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顺序注射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对苯二酚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春来 王涛 +1 位作者 张士苹 樊静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49-754,共6页
在酸性条件下,利用对苯二酚能够阻抑碱性藏花红和溴酸钾反应的原理,联用顺序注射分析技术建立了快速测定环境水样中对苯二酚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对苯二酚的线性范围为0.05~1.50μg·m L^(-1),检出限为0.02μg·m L^(-1)... 在酸性条件下,利用对苯二酚能够阻抑碱性藏花红和溴酸钾反应的原理,联用顺序注射分析技术建立了快速测定环境水样中对苯二酚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对苯二酚的线性范围为0.05~1.50μg·m L^(-1),检出限为0.02μg·m L^(-1),完成一次分析循环总的试剂消耗仅为0.125 m L。该方法用于自来水、地表水和河水中对苯二酚的测定,结果与HPLC法所得结果对照,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酚 环境水样 顺序注射 动力学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水环境中氰化物应急监测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文杰 祁巧艳 王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8-121,共4页
采用便携式分光光度计对水环境中的氰化物进行应急监测.结果表明:在严格控制实验过程中的温度为24~25℃,试剂加入后使用黑布避光30min的条件下,可较准确测定0.005~0.100mg.L-1浓度范围内的样品溶液,测定值的相对误差和所占标准值比例... 采用便携式分光光度计对水环境中的氰化物进行应急监测.结果表明:在严格控制实验过程中的温度为24~25℃,试剂加入后使用黑布避光30min的条件下,可较准确测定0.005~0.100mg.L-1浓度范围内的样品溶液,测定值的相对误差和所占标准值比例的误差均≤20%.本研究为水环境中氰化物的快速测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水环境应急监测的现场分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物 应急监测 分光光度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O/Fe^(2+)氧化法深度处理草浆造纸废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丽云 李怡帆 +1 位作者 薛载坤 孙剑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8-110,130,共4页
采用NaCl O/Fe2+氧化法深度处理经厌氧、好氧处理后的草浆造纸废水,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各主要因素对废水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NaCl O/Fe2+法对COD去除率影响的顺序为:NaCl O用量>Fe2+用量>... 采用NaCl O/Fe2+氧化法深度处理经厌氧、好氧处理后的草浆造纸废水,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各主要因素对废水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NaCl O/Fe2+法对COD去除率影响的顺序为:NaCl O用量>Fe2+用量>反应时间;在进水COD浓度为340 mg/L,pH值为7~8.3、10%工业级Na-Cl O投加量为2.5 mL/L,FeSO4投加量为6 mmol/L,反应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废水COD的去除率为77.87%,处理后废水的COD值降到76 mg/L以下,满足GB3544-2008《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COD排放浓度80 mg/L的限值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O/Fe2+氧化法 草浆造纸废水 深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氯乙烯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丁琳洁 黄冬侠 +2 位作者 宋纪斌 雷建森 黎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31-637,共7页
三氯乙烯(TCE)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及地下水。TCE具生物毒性,不易降解,进入地下水后会沉入水底长时间稳定存在,并不断向水中溶解,造成地下水长期污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总结了TCE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三氯乙烯(TCE)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及地下水。TCE具生物毒性,不易降解,进入地下水后会沉入水底长时间稳定存在,并不断向水中溶解,造成地下水长期污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总结了TCE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的现状和研究进展,并对相关修复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为中国TCE污染地下水修复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乙烯 地下水污染 原位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空气质量下河南主要城市冬季PM_(2.5)中重金属污染特征、来源解析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7
5
作者 雷淼 马嘉晖 +7 位作者 杨璐平 翟凯璐 李甜宁 许可可 陈纯 郭丽 刘丹 闫旭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5-286,共12页
为研究不同大气污染水平条件下河南区域PM_(2.5)及其载带金属的浓度特征、来源和健康风险,于2020年12月在河南7个主要城市(郑州市、洛阳市、信阳市、安阳市、新乡市、商丘市、许昌市)采集PM_(2.5)样品,测定并分析了元素Cu、Zn、Pb、Se... 为研究不同大气污染水平条件下河南区域PM_(2.5)及其载带金属的浓度特征、来源和健康风险,于2020年12月在河南7个主要城市(郑州市、洛阳市、信阳市、安阳市、新乡市、商丘市、许昌市)采集PM_(2.5)样品,测定并分析了元素Cu、Zn、Pb、Se、Mn、Fe、As、Mo、Ni、Cd、Al.结果表明,PM_(2.5)中的重金属浓度峰值集中在轻度和中度污染空气质量条件,平均浓度顺序Zn>Fe>Al>Mn>Pb>Cu>As>Se>Mo>Cd>Ni.Zn和Fe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18.92 ng·m^(-3)和52.88 ng·m^(-3),两者之和占重金属总浓度的65.88%.重金属富集因子变化趋势与浓度变化趋势相同,Cd元素的富集因子最高(>10),表明主要受人为活动影响.重金属元素的主要污染源为燃烧源和交通源.健康风险评估显示,所有空气质量条件下均为成年男性的致癌风险最大,儿童的非致癌风险最大.空气质量条件为优时,Mo对暴露于环境中1 h的成年男性和成年女性具有潜在致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空气质量 重金属 来源解析 人体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对燃煤电厂大气汞减排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程轲 王艳 +2 位作者 薛志钢 田宏 易鹏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69-1374,共6页
为评估GB 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对燃煤电厂大气Hg(汞)减排的影响,采用"自下而上"排放因子法,对燃煤电厂大气Hg排放量进行了估算,通过设计不同发展情景,对排放标准实施条件下我国燃煤电厂大气Hg减排量(不含... 为评估GB 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对燃煤电厂大气Hg(汞)减排的影响,采用"自下而上"排放因子法,对燃煤电厂大气Hg排放量进行了估算,通过设计不同发展情景,对排放标准实施条件下我国燃煤电厂大气Hg减排量(不含港澳台地区数据,下同)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不同能耗情景下,预计2015年燃煤电厂的煤炭消费量为18.5×108~20.3×108t,2020年煤炭消费量可达19.7×108~22.5×108t;GB 13223─2011实施后,大气污染控制设施包括ESP(静电除尘器)、FF(袋式除尘器)、WFGD(湿法脱硫)和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的应用比例亟需提高,控制设施面临提效改造,主要控制技术组合SCR+ESP+WFGD在2015年和2020年的应用比例将达到40%、75%;改造后技术组合FF+WFGD、ESP+WFGD、SCR+ESP+WFGD可分别实现90%、85%、80%的脱Hg效率.由此可为我国燃煤电厂大气Hg排放带来巨大的协同减排潜力,与2010年约119 t的排放水平相比,2015年和2020年在低能耗情景下,我国燃煤电厂大气Hg减排幅度可分别高达38%和39%.为进一步提高燃煤电厂大气的Hg减排量,建议逐步推广应用活性炭喷射(ACI)等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排放标准 协同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处理过程中温室气体产生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7
作者 闫旭 韩云平 +3 位作者 李琦路 薛载坤 张春燕 孙剑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53-862,共10页
污水处理厂由于运行过程能够大量释放温室气体CO2、CH4和N2O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概括了3种温室气体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产生机理,比较了国内外多种实际处理工艺的温室气体产生因子,并对其产生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能为相关领... 污水处理厂由于运行过程能够大量释放温室气体CO2、CH4和N2O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概括了3种温室气体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产生机理,比较了国内外多种实际处理工艺的温室气体产生因子,并对其产生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 甲烷 氧化亚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氧化难降解废水生化性改变研究评述 被引量:10
8
作者 崔延瑞 肖颂娜 +2 位作者 吴青 孙剑辉 崔凤灵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8-84,共7页
将臭氧氧化难降解废水过程划分为生化性改变阶段和有机物去除阶段,并分析了近年来臭氧氧化废水生化性改变阶段的研究成果.发现在有机物去除率较低条件下,废水的污染物质含量,色度,UV254,SUVA和3维荧光光谱等指标变化显著,分析认为引起... 将臭氧氧化难降解废水过程划分为生化性改变阶段和有机物去除阶段,并分析了近年来臭氧氧化废水生化性改变阶段的研究成果.发现在有机物去除率较低条件下,废水的污染物质含量,色度,UV254,SUVA和3维荧光光谱等指标变化显著,分析认为引起以上指标变化的原因是难降解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易降解有机物.生化性改变阶段废水中主要进行难降解有机物的分解反应,而非矿化反应.多位研究者GC-MC和分子量分布的实验结果表明,生化性改变阶段废水中小分子有机物种类和数量都明显增加.废水生化性指标和生化处理的相关研究报道进一步证明了生化性改变阶段废水生化性改善的事实.建议在今后研究中,以提高生化性改变阶段臭氧氧化反应效率为重点,破解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降解有机物 臭氧氧化 生化性改变阶段 有机物去除阶段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型、植物种类和基质厚度对人工湿地去除废水中氨氮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崔延瑞 张璐璐 +3 位作者 程瑶 钱珂珂 张庆荣 孙剑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12-315,共4页
实验模拟人工湿地,以沙、土混合物为基质,比较了水平潜流和垂直流、不同植物、不同基质厚度对氨氮(NH_4^+-N)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分别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水平潜流和垂直流NH_4^+-N去除率分别达到59%和68%,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效果较好... 实验模拟人工湿地,以沙、土混合物为基质,比较了水平潜流和垂直流、不同植物、不同基质厚度对氨氮(NH_4^+-N)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分别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水平潜流和垂直流NH_4^+-N去除率分别达到59%和68%,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效果较好的原因是垂直流为硝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金边吊兰、金钱草、绿萝对NH_4^+-N的平均去除率依次为46%、60%和70%,分析认为根系是影响NH_4^+-N去除效果的主要因素。以金钱草做湿地植物,基质厚度为6 cm时去除效果最好,最大去除率达到74%,表明基质厚度与植物根系长度相适应时,NH_4^+-N的去除效果最佳。研究结果为深化湿地去除NH_4^+-N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推广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流型 NH4+-N去除率 湿地植物 基质厚度 根系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郭伟 王艺菲 +1 位作者 银晓靖 孙剑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3-96,108,共5页
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处理废水,在降解污染物的同时能够产生电能,是一种新型废水处理工艺,具有良好的研究开发价值.作者介绍了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处理废水反应装置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概述了电极材料、微生物种类、电池内阻等因素对处... 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处理废水,在降解污染物的同时能够产生电能,是一种新型废水处理工艺,具有良好的研究开发价值.作者介绍了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处理废水反应装置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概述了电极材料、微生物种类、电池内阻等因素对处理废水与产电性能的影响;总结了该工艺在化工、制药、食品加工、畜牧养殖、垃圾场渗滤液等有机废水和含氮废水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废水处理 电能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材料在重金属废水吸附净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1
作者 吴春来 樊静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668-2674,2694,共8页
石墨烯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近年来在环境污染物深度吸附处理方面的应用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石墨烯材料在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普通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功能化石墨烯以及石墨烯... 石墨烯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近年来在环境污染物深度吸附处理方面的应用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石墨烯材料在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普通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功能化石墨烯以及石墨烯复合物等材料;讨论了石墨烯表面功能化修饰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各种材料的优点与缺点;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如石墨烯表面功能化修饰的结构-性能关系、石墨烯材料的循环使用以及石墨烯材料对痕量重金属离子的富集灵敏度等问题,指出合成选择性好、富集灵敏度高且可多次循环使用的石墨烯材料,在重金属废水的深度处理中将得到进一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重金属离子 环境水样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厂剩余污泥联合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建伟 周晓 +1 位作者 闫旭 夏雪峰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33-937,共5页
以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厂剩余污泥为消化原料,在中温(35℃)条件下,采用序批式厌氧消化方式,研究了生活垃圾和剩余污泥不同混合比例下的厌氧消化产气性能,以及不同原料配比对厌氧消化过程及消化效率的影响。按照生活垃圾和剩余污泥VS比分... 以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厂剩余污泥为消化原料,在中温(35℃)条件下,采用序批式厌氧消化方式,研究了生活垃圾和剩余污泥不同混合比例下的厌氧消化产气性能,以及不同原料配比对厌氧消化过程及消化效率的影响。按照生活垃圾和剩余污泥VS比分别为1∶0(R1),2∶1(R2),1∶1(R3),1∶2(R4)和0∶1(R5),试验设置了5个试验组。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物料混合后有助于提高消化效果和产气性能,其中,当城市生活垃圾和剩余污泥VS比为2∶1时,系统厌氧消化效果最好,VS去除率为35.98%,单位VS产气量为348.84 m L/g,产气中甲烷含量为53.8%,消化时间较单纯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缩短了9 d。说明一定比例的生活垃圾和剩余污泥联合厌氧消化是提高厌氧消化效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剩余污泥 联合厌氧消化 沼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水水质对纳滤膜苦咸水软化的分离性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宋跃飞 赵果 +1 位作者 李铁梅 秦文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133-3140,共8页
针对黄淮地区苦咸水,构建了小试级别的纳滤膜法软化系统,并开展了包括pH、总溶解固体含盐量(TDS)和总有机碳(TOC)等进水水质对DL、DK型纳滤膜的软化分离实验。结果表明,pH为3~10、TDS为1317~5926 mg·L^(-1)和TOC为2.72~12.24 mg... 针对黄淮地区苦咸水,构建了小试级别的纳滤膜法软化系统,并开展了包括pH、总溶解固体含盐量(TDS)和总有机碳(TOC)等进水水质对DL、DK型纳滤膜的软化分离实验。结果表明,pH为3~10、TDS为1317~5926 mg·L^(-1)和TOC为2.72~12.24 mg·L^(-1)的进水条件下,DL和DK纳滤膜比通量随pH的增加分别呈先上升后下降和缓慢下降的趋势,随进水TDS和TOC的增加呈整体下降趋势,而纳滤膜对硬度离子(Mg^(2+)和Ca^(2+))的截留率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DL膜运行至267 h时,膜比通量下降幅度超过10%,进行化学清洗,酸洗后膜比通量恢复率达到85.05%,酸洗加碱洗后该值高达97.2%,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表征结果,可知化学清洗对膜面污染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 分离 结垢 进水水质 长期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碳负载纳米铁去除水中橙黄G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潘峰 尤奇中 +2 位作者 王万峰 刘林 杨利敬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7126-7130,共5页
采用了液相还原法制备碳负载纳米铁。研究了不同处理条件下,粉末碳负载纳米铁对水体中偶氮染料橙黄G的去除特性;并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试验所采用的橙黄G浓度范围内,碳负载纳米铁对橙黄G的去除率明显高于纳米铁和粉末碳;且... 采用了液相还原法制备碳负载纳米铁。研究了不同处理条件下,粉末碳负载纳米铁对水体中偶氮染料橙黄G的去除特性;并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试验所采用的橙黄G浓度范围内,碳负载纳米铁对橙黄G的去除率明显高于纳米铁和粉末碳;且去除率随橙黄G初始浓度的增高、负载纳米铁投加量的增加、pH的降低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通过扫描电镜图谱表征分析发现,粉末碳负载纳米铁的高分散性及其表面微小原电池的形成是加速水中橙黄G去除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碳 负载 纳米铁 橙黄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濮阳段水体中多环芳烃的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文杰 冯精兰 +1 位作者 申君慧 刘书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4-97,共4页
根据黄河濮阳段多环芳烃的监测数据,应用美国环保局(USEPA)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多环芳烃通过饮水、皮肤接触和食用水产品3种途径进入人体的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黄河濮阳段人群由于多环芳烃暴露引起的致癌风险为1.85×... 根据黄河濮阳段多环芳烃的监测数据,应用美国环保局(USEPA)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多环芳烃通过饮水、皮肤接触和食用水产品3种途径进入人体的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黄河濮阳段人群由于多环芳烃暴露引起的致癌风险为1.85×10-6~5.51×10-6a-1,苯并(a)芘的致癌风险指数最高.多环芳烃暴露引起的非致癌风险为2.14×10-8~2.10×10-9a-1,平均为1.17×10-8a-1,远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推荐水平.不同暴露途径导致的健康风险的对比表明,食用水产品是水体中多环芳烃危害人体健康的最主要途径,其对人体健康总风险的贡献远大于饮水和皮肤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濮阳段 水质 多环芳烃 健康风险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臭氧氧化垃圾渗滤液水质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崔延瑞 吴青 +3 位作者 张璐璐 程瑶 王晓 崔凤灵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69,共5页
采用CuO为催化剂对臭氧氧化垃圾渗滤液水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uO对臭氧氧化垃圾渗滤液反应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最佳催化剂投加量为0.7g/L;BOD5/COD的研究表明臭氧氧化提高了垃圾渗滤液生物降解性;UV254研究显示催化剂存在条件下... 采用CuO为催化剂对臭氧氧化垃圾渗滤液水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uO对臭氧氧化垃圾渗滤液反应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最佳催化剂投加量为0.7g/L;BOD5/COD的研究表明臭氧氧化提高了垃圾渗滤液生物降解性;UV254研究显示催化剂存在条件下臭氧氧化可以使废水中不饱和有机物和芳香族化合物快速分解;三维荧光光谱(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EEM)分析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中含有较多类富里酸物质,臭氧氧化后类富里酸物质减少,并产生了新的有机物峰;臭氧氧化作为生物处理的预处理手段时,催化剂的加入能够加快反应速度,缩短反应时间,减少臭氧使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垃圾渗滤液 催化臭氧氧化 难降解废水 生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异化铁还原及其在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永奎 张一敏 +1 位作者 周克成 孙剑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7-81,共5页
铁是土壤环境中氧化还原反应重要的变价元素.异化铁还原是自然界中铁还原的主要方式.异化铁还原与有机污染物的转化、重金属的老化、固定及营养物质的转化过程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环境效应.本文较为详细地综述了土壤异化铁还原的机制、... 铁是土壤环境中氧化还原反应重要的变价元素.异化铁还原是自然界中铁还原的主要方式.异化铁还原与有机污染物的转化、重金属的老化、固定及营养物质的转化过程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环境效应.本文较为详细地综述了土壤异化铁还原的机制、影响因素及污染控制应用研究现状,并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异化铁还原 铁还原菌 污染控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乡市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利用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振艳 鲍林林 陈增松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8-131,共4页
水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水利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通过对新乡市水资源量、水质、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供用水状况的分析,针对新乡市水资源存在的水资源短缺、旱涝灾害、水污染严重、水土流失、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 水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水利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通过对新乡市水资源量、水质、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供用水状况的分析,针对新乡市水资源存在的水资源短缺、旱涝灾害、水污染严重、水土流失、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开发利用 现状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灰尘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特征
19
作者 刘书卉 栗笑迎 +1 位作者 冯精兰 孙剑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6-101,共6页
系统探讨了新乡市道路灰尘中有机氯农药(OCPs)的含量、分布,解析了道路灰尘中OCPs的来源,评价了新乡市道路灰尘中OCPs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新乡市道路灰尘中16种OCPs的总量范围为2.37~724.74ng/g,平均含量为155.54ng/g.D... 系统探讨了新乡市道路灰尘中有机氯农药(OCPs)的含量、分布,解析了道路灰尘中OCPs的来源,评价了新乡市道路灰尘中OCPs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新乡市道路灰尘中16种OCPs的总量范围为2.37~724.74ng/g,平均含量为155.54ng/g.DDTs,HCB,HCHs是新乡市道路灰尘中检出的主要OCPs,检出率均为100%,含量分别为32.26ng/g(1.09~165.31ng/g),114.96ng/g(0.58~693.28ng/g),4.51ng/g(0.36~14.10ng/g),占总OCPs的比例分别为39.07%,45.16%,10.98%.通过对HCHs,DDTs,氯丹组成特征的分析,表明新乡市道路灰尘中的OCPs主要来源于历史上OCPs的使用.根据沉积物风险评估值,新乡市道路灰尘中的OCPs存在较高的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市 道路灰尘 有机氯农药 来源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露天焚烧典型大气污染物排放因子 被引量:24
20
作者 王艳 郝炜伟 +3 位作者 程轲 支国瑞 易鹏 樊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55-2061,共7页
利用烟气污染物稀释采样系统,基于实际测试,针对玉米、小麦、花生和棉花4种农作物秸秆开展露天焚烧排放大气污染物采集和分析.利用修正燃烧效率区分燃烧状态,根据碳平衡法计算烟气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排放因子.结果表明,4种秸秆露天焚... 利用烟气污染物稀释采样系统,基于实际测试,针对玉米、小麦、花生和棉花4种农作物秸秆开展露天焚烧排放大气污染物采集和分析.利用修正燃烧效率区分燃烧状态,根据碳平衡法计算烟气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排放因子.结果表明,4种秸秆露天焚烧CO、SO_2、NO_x和CH_4平均排放因子分别在7.39~92.4g/kg、0.11~0.89g/kg、0.72~3.86g/kg和0.2~5.45g/kg之间,PM_(2.5)平均排放因子在1.48~13.29g/kg之间.OC和EC的质量分别占PM_(2.5)全部质量的27.7%~54.3%和4.4%~17.1%,是PM_(2.5)的主要组成成分.污染物排放主要来自混合燃烧状态,焖烧状态排放污染物浓度相对较高.随着含水率升高,焖烧过程增强显著,CO、CH_4、PM_(2.5)和OC的排放因子升高,其中PM_(2.5)排放量增高主要是由OC排放占比升高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露天焚烧 修正燃烧效率(MCE) 大气污染物 排放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