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水土保持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奥云 赵海鹏 《绿色中国》 2025年第8期88-90,共3页
传统的治理方法难以应对复杂的水土流失问题。因此,本文对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水土保持空间格局优化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多目标规划模型,科学规划了小流域的空间布局,并建立了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然后结合GIS技术精确识别土地类型,采用... 传统的治理方法难以应对复杂的水土流失问题。因此,本文对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水土保持空间格局优化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多目标规划模型,科学规划了小流域的空间布局,并建立了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然后结合GIS技术精确识别土地类型,采用生态修复手段调整土地资源结构;最后分析了流域内生态阻力分布,采取针对性措施优化生态网络,提升小流域的水土保持能力和生态功能,旨在增强该流域的水土保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 空间格局优化 多目标规划模型 土地资源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南绕城高速公路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效果评价
2
作者 李平 秦瑞杰 张海强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6期26-28,32,共4页
对生产建设项目背景因素、扰动范围、取土弃渣、防治措施和水土流失危害进行监测评估,可为做好项目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施工和监督管理等工作提供参考。以兰州南绕城高速公路项目为例,采用实地测量、查询资料、调查监测、遥感监测、无人... 对生产建设项目背景因素、扰动范围、取土弃渣、防治措施和水土流失危害进行监测评估,可为做好项目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施工和监督管理等工作提供参考。以兰州南绕城高速公路项目为例,采用实地测量、查询资料、调查监测、遥感监测、无人机航拍等手段,对项目建设中的水土保持全过程进行监测,评估其水土保持效果,结果表明:项目采取了适宜的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工程总体布局合理,防治效果明显,水土流失防治指标达到水土保持方案设计要求;但水土保持方案深度不够,与初步设计衔接不够充分,项目建设过程中扰动范围、实施的各类措施较水土保持方案有所变化,特别是取土场、弃渣场选址和取弃方量发生较大变化,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防治产生了一定影响。建议加强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和规划设计与施工图设计、实际施工的衔接,以促进水土保持工作更加合理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监测 高速公路 生产建设项目 兰州南绕城高速公路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耕地种植不同类型牧草对水土保持效益的影响
3
作者 徐丹 慕玥 《绿色中国》 2025年第8期103-105,共3页
在坡耕地上种植牧草,如果管理不当或选择了不适合当地环境的牧草品种,可能会加剧土壤侵蚀,对水土保持产生不利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类型牧草对坡耕地水土保持效益的影响。为此,在水库水源流域区的坡耕地上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原位观测... 在坡耕地上种植牧草,如果管理不当或选择了不适合当地环境的牧草品种,可能会加剧土壤侵蚀,对水土保持产生不利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类型牧草对坡耕地水土保持效益的影响。为此,在水库水源流域区的坡耕地上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原位观测试验,以评估不同牧草种植模式在水土保持方面的效益。实验结果表明,豆科牧草如白三叶以及禾本科与豆科牧草的混合种植模式,在降低径流量和减少土壤流失方面表现显著。这些发现对于指导坡耕地的牧草种植和水土保持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耕地 白三叶牧草 混合种植 水土保持效益 径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管道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秦瑞杰 李平 安乐平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4期8-10,共3页
以密云—马坊联络线和马坊分输站工程为例,详细探讨该类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布设情况。应先根据工程总体布局及项目区所处区域水土保持区划等情况,按地貌类型和工程建设类型进行防治区划分,一级分区为地貌类型分区,二级分区为工程建... 以密云—马坊联络线和马坊分输站工程为例,详细探讨该类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布设情况。应先根据工程总体布局及项目区所处区域水土保持区划等情况,按地貌类型和工程建设类型进行防治区划分,一级分区为地貌类型分区,二级分区为工程建设类型分区;再本着“预防为主,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区防治”的原则,按管道作业带、穿越工程区、站场阀室区、施工道路区共4个二级防治分区分别有针对性地布设水土保持工程、植物、临时措施,以尽可能减少因工程建设而引起的水土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天然气管道 分输站 生产建设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佳芦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及土壤侵蚀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蔡玖锱 安乐平 秦瑞杰 《中国水土保持》 2020年第2期42-44,5,共3页
以佳芦河流域分辨率为0.38 m的航摄影像和5 m的DEM等为信息源,基于ArcGIS平台,获取了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度、坡度、沟壑烈度等土壤侵蚀影响因子,依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 190—2007),对各因子进行叠加分析,... 以佳芦河流域分辨率为0.38 m的航摄影像和5 m的DEM等为信息源,基于ArcGIS平台,获取了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度、坡度、沟壑烈度等土壤侵蚀影响因子,依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 190—2007),对各因子进行叠加分析,对水蚀、风蚀区等不同侵蚀类型的土壤侵蚀强度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截至2012年9月,佳芦河流域有水土流失面积1068.89 km 2,占流域面积的94.26%,其中轻度、中度、强烈、极强烈、剧烈侵蚀面积分别为118.69、206.35、126.29、75.08、542.48 km 2;强烈及以上侵蚀面积占到水土流失面积的69.59%,其中强烈和极强烈侵蚀多发生在风蚀区,而剧烈侵蚀主要发生在水蚀区的沟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水土保持监测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佳芦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丘三区罗玉沟流域水沙演变分析
6
作者 詹惠 郝磊 +3 位作者 安乐平 张满良 魏小东 王柯凡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11期48-52,72,共6页
开展黄土高原水沙变化研究对进一步完善治黄方略以及合理布局重大水利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选取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的典型小流域——罗玉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1991—2022年罗玉... 开展黄土高原水沙变化研究对进一步完善治黄方略以及合理布局重大水利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选取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的典型小流域——罗玉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1991—2022年罗玉沟流域实测月尺度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数据,采用滑动平均法、累积距平法、M-K趋势检验法和相关性分析法,开展年、月尺度水沙演变规律和水沙关系变化分析。结果表明:①罗玉沟流域月均降水量、降水天数、流量、输沙率年内分布不均衡,存在较明显的季节归因特征,降水主要集中在6—10月,产流产沙过程主要发生在夏、秋两季;②年均降水量、输沙量和径流量分别为534.00 mm、19.95万t、144.31万m^(3),1991—2022年年降水量呈不显著的上升趋势,年输沙量和径流量呈不显著的下降趋势,降水量、输沙量和径流量较多和较少的年份数量比例分别约为1∶1、1∶3、3∶5,年降水量总体呈“丰-枯-丰”的交替变化趋势,年输沙量的整体变幅较大;③近年来随着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的开展,水土保持措施体系逐渐完善,植被覆盖度显著增加,流域产输沙能力下降,水土流失情况得到控制,水沙关系向好的趋势发展;④平均含沙量与平均流量、径流量、径流模数及径流深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其他指标之间均显著正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径流量 输沙量 水沙演变 罗玉沟流域 丘三区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地区耕地复种指数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闯娟 何洪鸣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2-230,共9页
基于复种指数和“热量-降水”定量化关系模型,分析了西南三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从1990—2015年间耕地复种指数的变化趋势、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1990—2015年云南、贵州和四川复种指数比分别降低27.04%、1.67%和25.... 基于复种指数和“热量-降水”定量化关系模型,分析了西南三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从1990—2015年间耕地复种指数的变化趋势、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1990—2015年云南、贵州和四川复种指数比分别降低27.04%、1.67%和25.83%,复种指数均值分别为147.37%、239.69%和206.05%。2006—2015年为三省粮食作物复种指数波动变化最大的时期,该期粮食作物复种指数年际变动率为四川>贵州>云南,其值分别为-41.01%、-33.55%和-29.60%。西南地区耕地复种指数总体上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其中东部地区耕地复种指数明显高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北部和南部地区。2010—2015年,中国西南地区潜力复种指数均为东部和南部地区高于中部和西北部地区,其中四川东部地区潜力复种指数最大;云南省耕地复种可提升潜力值,明显高于贵州和四川,贵州省可提升潜力地区最少。耕地复种指数年际变化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其中复种指数与年均温度、≥0℃积温、人口数量和农业生产总值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一般而言,丘陵地区耕地复种指数低于平原地区;气候因子中的温度变化与西南地区复种指数之间的变化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但温度变化是其变化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复种指数 时空格局演变 影响因素 土地利用集约度 西南三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市生态领域风险的潜在矛盾防范化解之道
8
作者 杨永庚 李娜 +1 位作者 王光明 胡倩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5期71-75,共5页
自改革开放以来,榆林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可喜的“榆林速度”,但在新时代加快推进能源城市转型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生态领域仍存在着以水土流失为首的潜在性风险。通过分析榆林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生态风险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榆林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可喜的“榆林速度”,但在新时代加快推进能源城市转型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生态领域仍存在着以水土流失为首的潜在性风险。通过分析榆林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生态风险的表现及其成因,提出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风险治理对策,即以严密的制度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构建榆林市生态防范化解机制、实现产业低碳化发展新格局、建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从而使得生态防范化解机制真正能够为榆林市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风险 水土流失 防范 化解 榆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U-Net的遥感影像土地覆盖类型自动分割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全红 李雷 +2 位作者 李纯斌 吴静 常秀红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8-106,共9页
研究目的:土地覆盖的准确分割对于土地调查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方法对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存在精度和效率较低等问题,提出了深度学习遥感影像分割方法。研究方法:以2 m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选用一种加入残差块的U-Net... 研究目的:土地覆盖的准确分割对于土地调查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方法对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存在精度和效率较低等问题,提出了深度学习遥感影像分割方法。研究方法:以2 m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选用一种加入残差块的U-Net模型(ResU_Net),对目标区域进行基于深度学习的土地覆盖分割,并与SVM、PSPNet、U-Net分割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ResU_Net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地物信息,该方法总体分割精度达到85.50%,Kappa系数为0.7603,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均高于SVM、PSPNet和U-Net分割方法(总体精度:ResU_Net(85.50%)>U-Net(79.44%)>PSPNet(78.90%)>SVM(66.80%))。研究结论:ResU_Net模型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土地覆盖分割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信息 U-Net 残差网络 ResU_Net 土地覆盖分割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16年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罗玉沟流域下垫面调查数据集
10
作者 王昕 李雷 +1 位作者 冯克庭 张耀南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1年第3期34-46,共13页
采用2013年的资源三号2.1 m分辨率卫星影像和2016年0.2 m无人机航摄影像作为两期数据源,利用人工解译的方式判读了流域内的土地利用情况,之后对解译成果进行野外实地验证,因流域面积小,所以验证了所有的土地利用图斑,质量可靠。通过调查... 采用2013年的资源三号2.1 m分辨率卫星影像和2016年0.2 m无人机航摄影像作为两期数据源,利用人工解译的方式判读了流域内的土地利用情况,之后对解译成果进行野外实地验证,因流域面积小,所以验证了所有的土地利用图斑,质量可靠。通过调查,掌握了罗玉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水土保持措施等的现状,为摸清流域下垫面变化情况,以及水土流失规律研究、水土流失原型观测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玉沟流域 下垫面调查 遥感解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雨量计(器)在黄土丘三区典型小流域的适用性分析
11
作者 魏小东 秦瑞杰 +3 位作者 刘琦 郝磊 李茹虹 白娜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12期40-43,共4页
为更科学有效地进行降水量观测,利用罗玉沟流域各雨量站2018—2020年逐日降水量观测数据,分析了SM1型普通雨量器、SL3-1型遥测雨量计和JDZ02-1型固态存贮式雨量计在该地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SM1型普通雨量器、SL3-1型遥测雨量计在罗玉... 为更科学有效地进行降水量观测,利用罗玉沟流域各雨量站2018—2020年逐日降水量观测数据,分析了SM1型普通雨量器、SL3-1型遥测雨量计和JDZ02-1型固态存贮式雨量计在该地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SM1型普通雨量器、SL3-1型遥测雨量计在罗玉沟流域的适用性优于JDZ02-1型固态存贮式雨量计,SM1型普通雨量器和SL3-1型遥测雨量计观测结果误差较小;各雨量计(器)测得的累计降水量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函数拟合程度较高(R^(2)≥0.8684);运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和相关性分析得出,SM1型普通雨量器的观测结果与SL3-1型遥测雨量计的观测结果相关性较高,无显著性差异(r_(1)≥0.9905,P>0.05),JDZ02-1型固态存贮式雨量计的观测结果与SM1型普通雨量器、SL3-1型遥测雨量计的观测结果均相关性较低,差异极显著(r_(2)≤0.8378、r_(3)≤0.8466,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用性 雨量计 降水量 黄土丘三区 罗玉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