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应用于中药研究的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综述
1
作者 裴金英 刘佳林 +4 位作者 刘斌 董晓红 丛树园 任秀敏 周勇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4-130,共17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认知障碍以及记忆、语言功能的减退等。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患AD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而AD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治...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认知障碍以及记忆、语言功能的减退等。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患AD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而AD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治疗策略也仅是对症治疗为主。动物模型是临床前研究的重要工具,用于探索疾病的分子机制、行为功能和治疗策略。未来对AD的机制研究和药物开发需要建立与临床病理特征相符合的动物模型。本文主要对近年来研究报道中常用的AD动物模型进行总结,并详细阐述相关AD动物模型的品系、年龄、造模方式、造模剂量、中药组分研究及药效机制,以期为未来建立新的动物模型或深入探讨中药中各组分的具体药理活性、靶点、代谢途径、临床应用等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动物模型 啮齿动物 中药组分 药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8
2
作者 秦丽 梁珍珍 +3 位作者 葛立宾 陈亮 霍永彦 李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8-603,共6页
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衰弱综合征引起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日益凸显。老年衰弱综合征会导致跌倒、残疾、住院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但目前我国关于老年衰弱综合征的流行病数据较少。目的探究社区老年衰弱综合征的现状及其影响... 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衰弱综合征引起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日益凸显。老年衰弱综合征会导致跌倒、残疾、住院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但目前我国关于老年衰弱综合征的流行病数据较少。目的探究社区老年衰弱综合征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8年4-9月在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老年人408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者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基础慢性病调查问卷,并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在询问研究对象后填写,其中部分资料从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人体检数据库导出;Fried衰弱表型检查由调查员辅助研究对象完成,以确定研究对象的衰弱程度;采用有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社区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基础慢性病因素。结果 408例老年人中,非衰弱期184例、衰弱前期201例、衰弱期23例。不同衰弱程度老年人的性别、年龄、身高、2017年体质量、2018年体质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状况、饮食习惯、吸烟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衰弱期老年人基础慢性病的患病率由高到低排列前6项依次是:高血压、脑梗死、骨质疏松症、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不同衰弱程度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梗死、慢性肝病、慢性肾病、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4.339,95%CI(1.580,11.911)]、脑梗死[OR=2.787,95%C(I0.510,1.540)]、骨质疏松症[OR=2.048,95%C(I0.083,1.350)]是发生社区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梗死、骨质疏松症是发生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全科医生可通过定期筛查识别高危衰弱人群,尤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脑梗死和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要多加重视,及时预测其不良事件的发生并指导老年衰弱综合征患者及其家属正确认识该疾病,重视老年人健康情况,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衰弱综合征 Fried衰弱表型 社区卫生服务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洋葱模型的社区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连国华 陈亮 +2 位作者 张向杰 张辰 程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1期3955-3959,共5页
背景社区全科医生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其服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服务质量的好坏。但目前对社区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的要求尚不明确,应用性研究相对较少。目的构建适合社区全科医生的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于2021年1月,采... 背景社区全科医生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其服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服务质量的好坏。但目前对社区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的要求尚不明确,应用性研究相对较少。目的构建适合社区全科医生的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于2021年1月,采用文献研究法,基于洋葱模型构建社区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初始条目池。于2021年2—3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全科医疗和管理领域专家52名,开展两轮专家咨询,根据函询结果对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完善;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结果两轮函询的问卷回收率均为100.0%(52/52),专家权威系数为0.91,判断依据系数为0.904,对指标的熟悉程度系数为0.916。最终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48个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及其权重分别为基本条件(0.0857)、临床业务能力(0.4361)、公共卫生能力(0.2445)、人文素养(0.1104)、职业发展(0.0827)、其他方面(0.0406)。一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254,二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302,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341(P<0.001)。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社区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用于评价或考核全科医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岗位胜任力 评价指标 洋葱模型 社区卫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全科医生儿科临床适任能力培训效果评价及其对社区儿科门诊运行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娄蓉蓉 陈亮 +2 位作者 李强 周敬 祝墡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2484-2488,共5页
背景目前我国儿科医疗的"供需矛盾"正逐渐凸显,全科儿科的发展是最有可能缓解儿科医疗资源紧张的突破口。在嘉定区,社区儿科服务能力明显不足。在此背景下,为了合理配置儿童医疗资源,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占用儿童专科医院资源... 背景目前我国儿科医疗的"供需矛盾"正逐渐凸显,全科儿科的发展是最有可能缓解儿科医疗资源紧张的突破口。在嘉定区,社区儿科服务能力明显不足。在此背景下,为了合理配置儿童医疗资源,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占用儿童专科医院资源的难题,2017年上海市嘉定区原卫生计生委开展了"全科医师儿科临床适任能力培训"项目。目的调查第一批"上海市嘉定区全科医师儿科临床适任能力培训"项目对该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全科儿科门诊的影响。方法 2018年1—3月,采用自主设计问卷对14名参培"上海市嘉定区全科医师儿科临床适任能力培训"项目的全科医生和社区其余未参培的部分全科医生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接受调查全科医生的基本情况、社区开展儿科门诊后的现状及全科医生对儿科培训的建议。结果共发放问卷207份,问卷全部有效回收,其中参培全科医生14名,未参培全科医生193名。50.0%(7/14)的参培全科医生认为自己能够胜任儿科门诊接诊,78.6%(11/14)能够掌握一些儿科常见危重症的急救处理,71.4%(10/14)认为已掌握了儿科用药规律。参培全科医生和未参培全科医生拟开展儿科诊疗的方式意愿、拟开展儿科门诊的时间意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儿科开展后,多数社区接诊量均小于5人次/半天。64.3%(9/14)的参培全科医生愿意参加更多儿科培训。结论参培全科医生认为参加培训后开展社区儿科门诊的能力有所提高,但当前实践中仍存在儿科接诊经验不足、儿科药物及检验缺乏、儿科门诊就诊量少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儿科门诊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PPPS联合PDG培训法在社区全科医生院前急救培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饶论文 易艺玲 +3 位作者 陈亮 张辰 程菊 任盈盈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7-9,共3页
目的探索能提高社区全科医生院前急救技能的培训方法。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整群选取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的全科医生50名为试验组,嘉定区另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46名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导学... 目的探索能提高社区全科医生院前急救技能的培训方法。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整群选取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的全科医生50名为试验组,嘉定区另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46名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导学互动的加式教育”(BOPPPS)联合“问题-讨论-指导”(PDG)培训模式开展院前急救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比较两组培训前后理论知识评分、技能操作(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电除颤、止血包扎、导尿术、清创缝合)评分以及院前救治情况。结果培训前,两组理论知识、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电除颤、止血包扎、导尿术、清创缝合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试验组理论知识、气管插管、电除颤、止血包扎、导尿术、清创缝合评分均高于培训前(P<0.01),高于对照组(P<0.01)。培训前后,对照组理论知识、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电除颤、止血包扎、导尿术、清创缝合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院前急救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37)。结论BOPPPS联合PDG培训模式可以提高全科医生的院前急救技能,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提升临床技能,在社区具有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医疗服务 BOPPPS PDG 全科医生 院前急救 培训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全科教学门诊的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8
6
作者 陈亮 周敬 +4 位作者 王涛 龚丽娜 李强 夏秀萍 张维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263-265,共3页
目的探讨社区全科教学门诊在基层全科医生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参加"社区全科教学门诊"的社区全科医生44名为研究对象,以参加社区全科教学门诊的方式对全科医生开展培训,培训3个月后进行评价,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全科教学门诊在基层全科医生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参加"社区全科教学门诊"的社区全科医生44名为研究对象,以参加社区全科教学门诊的方式对全科医生开展培训,培训3个月后进行评价,分析其临床业务能力和教学能力在培训前后的差异,并开展满意度调查。结果学员对教学门诊的满意度为95.4%(42/44),对带教专家的满意度为100.0%(44/44)。通过教学门诊培训,培训后学员临床技能评分、医患交流技能评分、教学能力评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社区全科教学门诊能明显提高基层全科医生的临床业务能力和教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全科医学 教学 门诊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评分对原发性脑出血患者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1
7
作者 丁勇 王飞 +6 位作者 徐婷婷 王莉 沈丽娟 吴晓 刘跃 史萍 胡善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评分对原发性脑出血患者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在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急诊科就诊的脑出血患者209例,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SAP,分为SAP组(73... 目的探讨脑出血评分对原发性脑出血患者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在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急诊科就诊的脑出血患者209例,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SAP,分为SAP组(73例)和非SAP组(136例)。以脑出血评分为评估依据,分析SAP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以脑出血评分预判SAP的发生,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及最佳截值。结果 (1)脑出血患者SAP的发生率为34.9%(73/209),病死率为21.1%(44/209)。(2)SAP组和非SAP组的年龄分别为(73±12)和(63±14)岁,血肿体积为23.4(9.6,51.1)和6.2(3.1,16.0)ml,脑出血评分为2(1,3)和1(0,2),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AP组比非SAP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显著降低[8(4,11)分和15(13,15)分,P<0.01]。以脑出血评分预判SAP发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75(95%CI:0.709~0.842,P<0.01)。当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453时,对应的脑出血评分最佳截值为2分,其敏感度为74%,特异度为71%,阳性预测值为0.58,阴性预测值为0.84。结论脑出血患者SAP的发生率较高,脑出血评分有一定预测SAP发生的临床价值,临床需重视脑出血评分≥2分的脑出血患者发生SAP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卒中相关性肺炎 脑出血评分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水六君煎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周忠明 陈磐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31-334,338,共5页
目的:探究金水六君煎与穴位敷贴联合治疗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液流变学、炎症因子以及肺功能的影响机制,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相关帮助。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究金水六君煎与穴位敷贴联合治疗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液流变学、炎症因子以及肺功能的影响机制,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相关帮助。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解痉、抗炎、平喘、吸氧以及化痰等基本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金水六君煎与穴位敷贴的联合治疗,治疗前后检测两组血液流变学、炎症因子以及肺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炎症因子以及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经过相关治疗后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WHV、WLV、PV、PCV以及RCAI)、炎症因子(IL-8以及TNF-α)显著降低,肺功能相关指标(FVC、FEV1.0、PEF、MVV以及V_(0.50))以及炎症因子(IL-4、IL-2)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过联合治疗后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FVC、FEV1.0、PEF、MVV以及V_(0.50))以及炎症因子(IL-4、IL-2)显著高于治疗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WHV、WLV、PV、PCV以及RCAI)以及炎症因子(IL-8以及TNF-α)显著低于治疗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水六君煎联合穴位敷贴显著改善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炎症因子以及肺功能水平,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 金水六君煎 机制研究 穴位敷贴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早期肾脏疾病管理模式对老年慢性肾脏疾病的管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亮 张维维 李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324-2327,共4页
背景目前慢性肾脏疾病(CKD)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CKD,防治各种可逆因素和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是医务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目的探索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早期肾脏疾病管理模式对老年CKD的管理效果。方... 背景目前慢性肾脏疾病(CKD)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CKD,防治各种可逆因素和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是医务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目的探索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早期肾脏疾病管理模式对老年CKD的管理效果。方法2017年11—12月,采用随机抽签法从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取已确诊的符合研究标准的老年CKD患者400例,采用抛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200例。干预组患者采用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早期肾脏疾病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开展健康宣教、健康管理、个体化的药物治疗及定期检查;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干预1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人体测量学指标〔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血生化指标〔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SUA)、肾小球滤过率(GFR)、尿微量白蛋白(ALB)、尿肌酐(Uc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截至2019年6月底,记录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全因住院及进行透析)。结果随访结束时,干预组失访1例,对照组失访2例。干预组干预后BMI、SBP、DBP、FPG、HbA1c、Scr、BUN、SUA、ALB、Ucr、TC、TG、LDL低于对照组,GFR、HDL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BMI、SBP、DBP、FPG、HbA1c、Scr、BUN、SUA、ALB、Ucr、TC、TG、LDL低于组内干预前,GFR、HDL高于组内干预前(P<0.05)。截至2019年6月底,共37例(9.3%)患者发生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4例,其中死亡原因包括呼吸衰竭(1/4)和心力衰竭(3/4);全因住院20例,住院的主要病因为基础疾病恶化、血压血糖控制不良及心血管疾病发作;进行透析13例。干预组患者全因住院率高于对照组,全因死亡率、透析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早期肾脏疾病管理模式对老年CKD患者管理效果较佳,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生化指标,降低患者全因死亡率和透析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肾病 全科医生 社区卫生中心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定区助理全科医生继续教育现况调查及需求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蔡小斌 陈亮 +2 位作者 周敬 李强 张维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266-268,共3页
目的对助理全科医生的继续教育情况开展调查,为今后全科医生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嘉定区所有经过规范化培训的153名助理全科医生进行调查。结果在继续教育参与方面,每年参与1~3次占56.9%,47.7%的人因工作繁忙不愿... 目的对助理全科医生的继续教育情况开展调查,为今后全科医生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嘉定区所有经过规范化培训的153名助理全科医生进行调查。结果在继续教育参与方面,每年参与1~3次占56.9%,47.7%的人因工作繁忙不愿意参加;48.4%的人认为通过继续教育能在理论与技能方面有提高;35.3%的人选择1~2 d的,39.9%的人选择临床带教的模式,62.1%的人选择至区内其他单位培训,81.1%的人倾向常见病、多发病的方面的培训;39.9%的人把"做一名好的家庭医生"作为目标。结论助理全科医生的继续教育活动有待进一步加强,需制定针对性强的继续教育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理全科医生 继续教育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穴按压联合运动干预对老年人血清胆固醇边缘性升高的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霍永彦 唐斌 +2 位作者 邱怡敏 余静珠 郭景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3-66,共4页
背景老年人是高胆固醇血症的高发人群,血清胆固醇边缘性升高是发展至高胆固醇血症的过渡阶段,对血清胆固醇边缘性升高老年人进行积极干预可有效降低其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目的探讨体穴按压联合运动干预对老年人血清胆固醇边缘性升高的... 背景老年人是高胆固醇血症的高发人群,血清胆固醇边缘性升高是发展至高胆固醇血症的过渡阶段,对血清胆固醇边缘性升高老年人进行积极干预可有效降低其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目的探讨体穴按压联合运动干预对老年人血清胆固醇边缘性升高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徐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体检的血清胆固醇边缘性升高老年人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仅接受社区常规管理,运动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进行五脏养生操运动,穴位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进行穴位按压,联合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进行穴位按压联合五脏养生操运动,4组均持续干预12个月。比较4组随访6个月后和12个月后的干预依从性、血清胆固醇边缘性升高控制率。结果随访6个月后和12个月后,运动组、穴位组、联合组的干预依从性无差异(P>0.05)。随访6个月后和12个月后,4组血清胆固醇边缘性升高有效控制率存在差异(P<0.05);其中运动组、穴位组、联合组的控制率高于对照组,联合组的控制率高于运动组、穴位组(P<0.05)。结论穴位按压、运动干预均能有效降低老年人的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二者联合干预效果更佳,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胆固醇 穴位按压 运动疗法 治疗效果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定区区域化全科医学培训的效果分析
12
作者 陈亮 张向杰 +1 位作者 龚丽娜 张辰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0-12,共3页
目的探索区域化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在社区全科医生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2021年对上海市嘉定区所有全科医生采用SAPPER(Standardized标准化,Appraise评价,Plan计划,Practice实践,Examine考核,Repeat重复)模式进行临床能力培训,并开... 目的探索区域化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在社区全科医生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2021年对上海市嘉定区所有全科医生采用SAPPER(Standardized标准化,Appraise评价,Plan计划,Practice实践,Examine考核,Repeat重复)模式进行临床能力培训,并开展START(Standardized reception标准化接诊,Teach讲课练习,Analysis病例分析,Research科研项目,Training技能训练)法进行师资培训、专项技能培训及科研能力培训;评价综合临床能力在培训前后的差异。结果培训后,全科医生在妇产科学、儿科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皮肤病学方面的理论知识高于培训前(P<0.01);但在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学、耳鼻喉学、眼科学方面提高不明显(P>0.05)。在妇科检查、电除颤、儿童生长发育检查、止血包扎、导尿术、清创缝合方面均高于培训前(P<0.01);但在气管插管、心肺复苏和换药方面提高不明显(P>0.05)。培训前的考核评分、学历及职称是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在区域内建设全科医学培训中心,有助于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综合业务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区域化 培训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