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
作者 陈海莲 纪托 +1 位作者 尚小珂 武凌宁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6期542-545,共4页
目的 评价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就诊的3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采用冷冻球囊技术进行房颤消融治疗.结果 房颤消融手术平均时间(125.5±38.2)min,平均透视时间... 目的 评价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就诊的3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采用冷冻球囊技术进行房颤消融治疗.结果 房颤消融手术平均时间(125.5±38.2)min,平均透视时间(27.4±13.0)min,平均冷冻消融时间(36.9±12.8)min,导管消融即时成功率92.7%,平均每根肺静脉冷冻次数2-6(4.0±1.2)次/根.各肺静脉即时成功率:左上肺静脉95.3%,左下肺静脉92.5%,右上肺静脉93.2%,右下肺静脉89.7%.术中行右上肺静脉消融时,并发膈神经麻痹1例,发生率2.6%;术后回访,1例患者12个月内复发,复发率3%.结论 冷冻球囊消融术安全性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球囊 心房颤动 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球囊消融与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纪托 陈海莲 +1 位作者 尚小珂 武凌宁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10期904-907,共4页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AF)患者采用冷冻球囊消融(CBA)与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AF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手术记录和门诊随访资料...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AF)患者采用冷冻球囊消融(CBA)与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AF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手术记录和门诊随访资料并进行对比。结果76例AF患者纳入研究,CBA组及RFCA组各38例。CBA组与RFCA组术中即时肺静脉隔离(PVI)成功率(92%比96%)和主要并发症发生率(2.60%比10.53%)均未见统计学差异。手术时间[(105.5±22.2)min比(136.0±25.0)min,P〈0.01]、x线曝光时间[(19.3±6.0)min比(22.4±5.2)min,P〈0.05]及消融时间[(36.9±12.8)min比(47.0±20.1)min,P〈0.05]CBA组均短于RFCA组。两组患者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低,其中CBA组的发生率为2.6%,RFCA的发生率为10.53%,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结果显示,CBA组12个月的复发率为2.63%,RFCA组12个月的复发率为7.89%,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AF患者的导管治疗中,CBA和RFCA具有相似的手术安全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射频导管消融 冷冻球囊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