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热疗用CNTs/Fe3O4热种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4
1
作者 刘爱红 孙康宁 李爱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3-45,共3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结合水热处理的方法,控制一定的反应条件,制备了微波肿瘤靶向热治疗用碳纳米管/四氧化三铁(CNTs/Fe3O4)热种子材料,并对所得的复合材料进行了相应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Fe3O4纳米小粒子在CNTs的表面包覆均匀,具有普遍性CN... 采用化学共沉淀结合水热处理的方法,控制一定的反应条件,制备了微波肿瘤靶向热治疗用碳纳米管/四氧化三铁(CNTs/Fe3O4)热种子材料,并对所得的复合材料进行了相应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Fe3O4纳米小粒子在CNTs的表面包覆均匀,具有普遍性CNTs/Fe3O4复合材料具有纯Fe3O4相似的超顺磁性,当CNTs的质量分数为10%时,其比饱和磁化强度为64.53emu/g,矫顽力为14.03Oe,可以实现CNTs在磁场中的定向;CNTs/Fe3O4复合材料在0~5GHz范围内具有较好的吸波性能,当CNTs的质量分数为4%时,CNTs/Fe3O4复合材料的吸收峰在2.2GHz附近,反射率达-19dB,频宽为1G左右。因此,CNTs/Fe3O4复合材料有望作为热种子材料用于肿瘤热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四氧化三铁 肿瘤热疗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端聚合在聚合物材料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胜方 张虹 +3 位作者 徐蕊 冯江涛 晏石林 余剑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13,共4页
前端聚合是一种通过局部反应区域在聚合物单体中的移动而将聚合物单体转变为聚合物的一种新型自由基反应模式,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速度快且节能的特点。本文阐述了前端聚合的反应原理、特点及在合成共聚物、水凝胶、互穿网络、复合材料... 前端聚合是一种通过局部反应区域在聚合物单体中的移动而将聚合物单体转变为聚合物的一种新型自由基反应模式,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速度快且节能的特点。本文阐述了前端聚合的反应原理、特点及在合成共聚物、水凝胶、互穿网络、复合材料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端聚合 聚合物 合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MWCNT复合材料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别望望 丛野 +4 位作者 董志军 邓念 左小华 赵杰 李轩科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97-401,共5页
以金属钛粉为钛源、多壁碳纳米管为反应性模板碳源,采用熔盐法在KCl-LiC体系中合成TiC-MWCNT复合材料,并通过混合空气氧化制备TiO2-MWCNT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扫描电镜对上述产物的晶相... 以金属钛粉为钛源、多壁碳纳米管为反应性模板碳源,采用熔盐法在KCl-LiC体系中合成TiC-MWCNT复合材料,并通过混合空气氧化制备TiO2-MWCNT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扫描电镜对上述产物的晶相结构、光谱特征和表面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iC-MWCNTs经过控制氧化后,仍然保持MWCNTs的基本管状形貌,TiC颗粒氧化生成TiO2并均匀地涂覆在多壁碳纳米管表面;TiO2-MWCNT复合材料中TiO2以锐钛矿相存在,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3 nm,该复合材料在紫外光和可见光区域都具有良好的光吸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多壁碳纳米管 复合材料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单壁纳米碳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邓祥义 左小华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8年第9期5-7,19,共4页
介绍了合成单壁纳米碳管的三种主要方法,总结了国内外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单壁纳米碳管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催化剂对合成单壁纳米碳管影响的研究情况,并分析了反应工艺条件对合成单壁纳米碳管的影响。
关键词 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法 合成 单壁纳米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贞子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徐玲花 熊亚青 +3 位作者 严镇钧 杨裕启 吴雪丽 吴习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305-3308,共4页
[目的]优化女贞子(FRUCTUS LIGUSTRI LUCIDI)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乙醇回流法提取女贞子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2.50 g干燥女贞子粉末,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 [目的]优化女贞子(FRUCTUS LIGUSTRI LUCIDI)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乙醇回流法提取女贞子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2.50 g干燥女贞子粉末,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50(M/V),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2 h。在此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较高,为6.215%。[结论]乙醇回流法提取女贞子总黄酮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贞子 黄酮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合物[Mn(EDTB)](NO_3)·_2DMF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莉 魏丽梅 +1 位作者 张勇 裴亚梅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5-130,共6页
合成六齿配体N,N,N′,N′-四(2-苯并咪唑亚甲基)-1,2-乙二胺(EDTB)及单核锰(Ⅱ)配合物[Mn(EDTB)](NO3)2.DMF,并进行了晶体结构和多酚氧化酶(PPO)模拟活性研究。该配合物为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a=1.172 52(6)nm,b=1.320 83(6)nm,c=2.4... 合成六齿配体N,N,N′,N′-四(2-苯并咪唑亚甲基)-1,2-乙二胺(EDTB)及单核锰(Ⅱ)配合物[Mn(EDTB)](NO3)2.DMF,并进行了晶体结构和多酚氧化酶(PPO)模拟活性研究。该配合物为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a=1.172 52(6)nm,b=1.320 83(6)nm,c=2.461 91(12)nm,V=3.812 8(3)nm3,Dc=1.451 g.cm-3,Z=4,F(000)=1 732。最终因子R(I>2σ(I)):R1=0.052 2,wR2=0.102 2;R(全部数据):R1=0.0652,wR2=0.1075,Flack指数为0.02(15)。结构分析表明,锰(Ⅱ)分别与配体EDTB苯并咪唑环的4个氮原子、两个亚胺基氮原子发生配位,形成1个变形八面体结构。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配合物的多酚氧化酶活性,以邻苯三酚为底物,表明在0.1~10μmol.L-1范围内,随着配合物浓度逐渐增大,配合物的氧化促进率从51.5%增至82.2%。在30℃,pH=7.8~8.2条件下,配合物的转化数由22.93 h-1增加到51.01 h-1,说明配合物的PPO活性随着pH值的升高而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Ⅱ)配合物 EDTB 晶体结构 PPO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酚醛树脂制备工艺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左小华 刘彬 +2 位作者 邓祥义 赵建军 周文方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9-80,90,共3页
以苯酚、甲醛为原料,Na2CO3为催化剂,利用正硅酸乙酯(TEOS)改性酚醛树脂。讨论了工艺参数对制备改性酚醛树脂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缩聚反应时间或提高催化剂Na2CO3的质量百分含量,改性酚醛树脂的固含量和残碳率不断提高,其黏度也随着增... 以苯酚、甲醛为原料,Na2CO3为催化剂,利用正硅酸乙酯(TEOS)改性酚醛树脂。讨论了工艺参数对制备改性酚醛树脂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缩聚反应时间或提高催化剂Na2CO3的质量百分含量,改性酚醛树脂的固含量和残碳率不断提高,其黏度也随着增大;增加TEOS的质量百分含量,改性的酚醛树脂固含量和残碳率的数值先变大后变小,当TEOS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2%时,其固含量和残碳率的数值为最大值;而酚醛树脂的黏度总随着TEOS的质量百分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改性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柠檬酸厂废黑曲霉菌丝体中提取壳聚糖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雪梅 肖文胜 +2 位作者 邓祥义 曹敏 周金花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5年第8期43-45,共3页
确定了从柠檬酸厂废黑曲霉菌中制备壳聚糖的工艺条件,得到了白色壳聚糖产品,其中脱乙酰度80.48%,1%壳聚糖的1%醋酸溶液的运动粘度为5.41×10-4m2.s-1,粘均分子量为7.89×104,灰分为10%,得率为7.2%。
关键词 黑曲霉 壳聚糖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对土壤纤毛虫群落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3
9
作者 宁应之 杜海峰 +1 位作者 邹涛 王红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3-194,共12页
选取小陇山自然保护区麻沿林区的土壤纤毛虫并通过盆栽实验从纤毛虫的群落结构、丰度和食性三方面研究了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对纤毛虫群落的毒性作用。纤毛虫群落结构采用"非浸没式培养法"进行分析,物种鉴定采用活体... 选取小陇山自然保护区麻沿林区的土壤纤毛虫并通过盆栽实验从纤毛虫的群落结构、丰度和食性三方面研究了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对纤毛虫群落的毒性作用。纤毛虫群落结构采用"非浸没式培养法"进行分析,物种鉴定采用活体观察和蛋白银染色法,同时采用直接计数法分析土壤纤毛虫的丰度。共鉴定到纤毛虫88种,隶属于3纲11目29科42属,其中对照组75种;分析表明二萜化合物可导致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的衰退演替;双因子方差分析显示纤毛虫物种数在二萜化合物各浓度处理组间呈现极显著差异(F5,9=137.776,P<0.01),并在不同时间处理组间呈显著差异(F5,9=2.607,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土壤纤毛虫总物种数随着二萜类化合物浓度的升高有下降趋势,具有良好的直线线性关系(R2=0.9521)。当二萜类化合物浓度超过32.5 mg/kg时土壤纤毛虫优势种由膨胀肾形虫、长篮环虫、大口薄咽虫和长圆膜袋虫演替为膨胀肾形虫、长篮环虫、苔藓膜袋虫、水藓薄咽虫和大弹跳虫,且C/P系数从小于1变为大于1,当施药浓度超过62.5 mg/kg时,优势种演替为大弹跳虫、小尖毛虫、有肋薄咽虫和一种前口虫。同时,分析还显示肾形目对二萜化合物有较高的耐受能力,下毛目、前口目和篮口目对二萜类化合物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对纤毛虫食性研究发现二萜类化合物对纤毛虫的影响还与纤毛虫的食性有关,尤其对肉食性纤毛虫危害最大。比较分析显示,在相同暴露时间,不同施药浓度下土壤纤毛虫丰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极明显的降低,而同一施药浓度,随着暴露时间逐渐延长,纤毛虫的数量逐渐回升,但即使土壤中二萜类化合物残留浓度很低,也对纤毛虫群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非参数多个独立样本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各浓度组间纤毛虫的丰度存在极显著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对二萜化合物对土壤纤毛虫群落结构在种类组成和丰度方面均成具有强烈的扰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类化合物 土壤纤毛虫群落 衰退演替 毒性效应 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甘油磷酸钠温敏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爱红 孙康宁 李爱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16-119,共4页
制备了壳聚糖-甘油磷酸钠温敏凝胶,讨论了壳聚糖的脱乙酰度、浓度和β-GP的浓度等工艺参数对温敏凝胶理化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表征了温敏凝胶材料的成分组成和微观结构,讨论了该体系的自凝化机理。
关键词 壳聚糖 甘油磷酸钠 温敏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鳞副泥鳅3个Dmrt基因DM保守区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徐玲花 严镇钧 曾庆韬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48-1452,共5页
利用简并PCR克隆技术,扩增和克隆了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Dmrt基因的DM结构域,获得了3个具有不同DM序列的克隆。结果表明,在大鳞副泥鳅基因组中存在Dmrt基因家族的多个成员。同源性比较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不同进化地位脊... 利用简并PCR克隆技术,扩增和克隆了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Dmrt基因的DM结构域,获得了3个具有不同DM序列的克隆。结果表明,在大鳞副泥鳅基因组中存在Dmrt基因家族的多个成员。同源性比较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不同进化地位脊椎动物的Dmrt基因存在高度的进化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鳞副泥鳅 DM结构域 DMRT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淀粉微球药物载体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杨小玲 姜玉凤 张引莉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5-46,61,共3页
先合成表面接羟基的磁流体,再在表面包覆上一层可溶性淀粉,采用悬浮聚合法和分散聚合法交联聚合成球,制得表面带羟基的磁性复合微球。经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及粒度分析。结果表明,悬浮聚合法合成效果好,磁性淀粉复合微球分散性好,... 先合成表面接羟基的磁流体,再在表面包覆上一层可溶性淀粉,采用悬浮聚合法和分散聚合法交联聚合成球,制得表面带羟基的磁性复合微球。经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及粒度分析。结果表明,悬浮聚合法合成效果好,磁性淀粉复合微球分散性好,粒径在16—120μm占77%,Fe3O4在微球中平均含量为2.55mg/g,微球结构坚韧,抗水溶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 复合微球 悬浮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2O_3/Al_2O_3二元气凝胶合成高质量单壁纳米碳管 被引量:3
13
作者 左小华 李轩科 +2 位作者 袁观明 董志军 刘静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07-1812,共6页
通过溶胶和超临界干燥方法制得了Fe2O3/Al2O3二元气凝胶,其比表面积和孔隙体积分别为246m2·g-1和1.89cm3·g-1,并具有较宽的孔径分布。以Fe2O3/Al2O3二元气凝胶作催化剂,通过甲烷催化裂解成功地合成了高质量的单壁纳米碳管。利... 通过溶胶和超临界干燥方法制得了Fe2O3/Al2O3二元气凝胶,其比表面积和孔隙体积分别为246m2·g-1和1.89cm3·g-1,并具有较宽的孔径分布。以Fe2O3/Al2O3二元气凝胶作催化剂,通过甲烷催化裂解成功地合成了高质量的单壁纳米碳管。利用FESEM、TEM和HRTEM、Raman光谱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反应温度对单壁纳米碳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00℃时合成单壁纳米碳管的质量较高,并且合成的炭产物为毡状,该炭产物主要为高质量的单壁纳米碳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壁纳米碳管 合成 Fe2O3/Al2O3二元气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肿瘤热疗用温敏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爱红 孙康宁 李爱民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56,共3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结合水热处理的方法,控制一定的反应条件,制备了碳纳米管/四氧化三铁(CNTs/Fe3O4)热种子材料,然后以壳聚糖温敏凝胶为载体,将CNTs/Fe3O4复合材料分散到凝胶中,制备出微波靶向热疗用碳纳米管-四氧化三铁-壳聚糖温敏凝胶。... 采用化学共沉淀结合水热处理的方法,控制一定的反应条件,制备了碳纳米管/四氧化三铁(CNTs/Fe3O4)热种子材料,然后以壳聚糖温敏凝胶为载体,将CNTs/Fe3O4复合材料分散到凝胶中,制备出微波靶向热疗用碳纳米管-四氧化三铁-壳聚糖温敏凝胶。碳纳米管复合热种子材料在凝胶体系中分布均匀,与载体不发生化学反应,25 W下辐照10 min,当CNTs/Fe3O4复合材料的质量浓度为20 mg/mL时,体系温度在初始温度基础上升高了38.7℃,在微波场中具有良好的产热能力,可以满足微波热疗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四氧化三铁 壳聚糖 温敏性 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酶降解的温度及pH敏感水凝胶的制备及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和释放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胜方 黄卫东 +1 位作者 刘先利 邓祥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25-1228,共4页
以4,4′-二甲基丙烯酰氨基偶氮苯(BMAAB)为偶氮交联剂,制备了可酶降解的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丙烯酸(AA)共聚物水凝胶。结果表明,研究的凝胶均表现出在4℃和37℃之间的溶胀相转变。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药物,在pH=7.4的缓冲... 以4,4′-二甲基丙烯酰氨基偶氮苯(BMAAB)为偶氮交联剂,制备了可酶降解的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丙烯酸(AA)共聚物水凝胶。结果表明,研究的凝胶均表现出在4℃和37℃之间的溶胀相转变。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药物,在pH=7.4的缓冲溶液中对BSA进行了负载。结果表明,凝胶在4℃时对BSA的负载量为144.5 mg(BSA)/g(gel),37℃为14.8 mg(BSA)/g(gel)。凝胶在pH=7.4的缓冲溶液中,在结肠菌作用下能发生酶降解,药物累积释放量4 d可达100 mg(BSA)/g干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 体外酶降解 温敏性 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煤粉对聚乙烯地膜光降解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姜玉凤 沙保峰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2-45,共4页
利用煤结构中的羧基、羟基、羰基、甲氧基、醌基、烷基侧链等活性官能团在光热氧作用下的氧化、分解产生自由基的特性,将超细煤粉作为光降解添加剂,研究其对聚乙烯(PE)地膜的光催化降解性能。通过拉伸强度、断裂伸长保留率、黏均摩尔质... 利用煤结构中的羧基、羟基、羰基、甲氧基、醌基、烷基侧链等活性官能团在光热氧作用下的氧化、分解产生自由基的特性,将超细煤粉作为光降解添加剂,研究其对聚乙烯(PE)地膜的光催化降解性能。通过拉伸强度、断裂伸长保留率、黏均摩尔质量以及羰基指数的测定,分析了PE在煤光催化降解过程中力学性能与分子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羰基指数先增加后降低,引起聚合物的结晶性、薄膜刚性和强度发生变化,导致薄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先增加后降低;薄膜中聚合物的摩尔质量在光照后可降解至8000g/mol,能够达到被土壤细菌吞噬进行生物降解的要求;聚乙烯中煤粉质量分数为5%时降解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煤粉 光降解 断裂伸长保留率 羰基指数 自由基 聚乙烯地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脱氢酶的初步分离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桂英 金放 +1 位作者 吴元欣 赵玉凤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6期69-71,共3页
以硫酸铵为沉淀剂,采用盐析法对乙醇脱氢酶(ADH)进行了初步的分离纯化,ADH比活力从粗酶液的0.464 U·mg^-1提高到1.198 U·mg^-1,纯化倍数为2.582。研究了ADH的基本酶学性质,其最适作用pH值为7.0-10.0,pH值为8.0时酶活力达到... 以硫酸铵为沉淀剂,采用盐析法对乙醇脱氢酶(ADH)进行了初步的分离纯化,ADH比活力从粗酶液的0.464 U·mg^-1提高到1.198 U·mg^-1,纯化倍数为2.582。研究了ADH的基本酶学性质,其最适作用pH值为7.0-10.0,pH值为8.0时酶活力达到最大,pH值为7.0时酶较为稳定;最适作用温度为37℃,温度为30-40℃时酶活力较为稳定,温度超过45℃后酶活力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脱氢酶 分离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荧光法测定阿魏酸钠含量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晓燕 刘彬 +1 位作者 陆蓉 张元勤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91-394,共4页
基于阿魏酸钠对血红蛋白催化H2O2氧化L-酪氨酸的抑制作用提出抑制荧光法测定阿魏酸钠的含量,讨论了测定阿魏酸钠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条件下,阿魏酸钠浓度在6.00×10^-8-1.60×10^-6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 基于阿魏酸钠对血红蛋白催化H2O2氧化L-酪氨酸的抑制作用提出抑制荧光法测定阿魏酸钠的含量,讨论了测定阿魏酸钠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条件下,阿魏酸钠浓度在6.00×10^-8-1.60×10^-6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1.80×10^-8mol·L^-1.此方法用于阿魏酸钠片剂中阿魏酸钠含量的分析,获得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钠 抑制荧光法 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冶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冶炼厂铜阳极泥中硒测定方法改进 被引量:2
19
作者 焦萍 滕雷 刘煦晴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1-133,共3页
通过对比试验,将大冶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冶炼厂铜阳极泥中硒量的测定由苯萃取分离-碘量法改进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确定原子吸收法的最佳测定条件。结果表明,苯萃取分离-碘量法相比,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快速、灵敏、精密度好。铜阳极泥中... 通过对比试验,将大冶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冶炼厂铜阳极泥中硒量的测定由苯萃取分离-碘量法改进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确定原子吸收法的最佳测定条件。结果表明,苯萃取分离-碘量法相比,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快速、灵敏、精密度好。铜阳极泥中硒量的测定完全可以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代替苯萃取分离-碘量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苯萃取分离.碘量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铜阳极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对神府煤的光催化氧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姜玉凤 陈跃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3,共4页
将通过离子交换加入不同金属离子的神府煤样在光老化箱中加速氧化,利用红外光谱对其产物结构进行分析,并结合氧化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溶胀度变化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稀土金属离子型化合物的加入有利于煤中腐植酸类物质的形成,而且... 将通过离子交换加入不同金属离子的神府煤样在光老化箱中加速氧化,利用红外光谱对其产物结构进行分析,并结合氧化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溶胀度变化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稀土金属离子型化合物的加入有利于煤中腐植酸类物质的形成,而且La3+催化效果较为显著;过渡金属离子型化合物的加入有利于加速煤样的光催化氧化降解过程,其中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结果还表明:金属离子与腐植酸的配位稳定作用,延缓了CO2的生成,但加速了腐植酸的生成,进而起到光敏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府煤 光催化氧化 金属离子 腐植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