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绿绒蒿属植物地理分布格局
1
作者 陈晓玥 胡华伟 +4 位作者 李文龙 熊友才 王文颖 段迎珠 贾科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55,166,共14页
运用MaxEnt最大熵模型模拟预测当前气候条件以及未来2050s和2070s 4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下,青藏高原14种绿绒蒿属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其变化.结果表明,年降水量、气温季节性变动系数、最暖季度降水量和年温度变化范围是影响绿绒蒿属植... 运用MaxEnt最大熵模型模拟预测当前气候条件以及未来2050s和2070s 4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下,青藏高原14种绿绒蒿属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其变化.结果表明,年降水量、气温季节性变动系数、最暖季度降水量和年温度变化范围是影响绿绒蒿属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当前气候条件下,绿绒蒿属植物总适生区面积为1.141×10~6 km^(2),占青藏高原面积的45.23%,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和四川省;在未来气候情景下,绿绒蒿属植物总适生区面积均有增加,在2050s时期增加幅度分别为2.69%、0.30%、0.13%、3.53%,在2070s时期增加幅度分别为3.85%、2.21%、3.08%、4.62%;低辐射低强迫气候情景下的生态环境更有利于单叶、毛瓣绿绒蒿的生长繁殖,高辐射高强迫气候情景下的生态环境更有利于白花、多刺、红花、椭果、总状绿绒蒿的生长繁殖以及生长区域的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绒蒿属 最大熵模型 社会经济路径 地理分布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树PpGL2转录因子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赵丽 潘彩霞 +3 位作者 庞可勤 郭君洁 李伟 李鸿雁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01-1908,共8页
【目的】克隆桃树同源异型—亮氨酸拉链(HD-ZIP)基因(PpGL2),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研究HD-ZIP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RT-PCR从桃树品种春喜中克隆PpGL2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全长,对... 【目的】克隆桃树同源异型—亮氨酸拉链(HD-ZIP)基因(PpGL2),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研究HD-ZIP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RT-PCR从桃树品种春喜中克隆PpGL2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全长,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并构建其亚细胞定位表达载体,通过基因枪法转化洋葱表皮细胞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分布情况;同时利用酵母单杂交方法检测其转录活性和DNA结合位点及活性。【结果】从桃树幼叶中克隆获得PpGL2基因,其ORF全长为2253 bp,编码750个氨基酸,以碱性氨基酸较多,含典型的START结构域,属于HD-ZIP转录因子家族的Ⅳ亚族,是一种核定位蛋白。PpGL2转录因子与核桃、可可、苹果等HD-ZIP转录因子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在84.60%以上,其中与苹果HD-ZIP转录因子(XP_008384034.1)的同源性最高,为92.41%,表明不同物种的HD-ZIP转录因子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PpGL2在酵母细胞中具有转录活性和DNA结合活性,可特异性结合回文序列CAATAATTG。【结论】PpGL2转录因子属于HD-ZIP转录因子家族的IV亚族,定位于细胞核,与DNA的结合位点是回文结构CAAT(A/T)ATTG,可能参与调节桃树的生长、发育及抗逆性等重要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树 HD-ZIP转录因子 亚细胞定位 酵母单杂交 转录活性 DNA结合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分析高温对六妹羊肚菌菌丝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胡鑫钰 翟梦丹 +4 位作者 陈泽威 李汪麒 黄凯文 张宇辰 王震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50,共13页
研究高温(33℃)胁迫对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菌丝体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高温组差异表达基因,随机选取5个差异表达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转录组数据进行验证,并通过Pearson系数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与... 研究高温(33℃)胁迫对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菌丝体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高温组差异表达基因,随机选取5个差异表达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转录组数据进行验证,并通过Pearson系数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与转录组数据的相关性,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代谢途径富集分析,根据筛选出的代谢途径,进行基因集的富集分析,筛选参与菌丝体响应高温胁迫的关键基因。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温组有211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799个基因上调表达,1313个基因下调表达;5个差异表达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显著正相关(R^(2)=0.88);GO功能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显著富集在DNA复制、脂质代谢等生物过程,膜组分等细胞组分,DNA结合、药物结合等分子功能;KEGG代谢途径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在错配修复、ABC转运蛋白、淀粉和蔗糖代谢、丙酮酸代谢、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双组分系统、RNA降解、碳代谢等代谢途径;与高温胁迫相关的10个关键差异表达基因包括DNA解旋酶、分子伴侣蛋白、丙酮酸激酶、苹果酸-乳酸酶、ATP结合蛋白、多药耐药性外排泵蛋白、磷酸连接酶、组氨酸激酶、转酮醇酶和果糖-6-磷酸酮醇酶基因。研究结果为解析六妹羊肚菌响应高温胁迫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妹羊肚菌 高温胁迫 转录组测序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稻田土壤生物有效性磷及水稻磷吸收 被引量:37
4
作者 蒋炳伸 沈健林 +2 位作者 王娟 李勇 吴金水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09-317,共9页
基于生物有效性的土壤磷(biologically-based P,BBP)分级方法从植物根际介导的磷吸收机制的4个方面,即根截获、有机酸螯合、酶水解和质子分泌产生的酸化来对土壤磷进行分级,能够更便捷地评价土壤磷的有效性状况。以我国亚热带典型双季... 基于生物有效性的土壤磷(biologically-based P,BBP)分级方法从植物根际介导的磷吸收机制的4个方面,即根截获、有机酸螯合、酶水解和质子分泌产生的酸化来对土壤磷进行分级,能够更便捷地评价土壤磷的有效性状况。以我国亚热带典型双季稻田为研究对象,田间试验设置秸秆未还田且间歇淹水(S0W1)、秸秆还田且间歇淹水(S1W1)、秸秆未还田且长期淹水(S0W2)和秸秆还田且长期淹水(S1W2)4个处理,采用BBP法测定4种生物有效性磷,即氯化钙溶液浸提的磷(CaCl 2-P)、酶溶液浸提的磷(Enzyme-P)、柠檬酸溶液浸提的磷(Citrate-P)和盐酸溶液浸提的磷(HCl-P),测定了水稻磷含量并计算磷吸收量,旨在探讨秸秆还田和水分管理对稻田土壤生物有效性磷组分和水稻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季,秸秆还田处理较相应秸秆未还田处理显著增加土壤CaCl 2-P、Enzyme-P和Citrate-P,长期淹水较间歇灌溉增加CaCl 2-P和Citrate-P;晚稻季,秸秆还田处理较相应秸秆未还田处理显著增加Enzyme-P和Citrate-P,长期淹水较间歇灌溉增加CaCl 2-P。秸秆还田配合间歇灌溉及秸秆未还田配合长期淹水在早晚稻季均较对应处理(S0W1)降低HCl-P。土壤有效磷与Enzyme-P和Citrate-P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稻田有效磷主要来源于Enzyme-P和Citrate-P。秸杆还田处理较相应的秸秆未还田处理相比较显著降低早稻籽粒磷总吸收量,尤其长期淹水条件下,早稻磷总吸收量最低;而晚稻季秸秆还田处理水稻籽粒和秸秆磷吸收量高于秸秆未还田处理,且水分管理影响不显著。生物有效性磷含量(除HCl-P外)与水稻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早稻磷总吸收量呈负相关,而与晚稻磷总吸收量呈正相关。稻田土壤Citrate-P含量仅次于HCl-P,表明土壤Citrate-P对水稻磷吸收起主要贡献。综合来看,双季稻田秸秆还田有利于提高土壤磷素有效性和水稻磷素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水分管理 土壤生物有效性磷 水稻总磷吸收 水稻磷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酸化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
5
作者 赵丽 杨艳丽 +4 位作者 焦江洪 郭君洁 张伟娜 刘军和 蒋炳伸 《种业导刊》 2025年第4期24-27,共4页
土壤酸化是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影响农田养分平衡和作物正常生长,成为制约耕地质量和农业高效发展的关键因素。了解土壤酸化的原因,分析其对生物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生长的影响,采取适宜的治理措施,提高耕地质量,... 土壤酸化是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影响农田养分平衡和作物正常生长,成为制约耕地质量和农业高效发展的关键因素。了解土壤酸化的原因,分析其对生物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生长的影响,采取适宜的治理措施,提高耕地质量,严格把控耕地数量与质量红线,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酸化 农田生态 生物多样性 土壤理化性质 作物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驻马店市农田土壤酸化程度及养分情况分析
6
作者 蒋炳伸 邓权珊 +3 位作者 高梦双 谢朗妹 苗新新 张伟娜 《种业导刊》 2025年第4期77-80,共4页
土壤酸化是农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解河南省驻马店市农田土壤酸化程度及养分情况,采集来自汝南县、西平县和遂平县的共17份土壤样品,分析其土壤pH值、电导率、速效磷含量和碱解氮含量。结果表明,驻马店市农田土壤pH值为4.07~5.... 土壤酸化是农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解河南省驻马店市农田土壤酸化程度及养分情况,采集来自汝南县、西平县和遂平县的共17份土壤样品,分析其土壤pH值、电导率、速效磷含量和碱解氮含量。结果表明,驻马店市农田土壤pH值为4.07~5.64,电导率为108.73~604.33μS/cm,速效磷含量为9.04~144.74 mg/kg,碱解氮含量为74.37~248.86 mg/kg,农田土壤酸化严重,土壤盐分含量较低,速效磷和碱解氮含量偏低,不利于作物生长发育。驻马店市农田土壤酸化程度及养分情况的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改善当地土壤环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马店市 农田土壤 酸化程度 养分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生物解毒剂在人工胃肠液中对黄曲霉毒素B_(1)降解率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郭红伟 蔡永超 +5 位作者 樊春光 郝凯旋 常娟 王平 刘超齐 尹清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95-1403,共9页
【目的】试验以人工胃肠液(artificial gastrointestinal fluid,AGIF)作为反应体系,研制高效的霉菌毒素生物解毒剂,以达到有效降解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 B_(1),AFB_(1))的目的。【方法】首先考察4种益生菌在人工胃肠液中对AFB_(1)... 【目的】试验以人工胃肠液(artificial gastrointestinal fluid,AGIF)作为反应体系,研制高效的霉菌毒素生物解毒剂,以达到有效降解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 B_(1),AFB_(1))的目的。【方法】首先考察4种益生菌在人工胃肠液中对AFB_(1)的降解率,然后使用响应面设计对4种益生菌组合进行优化,制备复合益生菌;其次,将复合益生菌与不同浓度的AFB_(1)降解酶进行复合,以筛选最佳复合生物解毒剂;最后评估复合生物解毒剂对AFB_(1)的降解效果。【结果】①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n)、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和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在人工胃肠液条件下对AFB_(1)降解率分别为20.59%、19.97%、28.75%和25.67%;②利用响应面设计对4种益生菌进行优化组合,结果表明4种益生菌配比为1.0×10^(5)、1.0×10^(5)、1.0×107和1.0×10^(5)CFU/mL时,AFB_(1)降解率达到最大,为41.5%,显著大于单一益生菌降解率(P<0.05);③复合益生菌与0.1%的霉菌毒素降解酶配伍合成的复合生物解毒剂,对AFB_(1)的降解率达到55.28%,显著高于益生菌或霉菌毒素降解酶单独使用的效果(P<0.05)。【结论】本试验中由益生菌与霉菌毒素降解酶组合形成的复合生物解毒剂可有效降解AFB_(1),可为饲料中AFB_(1)的生物解毒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 1 复合益生菌 霉菌毒素降解酶 人工胃肠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PPPS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1
8
作者 胡莉 李思强 李恩中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26-1434,共9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慕课,MOOC)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为了提高生物化学的学习效果,本文结合该课程知识点杂而多、理论性强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BOPPPS教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慕课,MOOC)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为了提高生物化学的学习效果,本文结合该课程知识点杂而多、理论性强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BOPPPS教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在生物化学课程中进行了实践。BOPPPS中的情景案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逐层递进的课堂练习让学生沉醉其中。研究结果表明,体验过混合式学习的学生与通过传统学习方式学习的学生相比,实验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在学习效果上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学生的平均成绩(81.13)比对照组学生的平均成绩(76.21)提升5分左右。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学生更愿意接受新的教学模式,并愿意在未来的学期里支持继续使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学生认为,能从新的教学模式学到比传统的授课形式要多的知识,而且新的教学模式还促进了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课前愿意花费较长时间自主预习。该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了学生更好地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BOPPPS教学模式 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慕课) 混合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豆酱自然发酵的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及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李传凤 杨安琦 王明成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0-52,62,共4页
豆酱是我国较为古老的产业,目前豆酱主要通过传统方法进行生产,通过多种微生物相互作用而制成。因其香气醇厚、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豆酱目前主要以家庭小作坊的方式生产,生产技术工艺落后,造成其品质不稳定,不能满足消费市场... 豆酱是我国较为古老的产业,目前豆酱主要通过传统方法进行生产,通过多种微生物相互作用而制成。因其香气醇厚、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豆酱目前主要以家庭小作坊的方式生产,生产技术工艺落后,造成其品质不稳定,不能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该研究基于此,通过对传统发酵的豆酱在不同时期的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同时对发酵过程中的pH值、总酸度、蛋白酶活力和氨基态氮等进行测定和分析。初步对传统豆酱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变化和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旨在为今后豆酱的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酱 微生物多样性 发酵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野生梭伦剥管孔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云龙 王慧真 +2 位作者 王震 刘保卫 郑素月 《中国食用菌》 2021年第4期13-17,共5页
通过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分析,以及菌丝体培养,对采集自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山区的一株野生食用菌子实体进行了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经形态和ITS序列鉴定为梭伦剥管孔菌(Piptoporus soloniensis),属河南省新记录种。菌丝... 通过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分析,以及菌丝体培养,对采集自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山区的一株野生食用菌子实体进行了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经形态和ITS序列鉴定为梭伦剥管孔菌(Piptoporus soloniensis),属河南省新记录种。菌丝体生长适宜碳源为葡萄糖和甘露醇,适宜氮源为牛肉膏,适宜无机盐为硫酸镁,适宜生长因子为VB1,适宜生长温度为30℃,适宜初始pH为7.0。通过研究为进一步开发梭伦剥管孔菌应用价值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伦剥管孔菌 ITS鉴定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狂犬病毒免疫逃逸机制研究进展
11
作者 朱志坚 崔梦丽 +1 位作者 李金锋 刘芳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7-96,共10页
伪狂犬病毒(PRV)可引发多种动物的伪狂犬病并能感染人类,对畜牧业发展和公共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长期存在的免疫压力促使PRV不断产生变异毒株,给伪狂犬病的防控带来巨大挑战。其中,PRV介导的免疫逃逸是防控困难的重要原因。PRV编码基因在... 伪狂犬病毒(PRV)可引发多种动物的伪狂犬病并能感染人类,对畜牧业发展和公共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长期存在的免疫压力促使PRV不断产生变异毒株,给伪狂犬病的防控带来巨大挑战。其中,PRV介导的免疫逃逸是防控困难的重要原因。PRV编码基因在DNA复制、颗粒形成、疾病发展和免疫抑制等方面起关键作用。本文从病毒潜伏感染、先天免疫逃逸和获得性免疫逃逸3个方面,综述PRV劫持或干扰宿主免疫应答反应的研究进展,总结病毒元件与宿主蛋白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对PRV介导的内质网应激进行探讨,为进一步揭示PRV致病机制和探索更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毒 免疫逃逸 潜伏 先天免疫 获得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菌培养物对夏季高温环境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传凤 曾思凡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41-44,共4页
文章旨在探讨酵母菌培养物对夏季高温环境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45头处于泌乳前期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5头奶牛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奶牛则饲喂添加不同比例酵母菌培养物的基础日粮,其中试验Ⅰ组每头奶牛... 文章旨在探讨酵母菌培养物对夏季高温环境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45头处于泌乳前期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5头奶牛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奶牛则饲喂添加不同比例酵母菌培养物的基础日粮,其中试验Ⅰ组每头奶牛每日添加100g,试验Ⅱ组每头奶牛每日添加200g,饲喂56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糖率明显更高,体细胞数明显更低,且试验Ⅱ组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奶牛的乳脂率、乳蛋白率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白蛋白、T4、T3水平明显更高,皮质醇和BHBA水组间差异显著(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IL-6、HPT水平明显更低,IgA、IgM水平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综合本次试验测定指标,将酵母菌培养物添加到夏季高温环境奶牛日粮中不仅有助于提升其生产性能,还能显著提高奶牛的免疫力,减少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培养物 高温环境 奶牛 生产性能 血液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色链霉菌Ys6-101产盐霉素的发酵条件优化
13
作者 谢丽霞 蓝婴 +1 位作者 夏治强 郭红伟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11-16,共6页
盐霉素作为药物饲料添加剂在养禽业得到广泛应用和普及,但由于其主要生产来源存在耗油量大且成本高的难题,盐霉素的工业化生产受到较大阻碍。为优化盐霉素发酵过程工艺,提高盐霉素工业得率,本文基于实验室筛选菌株—白色链霉菌Ys6-101,... 盐霉素作为药物饲料添加剂在养禽业得到广泛应用和普及,但由于其主要生产来源存在耗油量大且成本高的难题,盐霉素的工业化生产受到较大阻碍。为优化盐霉素发酵过程工艺,提高盐霉素工业得率,本文基于实验室筛选菌株—白色链霉菌Ys6-101,通过改变一级种子液和二级种子液的消后pH和接种量,对盐霉素种子培养条件进行了探究和优化。结果表明,种子消后pH6.80和接种量18%分别为白色链霉菌种子培养阶段的最适pH和接种量,且发酵工艺条件优化后,即一级种子消后pH6.80,接种量20mL/110 L,二级种子消后pH6.80,接种量18%,发酵液中盐霉素效价提高了12.5%。因此,选择合适的接种量和消后pH不仅可以发挥发酵罐的最大效率,还有利于缩短发酵周期,提高发酵效价,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霉素 发酵工艺 白色链霉菌 PH 接种量 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瘟病毒反向遗传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14
作者 韩鹏 张亮 +2 位作者 王伟 王明成 郭亚男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7期230-234,共5页
瘟病毒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核酸为单股正链RNA,基因组长12.3 kb。反向遗传技术是研究病毒蛋白功能的有力工具,已经成为研究瘟病毒属的有效途径。介绍了瘟病毒的基本特征,概述了瘟病毒反向遗传操作技术的建立和发展过程,综述了... 瘟病毒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核酸为单股正链RNA,基因组长12.3 kb。反向遗传技术是研究病毒蛋白功能的有力工具,已经成为研究瘟病毒属的有效途径。介绍了瘟病毒的基本特征,概述了瘟病毒反向遗传操作技术的建立和发展过程,综述了牛病毒腹泻病毒(BVDV)、猪瘟病毒(CSFV)及其他瘟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构建以及应用该技术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并对该技术在瘟病毒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瘟病毒属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致病机制以及新型疫苗研发开辟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瘟病毒 反向遗传技术 牛病毒腹泻病毒(BVDV) 猪瘟病毒(CSFV) 病毒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果蔬保鲜技术及植物源果蔬保鲜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5
作者 谌馥佳 燕照玲 李恩中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12,44,共7页
果蔬保鲜技术作为果蔬采后贮运的重要手段,是保证我国果蔬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综述了近年来果蔬保鲜领域的常用技术,包括低温、紫外线或辐射、高压静电场、气调等物理保鲜技术,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熏蒸型防腐剂等化学保鲜技术,结... 果蔬保鲜技术作为果蔬采后贮运的重要手段,是保证我国果蔬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综述了近年来果蔬保鲜领域的常用技术,包括低温、紫外线或辐射、高压静电场、气调等物理保鲜技术,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熏蒸型防腐剂等化学保鲜技术,结合当前发展趋势,总结了近年来化学保鲜剂替代品——植物源绿色果蔬保鲜剂的研究概况,并提出制定植物源果蔬保鲜剂质量标准评价体系的建议和今后果蔬保鲜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 物理保鲜 化学保鲜 植物源果蔬保鲜剂 质量标准评价体系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P5CS1基因转化羽衣甘蓝增强耐盐性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大红 刘宏伟 +5 位作者 秦兰娟 崔文艺 李伟 李春枝 宋丽 李鸿雁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68-773,共6页
【目的】分析转拟南芥△1-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1)基因羽衣甘蓝的耐盐性,为获得较强的耐盐性羽衣甘蓝品种及其抗逆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拟南芥P5CS1基因(AtP5CS1)经农杆菌介导转入羽衣甘蓝植物中,在盐胁迫下,分别检测转基... 【目的】分析转拟南芥△1-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1)基因羽衣甘蓝的耐盐性,为获得较强的耐盐性羽衣甘蓝品种及其抗逆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拟南芥P5CS1基因(AtP5CS1)经农杆菌介导转入羽衣甘蓝植物中,在盐胁迫下,分别检测转基因植株与野生型植株的AtP5CS1 mRNA表达量、幼苗脯氨酸含量、株系根系性状、整株干质量和鲜质量、叶片相对水含量、叶片电导率和整株存活率。【结果】在150 mmol/L NaCl胁迫下,转基因植株的P5CS1基因mRNA可正常表达,与对照相比,转基因株系Y1、Y2的主根和最长侧根长度较长,侧根数目较多,整株干质量和鲜质量较重;而且相对水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植株(P<0.05,下同),脯氨酸含量及存活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植株(P<0.01),叶片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对照植株。【结论】转AtP5CS1基因植株的耐盐表型优于对照,即AtP5CS1基因在羽衣甘蓝中的表达明显改善了转基因植株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衣甘蓝 拟南芥 △1-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 脯氨酸 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分类学互动教学应用模式探讨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军和 杨艳丽 禹明甫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4期124-126,共3页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应用型人才,设计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昆虫分类学分组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改革,增强昆虫分类学知识记忆和应用性,包括昆虫分类学教学方法的设定、目标的确立、互动讨论的方式。分析了学生参与,角色转化、...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应用型人才,设计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昆虫分类学分组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改革,增强昆虫分类学知识记忆和应用性,包括昆虫分类学教学方法的设定、目标的确立、互动讨论的方式。分析了学生参与,角色转化、分组讨论对学生掌握昆虫分类学的好处。课堂教学中注重分组讨论、师生互动,使教与学得到有机统一,不仅是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分类学 互动式 参与式 分组讨论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羽衣甘蓝BoWRKY10基因克隆及其转基因烟草耐旱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红启 杨勇 +2 位作者 闫艳 范杰 李鸿雁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478-2484,共7页
【目的】克隆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a DC)转录因子基因BoWRKY10,解析羽衣甘蓝BoWRKY10转录因子的抗旱调控机制。【方法】通过RT-PCR从羽衣甘蓝叶片cDNA中扩增编码WRKY的BoWRKY10基因并转入烟草中。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 【目的】克隆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a DC)转录因子基因BoWRKY10,解析羽衣甘蓝BoWRKY10转录因子的抗旱调控机制。【方法】通过RT-PCR从羽衣甘蓝叶片cDNA中扩增编码WRKY的BoWRKY10基因并转入烟草中。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该基因在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干旱10 d后复水,转基因株系存活率显著高于野生型(WT)。种子萌发试验表明,正常1/2 MS培养基上,转基因株系OE3、OE4和OE6发芽率和野生型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然而在15%PEG 4000培养基上OE3、OE4和OE6萌发率分别为65.9%、75.4%和84.3%,野生型仅为22.5%,且14 d后转基因株系根长显著高于野生型。同时,转基因株系AB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OD、CAT和SOD活性较高,而MDA和H_(2)O_(2)含量比野生型显著降低,干旱胁迫响应基因NtSOD、NtAPX、NtCAT、NtGST、NtSPSAt和NtNCED1在OE3转基因株系中表达量显著高于野生型。【结论】羽衣甘蓝中的转录因子BoWRKY10可以显著提高烟草耐旱性,BoWRKY10可作为植物耐逆基因工程的优良基因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KY 抗旱性 转基因烟草 羽衣甘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MsDREB1基因的诱导表达增强大豆的耐盐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大红 蒋炳伸 +1 位作者 邬海燕 李鸿雁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23,共7页
基因转录调节是植物对非生物胁迫适应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转录调节因子在胁迫信号转导途径中调节下游基因的表达,在建立植物对胁迫适应性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DREB是功能多样的转录调节因子蛋白家族,家族成员在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方面... 基因转录调节是植物对非生物胁迫适应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转录调节因子在胁迫信号转导途径中调节下游基因的表达,在建立植物对胁迫适应性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DREB是功能多样的转录调节因子蛋白家族,家族成员在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研究以苜蓿MsDREB1基因为目的基因,分别把MsDREB1克隆到35S启动子与rd29A启动子之后,并把两种载体用农杆菌介导转入大豆基因组中,通过Southern检测转基因植株。15 d龄的幼苗在200 mmol·L^(-1)NaCl胁迫条件下,用RT-PCR分析基因不同时间的表达差异;并测定叶绿素、丙二醛、H_2O_2、SOD、相对根长及相对地上部分长度。结果表明:转MsDREB1基因在两种启动子驱动下均有一定耐盐能力,但存在差异。在非胁迫下35S启动子调控的MsDREB1为超量表达,而rd29A启动子调控MsDREB1表达量较低;在盐胁迫下,rd29A:MsDREB1表达量高于35S:MsDREB1的表达量;MsDREB1超量表达抑制植株正常生长。MsDREB1诱导表达耐盐性效果更明显,其植株脯氨酸含量、SOD活性均显著高于MsDREB1超量表达,而H_2O_2和MDA含量则显著低于MsDREB1超量表达。结果说明MsDREB1作为转录调节因子参与了植物的渗透调节,对植物的耐盐性具有贡献。该试验研究两种启动子调控的转MsDREB1基因大豆耐盐效果,为MsDREB1基因在大豆耐盐基因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MsDREB1 RD29A启动子 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在哺乳动物性腺发育中的功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谌馥佳 王春弘 +1 位作者 李大红 李恩中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61-868,共8页
MicroRNA(miRNA)作为一种内源性的非编码RNA,以影响靶基因表达的方式来调节机体功能。miRNA能调控哺乳动物性腺(睾丸和卵巢)的发育,促进精子与卵母细胞的分化成熟,影响受精卵的发育过程,并可能作为诊断生殖疾病卵巢癌的重要指标。本文对... MicroRNA(miRNA)作为一种内源性的非编码RNA,以影响靶基因表达的方式来调节机体功能。miRNA能调控哺乳动物性腺(睾丸和卵巢)的发育,促进精子与卵母细胞的分化成熟,影响受精卵的发育过程,并可能作为诊断生殖疾病卵巢癌的重要指标。本文对miRNA的生物合成过程,miRNA在哺乳动物性腺发育以及卵巢癌变过程中的调控功能进行了综述,提出该领域主要发展方向是miRNA在哺乳动物性腺发育中的体内功能研究,希望以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手段,从分子、系统等不同角度阐明单一某种miRNA在哺乳动物性腺发育及卵巢癌变过程中的具体调节机制和信号通路情况。这为研究哺乳动物生殖疾病,选育畜牧生产中优质品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哺乳动物 睾丸 卵巢 精子 卵巢癌 性腺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