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石市林业害虫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涂惠芸 汪宣振 +5 位作者 顾勇 梁紫薇 石章胜 陈亮 洪文 姚发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0期5-9,13,共6页
对黄石市林业害虫种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黄石市共发现林业害虫255种,分布在8目64科,其中对黄石市林业生产危害较严重的有10余种。并报道了害虫的主要为害对象和为害部位。
关键词 林业害虫 调查 黄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枯竭型城市废弃采石场植被恢复与再利用探讨——以黄石市黄荆山北麓废弃采石场复绿工程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张起风 石章胜 +1 位作者 祝劲 范柏林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5-149,共5页
露天开采矿山是一种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破坏和土地资源浪费的土地利用类型,此类地区已成为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区域。大量矿山进行露天开采,使黄石市成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对废弃采石场实施植被恢复与再利用已成为黄石市生态环境建设... 露天开采矿山是一种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破坏和土地资源浪费的土地利用类型,此类地区已成为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区域。大量矿山进行露天开采,使黄石市成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对废弃采石场实施植被恢复与再利用已成为黄石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以黄石市黄荆山北麓废弃采石场复绿工程为例,在对治理区现状及其造成负面影响的调查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废弃采石场植被恢复与再利用的原则、不同坡度采取的植被恢复措施和土地再利用方法,以期为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废弃采石场植被恢复与再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废弃采石场 植被恢复 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矿废弃地边坡绿化技术规范 被引量:1
3
作者 白涛 石章胜 +3 位作者 杨旭 尹晓蛟 王喜范 涂惠芸 《湖北林业科技》 2020年第1期86-90,共5页
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采矿废弃地边坡绿化设计、施工、养护、验收等技术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采矿废弃地边坡绿化技术工作。
关键词 采矿废弃地 边坡绿化技术 湖北省 标准规定 适用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森林恢复的途径与技术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汤景明 范柏林 +2 位作者 张胜三 崔鸿侠 刘勇 《湖北林业科技》 2008年第4期42-43,61,共3页
笔者根据湖北省森林资源现状及其特点,分析了湖北省森林退化的原因,提出了湖北省森林恢复的基本途径、主要模式及技术策略,为我省森林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森林退化 森林恢复 技术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荆山红椿种群动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周火明 石章胜 +3 位作者 何衍明 徐国良 周晋超 汪洋 《湖北林业科技》 2016年第4期22-26,共5页
为探究珍稀植物红椿天然种群濒危机制,在黄荆山红椿采用相邻格子法设置2个20 m×20 m样方进行调查,划分了红椿龄级结构,分析了种群龄级数量动态指数,编制了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分析了存活曲线。结果表明:12个种群均为增长型种群;... 为探究珍稀植物红椿天然种群濒危机制,在黄荆山红椿采用相邻格子法设置2个20 m×20 m样方进行调查,划分了红椿龄级结构,分析了种群龄级数量动态指数,编制了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分析了存活曲线。结果表明:12个种群均为增长型种群;2T1种群第5龄级dx达到峰值,消失率Kx最大;T2种群dx峰值在第6龄级,消失率Kx最大;2个种群Ex最大值均在第1龄级,随龄级递增逐渐下降;3存活曲线为DeeveyⅡ型,表明各龄级具有相同的死亡率。红椿种群的龄级结构特征与其强阳性特征和竞争密切相关人为"正向干扰"可以促进红椿天然群落的更新与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荆山 红椿种群 生命表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矿废弃地土壤微生物数量与理化性状相关分析
6
作者 杨旭 石章胜 +2 位作者 董文龙 尹晓蛟 白涛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2期3060-3063,共4页
以黄石市黄荆山采矿废弃地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性状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探讨。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和直接通径分析发现,含水量和全氮是影响真菌数量的主要因子,其中含水量的影响最大;有机质、p H和速效氮是影响细菌数量的主... 以黄石市黄荆山采矿废弃地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性状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探讨。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和直接通径分析发现,含水量和全氮是影响真菌数量的主要因子,其中含水量的影响最大;有机质、p H和速效氮是影响细菌数量的主要因子,其中有机质的影响最大;有机质和含水量是影响放线菌数量的主要因子,其中有机质的影响最大;速效氮、全氮和速效磷是影响固氮菌数量的主要因子,其中速效氮的影响最大。未发现真菌、细菌、放线菌及固氮菌数量与速效钾含量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废弃地 土壤微生物数量 土壤理化性状 相关性 黄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针叶束繁殖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乐海波 张成高 范柏林 《湖北林业科技》 2007年第1期26-31,共6页
当年生针叶为材料,对影响针叶束生根的冷藏时间、采叶时间、采叶部位、切基与否、培养温度状况、激素处理、培养液成分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陕西关中地区,油松针叶束培养较适宜的采叶时间在11~12月份,以采当年生枝条中下部... 当年生针叶为材料,对影响针叶束生根的冷藏时间、采叶时间、采叶部位、切基与否、培养温度状况、激素处理、培养液成分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陕西关中地区,油松针叶束培养较适宜的采叶时间在11~12月份,以采当年生枝条中下部的粗壮针叶为好;采叶后冷藏30d,有利于生根;在培养前进行切基处理生根效果更好;培养时保持温度的相对稳定对针叶束生根极为有利。油松针叶束水培生根的适宜激素类型及其处理方式为:IBA+IAA(1:1)以150mg/L的浓度处理24h;适宜的培养液成分及其浓度为硼酸45~60mg/L+维生素B15-7mg/L+硝酸铵30mg/L+磷酸二氢钾2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针叶束 水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