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3S”技术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动态监测中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
7
1
作者
喻权刚
马安利
赵帮元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4年第2期33-35,共3页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乃世界之最,在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区,利用"3S"技术进行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的应用研究与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认为,对于较大区域的水土保持监测,应采用宏观、中观和微观相结合,卫星遥感、航空遥...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乃世界之最,在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区,利用"3S"技术进行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的应用研究与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认为,对于较大区域的水土保持监测,应采用宏观、中观和微观相结合,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GPS相结合的方法。在宏观监测方面,采用中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监测水土流失的强度、面积、分布和发展趋势;在中尺度监测方面,利用航空遥感影像或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动态监测;在微观监测方面,利用GPS技术监测微地貌的变化如沟头前进、沟底下切、沟岸扩张的速度等指标来监测土壤侵蚀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水土保持
动态监测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遥感监测的河龙区间水土保持效果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董亚维
吴永红
+1 位作者
马卫星
陈桂荣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2年第1期157-160,共4页
以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建立了河龙区间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度影像解译标志,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采用计算机辅助下的人工解译,对河龙区间水土流失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显示:河龙区间80.40%的土壤侵蚀为水蚀,19.60...
以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建立了河龙区间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度影像解译标志,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采用计算机辅助下的人工解译,对河龙区间水土流失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显示:河龙区间80.40%的土壤侵蚀为水蚀,19.60%为风蚀。土壤侵蚀强度以中度侵蚀、强度侵蚀为主,其次是微度侵蚀,再次是轻度和极强度侵蚀,剧烈侵蚀所占比例最小。与2000年相比,2008年土壤侵蚀强度整体下降,微度、轻度、中度侵蚀面积逐渐增大,极强度、剧烈侵蚀面积逐渐减少,说明河龙区间的生态环境逐渐变好,侵蚀正向着良性趋势发展。其原因除了梯田、林地、坝地越来越发挥较大的效益外,草地面积的增加,尤其是封禁治理、生态修复等措施的大面积实施,可能是河龙区间近期土壤侵蚀强度减弱的一个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动态监测
遥感监测
水土保持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加强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 健全监测网络运行机制
被引量:
4
3
作者
李智广
刘宪春
+2 位作者
喻权刚
韩凤翔
任志勇
《水利发展研究》
2008年第4期32-36,共5页
通过全面调查和准确掌握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的机构设置、管理机制、运行状况和存在问题,分析国际上先进国家和地区水土保持监测的机构设置及管理运行模式,研究国内生态环境监测的机构设置及运行管理机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
通过全面调查和准确掌握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的机构设置、管理机制、运行状况和存在问题,分析国际上先进国家和地区水土保持监测的机构设置及管理运行模式,研究国内生态环境监测的机构设置及运行管理机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提出了建立健全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网络运行体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监测机构
监测网络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产建设项目开展水土保持事中事后监督检查的思考
被引量:
5
4
作者
党恬敏
党维勤
+2 位作者
孔东莲
王略
高景晖
《中国水利》
2016年第2期44-46,50,共4页
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释放市场主体活力,解决行政体制矛盾和问题,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作为改革内容之一,部分相关行业逐级下放了审...
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释放市场主体活力,解决行政体制矛盾和问题,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作为改革内容之一,部分相关行业逐级下放了审批权限,得到了社会各界较高的评价。但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并不是放任不管,国务院要求由事前审批更多地转为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实行"宽进严管"。因此生产建设项目要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监督机制,变单向、单环节、局部的水土保持监督为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化的监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事中监督
事后监督
“互联网+监管”
无人机监督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便携式生态水文实验与监测系统(Eco-monitors)的集成与应用
被引量:
2
5
作者
宋文龙
杨胜天
+3 位作者
高云飞
王玉娟
董国涛
王志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2,共6页
生态水文实验与监测装置的研制对生态水文过程模拟、参数获取与结果验证具有重要意义。在合理创新基础上,构建了便携式生态水文实验与监测系统(Eco-monitors)。Eco-monitors由植被覆盖度动态获取系统(VC-DAS)、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
生态水文实验与监测装置的研制对生态水文过程模拟、参数获取与结果验证具有重要意义。在合理创新基础上,构建了便携式生态水文实验与监测系统(Eco-monitors)。Eco-monitors由植被覆盖度动态获取系统(VC-DAS)、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便携式人工模拟降雨装置、土壤水运动监测装置及径流/土壤水采样装置等功能模块组成。Eco-monitors及其各功能模块的集成与设计重点突出便携性特点,既包括现有产品如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土壤水运动监测装置及径流/土壤水采样装置;也包括自主创新部分如植被覆盖度动态获取系统(VC-DAS)采用摄像头方案代替传统的数码相机,便携式人工模拟降雨装置采用人工压力泵,克服了蓄电池或电力传动装置供电要求高且难以携带的限制。Eco-monitors在多项研究项目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水文过程
实验与监测
植被覆盖度
植物生理过程
人工模拟降雨
土壤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野外调查、遥感信息和CSLE模型的土壤侵蚀强度分级
被引量:
8
6
作者
宋文龙
张荣华
+4 位作者
高云飞
路京选
杨胜天
曲伟
赵东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0-174,共5页
基于野外调查、遥感信息和土壤侵蚀模型等方法的土壤侵蚀强度分级计算,是开展区域土壤侵蚀长期变化监测的重要途径。选取位于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陕西省靖边县和位于西南土石山区的广西省横县为研究区,基于野外调查数据和遥感信息...
基于野外调查、遥感信息和土壤侵蚀模型等方法的土壤侵蚀强度分级计算,是开展区域土壤侵蚀长期变化监测的重要途径。选取位于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陕西省靖边县和位于西南土石山区的广西省横县为研究区,基于野外调查数据和遥感信息,应用CSLE土壤侵蚀模型、水利部土壤侵蚀强度面蚀分级指标(三因子法),计算得到30m像元尺度土壤侵蚀模数,据此划分土壤侵蚀强度等级。对比研究结果表明:CSLE土壤侵蚀模型计算结果总体优于三因子法;与三因子法和第二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结果相比,CSLE土壤侵蚀模型计算结果中极强烈侵蚀和剧烈侵蚀所占比例较大;应用土壤侵蚀模型对各因子进行监测和变化分析,有利于对区域土壤侵蚀变化开展长期监测并做出合理解释,但因子赋值对模型模拟结果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野外调查
遥感
CSLE
模型
三因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丘陵区土壤养分对不同植被恢复方式的响应
被引量:
9
7
作者
闫玉厚
曹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53,58,共4页
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植物群落发育演化的重要物质基础。研究土壤养分对不同植被恢复方式的响应规律,对于采取合理的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以加快植被恢复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黄土丘陵区自然恢复与人工恢复两种不同方式下...
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植物群落发育演化的重要物质基础。研究土壤养分对不同植被恢复方式的响应规律,对于采取合理的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以加快植被恢复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黄土丘陵区自然恢复与人工恢复两种不同方式下的土壤养分变化规律进行,结果表明,在退耕6 a左右,在0-60 cm土壤垂直剖面中,人工植被的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N和速效K等含量均大于自然恢复植被的土壤养分含量;但全P含量和速效P含量则较自然植被低;退耕20 a左右,当植被恢复到20 a左右,人工植被群落的土壤养分含量则逐渐降低,两者差距逐渐缩小,人工植被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甚至低于自然植被。土壤养分的这种变化规律,对采取合理的调控措施可提供重要依据,如在植被初期,可利用人工植被较高的生物产量,快速积累土壤养分,在人工植被恢复后期,则可通过林分的近自然林改造,将其逐渐改变为近自然林或自然植被,从而加快植被恢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植被恢复方式
恢复年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龙区间植物措施因子定量计算
被引量:
2
8
作者
曹炜
高云飞
+2 位作者
李智广
杨胜天
曹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6-100,共5页
为解决区域植物措施(B)因子的计算问题,以河龙区间为研究区,通过计算半月降雨侵蚀力确定了主要侵蚀性降雨季,应用MODIS NDVI产品提取了半月植被覆盖度,得到侵蚀性降雨季植被覆盖度。根据已有研究成果,结合土地利用,计算了区域B因子,应...
为解决区域植物措施(B)因子的计算问题,以河龙区间为研究区,通过计算半月降雨侵蚀力确定了主要侵蚀性降雨季,应用MODIS NDVI产品提取了半月植被覆盖度,得到侵蚀性降雨季植被覆盖度。根据已有研究成果,结合土地利用,计算了区域B因子,应用小区观测数据对植被覆盖度反演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反演与实测的植被覆盖度季节变化曲线变化趋势、值域范围基本一致。7—8月为主要侵蚀性降雨季,平均植被覆盖度达到57.23%,B因子平均值为0.345。年均降雨量与植被覆盖度成正比关系,与B因子成反比。该文采用的植物措施因子计算方法为区域土壤侵蚀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龙区间
植物措施因子
植被覆盖度
降雨侵蚀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S”技术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动态监测中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
7
1
作者
喻权刚
马安利
赵帮元
机构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4年第2期33-35,共3页
文摘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乃世界之最,在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区,利用"3S"技术进行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的应用研究与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认为,对于较大区域的水土保持监测,应采用宏观、中观和微观相结合,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GPS相结合的方法。在宏观监测方面,采用中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监测水土流失的强度、面积、分布和发展趋势;在中尺度监测方面,利用航空遥感影像或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动态监测;在微观监测方面,利用GPS技术监测微地貌的变化如沟头前进、沟底下切、沟岸扩张的速度等指标来监测土壤侵蚀情况。
关键词
3S技术
水土保持
动态监测
黄土高原
Keywords
3S technique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dynamic monitoring
the Loess Plateau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TP7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遥感监测的河龙区间水土保持效果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董亚维
吴永红
马卫星
陈桂荣
机构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黄委会西峰
水土
保持
科学试验站
出处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2年第1期157-160,共4页
文摘
以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建立了河龙区间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度影像解译标志,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采用计算机辅助下的人工解译,对河龙区间水土流失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显示:河龙区间80.40%的土壤侵蚀为水蚀,19.60%为风蚀。土壤侵蚀强度以中度侵蚀、强度侵蚀为主,其次是微度侵蚀,再次是轻度和极强度侵蚀,剧烈侵蚀所占比例最小。与2000年相比,2008年土壤侵蚀强度整体下降,微度、轻度、中度侵蚀面积逐渐增大,极强度、剧烈侵蚀面积逐渐减少,说明河龙区间的生态环境逐渐变好,侵蚀正向着良性趋势发展。其原因除了梯田、林地、坝地越来越发挥较大的效益外,草地面积的增加,尤其是封禁治理、生态修复等措施的大面积实施,可能是河龙区间近期土壤侵蚀强度减弱的一个原因。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动态监测
遥感监测
水土保持成效
Keywords
soil and water erosion
dynamic monitoring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effectivenes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强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 健全监测网络运行机制
被引量:
4
3
作者
李智广
刘宪春
喻权刚
韩凤翔
任志勇
机构
水利部
水土
保持
监测
中心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长江流域
水土
保持
监测
中心
站
山西
水土
保持
生态环境
监测
中心
出处
《水利发展研究》
2008年第4期32-36,共5页
文摘
通过全面调查和准确掌握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的机构设置、管理机制、运行状况和存在问题,分析国际上先进国家和地区水土保持监测的机构设置及管理运行模式,研究国内生态环境监测的机构设置及运行管理机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提出了建立健全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网络运行体制的建议。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监测机构
监测网络
运行机制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产建设项目开展水土保持事中事后监督检查的思考
被引量:
5
4
作者
党恬敏
党维勤
孔东莲
王略
高景晖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
环境
学院
黄河
水利委员会绥德
水土
保持
科学试验站
水利部
水土
保持
监测
中心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黄河
上中游管理局
出处
《中国水利》
2016年第2期44-46,50,共4页
文摘
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释放市场主体活力,解决行政体制矛盾和问题,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作为改革内容之一,部分相关行业逐级下放了审批权限,得到了社会各界较高的评价。但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并不是放任不管,国务院要求由事前审批更多地转为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实行"宽进严管"。因此生产建设项目要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监督机制,变单向、单环节、局部的水土保持监督为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化的监督机制。
关键词
水土保持
事中监督
事后监督
“互联网+监管”
无人机监督检查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便携式生态水文实验与监测系统(Eco-monitors)的集成与应用
被引量:
2
5
作者
宋文龙
杨胜天
高云飞
王玉娟
董国涛
王志伟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黄河
水利委员会
黄河
水利科学研究院
出处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2,共6页
基金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0901022-0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B02B00
2008BAB42B01-03)
文摘
生态水文实验与监测装置的研制对生态水文过程模拟、参数获取与结果验证具有重要意义。在合理创新基础上,构建了便携式生态水文实验与监测系统(Eco-monitors)。Eco-monitors由植被覆盖度动态获取系统(VC-DAS)、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便携式人工模拟降雨装置、土壤水运动监测装置及径流/土壤水采样装置等功能模块组成。Eco-monitors及其各功能模块的集成与设计重点突出便携性特点,既包括现有产品如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土壤水运动监测装置及径流/土壤水采样装置;也包括自主创新部分如植被覆盖度动态获取系统(VC-DAS)采用摄像头方案代替传统的数码相机,便携式人工模拟降雨装置采用人工压力泵,克服了蓄电池或电力传动装置供电要求高且难以携带的限制。Eco-monitors在多项研究项目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关键词
生态水文过程
实验与监测
植被覆盖度
植物生理过程
人工模拟降雨
土壤水
Keywords
Eco-hydrological processes
experiment and monitoring
vegetation coverage
plant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artificial rainfall
soil water
分类号
P332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TH814 [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野外调查、遥感信息和CSLE模型的土壤侵蚀强度分级
被引量:
8
6
作者
宋文龙
张荣华
高云飞
路京选
杨胜天
曲伟
赵东杰
机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山东省土壤侵蚀与
生态
修复重点实验室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山东省德州市陵县国土资源局
出处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0-174,共5页
基金
中国水科院专项(遥集1314
减基本科研1453)
+1 种基金
国家"863"项目(2012AA12A309
2013AA12A302)
文摘
基于野外调查、遥感信息和土壤侵蚀模型等方法的土壤侵蚀强度分级计算,是开展区域土壤侵蚀长期变化监测的重要途径。选取位于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陕西省靖边县和位于西南土石山区的广西省横县为研究区,基于野外调查数据和遥感信息,应用CSLE土壤侵蚀模型、水利部土壤侵蚀强度面蚀分级指标(三因子法),计算得到30m像元尺度土壤侵蚀模数,据此划分土壤侵蚀强度等级。对比研究结果表明:CSLE土壤侵蚀模型计算结果总体优于三因子法;与三因子法和第二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结果相比,CSLE土壤侵蚀模型计算结果中极强烈侵蚀和剧烈侵蚀所占比例较大;应用土壤侵蚀模型对各因子进行监测和变化分析,有利于对区域土壤侵蚀变化开展长期监测并做出合理解释,但因子赋值对模型模拟结果影响较大。
关键词
土壤侵蚀
野外调查
遥感
CSLE
模型
三因子法
Keywords
soil erosion
field survey
remote sensing
CSLE model
three factors method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丘陵区土壤养分对不同植被恢复方式的响应
被引量:
9
7
作者
闫玉厚
曹炜
机构
商洛学院城乡发展与管理工程系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53,58,共4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09y236)
文摘
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植物群落发育演化的重要物质基础。研究土壤养分对不同植被恢复方式的响应规律,对于采取合理的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以加快植被恢复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黄土丘陵区自然恢复与人工恢复两种不同方式下的土壤养分变化规律进行,结果表明,在退耕6 a左右,在0-60 cm土壤垂直剖面中,人工植被的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N和速效K等含量均大于自然恢复植被的土壤养分含量;但全P含量和速效P含量则较自然植被低;退耕20 a左右,当植被恢复到20 a左右,人工植被群落的土壤养分含量则逐渐降低,两者差距逐渐缩小,人工植被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甚至低于自然植被。土壤养分的这种变化规律,对采取合理的调控措施可提供重要依据,如在植被初期,可利用人工植被较高的生物产量,快速积累土壤养分,在人工植被恢复后期,则可通过林分的近自然林改造,将其逐渐改变为近自然林或自然植被,从而加快植被恢复进程。
关键词
土壤养分
植被恢复方式
恢复年限
Keywords
soil nutrients
restoration approaches
restoration time
分类号
S153.61 [农业科学—土壤学]
X17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龙区间植物措施因子定量计算
被引量:
2
8
作者
曹炜
高云飞
李智广
杨胜天
曹勇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水利部
水土
保持
监测
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黄河
水土
保持
绥德治理监督局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6-100,共5页
基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项目
文摘
为解决区域植物措施(B)因子的计算问题,以河龙区间为研究区,通过计算半月降雨侵蚀力确定了主要侵蚀性降雨季,应用MODIS NDVI产品提取了半月植被覆盖度,得到侵蚀性降雨季植被覆盖度。根据已有研究成果,结合土地利用,计算了区域B因子,应用小区观测数据对植被覆盖度反演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反演与实测的植被覆盖度季节变化曲线变化趋势、值域范围基本一致。7—8月为主要侵蚀性降雨季,平均植被覆盖度达到57.23%,B因子平均值为0.345。年均降雨量与植被覆盖度成正比关系,与B因子成反比。该文采用的植物措施因子计算方法为区域土壤侵蚀监测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河龙区间
植物措施因子
植被覆盖度
降雨侵蚀力
Keywords
Helong region
biological-control factor
vegetation coverage
rainfall erosivity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3S”技术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动态监测中的研究与实践
喻权刚
马安利
赵帮元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遥感监测的河龙区间水土保持效果分析
董亚维
吴永红
马卫星
陈桂荣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加强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 健全监测网络运行机制
李智广
刘宪春
喻权刚
韩凤翔
任志勇
《水利发展研究》
200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生产建设项目开展水土保持事中事后监督检查的思考
党恬敏
党维勤
孔东莲
王略
高景晖
《中国水利》
201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便携式生态水文实验与监测系统(Eco-monitors)的集成与应用
宋文龙
杨胜天
高云飞
王玉娟
董国涛
王志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野外调查、遥感信息和CSLE模型的土壤侵蚀强度分级
宋文龙
张荣华
高云飞
路京选
杨胜天
曲伟
赵东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黄土丘陵区土壤养分对不同植被恢复方式的响应
闫玉厚
曹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河龙区间植物措施因子定量计算
曹炜
高云飞
李智广
杨胜天
曹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