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MPS-co-AA)超大孔凝胶合成及吸附重金属离子 被引量:7
1
作者 李云龙 欧阳娜 +2 位作者 张青海 柯爱茹 林松柏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8-72,共5页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和丙烯酸为原料,合成了P(AMPS-co-AA)大孔吸附凝胶,通过傅立叶红外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料进行表征,探讨了对Fe3+、Pb2+和Cu2+三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凝胶对Fe3+的吸附效果最为理想,吸附容量...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和丙烯酸为原料,合成了P(AMPS-co-AA)大孔吸附凝胶,通过傅立叶红外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料进行表征,探讨了对Fe3+、Pb2+和Cu2+三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凝胶对Fe3+的吸附效果最为理想,吸附容量和脱除率分别达到4.2 mmol/L和90.5%,Pb2+为2.5 mmol/L和81.2%,Cu2+最差,仅为2.1 mmol/L和6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重金属 大孔凝胶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 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AEA/AMPS/AA)超大孔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立华 林松柏 +1 位作者 黄铂扬 张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1-154,158,共5页
采用泡沫分散聚合法,以自制的4-乙酰基丙烯酰乙酸乙酯(AAEA)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酸(AA)为单体,过硫酸铵(APS)及N,N,N′,N′-四甲基乙二胺(TMEDA)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以饱和Na2... 采用泡沫分散聚合法,以自制的4-乙酰基丙烯酰乙酸乙酯(AAEA)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酸(AA)为单体,过硫酸铵(APS)及N,N,N′,N′-四甲基乙二胺(TMEDA)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以饱和Na2CO3水溶液为发泡剂,十二烷基磺酸钠为泡沫稳定剂,制备了快速响应型水凝胶。结果表明,该凝胶具有相互贯穿的超大孔结构,且溶胀及消溶胀速率较传统凝胶显著提高,20s内即可达到溶胀和消溶胀平衡;在NaCl溶液中消溶胀时,随凝胶中AMPS用量的增大平衡保水率增大;凝胶对Cu2+的去除率和吸附容量随pH变化不大,分别为62.72%、345.65 mg/g;对Fe3+最大去除率接近100%,最大吸附容量达580.40 mg/g;对Pb2+最大去除率为63.74%,最大吸附容量为331.90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泡沫分散聚合 快速响应 离子敏感 金属离子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响应性P(AAEA-co-DMAA)水凝胶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黄铂扬 林松柏 +1 位作者 张弦 李云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8-42,67,共6页
以具有多重响应性的新型单体4-乙酰基丙烯酰乙酸乙酯(AAEA)和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为原料,采用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具有多重响应性的水凝胶,研究了凝胶的溶胀行为以及在不同离子强度、温度、pH值条件下共聚水凝胶的响应性能。... 以具有多重响应性的新型单体4-乙酰基丙烯酰乙酸乙酯(AAEA)和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为原料,采用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具有多重响应性的水凝胶,研究了凝胶的溶胀行为以及在不同离子强度、温度、pH值条件下共聚水凝胶的响应性能。结果表明,随凝胶中AAEA含量的增加,凝胶的溶胀方式由Fick型转变为非Fick型;凝胶对外界离子强度、温度、pH值的变化产生响应,当NaCl浓度约为0.1mol/L时,凝胶的离子响应性出现较大的突变;随温度的升高,凝胶疏水性增大,85℃时凝胶的保水率只有60%;低pH值时,凝胶收缩,随pH值的增大,凝胶内P-AAEA部分解离加剧,静电斥力使凝胶溶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多重响应性 离子强度 温度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连身裤结构参数与人体运动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华玲 张祖芳 陈建亭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60,共4页
采用人体体表描线法对8~9岁男童进行皮肤变化率的测量实验,通过测量人体动、静态6种动作下的皮肤变化率,得出影响儿童连身裤设计的结构参数,即背长、胸围、臀围、立裆及它们的取值范围.
关键词 儿童连身裤 体表描线法 皮肤变化率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R-T/PV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云龙 张青海 黄高爽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11,共4页
以热塑性聚氨酯(PUR-T)和聚氯乙烯(PVC)为主要原料,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复合铅盐稳定剂、硬脂酸钙为助剂制备PUR-T/PVC热塑性弹性体,探讨共混比、DBP用量和填充剂用量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以热塑性聚氨酯(PUR-T)和聚氯乙烯(PVC)为主要原料,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复合铅盐稳定剂、硬脂酸钙为助剂制备PUR-T/PVC热塑性弹性体,探讨共混比、DBP用量和填充剂用量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拉伸断面。结果表明,最佳实验配方为:PUR-T 80份、PVC 20份、纳米碳酸钙20份、DBP 20份、复合铅盐稳定剂三盐3份、二盐3份、硬脂酸钙2份、钛酸酯偶联剂0.2份,此条件下制得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为1.43 MPa,断裂伸长率为465%,邵尔A硬度为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氨酯 聚氯乙烯 共混改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分散聚合法制备超大孔水凝胶的工艺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林松柏 柯爱茹 +1 位作者 李云龙 欧阳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27,31,共5页
泡沫分散聚合法制备超大孔水凝胶的工艺核心为控制凝胶化过程和泡沫化过程的协同作用效果。探讨各影响因素对泡沫分散聚合工艺的影响,利用电镜、密度和溶胀动力学对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和微交联... 泡沫分散聚合法制备超大孔水凝胶的工艺核心为控制凝胶化过程和泡沫化过程的协同作用效果。探讨各影响因素对泡沫分散聚合工艺的影响,利用电镜、密度和溶胀动力学对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和微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复配作为泡沫稳定剂,以碳酸氢钠为发泡剂,用量为10%,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用量为0.6%,此条件下体系凝胶化时间为28 s左右,泡沫体积可达38 mL,两者的协同作用达到最优情况。乙醇洗涤烘干后,所获得凝胶样品具有大量贯穿,均匀分布的超大孔,1.5 min内即可达到溶胀平衡,且孔隙率越高,其密度越低,溶胀速率和溶胀率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分散聚合法 凝胶化过程 泡沫化过程 超大孔水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激发丙酮-乙二醇引发丙烯酰胺聚合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大刚 袁淑芳 +1 位作者 李云龙 林松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553-2557,共5页
探讨以丙酮-乙二醇(Acetone-EG)复配作为新型光引发剂,紫外引发水溶性单体丙烯酰胺(AM)进行自由基聚合。测定引发体系水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分析了聚合过程的影响因素,得出丙酮与EG复合后紫外波长在240~295 nm范围内有较强吸收,光聚合... 探讨以丙酮-乙二醇(Acetone-EG)复配作为新型光引发剂,紫外引发水溶性单体丙烯酰胺(AM)进行自由基聚合。测定引发体系水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分析了聚合过程的影响因素,得出丙酮与EG复合后紫外波长在240~295 nm范围内有较强吸收,光聚合最佳条件为:引发体系中丙酮与EG的质量比1∶1,引发剂总量为2 mL/L,单体水溶液质量分数为30%~35%,EDTA用量为0.04%,紫外辐射时间为60~80 min。聚合过程单体转化率为95%~97%,PAM黏均分子量可达(5.5~7.5)×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光聚合 丙酮 乙二醇 黏均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综合评价在合体插角连身袖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楼亚芳 张祖芳 +2 位作者 张华玲 陈浏 曹娉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6-49,共4页
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19件合体插角连身袖试验样衣的动态舒适性和静态美观性综合效果进行了优劣排序,找出了动态舒适性和静态美观性效果俱佳的试验样衣,获得了动态舒适性和静态美观性综合效果最佳的插角结构设计参数.模糊综合评价不... 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19件合体插角连身袖试验样衣的动态舒适性和静态美观性综合效果进行了优劣排序,找出了动态舒适性和静态美观性效果俱佳的试验样衣,获得了动态舒适性和静态美观性综合效果最佳的插角结构设计参数.模糊综合评价不仅降低了合体插角连身袖的结构设计难度,同时也为合体插角连身袖的样板制作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价 合体插角连身袖 动态舒适性 静态美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MPS/PAA互穿双网络水凝胶的制备及强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克平 林松柏 +2 位作者 王娜娜 柯爱茹 王立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4-86,共3页
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和互穿双网络技术(IPDN),合成包含第一网络PAMPS及第二网络PAA的高强度PAMPS/PAA互穿双网络水凝胶(IPDNH),探讨IPDNH的最佳制备条件、抗压缩性能影响因素。结果表明,PAMPS所占比例的提高及PAA交联剂用量的增大都使I... 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和互穿双网络技术(IPDN),合成包含第一网络PAMPS及第二网络PAA的高强度PAMPS/PAA互穿双网络水凝胶(IPDNH),探讨IPDNH的最佳制备条件、抗压缩性能影响因素。结果表明,PAMPS所占比例的提高及PAA交联剂用量的增大都使IPDNH的压缩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PAMPS交联剂用量的增大,则使压缩强度不断降低。当双网络的单体配比n(AMPS)/n(AA)=3.5/1,PAMPS交联剂用量为2%,引发剂用量为0.2%,PAA交联剂用量为0.5%,引发剂用量0.5%时,IPDNH的抗压缩强度可达58.3MPa,远大于普通水凝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 丙烯酸 互穿双网络 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M/SiO_2磺甲基化改性及吸附重金属离子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云龙 欧阳娜 +2 位作者 林松柏 柯爱茹 张青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5-97,103,共4页
以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采用原位溶胶-凝胶方法,合成聚丙烯酰胺/二氧化硅(PAM/SiO2)复合树脂;以甲醛和亚硫酸氢钠为磺甲基化试剂对PAM/SiO2进行磺甲基化改性,制得改性PAM/SiO2复合吸附树脂(SPAM)。考察正硅酸乙酯用量、离子浓度、树脂用... 以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采用原位溶胶-凝胶方法,合成聚丙烯酰胺/二氧化硅(PAM/SiO2)复合树脂;以甲醛和亚硫酸氢钠为磺甲基化试剂对PAM/SiO2进行磺甲基化改性,制得改性PAM/SiO2复合吸附树脂(SPAM)。考察正硅酸乙酯用量、离子浓度、树脂用量、吸附时间等因素对SPAM吸附重金属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SPAM的结构。结果表明,SPAM对铅离子的吸附容量为2.5mmol/g,吸附率为96.3%,对铜离子的吸附容量1.5mmol/g,吸附率为6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甲基化 重金属吸附 复合材料 二氧化硅 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氯乙烯与热塑性聚氨酯共混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欧阳娜 李云龙 +1 位作者 林松柏 柯爱茹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49,共3页
采用挤出注塑的方法制备聚氯乙烯(PVC)和热塑性聚氨酯(TPU)共混材料。探讨了PVC与TPU共混比、增塑剂、热稳定剂、填料等因素对共混材料拉伸强度、断裂拉伸应变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C/TPU(质量比)为70/30,增塑剂为50份,稳定剂为... 采用挤出注塑的方法制备聚氯乙烯(PVC)和热塑性聚氨酯(TPU)共混材料。探讨了PVC与TPU共混比、增塑剂、热稳定剂、填料等因素对共混材料拉伸强度、断裂拉伸应变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C/TPU(质量比)为70/30,增塑剂为50份,稳定剂为2份,纳米活性碳酸钙为30份时材料的力学性能较好,实现了对PVC的增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热塑性聚氨酯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C-g-(AA-co-AM)基高吸水性材料吸液性能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云龙 林松柏 欧阳娜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50,共6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接枝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CMC-g-(AA-co-AM)]为有机相,通过正硅酸乙酯(TEOS)引入SiO2无机相,制备了CMC-g-(AA-co-AM)和CMC-g-(AA-co-AM)/SiO2两种高吸水性材料,着重研究了两种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的吸液性能,同时...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接枝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CMC-g-(AA-co-AM)]为有机相,通过正硅酸乙酯(TEOS)引入SiO2无机相,制备了CMC-g-(AA-co-AM)和CMC-g-(AA-co-AM)/SiO2两种高吸水性材料,着重研究了两种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的吸液性能,同时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料进行表征,并探讨了两种材料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性材料 杂化 吸液性能 重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孔水凝胶复合物的制备及染料吸附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松柏 柯爱茹 +1 位作者 欧阳娜 李云龙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430-430,共1页
采用泡沫分散聚合法制备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酸-co-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NaCMC/P(AA-co-AMPS))超大孔水凝胶复合物(SPH-Na)。将SPH-Na置于15%AlCl3溶液中,NaCMC中Na+与Al3+发生离子交换,聚合物网络形成互穿结构(SPH-Al),研究S... 采用泡沫分散聚合法制备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酸-co-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NaCMC/P(AA-co-AMPS))超大孔水凝胶复合物(SPH-Na)。将SPH-Na置于15%AlCl3溶液中,NaCMC中Na+与Al3+发生离子交换,聚合物网络形成互穿结构(SPH-Al),研究SPH-Al对阳离子蓝(GRRL)染料溶液的吸附性能。红外曲线在794cm-1附近出现-Al-O-伸缩振动吸收峰,SEM显示SPH-Al具有大量互相贯穿的超大孔结构,TG测试表明在相同的失重温度下,SPH-Al失重剩余率比SPH-Na更高。SPH-Al对GRRL的脱除率为98.5%,吸附容量达9.72mg/g。第五次重复使用时,对GRRL的脱除率仍有8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孔水凝胶 复合物 互穿网络 染料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调湿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欧阳娜 林松柏 +1 位作者 李云龙 柯爱茹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30,共4页
以自制的聚丙烯酸树脂为吸水剂,采用色浆法制备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调湿涂料,通过考察颜基比、吸水树脂用量、基材类型对涂膜亲水性、耐水性、附着力等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探讨了颜基比、吸水树脂用量以及涂膜交联温度对... 以自制的聚丙烯酸树脂为吸水剂,采用色浆法制备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调湿涂料,通过考察颜基比、吸水树脂用量、基材类型对涂膜亲水性、耐水性、附着力等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探讨了颜基比、吸水树脂用量以及涂膜交联温度对调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颜基比为1∶1~1.5∶1,聚丙烯酸树脂用量在2%~5%(质量分数)时,涂膜的综合性能较好,在高温下烘干,可以加速涂膜的干燥,但涂膜的最大吸湿量有所下降。该调湿涂料可应用于内墙的装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共聚乳液 聚丙烯酸 亲水性 调湿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A-co-DMAA)/SA互穿水凝胶的制备及对盐酸小檗碱的释放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娜娜 林松柏 +2 位作者 王克平 柯爱茹 王立华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9期84-86,共3页
先采用泡沫分散聚合法,以丙烯酸(AA)和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为单体制备超孔P(AA-co-DMAA)凝胶,再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将海藻酸钠(SA)作为第二网络互穿到P(AA-co-DMAA)网络中,制得P(AA-co-DMAA)/SA互穿网络水凝胶,研究其对盐酸小檗碱... 先采用泡沫分散聚合法,以丙烯酸(AA)和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为单体制备超孔P(AA-co-DMAA)凝胶,再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将海藻酸钠(SA)作为第二网络互穿到P(AA-co-DMAA)网络中,制得P(AA-co-DMAA)/SA互穿网络水凝胶,研究其对盐酸小檗碱的释放行为.结果表明,载药凝胶在pH=6.8溶液中对盐酸小檗碱具有缓释效果,升高温度使凝胶对盐酸小檗碱的累计释放率增大,增大戊二醛和SA的用量使累计释放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穿水凝胶 盐酸小檗碱 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孔水凝胶P(AA-co-DMAA)的制备及释放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娜娜 林松柏 +1 位作者 王克平 柯爱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9-153,共5页
以丙烯酸(AA)和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为单体,采用泡沫分散聚合法制备P(AA-co-DMAA)超大孔水凝胶及载有盐酸小檗碱的载药凝胶,研究单体配比、温度、pH值和NaCl浓度对载药凝胶释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凝胶具有超大孔结构及pH敏感性;... 以丙烯酸(AA)和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为单体,采用泡沫分散聚合法制备P(AA-co-DMAA)超大孔水凝胶及载有盐酸小檗碱的载药凝胶,研究单体配比、温度、pH值和NaCl浓度对载药凝胶释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凝胶具有超大孔结构及pH敏感性;n(AA)∶n(DMAA)=1∶1的载药凝胶释放率最小;升高温度使载药凝胶的释放率增大;在pH=1的HCl溶液和pH=6.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载药凝胶释放率远大于蒸馏水;NaCl溶液浓度越大,载药凝胶的释放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孔水凝胶 阳离子药物 盐酸小檗碱 药物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改性凝胶快速电场响应性的研究
17
作者 王克平 林松柏 +2 位作者 王娜娜 李云龙 王立华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9期113-115,共3页
通过用自由基聚合法,将非离子型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与离子型单体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进行共聚,加入聚乙二醇(PEG)作为改性剂,合成PEG改性的P(AMPS-co-HEMA)水凝胶(PEGMH).测定改性前后凝胶电场响应速率的变化表明:P... 通过用自由基聚合法,将非离子型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与离子型单体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进行共聚,加入聚乙二醇(PEG)作为改性剂,合成PEG改性的P(AMPS-co-HEMA)水凝胶(PEGMH).测定改性前后凝胶电场响应速率的变化表明:PEGMH在未加电场作用下消溶胀平衡时间为80min,在电场作用下消溶胀平衡时间缩短至22min,电场作用使得消溶胀时间大大缩短.施加电压的增大,凝胶的消溶胀速率增大,30V电压下PEG-MH消溶胀平衡的时间缩短至2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改性 快速响应 电场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丁再生胶/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制备及性能研究
18
作者 李云龙 张青海 欧阳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5-117,共3页
以顺丁再生胶和聚丙烯为原料,分别采用机械共混法和动态硫化法制备顺丁再生胶/聚丙烯机械共混物和顺丁再生胶/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分析两种材料的硫化过程,比较其力学性能和热性能,并对材料的结晶/相转变化和材料断面形貌进行研究。结... 以顺丁再生胶和聚丙烯为原料,分别采用机械共混法和动态硫化法制备顺丁再生胶/聚丙烯机械共混物和顺丁再生胶/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分析两种材料的硫化过程,比较其力学性能和热性能,并对材料的结晶/相转变化和材料断面形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的热塑性弹性体能形成均相,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丁再生胶 聚丙烯 热塑性弹性体 动态硫化 机械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带绣设计的数字化表达
19
作者 陈浏 张祖芳 +2 位作者 曹娉 张华玲 韩霏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14-619,共6页
将服饰产品设计中的丝带绣设计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通过丝带绣设计规律的分析、各种数字化实现方案的对比,对如何实现丝带绣的虚拟设计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以VC++6.0为平台,采用C++语言开发了丝带绣虚拟设计系统.研究表明,该系统能较真实... 将服饰产品设计中的丝带绣设计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通过丝带绣设计规律的分析、各种数字化实现方案的对比,对如何实现丝带绣的虚拟设计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以VC++6.0为平台,采用C++语言开发了丝带绣虚拟设计系统.研究表明,该系统能较真实地展示设计完成的丝带绣作品的效果,具有快速、方便、智能、真实等特点,将该系统运用于实际生产中能省略样绣的过程,从而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较大的市场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虚拟设计 丝带绣 实现方案 设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B-La配合物的绿色合成及其对SBR的硫化促进作用研究
20
作者 张青海 李云龙 +2 位作者 汪扬涛 曾安蓉 林松柏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9-101,103,共4页
以七水合氯化镧(LaCl_3·7H_2O)和脂肪酸丁酯(FAB)为原料,以乙醇为溶剂,合成FAB-La配合物。探讨了反应温度、物质的量的比、pH等反应条件对FAB-La配合物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并研究了所合成的FAB-La配合物对丁苯橡胶(SBR... 以七水合氯化镧(LaCl_3·7H_2O)和脂肪酸丁酯(FAB)为原料,以乙醇为溶剂,合成FAB-La配合物。探讨了反应温度、物质的量的比、pH等反应条件对FAB-La配合物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并研究了所合成的FAB-La配合物对丁苯橡胶(SBR)的硫化促进作用,探讨了FAB-La配合物用量对橡胶材料加工及使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AB-La配合物最佳的合成条件为:合成温度为50℃,pH=7~8,LaCl_3·7H_2O与FAB物质的量的比为1/1.1。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FAB与LaCl_3发生了一定的化学作用,添加FAB-La配合物可明显提高SBR混炼的硫化性能及硫化胶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B-La配合物 七水合氯化镧 脂肪酸丁酯 丁苯橡胶 硫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