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球形氧化铝粒径对酚醛树脂导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徐震 邱康文 +2 位作者 胡琳 白柳杨 欧阳玉阁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9-1236,共8页
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聚合物材料因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化学稳定性、易加工性能等,被广泛用于热管理材料领域。然而,聚合物材料的固有热导率较低,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将不同粒径的球形Al_(2)O_(3)添加到酚醛树脂(PF)基体中,用以... 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聚合物材料因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化学稳定性、易加工性能等,被广泛用于热管理材料领域。然而,聚合物材料的固有热导率较低,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将不同粒径的球形Al_(2)O_(3)添加到酚醛树脂(PF)基体中,用以提升它的热传输性能。重点研究了Al_(2)O_(3)的粒径和Al_(2)O_(3)的负载量对PF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总填充量为75%,大小粒径的两种Al_(2)O_(3)颗粒比例为1∶1时,Al_(2)O_(3)/PF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提升为1.611 W/(m·K),相对与纯PF的热导率提升了近8倍。同时,在同样的负载量下,PF复合材料达到的热导率高于只添加小颗粒或者只添加大颗粒的PF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这归因于两种粒径范围的球形Al_(2)O_(3)杂化时,粒径小的Al_(2)O_(3)颗粒填充到大粒径Al_(2)O_(3)颗粒的缝隙中,在基体中构建了更多的热传输通路。热重测试结果表明,添加Al_(2)O_(3)的PF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提升,Al_(2)O_(3)/PF复合材料的最高分解温度从517℃提高到543℃。研究工作为制备高性能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氧化铝 粒径 杂化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磨床液压系统可靠性建模与评估 被引量:9
2
作者 刘勇军 杨勇 范晋伟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20,共5页
针对数控磨床液压系统故障率高、可靠性低的问题,连续跟踪并采集了液压系统的可靠性数据,利用不同的分布函数建立了液压系统的可靠性模型,提出了不同模型下对可靠性指标进行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方法。通过K-S检验、模型优选、评估指标与... 针对数控磨床液压系统故障率高、可靠性低的问题,连续跟踪并采集了液压系统的可靠性数据,利用不同的分布函数建立了液压系统的可靠性模型,提出了不同模型下对可靠性指标进行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方法。通过K-S检验、模型优选、评估指标与观测值的对比发现,液压系统的分布模型更适合于伽马分布,液压系统的可靠性指标MTBF为10345 h。所述的建模和评估方法可以用于液压系统的可靠性设计,也可以为数控磨床其他子系统的建模和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磨床 液压系统 可靠性建模 可靠性评估 K—S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数据流进行电控故障诊断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艳山 金庆华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6年第10期36-37,共2页
针对当前汽车自诊断系统所设置的故障码不能涵盖电控系统的全部故障的现状,通过采用专用故障诊断仪器读取数据流,能更准确、快速判断电控发动机故障点及故障原因。通过典型案例表明,通过对动态数值的分析,可以比单独利用故障码进行故障... 针对当前汽车自诊断系统所设置的故障码不能涵盖电控系统的全部故障的现状,通过采用专用故障诊断仪器读取数据流,能更准确、快速判断电控发动机故障点及故障原因。通过典型案例表明,通过对动态数值的分析,可以比单独利用故障码进行故障排除更加有效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流 电控发动机 故障诊断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汽车4WS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艳山 朱亚伟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7年第1期56-59,共4页
针对两轮转向弯道行驶时操纵稳定性差的问题,设计了四轮转向控制系统,该系统以AT89S52作为中央处理器,主要由传感器模块、信号采集调理电路、转向电机及传动机构等组成。与两轮转向相比,4WS(Fourwheel Steering)控制系统能有效地提高低... 针对两轮转向弯道行驶时操纵稳定性差的问题,设计了四轮转向控制系统,该系统以AT89S52作为中央处理器,主要由传感器模块、信号采集调理电路、转向电机及传动机构等组成。与两轮转向相比,4WS(Fourwheel Steering)控制系统能有效地提高低速转向时的机动性和高速转向时的操纵稳定性,便于汽车高速行驶时转急弯和变线调整,减小调头时的转弯半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WS控制系统 AT89S52 程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排气管道低频噪声的半主动消声装置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超 张羽 朱亚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69-272,共4页
为了控制排气管道中的低频噪声,提出一种基于HQ管的新型半主动消声装置,设计并试制了半主动消声装置及实验台架系统,开展了半主动消声装置的有限元仿真与实验研究以及被动消声器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仿真和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半主动消... 为了控制排气管道中的低频噪声,提出一种基于HQ管的新型半主动消声装置,设计并试制了半主动消声装置及实验台架系统,开展了半主动消声装置的有限元仿真与实验研究以及被动消声器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仿真和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半主动消声装置在低频段具有良好的消声效果,尤其是对于50Hz-150Hz的频段,平均消声量在35d B左右,其性能明显优于被动消声器;在150Hz-350Hz的频段,半主动消声器整体消声性能在抗性消声器之上;在350Hz以上的频段,半主动消声器的消声性能相比于抗性消声器则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Q管 排气管道 低频噪声 半主动消声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免疫记忆克隆算法的空间网架结构减震装置优化配置 被引量:6
6
作者 展猛 王社良 张丽珍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3-160,共8页
针对遗传算法容易陷入早熟收敛和群体多样性差的问题,基于生物免疫系统中的克隆选择、免疫记忆以及免疫自调节机理,采用混沌化初始抗体群,并引入抗体浓度和抗体激励度,提出一种可以动态调节变异概率和克隆规模的自适应免疫记忆克隆算法(... 针对遗传算法容易陷入早熟收敛和群体多样性差的问题,基于生物免疫系统中的克隆选择、免疫记忆以及免疫自调节机理,采用混沌化初始抗体群,并引入抗体浓度和抗体激励度,提出一种可以动态调节变异概率和克隆规模的自适应免疫记忆克隆算法(Adaptive immune memory clone algorithm,AIMCA)。以模态可控度作为优化目标准则的影响因素,分别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IGA)和AIMCA对一个85节点、288杆件的空间平板网架结构的作动器进行优化配置研究,分析两种算法在搜索能力、种群多样性和收敛速度上的差异,探讨AIMCA在作动器优化问题中优势和可行性。结果表明,遗传算法即使通过一定的改进,也很难满足对复杂问题的高维寻优要求,而AIMCA由于引入了记忆单元和免疫自调节机制,大大提高了其空间搜索能力,维持了较好的种群多样性;且收敛到同一精度,AIMCA收敛速度要比IGA快的多。在减震装置优化控制中,AIMCA可以获得更优的布置位置和更大的减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免疫记忆 克隆算法 网架结构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酸动力电池高阶PNGV改进模型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勇 严运兵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共8页
为了提高动态工况下铅酸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的估算精度,针对现有Thevenin模型和PNGV模型仅有一个极化环节、动态工况下暂态响应精度不高的缺点,进行了铅酸动力电池等效电路模型的改进研究。在PNGV模型基础上增加极化环节,建立了改进... 为了提高动态工况下铅酸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的估算精度,针对现有Thevenin模型和PNGV模型仅有一个极化环节、动态工况下暂态响应精度不高的缺点,进行了铅酸动力电池等效电路模型的改进研究。在PNGV模型基础上增加极化环节,建立了改进高阶PNGV等效电路模型和对应的Simulink模型。采用高速可编程电子负载和电压电流数据采集卡搭建实验平台、以EVF-38铅酸动力电池为对象进行了不同倍率放电、脉冲放电和动态工况放电实验,根据采集的实验数据,运用遗传算法(GA)对改进模型极化环节参数在电流加载和卸载条件下分别进行了辨识。将动态工况下模型输出的仿真电压与实验实测电压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精度。改进后的高阶PNGV模型脉冲放电和动态工况仿真端电压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0.986%和2.155%,相对于原PNGV模型,动态工况实验仿真精度最大提高了1.313%,实验结果验证了铅酸动力电池高阶PNGV改进模型具有更好的准确性和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酸动力电池 等效电路模型 PNGV模型 参数辨识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齿面剥落失效及裂纹源预测研究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4
8
作者 肖伟中 郭敏锐 李纪强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51-254,共4页
根据齿面下应力与强度的分布关系,对渗碳齿轮接触疲劳失效及疲劳裂纹萌生区域进行了预测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试验齿轮的残余应力、载荷与硬度的分布关系,得出齿面下0.4~0.6 mm是疲劳失效裂纹萌生区域。经接触疲劳试验得到失效齿轮裂... 根据齿面下应力与强度的分布关系,对渗碳齿轮接触疲劳失效及疲劳裂纹萌生区域进行了预测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试验齿轮的残余应力、载荷与硬度的分布关系,得出齿面下0.4~0.6 mm是疲劳失效裂纹萌生区域。经接触疲劳试验得到失效齿轮裂纹源的深度为0.52 mm,预测所得到的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碳齿轮 疲劳裂纹 剪切应力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滑移量对带限位装置滑移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展猛 张丽珍 陈秀云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9-65,共7页
以软钢圆锥棒作为消能限位器,二硫化钼作为摩擦材料,采用连续Bouc-Wen模型来模拟限位器的非线性恢复力,建立不同自由滑移量的带限位器基础滑移隔震结构的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分析了5层隔震框架结构在不同状态时的动力特性,以及不... 以软钢圆锥棒作为消能限位器,二硫化钼作为摩擦材料,采用连续Bouc-Wen模型来模拟限位器的非线性恢复力,建立不同自由滑移量的带限位器基础滑移隔震结构的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分析了5层隔震框架结构在不同状态时的动力特性,以及不同加速度峰值下El Centro波和天津波激励时的地震反应,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由试验结果推出的结构原型频率值和位移值与数值模拟结果较为接近,且加速度放大系数的试验值和仿真值吻合也较好,MATLAB/Simulink较好地实现了滑移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仿真分析。随着自由滑移量的增大,上部结构的加速度变化不大,层间位移始终较小,隔震层的相对位移逐渐增大,而限位器的最大变形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位器 滑移隔震 滑移量 MATLAB/SIMULINK 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随机传感器增益退化下的多传感融合估计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迎军 张飞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4-48,共5页
研究了传感器存在随机增益退化故障的不确定随机系统的融合状态估计问题。首先,将系统不确定性建模为系统矩阵中存在的随机参数扰动,利用期望与方差已知的随机变量描述传感器随机增益退化故障。然后,设计了一种局部估计器,并以估计器的... 研究了传感器存在随机增益退化故障的不确定随机系统的融合状态估计问题。首先,将系统不确定性建模为系统矩阵中存在的随机参数扰动,利用期望与方差已知的随机变量描述传感器随机增益退化故障。然后,设计了一种局部估计器,并以估计器的增益为决策量,建立以矩阵加权融合估计误差为代价的优化问题。对于获得最优的决策增益的闭合形式是非常困难的,所以,选取融合估计误差的一个上界并对其进行最小化处理,得到次优的决策增益。最后,给出算例仿真来验证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随机增益退化 模型不确定性 局部估计器 矩阵加权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苹果表面缺陷检测 被引量:10
11
作者 程磊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1-145,共5页
通过适应值函数建立了粒子早熟判断机制,自适应调节粒子权重和反余弦策略调整粒子加速因子优化粒子寻优,给出苹果表面缺陷检测流程。试验仿真显示该算法检测苹果表面缺陷的轮廓较为清晰,漏检率测试指标最大为4.5%小于其他算法的,完成漏... 通过适应值函数建立了粒子早熟判断机制,自适应调节粒子权重和反余弦策略调整粒子加速因子优化粒子寻优,给出苹果表面缺陷检测流程。试验仿真显示该算法检测苹果表面缺陷的轮廓较为清晰,漏检率测试指标最大为4.5%小于其他算法的,完成漏检率所消耗的时间最少,为苹果质量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表面缺陷 粒子群算法 自适应 反余弦 检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匹配设计及多工况仿真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郭敏锐 杨勇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2-65,88,共5页
动力系统是纯电动汽车的核心组成部分,整车的性能与动力系统匹配设计密切相关,匹配设计不合理不仅会影响整车动力性能的发挥,而且会减少整车的续驶里程。准确合理的匹配设计是电动汽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根据汽车理论知识和整车动力性... 动力系统是纯电动汽车的核心组成部分,整车的性能与动力系统匹配设计密切相关,匹配设计不合理不仅会影响整车动力性能的发挥,而且会减少整车的续驶里程。准确合理的匹配设计是电动汽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根据汽车理论知识和整车动力性能指标要求,匹配设计了整车动力系统各个参数,借助MATLAB/Simulink和ADVISOR仿真软件,在多工况下仿真出整车的动力性能和续驶里程,通过对比分析仿真图像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参数匹配设计合理,各项性能均达到设计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动力系统 多工况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暗通道算法的图像去雾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程磊 刘勇军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0-224,共5页
为了提高图像去雾效果,提出一种改进暗通道(IDCP)算法,通过缩小图像结合3个暗通道线性拟合方法对透射率进行精确计算,在大气值一定区间内利用四叉树细分算法求取图像的大气光值最终估计值,为避免图像饱和度偏低进行了颜色补偿。实验仿... 为了提高图像去雾效果,提出一种改进暗通道(IDCP)算法,通过缩小图像结合3个暗通道线性拟合方法对透射率进行精确计算,在大气值一定区间内利用四叉树细分算法求取图像的大气光值最终估计值,为避免图像饱和度偏低进行了颜色补偿。实验仿真显示该算法去雾后的图像在视觉上更加清新自然,对不同的图像的客观评价值优于其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图像去雾 改进暗通道算法 大气光值 透射率 颜色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涡流传感器的烟包内衬纸缺陷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勇 刘勇军 邝自仲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8-133,共6页
根据烟包内衬纸缺陷检测需要,采用涡流传感器阵列对内衬纸缺陷进行非接触无损在线检测和判定,由PLC控制高速电磁气阀喷射压缩空气脉冲对缺陷烟包进行剔除。经实验测试,系统具有较高的准确度、良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关键词 电涡流传感器 烟包内衬纸包装缺陷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列四缸发动机曲轴扭转振动固有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洪飞 闫守成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40-243,共4页
准确分析发动机曲轴扭转固有特性是曲轴扭振减振器设计的基础,以某四缸汽油发动机曲轴轴系为研究对象,分别用基于有限元模型和集总参数模型模态分析法计算曲轴轴系扭转固有特性。对建立曲轴轴系有限元模型方法,特别是活塞连杆机构的几... 准确分析发动机曲轴扭转固有特性是曲轴扭振减振器设计的基础,以某四缸汽油发动机曲轴轴系为研究对象,分别用基于有限元模型和集总参数模型模态分析法计算曲轴轴系扭转固有特性。对建立曲轴轴系有限元模型方法,特别是活塞连杆机构的几种等效方法及集总参数模型中曲轴各段扭转刚度有限元全模型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对不同方法获得固有特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连杆轴颈中央截面分段直接刚度计算法和基于连杆轴颈和主轴颈中央截面分段然后串联间接法两种途径计算的曲轴各段扭转刚度一致性好,精度满足工程要求;基于集总参数模型与有限元模型的扭转固有特性分析结果一致,这两种方法是统一的,可直接应用于工程分析或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列四缸发动机 曲轴 轴系 扭转振动 固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马铃薯捡拾分级机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8
16
作者 肖伟中 高迎春 +1 位作者 陈海需 张艳山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0-134,共5页
针对国内普遍存在的马铃薯挖掘机将薯块挖掘条铺后人工捡拾、分选而带来的工作效率低及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小型马铃薯捡拾分级收获机。该机主要由捡拾装置、薯土分离装置、薯块升运装置、薯块分级装置及收集装置等组成,可一次... 针对国内普遍存在的马铃薯挖掘机将薯块挖掘条铺后人工捡拾、分选而带来的工作效率低及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小型马铃薯捡拾分级收获机。该机主要由捡拾装置、薯土分离装置、薯块升运装置、薯块分级装置及收集装置等组成,可一次性完成马铃薯的捡拾、分级、收集等工作,有效地解决了马铃薯收获后人工捡拾、分拣等费时费力的问题,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收获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捡拾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度的液压系统可靠性模型优选方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勇军 杨勇 张艳山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8-172,共5页
针对目前以假设检验等方法进行模型优选区分度和准确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斜率相似和中值相近的灰色关联度模型优选方法,研究了该优选方法的算法。根据采集的数控磨床液压系统的可靠性数据,分别用5种概率密度函数对液压系统进行了建... 针对目前以假设检验等方法进行模型优选区分度和准确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斜率相似和中值相近的灰色关联度模型优选方法,研究了该优选方法的算法。根据采集的数控磨床液压系统的可靠性数据,分别用5种概率密度函数对液压系统进行了建模,并利用所提模型优选方法对5种分布模型进行了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液压系统最适合于伽马分布。与相关系数法、传统灰色关联度法、K-S检验等方法进行模型优选相比,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度的模型优选方法的区分度分别提高了86.42%、67.27%、2.59%,且准确性很高,优选效果良好。所述的模型优选方法可以用于可靠性模型的优选,也可以为其他曲线拟合的优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系统 灰色关联度 可靠性模型 拟合优度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花生免耕施肥播种机研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东升 肖伟中 +2 位作者 王江涛 李伟 刘怀玉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45,共6页
针对国内花生机械播种机普遍存在缠绕壅堵、出苗不均匀等问题,设计一种新型花生免耕施肥播种机。该机设计新型的破茬清茬防缠绕刀具,并采用同位施肥技术,可一次性完成秸秆粉碎、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等作业。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免... 针对国内花生机械播种机普遍存在缠绕壅堵、出苗不均匀等问题,设计一种新型花生免耕施肥播种机。该机设计新型的破茬清茬防缠绕刀具,并采用同位施肥技术,可一次性完成秸秆粉碎、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等作业。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免耕施肥播种机通过性能良好,有效地解决了秸秆对缠绕壅堵问题。播种、施肥深度合格率和变异系数分别为96%、92%和19.5%、15.6%,作业质量符合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免耕 施肥 播种机 新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31铸轧镁合金植酸转化成膜过程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行舒乐 肖伟中 +2 位作者 车威 张艳山 王木乐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5-99,共5页
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Leica光学显微镜(OM)观察了AZ31铸轧镁合金板材的表面组织和其植酸转化膜表面形貌,利用电化学工作站监测铸轧板的植酸转化膜成膜过程的电位-转化时间曲线,通过OM、极化曲线等方法分析了转化时间对转化膜... 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Leica光学显微镜(OM)观察了AZ31铸轧镁合金板材的表面组织和其植酸转化膜表面形貌,利用电化学工作站监测铸轧板的植酸转化膜成膜过程的电位-转化时间曲线,通过OM、极化曲线等方法分析了转化时间对转化膜表面形貌及腐蚀速率的影响,研究并分析了铸轧镁合金转化膜的成膜机理。结果表明:转化膜形成过程主要包括快速溶解、成膜初期、成膜中期和成膜后期4个阶段;转化膜主要由大量的等轴状的网纹膜组成,网纹膜尺寸随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而网纹宽度则增大;转化膜的腐蚀速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这与转化膜的结构、致密性相关。阳极极化过程主要以孔蚀和丝状腐蚀为主,这主要与铸轧板存在的微观裂纹缺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轧镁合金 植酸转化膜 极化曲线 腐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衬底注入技术的交叉耦合式QVCO设计
20
作者 魏迎军 张飞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4-77,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衬底注入技术的正交压控振荡器(QVCO)。此QVCO的实现是基于两个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的耦合作用,并没有任何额外的耦合器件。在相位噪声、正交相位误差、调谐范围以及功耗方面,对所提出的QVCO与传统的QVCO进行了比较。仿真... 提出了一种基于衬底注入技术的正交压控振荡器(QVCO)。此QVCO的实现是基于两个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的耦合作用,并没有任何额外的耦合器件。在相位噪声、正交相位误差、调谐范围以及功耗方面,对所提出的QVCO与传统的QVCO进行了比较。仿真表明:该QVCO在4.1 GHz处取得了0.62°的正交相位误差,采用标准的0.13μm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对该QVCO进行流片实现,芯片面积为0.51 mm×0.87 mm。测试结果表明:在3.95 GHz处的相位误差为-118.5 d Bc/Hz@1MHz,在0.5 V电源电压供电下,消耗的功耗为0.41 m W,适用于低功耗需求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集成电路 低功耗 衬底注入 交叉耦合 正交压控振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