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污水厂改扩工程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和处置 被引量:1
1
作者 朱雅兰 刘子国 杨静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S1期70-71,110,共3页
通过黄石污水厂改扩工程固体废物的产生和环境影响分析,提出了固体废物和污泥处置方法。
关键词 固体废物 影响分析 污泥 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铁矿井下采掘工程的环境影响及生态保护 被引量:2
2
作者 吴风林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2年第3期10-12,共3页
对铜铁矿井下采掘工程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外排井下涌水中的铜可对鱼类养殖业水体的地表水质带来不利影响。采用帷幕注浆堵水工艺可防止大面积地表塌陷的发生。对难以避免的局部。
关键词 环境影响 井下采掘工程 地表塌陷 帷幕注浆堵水工艺 生态安全 涌水 铜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药GMP技改工程水环境影响分析和对策
3
作者 朱雅兰 吴风林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S1期58-60,共3页
对湖北施恩堂制药一期GMP技术改造工程产生的水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采用以UASB+SBR为主的工艺处理技改工程和原有工程产生的制药废水,"以新带老"削减,COD、BOD5、SS分别较GMP技改前减排94.6%、94.1%和50.2%,减轻了污染负荷,... 对湖北施恩堂制药一期GMP技术改造工程产生的水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采用以UASB+SBR为主的工艺处理技改工程和原有工程产生的制药废水,"以新带老"削减,COD、BOD5、SS分别较GMP技改前减排94.6%、94.1%和50.2%,减轻了污染负荷,可实现达标排放,达到了增产减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P技术改造工程 影响分析 UASB+SBR工艺 增产减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现状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彬 汪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7-39,共3页
依据监测资料 ,分析了湖北的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降水与酸雨及城市噪声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现状。并根据全省环境污染物及排放的特点 ,提出治理的对策建议。大气环境应着重二氧化硫排放负荷量大的电力、冶金等行业重点治理。水污染的治... 依据监测资料 ,分析了湖北的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降水与酸雨及城市噪声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现状。并根据全省环境污染物及排放的特点 ,提出治理的对策建议。大气环境应着重二氧化硫排放负荷量大的电力、冶金等行业重点治理。水污染的治理应着重于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并重的特点进行治理 ,重点是汉江支流水域及“三河”、“三湖”COD的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应坚决贯彻执行湖北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环境质量 生态环境 现状 防治 环境污染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填充体系对铬渣中六价铬的阻留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彬 汪瀚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3-66,共4页
以铬渣和粉煤灰为混合填充体系的主要填料,采用柱子淋洗法,通过改变混合填料的配比来研究其对铬渣中Cr(VI)的阻留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各种混合填充体系对Cr(VI)均有一定程度的阻留作用,其中Ⅰ-5柱对Cr(VI)的阻留固定效果最佳,淋出液中Cr... 以铬渣和粉煤灰为混合填充体系的主要填料,采用柱子淋洗法,通过改变混合填料的配比来研究其对铬渣中Cr(VI)的阻留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各种混合填充体系对Cr(VI)均有一定程度的阻留作用,其中Ⅰ-5柱对Cr(VI)的阻留固定效果最佳,淋出液中Cr(VI)的质量分数为0.060%,相对阻留效果达94.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渣 粉煤灰 固体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β-雌二醇水溶液紫外光降解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彬 刘先利 邓南圣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9-461,464,共4页
利用紫外杀菌灯(λ=254nm)作为光源,研究了水溶液中17β-雌二醇(E2)光降解反应中影响降解速率的相关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E2浓度为3.0~20mg/L范围内,初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快;降解反应是准一级反应;pH值和Fe3+对降解存在明显的影响.... 利用紫外杀菌灯(λ=254nm)作为光源,研究了水溶液中17β-雌二醇(E2)光降解反应中影响降解速率的相关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E2浓度为3.0~20mg/L范围内,初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快;降解反应是准一级反应;pH值和Fe3+对降解存在明显的影响.对其降解产物IR分析表明,E2分子结构中的苯环被破坏,其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β-雌二醇水溶液 紫外光降解 E2 雌激素 类激素 降解速率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酸废母液的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毕亚凡 李庆新 刘煦晴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3-34,37,共3页
以萃取 反萃取体系处理萘系染料中间体H酸废母液,通过静态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萃取 反萃取工艺条件。试验萃取效率达93%以上,反萃取效率接近100%,经反萃取处理的萃取剂可以循环使用,有机物浓缩倍数为10倍,该浓缩液经分析,可直... 以萃取 反萃取体系处理萘系染料中间体H酸废母液,通过静态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萃取 反萃取工艺条件。试验萃取效率达93%以上,反萃取效率接近100%,经反萃取处理的萃取剂可以循环使用,有机物浓缩倍数为10倍,该浓缩液经分析,可直接回用于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反萃取 染料中间体 H酸废母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与城市污水合并处理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晓玲 王长明 付朝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B08期122-123,128,共3页
根据黄石枫树坳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水质特点和场址条件,提出该渗滤液与城市污水合并处理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城市污水 合并 处理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5
9
作者 刘彬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1-23,共3页
我国酸雨正呈蔓延之势 ,酸雨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 30 % ,已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酸雨给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都带来严重的影响和破坏。酸雨的防治 ,一靠完善的环境法规和执法力度 ;二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本... 我国酸雨正呈蔓延之势 ,酸雨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 30 % ,已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酸雨给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都带来严重的影响和破坏。酸雨的防治 ,一靠完善的环境法规和执法力度 ;二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本文介绍了酸雨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形成 防治对策 酸雨危害 大气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腥藻对水中17α-乙炔基雌二醇的催化光降解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彬 刘先利 邓南圣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0-395,共6页
利用紫外杀菌灯 (λ=2 5 4nm ,30W)作为光源 ,采用鱼腥藻悬浮体系 ,研究了水溶液中 17α 乙炔基雌二醇 (EE2 )光降解反应中影响降解速率的相关因素。实验结果表明 ,EE2 浓度在 5— 2 0mg/L范围内 ,光降解效率与EE2 初始浓度成正比 ,反... 利用紫外杀菌灯 (λ=2 5 4nm ,30W)作为光源 ,采用鱼腥藻悬浮体系 ,研究了水溶液中 17α 乙炔基雌二醇 (EE2 )光降解反应中影响降解速率的相关因素。实验结果表明 ,EE2 浓度在 5— 2 0mg/L范围内 ,光降解效率与EE2 初始浓度成正比 ,反应是假一级反应。藻的浓度对EE2 的降解效率有一定的影响。光降解产物的红外光谱 (IR)表明 ,EE2在紫外光作用下光降解破坏了苯环 ,开环结果生成了C =O结构产物 ,同时表明可能发生脱碳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降解 鱼腥藻 紫外光 17Α-乙炔基雌二醇 环境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FC连续微滤装置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毕亚凡 刘熙晴 +1 位作者 李庆新 金振忠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3年第3期23-26,共4页
以管式膜连续微滤装置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处理回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应用试验,在试验中分别研究了运行压力和反冲间隔时间与膜通量关系,不同的混凝剂对处理后的出水COD、NH3-N以及浊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装置在运行压力为0.12~0.1... 以管式膜连续微滤装置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处理回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应用试验,在试验中分别研究了运行压力和反冲间隔时间与膜通量关系,不同的混凝剂对处理后的出水COD、NH3-N以及浊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装置在运行压力为0.12~0.15MPa,反冲洗间隔为18min的条件下连续运行,吨水能耗仅为0.45kW·h/m3。此时对COD、氨氮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75.71%、40.26%和94.49%,处理后出水COD、氨氮、浊度均明显优于《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中的相关规定。该装置成本低、操作简单,用于污水回用具有较高技术经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式膜 连续微滤 水回用 污水处理厂 二沉池出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改与企业双赢
12
作者 吴风林 胡亨魁 付朝杰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企业 技术改造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湖北福星科技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谱催化波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业明 黄翠花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4-35,共2页
在含稀硫氰酸盐的底液中 ,在单扫示波极谱仪上 ,有一灵敏的亚硝酸根催化波。峰电位为 -0 .47V( vs·SCE)。阳极化二阶导数峰高与亚硝酸根浓度在 1× 10 - 7~ 5× 10 - 5mol/L 之间成线性关系。检测限达 5× 10 - 5mol/... 在含稀硫氰酸盐的底液中 ,在单扫示波极谱仪上 ,有一灵敏的亚硝酸根催化波。峰电位为 -0 .47V( vs·SCE)。阳极化二阶导数峰高与亚硝酸根浓度在 1× 10 - 7~ 5× 10 - 5mol/L 之间成线性关系。检测限达 5× 10 - 5mol/L( 2 .3ppbNO - 2 )。试验了多种共存离子对测定的影响 ,表明该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尤其是大量硝酸根不干扰。应用该法测定了许多样品中的亚硝酸根 ,并对该波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结果证明该波是 [SC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根测定 极谱催化波法 阳极化二阶导数测定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