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轨迹预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
作者 邵雷 雷虎民 赵锦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39,共6页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轨迹预测对其自身制导控制与对其防御拦截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合作与非合作两个角度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轨迹预测中采用的常用方法进行了分析,在合作飞行器的轨迹预测中,重点结合飞行器预测校正制导过程...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轨迹预测对其自身制导控制与对其防御拦截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合作与非合作两个角度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轨迹预测中采用的常用方法进行了分析,在合作飞行器的轨迹预测中,重点结合飞行器预测校正制导过程对解析法与数值法进行了归纳与分析;在非合作飞行器的轨迹预测中,主要分析了基于运动模型预测、基于概率密度预测与基于博弈对抗预测等几种不同轨迹预测方法。最后对轨迹预测的可能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轨迹预测 合作 非合作 拦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模型的再入滑翔类飞行器轨迹在线调整算法设计
2
作者 邵雷 李明杰 赵锦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4-72,共9页
针对再入滑翔类飞行器滑翔过程各种复杂条件不确定以及任务不确定问题,将轨迹离线优化与在线调整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模型的轨迹在线调整算法。该算法利用离线Radau伪谱函数表征飞行轨迹,构建轨迹局部模型,并通过轨迹约束空间离... 针对再入滑翔类飞行器滑翔过程各种复杂条件不确定以及任务不确定问题,将轨迹离线优化与在线调整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模型的轨迹在线调整算法。该算法利用离线Radau伪谱函数表征飞行轨迹,构建轨迹局部模型,并通过轨迹约束空间离散化形成局部模型集;在线运行过程中,引入模糊聚类思想,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隶属度的局部模型子集构建与更新方法,根据实时飞行状态以及任务约束构建与更新局部模型子集,并采用加权融合方法实现轨迹在线生成。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算法的轨迹生成与在线调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入滑翔飞行器 在线轨迹生成 局部模型 任务不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源被动雷达时差定位方法及其精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赵锦 芮同林 邵雷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1-167,共7页
结合Chan定位算法,对四站无源被动雷达三维时差定位技术中的定位算法、模糊无解、精度分析进行了研究。给出了Chan定位算法的推导,分析了定位模糊和无解的原因;研究了定位性能,分析了时差测量误差和站址误差等因素对定位精度的影响;通... 结合Chan定位算法,对四站无源被动雷达三维时差定位技术中的定位算法、模糊无解、精度分析进行了研究。给出了Chan定位算法的推导,分析了定位模糊和无解的原因;研究了定位性能,分析了时差测量误差和站址误差等因素对定位精度的影响;通过仿真研究了多种布站形式下的GDOP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无源定位 精度分析 定位模糊 时差 GDOP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似然比检验的目标机动检测方法
4
作者 邵雷 贺杨超 赵锦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69,共6页
针对博弈对抗过程目标意图识别中的机动检测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似然比检验的目标机动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目标实时观测数据进行机动检测,将目标机动检测问题转化为目标观测时间序列数据检验问题。首先,基于极大似然原理对目标运动状... 针对博弈对抗过程目标意图识别中的机动检测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似然比检验的目标机动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目标实时观测数据进行机动检测,将目标机动检测问题转化为目标观测时间序列数据检验问题。首先,基于极大似然原理对目标运动状态进行回归估计;其次,利用似然比检验原理设计检测模型,构建目标机动检测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噪声环境下具有较好的误检测和检测延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检测 似然比 回归估计 时间序列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ENT仿真的印刷机墨辊冷却结构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耿阳婕 刘宇怀 +1 位作者 赵天鹏 郝昱宇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5-169,共5页
目的研究印刷机输墨系统中串墨辊在定常状态下表面温度的分布情况。方法利用Pro/E对现有墨辊结构进行了三维建模,使用FLUENT仿真定常状态下串墨辊内部流体状况,得到了墨辊表面温度分布云图。结果得到现有结构墨辊表面温度集中在23.6℃左... 目的研究印刷机输墨系统中串墨辊在定常状态下表面温度的分布情况。方法利用Pro/E对现有墨辊结构进行了三维建模,使用FLUENT仿真定常状态下串墨辊内部流体状况,得到了墨辊表面温度分布云图。结果得到现有结构墨辊表面温度集中在23.6℃左右,温差为1.1℃,根据分析结果对现有结构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墨辊表面温度主要集中在22.87℃左右。结论新结构可使一台印刷机每年节省电量12 776 k W·h,新型串墨辊结构相比内套辊式墨辊冷却结构,更能满足当今企业追求的绿色环保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印机 串墨辊 冷却 FLU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