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9
1
作者 刘振宇 王丽华 +1 位作者 周俊英 辛兴利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337-339,343,共4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2次/d静滴,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0.15PNA加入生理盐水2...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2次/d静滴,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0.15PNA加入生理盐水250mL,1次/d静滴;14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VEGF和NO表达均较治疗前增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有显著增加,与治疗前和对照组同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与依达拉奉单药治疗相比,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患者血清VEGF和NO水平,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尤瑞克林 急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源性高碘地区健康人群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筛查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侯振江 张靖宇 +2 位作者 牟兆新 范洪 王华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1-406,共6页
目的:探讨沧州市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及其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沧州市3 218名健康体检人群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过氧... 目的:探讨沧州市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及其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沧州市3 218名健康体检人群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分别以TPOAb>34 U/ml和Tg Ab>115 U/ml为阳性,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健康人群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总阳性率为16.19%,且随年份增加呈明显的增高趋势,不同性别之间的阳性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TPOAb、Tg Ab、TPOAb和Tg Ab同时阳性的检出率分别为14.57%、12.74%和11.12%,1 686名女性的阳性检出率(21.53%、19.16%、16.67%)显著高于男性(6.92%、5.68%、5.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且随年龄增加阳性检出率逐渐升高,女性阳性率高峰在≥70岁年龄组,男性阳性率高峰在50~59岁年龄组。甲亢和亚甲亢、甲减和亚甲减甲状腺自身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和OR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沧州市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自身抗体的阳性率较高,对甲状腺功能正常而自身抗体阳性者进行动态监测、随访或早期干预,有利于甲状腺疾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其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人群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Ll2-CXCR4生物学轴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延升 董俊峰 +2 位作者 岳恺 曹晓莉 王旭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439-1442,共4页
目的:探讨CXCL12-CXCR4生物学轴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72例新鲜甲状腺乳头状癌及淋巴结组织,5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淋巴结石蜡组织中CXCR4、CXCL12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目的:探讨CXCL12-CXCR4生物学轴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72例新鲜甲状腺乳头状癌及淋巴结组织,5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淋巴结石蜡组织中CXCR4、CXCL12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转移灶组织中CXCR4 mRNA及蛋白高表达,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显著高于非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淋巴结组织中CXCL12 mRNA及蛋白均高表达,转移淋巴结及非转移淋巴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XCR4、CXCL12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推测CXCL12-CXCR4生物学轴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XCR4可作为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的有效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R4 CXCL12 CXCL12-CXCR4生物学轴 甲状腺乳头状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可行性与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辛兴利 张建刚 +4 位作者 耿涛 彭万忠 宋志远 马增才 徐泽升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行介入治疗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其中经桡动脉途径49例,经股动脉途径4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变特点、器械选择、并发症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行介入治疗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其中经桡动脉途径49例,经股动脉途径4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变特点、器械选择、并发症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结果临床特征、复杂分叉病变、手术成功率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支架直径、长度,支架释放压力与最大扩张压力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手术时间、投照时间、造影剂用量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桡动脉组与股动脉组比较,术后住院时间较短[(2.2±0.4)d比(3.3±0.5)d](P<0.01)、局部血管并发症较少[2.0%(1/49)比14.0%(6/43),P<0.05]。12个月的随访期间两组MACE率相似[8.2%(4/49)比7.0%(3/43),P=0.83]。结论经桡动脉行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外周血管并发症,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无保护左主干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巨大肠系膜淋巴管瘤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卫勇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54-154,156,共2页
患儿,男,4岁。因腹胀6个月,进行性加重10 d 入院。体查:腹部较膨隆,腹壁皮肤颜色正常,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腹部望诊未见明显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中腹可触及一囊性肿物,肿物较大,达盆腔,无法触及其边... 患儿,男,4岁。因腹胀6个月,进行性加重10 d 入院。体查:腹部较膨隆,腹壁皮肤颜色正常,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腹部望诊未见明显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中腹可触及一囊性肿物,肿物较大,达盆腔,无法触及其边界;表面光滑,无结节,无明显压痛,有振水感。腹部叩诊呈浊音,听诊未闻及高调肠鸣及气过水音。B 超检查提示腹腔内巨大囊性肿物,内部血流信号不丰富,肿物呈现多房性,边界清晰,由于肿物巨大,无法测量其直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淋巴管瘤 腹壁静脉曲张 囊性肿物 小儿 腹部叩诊 进行性加重 皮肤颜色 表面光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锥体束损害及眼震快速进展型重症肌无力一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翁映虹 笪宇威 +5 位作者 徐敏 卢岩 徐佳丽 邱占东 贾宇 赵红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0期3757-3761,共5页
目的探讨伴锥体束损害及眼震快速进展型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通过分析1例2018-06-28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就诊的伴锥体束损害及眼震快速进展型MG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伴锥体束损害及眼震MG... 目的探讨伴锥体束损害及眼震快速进展型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通过分析1例2018-06-28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就诊的伴锥体束损害及眼震快速进展型MG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伴锥体束损害及眼震MG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过程及预后,并探讨其发病机制。结果本例患者以双眼睑下垂及复视为首发症状,快速进展至球部及四肢无力,晨轻暮重,伴锥体束损害及眼震。新斯的明试验阳性,重频电刺激低频递减,确诊为MG。经溴吡斯的明、丙种球蛋白冲击、激素及甲氨蝶呤治疗后,患者于3个月后完全恢复。结论 MG可出现神经肌肉接头以外的其他系统损害,考虑MG可能是一种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相关的全神经系统均可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而非单一神经肌肉接头受累所致。其发病机制可能与AChR-Ab与中枢及周围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有关,早期经免疫治疗预后较好,临床上需提高对该病认识,避免误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锥体束 眼震 病理性 体征和症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阴囊红斑鳞屑为临床表现的二期梅毒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燕 彭军 刘桂丽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26-726,共1页
患者男,21岁.因阴睫红斑、鳞眉2周于2011年6月3日来我院就诊.患者2周前发现阴囊出现淡红色斑疹,逐渐增多增大,瘙痒不明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阴囊湿疹”,外涂地奈德乳膏。皮疹末见明湿减退。患者既往体健,无其他疾病史,曾有非... 患者男,21岁.因阴睫红斑、鳞眉2周于2011年6月3日来我院就诊.患者2周前发现阴囊出现淡红色斑疹,逐渐增多增大,瘙痒不明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阴囊湿疹”,外涂地奈德乳膏。皮疹末见明湿减退。患者既往体健,无其他疾病史,曾有非婚性接触史。体格检查: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阴囊表面多个圆形淡红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二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后凸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非相邻型胸腰椎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许明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808-811,共4页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磷酸钙骨水泥球囊后凸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非相邻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2007年6月~2009年6在本院就诊的多节段非相邻型胸腰椎骨折患者36例,均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磷酸钙骨水泥球囊后...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磷酸钙骨水泥球囊后凸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非相邻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2007年6月~2009年6在本院就诊的多节段非相邻型胸腰椎骨折患者36例,均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磷酸钙骨水泥球囊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与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的影像学测量结果、神经功能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1周、术后1年、术后3年的椎体压缩率(前缘、中央、后缘)、椎管侵占率及伤椎Cobb′s角度相比术前均显著性减小(P<0.05);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有所改善,ASIA分级提高一级或以上患者共31例;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无明显疼痛、无神经根加重症状等。结论: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磷酸钙骨水泥球囊后凸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非相邻型胸腰椎骨折可明显降低椎体压缩率和椎管侵占率,减小伤椎Cobb′s角度,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粒子植入术后脊髓靶区勾画方法的研究
9
作者 王静 张萍 +3 位作者 张坤 王义涛 董俊峰 杨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971-2975,共5页
目的研究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后正常脊髓组织的靶区勾画方法。方法选取5名健康体检者胸及腹部CT图像,层厚0.5 cm,载人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he 3D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在第12胸椎处逐层勾画分别模拟直径为4 cm、高3 c... 目的研究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后正常脊髓组织的靶区勾画方法。方法选取5名健康体检者胸及腹部CT图像,层厚0.5 cm,载人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he 3D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在第12胸椎处逐层勾画分别模拟直径为4 cm、高3 cm(A组)、直径为5 cm、高4 cm(B组)和直径为6 cm、高5 cm(C组)距离脊髓1.0 cm的圆柱形肿瘤以及长4 cm、宽4 cm、高4 cm(D组)和长5 cm、宽5 cm、高5 cm(E组),以及长6 cm、宽6 cm、高6 cm(F组)距离脊髓1.0 cm,且肿瘤的高与脊髓平行。按照中间稀疏、周边密集的布源规则,处方剂量为135 Gy,行使术前计划。然后分别勾画GTV上下-1.0、-0.5、0.0、0.5、1.0、1.5、2、2.5、3.0 cm为正常脊髓组织靶区,然后计算正常脊髓组织所受到的平均剂量(Mean)、最大点剂量(Max)及D2c(c 2 cm3脊髓组织所接受的剂量)。结果肿瘤越大,相同处方剂量时,使用粒子数目越多,脊髓受量D2cc、最大点剂量、平均剂量越高。A、B、C、D、E、F组正常脊髓组织靶区勾画长度与其受到的最大点剂量无关,随着正常脊髓组织靶区勾画长度的增加脊髓受到的平均剂量逐渐减少,A、B、C、D、E、F组正常脊髓组织靶区勾画小于GTV层面时,D2cc随着正常脊髓组织靶区勾画长度缩短而减小,大于等于GTV层面时,D2cc不再随正常脊髓组织靶区勾画长度的增加而变化,且与肿瘤形状、肿瘤大小不相关,且脊髓勾画长度小于肿瘤靶区层面1.0 cm于其勾画长度大于等于肿瘤靶区层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后正常脊髓组织靶区勾画长度大于或等于GTV层面时,脊髓组织受量与肿瘤大小,肿瘤形状无关,为统一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后正常脊髓组织靶区勾画的范围,推荐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后正常脊髓组织靶区勾画长度为肿瘤靶区上下1.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区勾画 脊髓 ^125I粒子 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疣状汗孔角化病1例
10
作者 王燕 刘桂丽 彭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56-756,共1页
患者男,31岁。因臀部疣状斑块10年,于2011年6月5日来我院就诊。10年前无明显诱因左臀部出现隆起性结节,逐渐增大,近1年增长迅速,伴有阵发性瘙痒,在当地卫生院诊断为“寻常疣”及“神经性皮炎”。经液氮冷冻2次及外涂药膏无明显效... 患者男,31岁。因臀部疣状斑块10年,于2011年6月5日来我院就诊。10年前无明显诱因左臀部出现隆起性结节,逐渐增大,近1年增长迅速,伴有阵发性瘙痒,在当地卫生院诊断为“寻常疣”及“神经性皮炎”。经液氮冷冻2次及外涂药膏无明显效果.遂来我科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伞身表浅淋巴结未触及增大,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孔角化病 疣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