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紊动与盐度共同作用的黄河口黏性泥沙絮凝沉降试验研究 |
陈柏文
拾兵
王俊杰
巴彦斌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2
|
黄河宁蒙河段横断面演变特征及其与水沙过程的响应关系 |
卢书慧
姚庆锋
杨明
史红玲
王惠敏
张治昊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黄河口淤区开发的制约因素分析与治理对策 |
张治昊
王艳华
戴清
李敬义
袁玉平
|
《水利经济》
|
2007 |
18
|
|
4
|
黄河河口二维泥沙有限元数学模型及应用(Ⅱ)——潮流和泥沙输运沉积过程模拟分析 |
李东风
张修忠
韩巧兰
程义吉
陈梅
|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5
|
黄河口清8汊河海域冲淤变化分析 |
程义吉
杨晓阳
孙效功
|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
2004 |
9
|
|
6
|
黄河河口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
刘宝玉
张治昊
戴清
刘春晶
李敬义
聂莉莉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7
|
黄河口清水沟流路原河道停水后海岸演变 |
程义吉
杨晓阳
孙效功
|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
2003 |
9
|
|
8
|
黄河口二维潮波泥沙有限元数学模型及应用(Ⅰ)——模型及其验证 |
李东风
程义吉
邹冰
张红武
韩巧兰
|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9
|
黄河前3次调水调沙试验对河口区段的影响 |
郑玉成
王宗波
|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10
|
黄河调水调沙对河口形态影响的研究 |
赵安平
刘跃文
陈俊卿
|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11
|
挖河疏浚在黄河河口防洪与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
王春华
杨丽霞
李长芳
|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2
|
黄河河口实体模型的规划与建设 |
王开荣
李泽刚
王金亭
赵静
唐梅英
李士国
|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13
|
黄河河口动床阻力分析与计算 |
侯志军
王开荣
杨晓阳
|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4
|
黄河口黏性非均匀泥沙沉降速度试验研究 |
陈柏文
拾兵
王霞
马俊峰
王俊杰
巴彦斌
|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5
|
黄河口挖河疏浚工程段落的选择 |
贾振余
李士国
刘航东
石怀伦
|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6
|
黄河口清8改汊后河道演变概况及发展趋势预测 |
王宗文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
1998 |
1
|
|
17
|
黄河上游宁蒙河段平滩流量变化与水沙过程的响应关系 |
韩小军
卢书慧
史红玲
刘裕
张海霞
张治昊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8
|
黄河河口挖河减淤数学模型研究 |
王宗文
韦直林
李士国
|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9
|
黄河口治理的现状与对策 |
王宗文
张治昊
王滨
赵详平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20
|
黄河河口挖河固堤工程综合效果分析 |
由宝宏
李敬义
孙玉勤
|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
200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