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主体功能区战略与区域重大战略的空间适配性研究
1
作者 杜文娟 喻新安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4-44,共11页
提升主体功能区战略与区域重大战略两类战略的空间适配性,有助于高效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基于“国土开发强度—生态效率”耦合分析框架,采用耦合协调模型与灰色关联模型等实证工具,评估分析2014—2023年河南两类战略适配性的演化特征及... 提升主体功能区战略与区域重大战略两类战略的空间适配性,有助于高效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基于“国土开发强度—生态效率”耦合分析框架,采用耦合协调模型与灰色关联模型等实证工具,评估分析2014—2023年河南两类战略适配性的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河南三类主体功能区的生态效率都高于国土开发强度;两类战略在空间上整体达到适配层次,适配度均值呈现非对称橄榄型分布特征,其中城市化地区适配性优于农产品主产区与重点生态功能区;与实施单一区域重大战略相比,区域重大战略叠加时,两类战略的空间适配性表现出上升态势;产业高级化、消费水平、信息化对三大主体功能区适配度具有增强效应;与之相反,绿化水平、对外开放、科研投入三个因素则具有减弱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战略 区域重大战略 空间适配性 国土开发强度 生态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口贸易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研究——基于我国三大区域异质性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志娟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2-165,共4页
伴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迅速增长,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也逐渐显现出来,尤其是近些年,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出口贸易究竟对城乡收入差距是否有影响。研究发现:出口贸易规模对城乡收入分配是有... 伴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迅速增长,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也逐渐显现出来,尤其是近些年,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出口贸易究竟对城乡收入差距是否有影响。研究发现:出口贸易规模对城乡收入分配是有影响的,并且在不同地区作用的效果不同;此外,进一步探讨了对外贸易的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出口贸易结构也能影响城乡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贸易 贸易结构 收入分配差距 区域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宋瑜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83,共5页
文章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的机制主要包括推动资本集聚、引导投资方向、加强风险管理等。同时,东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度高的产业中的数字普惠金融更... 文章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的机制主要包括推动资本集聚、引导投资方向、加强风险管理等。同时,东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度高的产业中的数字普惠金融更能通过推动资本集聚、引导投资方向、加强风险管理等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产业结构升级 驱动机制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时空演进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8
4
作者 高昕 李国权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6-64,共9页
在依托"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2011—2020)"对中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核密度估计、传统马尔可夫链和空间马尔可夫链方法解析中部六省所辖82个地级市数字普惠金融的时空演进分布特征,嵌入&... 在依托"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2011—2020)"对中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核密度估计、传统马尔可夫链和空间马尔可夫链方法解析中部六省所辖82个地级市数字普惠金融的时空演进分布特征,嵌入"经济金融共生"理论,构建共生指数,从省域层面刻画中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共生状态。研究发现:近10年来中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整体上呈现出非均衡性跨越发展态势,区域之间、年际之间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传统马尔可夫链分析显示,中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保持稳定的概率至少为56.86%,同时也存在"马太效应";空间马尔可夫链分析表明,中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生转移的概率存在空间依赖性。共生状态测度表明:中部六省数字普惠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共生关系处在正向非对称共生状态,且逐步向正向对称共生状态收敛。为此,应从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协同机制、拓展应用空间、打造良性生态四个方面着力,提升中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整体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地区 数字普惠金融 核密度估计 共生指数 马尔可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实践的内在逻辑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威 喻新安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2-72,共11页
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实践,既是区域推进自身现代化的过程,也是践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过程。根据各省份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谋划和实施情况,可将其探索大致划分为前列引领型、出彩争先型、跨越追赶型三个类型,并呈现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 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实践,既是区域推进自身现代化的过程,也是践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过程。根据各省份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谋划和实施情况,可将其探索大致划分为前列引领型、出彩争先型、跨越追赶型三个类型,并呈现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为核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第一动力等主要特征。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实践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分析其共性挑战和路径选择,对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区域层面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区域实践 内在逻辑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