后必修的、在汉语学习与专业课程研读之间的桥引−中医汉语课程的文化特征与跨文化教学为着眼点,探讨教学内容的哲学意蕴和跨文化教学策略。通过气一元论、整体观念同原子论、还原论思想并连;二元制约、五行衍化与四体液学说意象的偶联;三因制宜、辨证论治与农耕文化的关联,在中西方医学思想的哲学内涵比照中,从教师层面探索有利于国际学生知识迁移的教学内容选择与教学方法的运用,以期为中医汉语辅助特色课程设计与跨文化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汉语 课程 哲学 跨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伴睡眠障碍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探析
14
作者 冯晓玲 姚睿婷 +1 位作者 韩昕宇 贾紫千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89,共7页
目的探究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imary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伴睡眠障碍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不同证型间睡眠质量指数分布差异性,以期为POI伴睡眠障碍的辨证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600例POI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探究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imary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伴睡眠障碍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不同证型间睡眠质量指数分布差异性,以期为POI伴睡眠障碍的辨证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600例POI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选取满足睡眠障碍诊断的40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采集患者一般资料、中医四诊及性激素水平信息,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评估患者睡眠情况,分析POI伴睡眠障碍中医证型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POI伴睡眠障碍的主要中医证型为心肾不交证(41.98%)、脾肾阳虚证(22.22%)、肾虚肝郁证(20.99%)和肾虚血瘀证(14.81%),其中心肾不交证入睡时间最长,睡眠时间最短,更依赖于催眠药物,PSQI总分最高;心肾不交证与肾虚肝郁证睡眠质量最差;脾肾阳虚证日间功能障碍得分最高;各中医证型间FSH水平无显著性差异;E 2值由低到高分布为:心肾不交证、肾虚肝郁证、脾肾阳虚证、肾虚血瘀证,多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POI伴睡眠障碍患者主要中医证型为心肾不交证、脾肾阳虚证、肾虚肝郁证和肾虚血瘀证,其中最常见及睡眠质量最差的中医证型为心肾不交证,可能与雌激素E 2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睡眠障碍 中医证型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代谢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及胚胎着床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丽娜 秦莹 +5 位作者 王克华 庞聪慧 卢利歌 袁温鲜 张多加 吴效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88-1093,共6页
脂类包括脂肪(三酰甘油)及类脂(磷脂、固醇类),除为机体提供能量外,脂质代谢也在整个生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早期妊娠的建立和维持(包括调节早期胚胎的发育和子宫的容受性,以及促进胚胎的着床)阶段。鉴于脂质种类繁多,本文着重... 脂类包括脂肪(三酰甘油)及类脂(磷脂、固醇类),除为机体提供能量外,脂质代谢也在整个生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早期妊娠的建立和维持(包括调节早期胚胎的发育和子宫的容受性,以及促进胚胎的着床)阶段。鉴于脂质种类繁多,本文着重从多不饱和脂肪酸、内源性大麻素、前列腺素、溶血磷脂酸、鞘磷脂、类固醇激素等被广泛研究的脂质介质,系统阐述脂肪酸、磷脂、胆固醇代谢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形成及胚胎着床的调控作用,以及可能的潜在机制,以期为预测和改善自然妊娠和(或)辅助生殖助孕的结局提供新的切入点及可行的干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类代谢 子宫内膜容受性 着床 前列腺素 内源性大麻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质指数正常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发生高脂血症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洋 王宇 +6 位作者 丛晶 宫艺 韩布威 王凯悦 朱梦一 张蓓 吴效科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7-722,共6页
背景近年来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女性的脂质代谢紊乱发生率较高,与肥胖、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密切。BMI正常的PCOS女性也有较高的脂质代谢水平,但目前对该类人群中血脂异常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BMI正常的PCOS女性发生高脂血症的影响因... 背景近年来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女性的脂质代谢紊乱发生率较高,与肥胖、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密切。BMI正常的PCOS女性也有较高的脂质代谢水平,但目前对该类人群中血脂异常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BMI正常的PCOS女性发生高脂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针刺和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活产率的影响(PCOSAct)”临床试验数据,选取基线较完整且符合研究标准的受试者428例。判断高脂血症的评价标准:总胆固醇(TC)≥6.22 mmol/L和/或三酰甘油(TG)≥2.26 mmol/L和/或低密度脂蛋白(LDL)≥4.14 mmol/L和/或高密度脂蛋白(HDL)<1.04 mmol/L,并据此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人体测量学、性激素、糖脂代谢以及心肌酶、肝功能方面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BMI正常的PCOS女性高脂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BMI正常的PCOS女性合并高脂血症的发生率为32.24%(138/428),最常见的血脂异常类型是HDL水平降低;单一表型异常率较高[21.73%(93/428)]。高脂血症组138例、无高脂血症组290例。高脂血症组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占比、体质量、腰围、BMI、腰臀比(WHR)较大,尝试妊娠时间较长,游离雄激素指数、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LDL、TC、TG、载脂蛋白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比无高脂血症组高,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抗米勒管激素、HDL、载脂蛋白A、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较无高脂血症组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BMI、HOMA-IR、LDH是正常BMI的PCOS患者发生高脂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70、1.348、1.172、1.009),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是独立保护因素(OR=0.979,P<0.05)。结论BMI正常的PCOS女性合并高脂血症发生率为32.24%,年龄、BMI、HOMA-IR、LDH、SHBG均是PCOS女性发生高脂血症的影响因素,临床上应该根据各诱因采取相应措施防治及延缓PCOS女性高脂血症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高脂血症 胰岛素抵抗 体质量指数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山区重点野生药用植物调查及易混品种辨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喜武 张利 +4 位作者 李秋晗 田莹莹 李洋 李梦聪 窦金金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1-9,共9页
【目的】探明黑龙江省山区野生重点药用植物的资源现状,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重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及促进当地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系统分层抽样方法确定调查样地,野外调查与内业整理相结合对黑龙江省野生药用植... 【目的】探明黑龙江省山区野生重点药用植物的资源现状,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重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及促进当地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系统分层抽样方法确定调查样地,野外调查与内业整理相结合对黑龙江省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将调查信息录入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中,同时查阅《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中药植物原色图鉴》等书籍从外观形态对易混淆的药用植物进行辨析。【结果】黑龙江省山区共有野生药用植物109科383属820种,其中,重点野生药用植物38科67属78种,主要分布在鸡西、双鸭山、牡丹江、七台河、佳木斯、鹤岗、富锦、黑河及哈尔滨等地;车前、益母草、蝙蝠葛及刺儿菜等19种药用植物分布广泛。重点野生药用植物以被子植物为主,有36科65属76种,分别占总科数的94.74%,总属数的97.01%,总种数的97.44%。药用部位主要以根及根茎类为主,共36种,占重点野生药用植物总种数的46.15%;其次为全草类,共有25种,占总种数的32.05%。药用功效主要以清热类为主,化痰止咳平喘类、祛风湿类、解表类次之。生活类型主要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有49种,占重点野生药用植物总种数的62.82%;其次为1年生草本植物,有17种,占21.79%。【结论】黑龙江省山区重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较丰富、分布广泛、综合利用价值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药用植物 中药材 资源普查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四关穴治疗轻度认知障碍多模态MRI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韩盛旺 李晓陵 +4 位作者 王杨 侯玉 魏泽宜 高胜兰 王珑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8-143,共6页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前期阶段,主要症状是学习和记忆能力降低,日常生活却未受影响。针刺四关穴治疗MCI疗效确切,临床应用较广;通过针刺可以改善认知功能,但起效...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前期阶段,主要症状是学习和记忆能力降低,日常生活却未受影响。针刺四关穴治疗MCI疗效确切,临床应用较广;通过针刺可以改善认知功能,但起效原理复杂。多模态MRI因对MCI异常脑区具有定位精准和实时观测的优势,为针刺四关穴治疗MCI脑效应研究及疗效判定提供可视化支持。本文从结构MRI(structural MRI,sMRI)、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 functional MRI,BOLD-fMRI)、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五个方面,对针刺四关穴治疗MCI脑结构、脑功能、脑代谢、脑血流灌注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从多个视角探讨MCI脑内变化,剖析针刺治疗的机制,为MCI的后续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轻度认知障碍 针刺四关穴 磁共振成像 结构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波谱 动脉自旋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fMRI的脑默认模式网络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吕静 张仪 +3 位作者 韩英妹 李一杰 胡赛琴 王丰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2-277,共6页
默认模式网络(DMN)是目前已知人脑静息态(即非执行任务时)起主要作用的脑区集合。先前的研究证实了DMN是一组由空间分离但功能连接密切相关的脑区组成。这也是随着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的发展,对人脑复杂网络研究的重要突... 默认模式网络(DMN)是目前已知人脑静息态(即非执行任务时)起主要作用的脑区集合。先前的研究证实了DMN是一组由空间分离但功能连接密切相关的脑区组成。这也是随着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的发展,对人脑复杂网络研究的重要突破。目前,基于rs-fMRI的DMN研究在多个领域已达到一定的深度及广度。此外,传统中医针灸在DMN的研究中特色鲜明,体现了针灸神经影像交叉学科的独特性。本文对目前rs-fMRI技术在DMN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神经影像学领域脑网络功能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默认模式网络 静息态 功能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 脑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治疗宫颈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于方媛(综述) 刘丽(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31-936,共6页
宫颈癌是一种发病率和转移率均较高的妇科癌症。尽管手术、放射、化学治疗在宫颈癌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亟需新的治疗药物。近年研究发现,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转移、耐药等过程... 宫颈癌是一种发病率和转移率均较高的妇科癌症。尽管手术、放射、化学治疗在宫颈癌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亟需新的治疗药物。近年研究发现,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转移、耐药等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Wnt/β-catenin信号途径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和远处转移及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天然化合物如中药白藜芦醇和黄芩素等及合成化合物如伊曲康唑等均可通过此信号通路发挥抗宫颈癌的作用;非编码RNA和一些蛋白分子均可以通过此通路影响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研究说明,Wnt/β-catenin信号途径是宫颈癌治疗的潜在靶点。本文归纳宫颈癌中Wnt/β-catenin信号途径的作用,以期为宫颈癌的临床研究与新药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天然化合物 合成化合物 非编码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