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小河沟流域水土保持碳汇能力评估研究
1
作者 张西宁 曹丹 +3 位作者 李超 刘恭辅 靳琪 袁鹏超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122,共6页
为探索黄土高原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碳汇能力评估方法,以黄土高塬沟壑区南小河沟流域为研究对象,把1952年在该流域内设立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验场作为核算情景、未治理对比观测小流域董庄沟作为基线情景,通过遥感影像解译、无人机航测... 为探索黄土高原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碳汇能力评估方法,以黄土高塬沟壑区南小河沟流域为研究对象,把1952年在该流域内设立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验场作为核算情景、未治理对比观测小流域董庄沟作为基线情景,通过遥感影像解译、无人机航测、野外调查等取得研究区土地利用情况,把人工林地划分为10个碳层进行样区设置、植被和土壤样品采集及理化指标测定,评估了人工林地增绿增汇、植物措施和淤地坝保土固碳、流域综合治理减蚀减排3种主要途径的碳汇能力。结果表明:人工林地增绿增汇能力为6.40 t/(hm^(2)·a),其中植被碳库、土壤碳库碳汇能力分别为5.85、0.55 t/(hm^(2)·a);植物措施保土固碳能力为0.92 t/(hm^(2)·a),淤地坝(坝地)保土固碳能力为30.84 t/(hm^(2)·a);流域综合治理减蚀减排能力为0.14 t/(hm^(2)·a)。淤地坝保土固碳能力最大但坝地面积相对较小、人工林地增绿增汇能力与淤地坝相比相对较小但面积较大、减蚀减排是通过优化土地管理措施减缓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重要环节,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建议:因地制宜大力兴建淤地坝,加强对水土保持林的管护和更新,各项治理措施协同配合,更好地发挥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碳汇作用,提高区域水土保持碳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碳汇能力 增绿增汇 保土固碳 减蚀减排 评估 南小河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家川示范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绒君 赵安成 +2 位作者 李怀有 白文瑷 陈昊潭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4-105,共2页
齐家川示范区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小型拦蓄工程措施、节水灌溉措施和技术推广措施。示范区以径流高效利用和水资源合理配置为重点和特色,建立了集塬面、沟坡、沟道径流集蓄利用为一体,节灌、... 齐家川示范区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小型拦蓄工程措施、节水灌溉措施和技术推广措施。示范区以径流高效利用和水资源合理配置为重点和特色,建立了集塬面、沟坡、沟道径流集蓄利用为一体,节灌、补灌相结合的崔沟径流高效利用示范村,搭建了传统水土保持治理措施与节水灌溉、集水造林等新技术措施衔接、组装与集成的平台,提高了地表径流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技术体系 齐家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齐家川示范区建设成效与经验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安成 麻宗荣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6-47,共2页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齐家川示范区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境内,属黄土高原沟壑区。示范区建设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严格项目管理,突破关键技术,根据其泥沙主要来自沟谷的特点,创新工程建设模式,实现了保塬固沟、生态整治目标;以径流利...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齐家川示范区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境内,属黄土高原沟壑区。示范区建设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严格项目管理,突破关键技术,根据其泥沙主要来自沟谷的特点,创新工程建设模式,实现了保塬固沟、生态整治目标;以径流利用为重点,实现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了林果业的快速发展;以实用技术为主,开展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使广大农民得到较大实惠。全面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打造出了具有黄土高原沟壑区地域特色的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工程 齐家川示范区 庆阳市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典型区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文华 赵鹏博 +1 位作者 李怀有 张西宁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3期46-50,共5页
为厘清黄土高原典型区域水土流失治理现状,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梳理总结了西峰站、绥德站和天水站3个试验站提出的7种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高质量综合治理的模式,其中包括:“三道防线”综合治理、“四个生态经济带”综合治理、多元小生态... 为厘清黄土高原典型区域水土流失治理现状,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梳理总结了西峰站、绥德站和天水站3个试验站提出的7种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高质量综合治理的模式,其中包括:“三道防线”综合治理、“四个生态经济带”综合治理、多元小生态系统交错配置的经济生态农业、全方位综合防治体系、“四道防线”治理保护、基于径流调控利用的多元综合治理和基于水生态修复的水沙调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并提出了塬面高质量综合治理、坡面高质量综合治理和沟道高质量综合治理3种技术措施。研究结果可为水利部开展整沟治理试点项目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塬沟壑区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技术措施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研究 被引量:37
5
作者 姚文波 刘文兆 +1 位作者 赵安成 李怀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9年第1期112-117,共6页
基于对陇东黄土高原部分地区的问卷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发现大多数群众对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事业及其各项措施具有很高的认同感,但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了综合治理的效果;小区域的水土保持工作虽有成效,但因非示范区、非项... 基于对陇东黄土高原部分地区的问卷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发现大多数群众对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事业及其各项措施具有很高的认同感,但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了综合治理的效果;小区域的水土保持工作虽有成效,但因非示范区、非项目区效果不明显,大尺度地域范围内综合治理的成效就有限。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充分重视综合治理实施者的经济利益;因此,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评价,应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利用综合治理的经济利益调动实施者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把引导群众致富与其客观上所具有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紧密结合,以达到综合治理目的。基于此,提出了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益评价 指标体系 水土保持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林草措施配置模式 被引量:4
6
作者 闫晓玲 杜新源 +2 位作者 刘海燕 宋静 段柏林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7-108,111,共3页
适宜黄土高塬沟壑区种植的林草品种有油松、侧柏、沙棘、刺槐、黑核桃、美国白蜡、多年生香豌豆、牧场草、黄兰沙梗草和康巴早熟禾等。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林草措施配置模式主要有油松沙棘混交、侧柏沙棘混交、刺槐与沙棘混交、美国... 适宜黄土高塬沟壑区种植的林草品种有油松、侧柏、沙棘、刺槐、黑核桃、美国白蜡、多年生香豌豆、牧场草、黄兰沙梗草和康巴早熟禾等。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林草措施配置模式主要有油松沙棘混交、侧柏沙棘混交、刺槐与沙棘混交、美国白蜡与沙棘混交等,牧草栽培模式包括多年生香豌豆与作物或林木间作、禾本科与豆科牧草混播、天然草场改良、黄兰沙梗草护坡草皮、康巴早熟禾+果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林草措施 林草配置模式 黄土高塬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沟壑区中尺度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探讨 被引量:7
7
作者 郭锐 赵安成 +1 位作者 王爱龙 左涛鸣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6-77,共2页
将砚瓦川流域划分为中尺度流域分区治理,项目区上游塬面面积大,交通方便,地下水埋藏较浅,饮水条件较好,以"保塬固沟"为主;项目区中游塬面破碎,交通相对落后,人均土地面积大,塬地少,山坡地多,饮水条件差,以"塬沟兼治"... 将砚瓦川流域划分为中尺度流域分区治理,项目区上游塬面面积大,交通方便,地下水埋藏较浅,饮水条件较好,以"保塬固沟"为主;项目区中游塬面破碎,交通相对落后,人均土地面积大,塬地少,山坡地多,饮水条件差,以"塬沟兼治"为目标;项目区下游塬面窄小,川台地面积大,人均土地面积较多,交通困难,要在粮食自给的条件下,退耕还林还草,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促进全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 流域 治理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中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 ——关于集雨节灌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怀有 赵安成 +1 位作者 脱中平 白文瑷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6-99,共4页
论述了集雨节灌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脱贫致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减少黄河下游泥沙淤积、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水利建设等方面的作用;集雨节灌建设中应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统筹考虑、合理配置;雨水集蓄工程建设必须同时考虑集水含沙... 论述了集雨节灌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脱贫致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减少黄河下游泥沙淤积、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水利建设等方面的作用;集雨节灌建设中应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统筹考虑、合理配置;雨水集蓄工程建设必须同时考虑集水含沙量,提出了一种采用拦沙原理设计沉沙池的方法,与采用沉沙原理设计的沉沙池可以进行优化比较设计;针对集雨节灌工程年费用计算时缺乏有关设施、设备的折旧年限、年折旧率、年大修费率的现状,提出了有关设施、设备的折旧年限、年折旧率、年大修费率,供年费用计算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合理配置 集雨节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家川水土保持示范区水资源利用率变化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郭锐 李怀有 张西宁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4-75,共2页
在齐家川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崔沟村作为研究区,对治理前后水资源利用率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水资源平均利用率由治理前的2.27%提高到治理后的18.89%,地下水资源平均利用率由治理前的5.39%提高到治理后... 在齐家川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崔沟村作为研究区,对治理前后水资源利用率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水资源平均利用率由治理前的2.27%提高到治理后的18.89%,地下水资源平均利用率由治理前的5.39%提高到治理后的24.8%,治理前后土壤水利用率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率 水土保持 齐家川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皇甫川流域水土保持环境效应分析——兼议对三门峡库区和下游河道淤积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冉大川 高健翎 +1 位作者 赵安成 王愿昌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9-63,共5页
皇甫川流域是黄河中游主要的多沙粗沙区。对皇甫川流域水土保持环境效应的主要指标——水土保持措施蓄水减沙效益及其对三门峡库区和下游河道淤积的影响诸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可供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参考。
关键词 环境效应 蓄水减沙 效益分析 皇甫川流域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小河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的实践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志雄 赵安成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7-38,54,共3页
南小河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在开展新项目建设的同时,集成组装、有机配套园区近60年水土保持试验研究、观测监测、示范推广等方面的诸多项目成果,消化与吸收国内外新的先进技术,按照总结完善提高的原则建成了科学试验、技术示范、科普... 南小河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在开展新项目建设的同时,集成组装、有机配套园区近60年水土保持试验研究、观测监测、示范推广等方面的诸多项目成果,消化与吸收国内外新的先进技术,按照总结完善提高的原则建成了科学试验、技术示范、科普教育和生态观光四大基地,建成了南小河沟数字小流域系统,为四大基地提供信息管理和支持服务,直观地展示了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技术体系,起到了典型示范、辐射带动和对外交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科技示范园 建设实践 南小河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建设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拓俊绒 许小梅 +1 位作者 闵惠娟 荆亚翡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7-88,92,共3页
水土保持监测是建设项目实施水土保持方案的重要环节,根据华砚煤矿改、扩建项目的具体情况,设计了包括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弃土弃渣、水土流失量、水土保持措施及其运行和水土流失危害五方面的监测内容,采用调查法、查阅施工和监理... 水土保持监测是建设项目实施水土保持方案的重要环节,根据华砚煤矿改、扩建项目的具体情况,设计了包括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弃土弃渣、水土流失量、水土保持措施及其运行和水土流失危害五方面的监测内容,采用调查法、查阅施工和监理资料、定位观测法和典型调查法等对华砚煤矿建设期和运行期水土保持工作进行了补充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华砚煤矿改扩建工程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基本达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流失 弃土弃渣 华砚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文明视域的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建设与发展——以董志塬齐家川水保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志雄 孙耀胜 段景峰 《中国水土保持》 2014年第10期17-19,共3页
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对促进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齐家川水保示范区为例,分析了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农村... 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对促进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齐家川水保示范区为例,分析了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塬面雨水径流调控、坡面林草措施优化配置及科技创新支撑等角度,提出了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水土保持 径流调控 措施配置 黄土高塬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小河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提质增效措施体系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锐 杜雪 +4 位作者 郑娇 郭嘉 党小尼 赵嘉莹 雷文坛 《中国水土保持》 2019年第2期25-26,共2页
南小河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是黄委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下属的南小河沟综合治理试验、示范、观测基地。针对多年运行中发现的问题,为补短板、提质量、增效能,计划对园区进行提质增效改造,目的是将园区建成集科学研究、技术示范、科... 南小河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是黄委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下属的南小河沟综合治理试验、示范、观测基地。针对多年运行中发现的问题,为补短板、提质量、增效能,计划对园区进行提质增效改造,目的是将园区建成集科学研究、技术示范、科普教育和生态体验为一体的国内一流的科技示范园。采取系统工程学原理,从提质增效目标、功能划分、技术支撑、措施体系等方面对提质增效体系进行了探讨。从科学研究、技术示范、科普教育几方面,对提质增效措施体系进行了详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提质增效改造 措施体系 南小河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无人机在水土保持督查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景发 常温花 +2 位作者 乔雨宁 党小尼 郭嘉 《中国水土保持》 2017年第12期61-62,共2页
依据水利部关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督查的有关要求,为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强化细化行业管理,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甘肃省督查组,首次在黄土高塬沟壑区对小型无人机在水土保持督查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无人机督查的技术要... 依据水利部关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督查的有关要求,为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强化细化行业管理,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甘肃省督查组,首次在黄土高塬沟壑区对小型无人机在水土保持督查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无人机督查的技术要点,并针对无人机督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以期为今后的水土保持督查工作提供新技术、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无人机 水土保持督查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段景峰 《现代农业研究》 2021年第7期44-45,共2页
本文以西北黄土高原沟壑区为例,重点分析了黄土高原沟壑区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以期为该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沟壑区 水土保持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正创新 行稳致远 努力谱写新阶段西峰局(站)水土保持工作新篇章
17
作者 张西宁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9期24-27,31,共5页
70多a来,黄河水土保持西峰治理监督局(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以下简称“西峰局(站)”]立足于服务黄河保护治理、流域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围绕重大国家战略需求和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治理实践,在水土保持科学研... 70多a来,黄河水土保持西峰治理监督局(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以下简称“西峰局(站)”]立足于服务黄河保护治理、流域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围绕重大国家战略需求和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治理实践,在水土保持科学研究、科普示范、“局地校企”融合发展、水政水资源监督管理等方面做了很多首创性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峰局(站)强化生态优先,深化监测体系建设,为精准评估生态系统状态、科学制定生态保护决策提供了全面、准确、及时的依据;聚焦科技创新,增强技术支撑能力,为实现小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科技支撑;加强数字赋能,助力管理能力现代化,显著提升了管理全要素生产率;打造示范标杆,引领经验推广与技术应用,切实推动了示范经验转化为地方的实际操作能力。新阶段,西峰局(站)将持续锚定发展目标、开启新时代水土保持新征程,着力强化责任担当、深入推进水土保持事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发展历程 工作回顾 工作展望 新阶段 西峰局(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盘山预防保护区水土保持遥感监测实践与探索
18
作者 翟然 脱忠平 吴永红 《河南农业》 2014年第15期63-64,共2页
六盘山属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地跨宁夏、甘肃、陕西3省(自治区),是我国西部黄土高原上的重要水源涵养林地和国家森林公园,区内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植被覆盖较好。通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项目,林地面积逐渐增加,区内植被... 六盘山属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地跨宁夏、甘肃、陕西3省(自治区),是我国西部黄土高原上的重要水源涵养林地和国家森林公园,区内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植被覆盖较好。通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项目,林地面积逐渐增加,区内植被覆盖度逐渐提高,自然环境逐渐好转。近年来,区内日益增加的开矿、修路、伐木等生产建设活动,破坏了植被,对区内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限于手段,水土保持预防监督还不能有效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 国家森林公园 水源涵养林 预防保护 林地面积 图斑 图幅接边 解译标志 图像解译 几何纠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监测的重要作用、类型及方法探讨
19
作者 袁静 郜文旺 +1 位作者 陈娇 郑继芳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7年第24期41-42,共2页
水土保持监测是水保事业的基础工作,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对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及生态资源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水土保持监测的重要作用及监测方法,以期为良好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水土保持监测 方法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小河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20
作者 李垚林 《中国水土保持》 2020年第9期F0003-F0003,共1页
南小河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境内,距离市区13 km,占地面积4.8km^2,2012年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园区是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开展水土流失规律试验观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验、... 南小河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境内,距离市区13 km,占地面积4.8km^2,2012年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园区是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开展水土流失规律试验观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验、示范,水土保持动态监测和科普教育的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水土保持科学 水土流失规律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占地面积 黄河水利委员会 科普教育 试验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