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农业生物质资源化工程课程交互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学婷
夏晨曦
+4 位作者
陈萌萌
李哲
李文哲
张全国
茹光明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6期150-153,共4页
农业生物质资源化工程是以化学、微生物学、能源工程和机械设计等学科知识交织融合与渗透的综合应用型课程,课程围绕生物质高值化利用作展开。针对课程呈现出知识结构复杂、体量大、跨度广和理论知识晦涩难懂等特点,通过对课程及教学过...
农业生物质资源化工程是以化学、微生物学、能源工程和机械设计等学科知识交织融合与渗透的综合应用型课程,课程围绕生物质高值化利用作展开。针对课程呈现出知识结构复杂、体量大、跨度广和理论知识晦涩难懂等特点,通过对课程及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基于OBE-CDIO理念提出构建交互混合式教学模式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进行改进,满足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农业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资源化
交互混合教学
教学模式
成果导向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办高校农业工程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
作者
王艳锦
张全国
+2 位作者
张洛明
李高申
茹光明
《农业与技术》
2020年第20期179-180,共2页
农业工程学科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民办高校体制灵活,如何充分发挥民办高校优势,培养造就一支懂农、爱农的满足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农业工程人才队伍值得深入思考,本文分别从本科人才...
农业工程学科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民办高校体制灵活,如何充分发挥民办高校优势,培养造就一支懂农、爱农的满足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农业工程人才队伍值得深入思考,本文分别从本科人才培养、研究生培养和新型职业农民3个方面,对民办高校农业工程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农业工程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态文明时代农业工程学科内涵探讨
被引量:
6
3
作者
张全国
杨雪梅
+8 位作者
王应宽
李文哲
夏晨曦
徐广印
茹光明
孙勇
王艳锦
王振锋
李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93-298,共6页
生态文明时代农业工程学科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该研究依据生态文明时代的新思想与新要求,提出了生态文明时代农业工程学科新的内涵,探讨了农业工程学科研究对象、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等学科要素的演变。生态文明时代农业工程学科的研究...
生态文明时代农业工程学科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该研究依据生态文明时代的新思想与新要求,提出了生态文明时代农业工程学科新的内涵,探讨了农业工程学科研究对象、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等学科要素的演变。生态文明时代农业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从农业生物系统向农业生态系统拓展、理论体系融入生态文明理念、研究方法应具备系统工程思维,并对国内外农业工程学科探索实践的事例进行了分析,为社会持续繁荣的农业文化伦理形态提供技术支撑,使农业工程学科成为推进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的科学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工程
生态
文明
学科内涵
学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能互补型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系统能量流动过程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杨雪梅
张志萍
+3 位作者
王艳锦
张寰
贺超
张全国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36-941,共6页
主要研究多能互补型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依据太阳能、生物能及余热能等多能互补原理将整个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系统装置建在太阳能温室内,优化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系统的高效低耗保温技...
主要研究多能互补型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依据太阳能、生物能及余热能等多能互补原理将整个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系统装置建在太阳能温室内,优化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系统的高效低耗保温技术。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温室能量流动过程的分析和计算,沼气排出带走的热量是造成热量流失的主要部分,占总热损失的43.09%,污水排放携带走的热量次之,占总热损失的36.05%,地面传热造成的热损最少,占总热损失的0.59%,旨在为提高多能互补型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系统高效低耗稳定运行性及其经济环境效益,对进一步完善农业废弃物多联产资源化理论与技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厌氧发酵
能量流动
多能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镁硅改性烟秆炭吸附特性和能力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胡泽森
岳建芝
+3 位作者
王慷
张志萍
荆艳艳
张全国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7-476,共10页
【目的】研究镁硅改性烟秆炭吸附特性和能力,解决水体中过量的氮和磷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并实现废弃生物质烟草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将烟草秸秆通过热解制备烟秆生物炭,再由MgCl 2和Na 2 SiO 3对其浸渍改性,用于吸附水体中的氮、...
【目的】研究镁硅改性烟秆炭吸附特性和能力,解决水体中过量的氮和磷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并实现废弃生物质烟草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将烟草秸秆通过热解制备烟秆生物炭,再由MgCl 2和Na 2 SiO 3对其浸渍改性,用于吸附水体中的氮、磷并研究其吸附特性。【结果】改性后烟秆炭对氮和磷的吸附量分别为4.26和37.93 mg·g-1,分别是改性前的5和11.6倍;改性后烟秆炭镁、硅含量分别是改性前的26.5和4.5倍;烟秆炭的BET测定结果表明,改性提高了烟秆炭的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孔隙结构更加发达;改性后的烟秆炭出现新的衍射峰,改性引入了新的表面官能团。改性烟秆炭在中性或弱碱性环境下对氮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吸附磷的pH值范围相对较宽。改性烟秆炭对氮和磷的吸附过程分别符合颗粒内扩散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方式主要为化学吸附;吸附类型均符合Langmuir模型,为单分子层吸附;改性烟秆炭在双溶质溶液中对氮、磷的吸附量相比在单溶质溶液中有显著提升,说明氮和磷在水中共存时对烟秆炭吸附产生协同作用。【结论】镁硅改性烟秆生物炭可以高效去除水体中的氮和磷,是一种高效除氮磷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
磷
烟秆炭
改性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光照波长对HAU-M1光合菌群产氢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凯
王毅
+1 位作者
路朝阳
张全国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15,共6页
以菌体干重、比产氢速率、pH值和葡萄糖浓度等为主要实验指标,研究不同波长光源对HAU-M1光合菌群生长及光发酵产氢的影响,并用产氢动力学对光合菌群产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同光照强度下,相对于连续全光谱,492~622 nm波长光照能促进...
以菌体干重、比产氢速率、pH值和葡萄糖浓度等为主要实验指标,研究不同波长光源对HAU-M1光合菌群生长及光发酵产氢的影响,并用产氢动力学对光合菌群产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同光照强度下,相对于连续全光谱,492~622 nm波长光照能促进光合菌群生长及产氢;492~577 nm波长下菌群生长及产氢效果最佳,菌体干重达到0.72 g/L,比产氢速率达到11.16 mL/(g DCW·h),相比对照组提高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
生物制氢
光源
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秸秆肥料化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13
7
作者
王艳锦
王明艳
+2 位作者
张全国
李文哲
夏晨曦
《农业工程》
2020年第9期58-61,共4页
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在诸多利用方式中,作为肥料回归土地、回归农业,是最符合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一种利用方式。目前秸秆还田是秸秆肥料化利用的主要技术之一,分析了秸秆肥料化利用的发展优势,阐述秸秆直接还田、堆肥还田...
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在诸多利用方式中,作为肥料回归土地、回归农业,是最符合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一种利用方式。目前秸秆还田是秸秆肥料化利用的主要技术之一,分析了秸秆肥料化利用的发展优势,阐述秸秆直接还田、堆肥还田和过腹还田等常用的利用形式,指出秸秆多元化肥料利用的途径,并展望其发展趋势,以期引发对秸秆高效资源化利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为推动秸秆肥料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肥料
还田
沼液
沼渣
缓释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秸秆类生物质的生物氢气净化研究
8
作者
刘虹
张志萍
+3 位作者
杨雪梅
王艳锦
路朝阳
张全国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87-393,共7页
主要研究微藻对生物氢气的净化作用,生物氢气为秸秆类生物质光合生物制氢所得,利用驯化的微藻净化光合生物制氢中的生物氢气。以H2浓度、CO_(2)浓度、微藻生物量为指标,探究初始pH值以及通气速率对提纯生物氢气的影响,优化微藻净化光合...
主要研究微藻对生物氢气的净化作用,生物氢气为秸秆类生物质光合生物制氢所得,利用驯化的微藻净化光合生物制氢中的生物氢气。以H2浓度、CO_(2)浓度、微藻生物量为指标,探究初始pH值以及通气速率对提纯生物氢气的影响,优化微藻净化光合生物制氢中的生物氢气工艺,实现H2的高效提纯与净化。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pH值对微藻净化生物氢气无显著影响。通入生物氢气的速率对微藻的生长以及生物氢气的净化有显著影响。当空气循环泵的转速为1000 r/min时,微藻的生长状况最好,对生物氢气的净化效果最好,最大生物量可达3.68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生物制氢
氢气净化
微藻培养
CO2吸收
秸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业生物质资源化工程课程交互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学婷
夏晨曦
陈萌萌
李哲
李文哲
张全国
茹光明
机构
黄河科技学院现代农业工程研究院
东北
农业
大学
出处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6期150-153,共4页
基金
2020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20JGLX151)
2020年黑龙江省“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2022ZXJ05C01)。
文摘
农业生物质资源化工程是以化学、微生物学、能源工程和机械设计等学科知识交织融合与渗透的综合应用型课程,课程围绕生物质高值化利用作展开。针对课程呈现出知识结构复杂、体量大、跨度广和理论知识晦涩难懂等特点,通过对课程及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基于OBE-CDIO理念提出构建交互混合式教学模式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进行改进,满足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农业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
关键词
生物质资源化
交互混合教学
教学模式
成果导向
教学实践
Keywords
biomass resource utilization
interactive mixed teaching
teaching model
achievement orientation
teaching practice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办高校农业工程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
作者
王艳锦
张全国
张洛明
李高申
茹光明
机构
黄河科技学院现代农业工程研究院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20年第20期179-180,共2页
基金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B480003)。
文摘
农业工程学科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民办高校体制灵活,如何充分发挥民办高校优势,培养造就一支懂农、爱农的满足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农业工程人才队伍值得深入思考,本文分别从本科人才培养、研究生培养和新型职业农民3个方面,对民办高校农业工程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农业工程
人才培养
分类号
S-03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态文明时代农业工程学科内涵探讨
被引量:
6
3
作者
张全国
杨雪梅
王应宽
李文哲
夏晨曦
徐广印
茹光明
孙勇
王艳锦
王振锋
李哲
机构
河南
农业
大学机电
工程
学院
黄河科技学院现代农业工程研究院
农业
农村部规划设计
研究院
东北
农业
大学
工程
学院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93-298,共6页
基金
河南省高等学校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农业工程专业协同育人改革与实践”(2020JGLX151)。
文摘
生态文明时代农业工程学科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该研究依据生态文明时代的新思想与新要求,提出了生态文明时代农业工程学科新的内涵,探讨了农业工程学科研究对象、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等学科要素的演变。生态文明时代农业工程学科的研究对象从农业生物系统向农业生态系统拓展、理论体系融入生态文明理念、研究方法应具备系统工程思维,并对国内外农业工程学科探索实践的事例进行了分析,为社会持续繁荣的农业文化伦理形态提供技术支撑,使农业工程学科成为推进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的科学力量。
关键词
农业工程
生态
文明
学科内涵
学科发展
Keywords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ecology
civilization
discipline connotation
discipline development
分类号
S2 [农业科学—农业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能互补型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系统能量流动过程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杨雪梅
张志萍
王艳锦
张寰
贺超
张全国
机构
黄河科技学院现代农业工程研究院
河南
农业
大学
农业
部可再生能源新材料与装备重点实验室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36-941,共6页
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99)
文摘
主要研究多能互补型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依据太阳能、生物能及余热能等多能互补原理将整个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系统装置建在太阳能温室内,优化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系统的高效低耗保温技术。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温室能量流动过程的分析和计算,沼气排出带走的热量是造成热量流失的主要部分,占总热损失的43.09%,污水排放携带走的热量次之,占总热损失的36.05%,地面传热造成的热损最少,占总热损失的0.59%,旨在为提高多能互补型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系统高效低耗稳定运行性及其经济环境效益,对进一步完善农业废弃物多联产资源化理论与技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厌氧发酵
能量流动
多能互补
Keywords
agricultural residues
anaerobic fermentation
energy flow
multi-energy complementary
分类号
X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TK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镁硅改性烟秆炭吸附特性和能力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胡泽森
岳建芝
王慷
张志萍
荆艳艳
张全国
机构
河南
农业
大学
农业
农村部可再生能源新材料与装备重点试验室
黄河科技学院现代农业工程研究院
出处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7-47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6068)。
文摘
【目的】研究镁硅改性烟秆炭吸附特性和能力,解决水体中过量的氮和磷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并实现废弃生物质烟草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将烟草秸秆通过热解制备烟秆生物炭,再由MgCl 2和Na 2 SiO 3对其浸渍改性,用于吸附水体中的氮、磷并研究其吸附特性。【结果】改性后烟秆炭对氮和磷的吸附量分别为4.26和37.93 mg·g-1,分别是改性前的5和11.6倍;改性后烟秆炭镁、硅含量分别是改性前的26.5和4.5倍;烟秆炭的BET测定结果表明,改性提高了烟秆炭的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孔隙结构更加发达;改性后的烟秆炭出现新的衍射峰,改性引入了新的表面官能团。改性烟秆炭在中性或弱碱性环境下对氮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吸附磷的pH值范围相对较宽。改性烟秆炭对氮和磷的吸附过程分别符合颗粒内扩散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方式主要为化学吸附;吸附类型均符合Langmuir模型,为单分子层吸附;改性烟秆炭在双溶质溶液中对氮、磷的吸附量相比在单溶质溶液中有显著提升,说明氮和磷在水中共存时对烟秆炭吸附产生协同作用。【结论】镁硅改性烟秆生物炭可以高效去除水体中的氮和磷,是一种高效除氮磷吸附剂。
关键词
氮
磷
烟秆炭
改性
吸附
Keywords
nitrogen
phosphorus
tobacco straw biochar
modification
adsorption
分类号
TK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照波长对HAU-M1光合菌群产氢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凯
王毅
路朝阳
张全国
机构
河南
农业
大学
农业
农村部可再生能源新材料与装备重点实验室
黄河科技学院现代农业工程研究院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1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6065)。
文摘
以菌体干重、比产氢速率、pH值和葡萄糖浓度等为主要实验指标,研究不同波长光源对HAU-M1光合菌群生长及光发酵产氢的影响,并用产氢动力学对光合菌群产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同光照强度下,相对于连续全光谱,492~622 nm波长光照能促进光合菌群生长及产氢;492~577 nm波长下菌群生长及产氢效果最佳,菌体干重达到0.72 g/L,比产氢速率达到11.16 mL/(g DCW·h),相比对照组提高25%。
关键词
光合细菌
生物制氢
光源
波长
Keywords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biological hydrogen production
light source
wavelength
分类号
TK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秸秆肥料化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13
7
作者
王艳锦
王明艳
张全国
李文哲
夏晨曦
机构
黄河科技学院现代农业工程研究院
出处
《农业工程》
2020年第9期58-61,共4页
基金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B480003)。
文摘
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在诸多利用方式中,作为肥料回归土地、回归农业,是最符合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一种利用方式。目前秸秆还田是秸秆肥料化利用的主要技术之一,分析了秸秆肥料化利用的发展优势,阐述秸秆直接还田、堆肥还田和过腹还田等常用的利用形式,指出秸秆多元化肥料利用的途径,并展望其发展趋势,以期引发对秸秆高效资源化利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为推动秸秆肥料化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秸秆
肥料
还田
沼液
沼渣
缓释肥
Keywords
straws
fertilizer
returning to field
biogas slurry
biogas residue
slow release fertilizer
分类号
S216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秸秆类生物质的生物氢气净化研究
8
作者
刘虹
张志萍
杨雪梅
王艳锦
路朝阳
张全国
机构
河南
农业
大学
农业
部农村可再生能源新材料与装备重点实验室
黄河科技学院现代农业工程研究院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87-39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6065)。
文摘
主要研究微藻对生物氢气的净化作用,生物氢气为秸秆类生物质光合生物制氢所得,利用驯化的微藻净化光合生物制氢中的生物氢气。以H2浓度、CO_(2)浓度、微藻生物量为指标,探究初始pH值以及通气速率对提纯生物氢气的影响,优化微藻净化光合生物制氢中的生物氢气工艺,实现H2的高效提纯与净化。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pH值对微藻净化生物氢气无显著影响。通入生物氢气的速率对微藻的生长以及生物氢气的净化有显著影响。当空气循环泵的转速为1000 r/min时,微藻的生长状况最好,对生物氢气的净化效果最好,最大生物量可达3.68 g/L。
关键词
光合生物制氢
氢气净化
微藻培养
CO2吸收
秸秆
Keywords
photosynthetic biological hydrogen production
hydrogen purification
microalgae culture
CO2 absorption
straw
分类号
TK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农业生物质资源化工程课程交互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张学婷
夏晨曦
陈萌萌
李哲
李文哲
张全国
茹光明
《智慧农业导刊》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民办高校农业工程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王艳锦
张全国
张洛明
李高申
茹光明
《农业与技术》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生态文明时代农业工程学科内涵探讨
张全国
杨雪梅
王应宽
李文哲
夏晨曦
徐广印
茹光明
孙勇
王艳锦
王振锋
李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多能互补型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系统能量流动过程研究
杨雪梅
张志萍
王艳锦
张寰
贺超
张全国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镁硅改性烟秆炭吸附特性和能力研究
胡泽森
岳建芝
王慷
张志萍
荆艳艳
张全国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光照波长对HAU-M1光合菌群产氢影响的研究
张凯
王毅
路朝阳
张全国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秸秆肥料化利用研究进展
王艳锦
王明艳
张全国
李文哲
夏晨曦
《农业工程》
2020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秸秆类生物质的生物氢气净化研究
刘虹
张志萍
杨雪梅
王艳锦
路朝阳
张全国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