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流体力学分析技术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现状——评《计算机模拟技术及其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
1
作者 朱一飞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I0030-I0030,共1页
计算机于1946年问世,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国防军事、社会经济等;近年来,随着自动化及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逐渐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文献查阅发现,上世纪中期美国曾尝试在农业领域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历经数十年的研究发展,在农业... 计算机于1946年问世,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国防军事、社会经济等;近年来,随着自动化及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逐渐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文献查阅发现,上世纪中期美国曾尝试在农业领域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历经数十年的研究发展,在农业各领域中,如作物生产、农业机械等方面,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对进一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尤其是计算机流体力学分析技术,依照字面意思分析,流体是一种不能抵抗剪切力,且在剪切力的作用下发生无限变形的物质,而作用在该物质上的力可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表面力与质量力,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值模拟,即分析流体力学中的各种问题,以往仅通过理论及实验等方法得出结论,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可完全依靠或部分依靠数值模拟的方法解决以上问题;在此背景下,由陈树人、毛罕平、贾卫东、李青林、尹建军编写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及其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江苏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版)准确把握了当前计算机流体力学分析技术在农业工程中的发展趋势,作者以研究者的身份,对于如何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进行了深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模拟技术 计算机流体力学 表面力 陈树人 农业机械 文献查阅 国防军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背景值评估研究进展
2
作者 闫纲丽 冯屾 +1 位作者 刘睿男 黄冠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55-1670,共16页
选取适宜的地下水背景值评估方法是客观认知地下水背景值的关键。本文在回顾地下水背景值研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概述了现有评估方法及其优缺点,并指出其未来发展趋势。地下水背景值评估方法大致可分为基于未被污染地下水样本的方法、预... 选取适宜的地下水背景值评估方法是客观认知地下水背景值的关键。本文在回顾地下水背景值研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概述了现有评估方法及其优缺点,并指出其未来发展趋势。地下水背景值评估方法大致可分为基于未被污染地下水样本的方法、预筛选法、数理统计法、基于图谱的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及多方法组合等五类。其中:基于未被污染地下水样本的方法因其自身局限性较强已很少采用;预筛选法和数理统计法是当前常用单一类方法,前者主观性较强而后者客观性更优;基于图谱的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少见单独使用,多与其他方法组合联用;多方法组合通过互补单一方法的局限性已经成为地下水背景值评估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多方法组合中:预筛选-数理统计组合方法最常见,应用较广;新兴的基于图谱的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与预筛选法、数理统计法或预筛选-数理统计法三种方法中的其中一种分别组合的方法更为优越,但该类组合方法的使用往往需要以研究区水文地球化学的深入认知为基础,便捷性和普适性不如预筛选-数理统计组合方法。多方法组合已成为地下水背景值评估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背景值 预筛选法 数理统计法 基于图谱的探索性数据分析 组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混凝土重力坝混凝土-基岩胶结面原位直剪试验与破坏模式分析
3
作者 张翌娜 赖煜 +2 位作者 王勇 张建伟 王文轩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7-141,共5页
基于某水库坝基混凝土-基岩胶结面原位直剪试验,建立混凝土-基岩胶结面的直剪试验三维精细化仿真模型,研究了不同加载工况下混凝土-基岩胶结面处的损伤演化过程及破坏机理。研究表明,不同法向应力作用下峰值剪切位移随法向应力的增加基... 基于某水库坝基混凝土-基岩胶结面原位直剪试验,建立混凝土-基岩胶结面的直剪试验三维精细化仿真模型,研究了不同加载工况下混凝土-基岩胶结面处的损伤演化过程及破坏机理。研究表明,不同法向应力作用下峰值剪切位移随法向应力的增加基本呈逐渐递增趋势,抗剪强度的峰值范围为1.074~2.073 MPa,最大误差为8.48%,满足工程要求;不同法向力作用下,模拟计算了混凝土-基岩胶结面的损伤演变过程,并与原位直剪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不同加载工况下混凝土-基岩的破坏模式可归纳为胶结面破坏、混合剪切破坏及基岩破坏三类,且破坏模式与法向应力的大小相关,随法向应力的增大,沿胶结面剪断的面积逐渐增加,断裂面趋于平整。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混凝土重力坝设计、坝体抗滑稳定及风险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重力坝 原位直剪试验 破坏模式 损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球应力作用下各向异性引起的黄土剪切变形特性
4
作者 张彬 邵帅 +3 位作者 邵生俊 齐磊 杨利国 吴江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36-1346,共11页
黄土的各向异性显著。在动应力场中普遍存在的循环球应力作用下,黄土各向异性引起的剪应变不容忽视。通过循环球应力试验,研究不同条件下黄土的剪应变发展规律,并从各向异性的角度揭示循环球应力作用下黄土剪应变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黄土的各向异性显著。在动应力场中普遍存在的循环球应力作用下,黄土各向异性引起的剪应变不容忽视。通过循环球应力试验,研究不同条件下黄土的剪应变发展规律,并从各向异性的角度揭示循环球应力作用下黄土剪应变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在循环球应力路径下,黄土各向异性引起的剪应变显著,可分解为可逆剪应变εsc,re和不可逆剪应变εsc,ir,后者根据成因和发展规律,可分为初始各向异性引起的负剪应变εs0和应力诱导各向异性引起的正偏移剪应变εsη;(2)固结球应力增加和含水率升高使试样趋于各向同性,导致两种剪应变均减小,而循环球应力幅值增大则加速剪应变的发展;(3)可逆剪应变幅值受循环次数和固结应力比的影响较小,其随固结球应力的增大而减小,随含水率和循环球应力幅值的增大而增大;(4)基于几何分布的无记忆性,建立循环球应力作用下黄土不可逆剪应变的预测模型,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循环球应力 各向异性 剪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药废水零排放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圣敏 李永丽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9-111,共3页
采用混凝、生化、反渗透(RO)和三效蒸发器组合工艺,对某制药企业生产废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混凝沉淀、生化处理去除部分有机物和氮磷,然后利用RO系统去除剩余的有机物、氮磷和盐分,最后采用三效蒸发器对RO系统浓水进行蒸发浓缩。研究... 采用混凝、生化、反渗透(RO)和三效蒸发器组合工艺,对某制药企业生产废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混凝沉淀、生化处理去除部分有机物和氮磷,然后利用RO系统去除剩余的有机物、氮磷和盐分,最后采用三效蒸发器对RO系统浓水进行蒸发浓缩。研究结果表明,出水水质可满足企业生产工艺用水水质要求,并达到零排放的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废水 混凝沉淀 生物法 回用 零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口有机质疏浚土压缩特性及改良利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勇文 胡畔 马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8-162,共5页
疏浚土是一种性质复杂和分布不均的材料,为研究含有机质疏浚土的压缩特性及相应的改良方案,通过试验确定了0%~11%有机质含量下天然疏浚土的工程指标,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对疏浚土的微观结构及矿物成分进行了分析... 疏浚土是一种性质复杂和分布不均的材料,为研究含有机质疏浚土的压缩特性及相应的改良方案,通过试验确定了0%~11%有机质含量下天然疏浚土的工程指标,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对疏浚土的微观结构及矿物成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一维固结试验,分析了添加石灰、粉煤灰、火山灰等改良材料的疏浚土的压缩特性,探讨了有机质含量对改良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增大,天然疏浚土的界限含水率增大,密度减小,碱性由中碱性变为微碱性,天然疏浚土的压缩指数范围在0.10~0.32之间,压缩性和膨胀性越来越高;添加石灰和粉煤灰都可以有效提高疏浚土的抗压缩性,其中粉煤灰对各有机质含量的疏浚土均有明显改良效果,当其含量在15%以上时,可以大大降低疏浚土压缩性;火山灰添加后体积压缩系数、压缩指数反而增大,说明其对抗压缩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水运工程中疏浚土的建材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土 有机质 改良 压缩特性 界限含水率 一维固结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RPC/RC组合框架梁柱边节点抗震性能
7
作者 胡畔 李洋 云宇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1,共9页
为了研究新型装配式RPC/RC组合框架梁柱边节点抗震性能,对2个足尺边节点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比了2个节点的最终破坏形态,可以看出在梁柱结合处设置L型型钢,可以实现梁端塑性铰转移。分析了节点的滞回性能、刚度退化及耗能能力。通... 为了研究新型装配式RPC/RC组合框架梁柱边节点抗震性能,对2个足尺边节点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比了2个节点的最终破坏形态,可以看出在梁柱结合处设置L型型钢,可以实现梁端塑性铰转移。分析了节点的滞回性能、刚度退化及耗能能力。通过分析发现,采用RPC高性能混凝土浇筑键槽及节点区,能够有效地提高节点区的强度,避免节点提前发生破坏。在梁柱结合处增设L型钢板,不仅能够实现梁端塑性铰外移,还提高了节点的屈服强度、极限承载力,延性性能和耗能能力。在试验的基础之上,采用试验拟合法对节点建立了三折线骨架曲线模型能够较好的描述各阶段受力和变形情况;通过所建恢复力模型得到的滞回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描述装配式RPC/RC组合框架梁柱节点的滞回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 RPC 梁柱节点 抗震性能 恢复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技术在茶建筑中的应用能力评述 被引量:2
8
作者 姚鹏 娄冬 《福建茶叶》 2018年第10期26-26,共1页
在我国互联网+的产生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下,BIM技术突破了传统建筑施工的桎梏,成为现代新型建筑设计施工应用系统。在复合类茶建筑群的普及发展下,BIM技术的应用能够为茶文化建筑提供良好的施工方案,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提高建筑设计审美... 在我国互联网+的产生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下,BIM技术突破了传统建筑施工的桎梏,成为现代新型建筑设计施工应用系统。在复合类茶建筑群的普及发展下,BIM技术的应用能够为茶文化建筑提供良好的施工方案,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提高建筑设计审美性和安全性。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BIM技术在茶建筑中的应用能力评述以及发展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茶建筑 应用能力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影响因素联合的某抽水蓄能电站主厂房洞室围岩变形预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翌娜 江琦 +1 位作者 张建伟 李香瑞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165,共5页
为保证地下洞室围岩环境的安全状态,提出了一种以变分模态分解(VMD)方法分解原始数据和粒子群优化算法(PSO)提高预测精度为基础,基于多影响因素联合核极限学习机(KELM)方法的洞室围岩变形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VMD方法将监测位移分... 为保证地下洞室围岩环境的安全状态,提出了一种以变分模态分解(VMD)方法分解原始数据和粒子群优化算法(PSO)提高预测精度为基础,基于多影响因素联合核极限学习机(KELM)方法的洞室围岩变形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VMD方法将监测位移分解为受趋势性因素影响的趋势项位移和受周期性因素影响的周期项位移,去除影响因素的干扰项,其次将演化状态及影响因素作为PSO-KELM的输入数据,预测各影响因素所对应的趋势项或周期项位移,最后叠加两种分项位移,并将多影响因素结合的KELM方法与其他预测方法进行精度比较。对某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实测数据的验证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原始位移的RRMSE相差仅0.76%,且二者的R为0.986,所提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为同类工程的围岩变形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室围岩 变形 变分模态分解 粒子群优化 核极限学习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性特征对混凝土坝体-基岩原位直剪试验力学特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翌娜 胡昊 +2 位作者 张建伟 刘佳冰 王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2,共5页
以广西巴马县坡月水库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推法开展不同法向应力(0.4、0.8、1.2、1.6、2.0 MPa)下混凝土坝体-基岩原位直剪试验,探究岩性特征对混凝土坝体-基岩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法向应力下试样的剪切应力-位移曲线均表... 以广西巴马县坡月水库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推法开展不同法向应力(0.4、0.8、1.2、1.6、2.0 MPa)下混凝土坝体-基岩原位直剪试验,探究岩性特征对混凝土坝体-基岩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法向应力下试样的剪切应力-位移曲线均表现出试样内部初始缺陷受力微裂纹扩展的稳定扩展阶段、微裂缝逐渐扩展形成宏观裂缝的不稳定扩展阶段及混凝土与岩体分离的开裂阶段3个阶段;法向应力、岩体岩性对试样的断裂能均有显著影响。不同法向应力下,试样断裂能的范围为16.65~177.28 N/m,断裂能随着法向应力或灰色砂岩含量增大而增大,随泥质粉砂岩含量或风化程度增大而减小;混凝土坝体-基岩的抗剪强度随基岩中灰色砂岩含量增大而增大,随泥质粉砂岩含量或基岩风化程度增大而减小。研究结果可为类似研究提供试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坝体-基岩 原位直剪试验 力学特性 岩性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权理论的露天矿边坡稳定性GRA-TOPSIS评价模型研究
11
作者 耿亚杰 李嘉衡 +2 位作者 孟宪金 贺子光 方前程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3-560,569,共9页
为使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估更加科学合理,进一步提高评估结果可靠性,迫切需对现有评价模型进行优化和改进。基于变权理论、灰色关联理论(GRA)和逼近理想解法(TOPSIS),提出了露天矿边坡稳定性改进GRA-TOPSIS评价模型。从地质、环境、工程... 为使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估更加科学合理,进一步提高评估结果可靠性,迫切需对现有评价模型进行优化和改进。基于变权理论、灰色关联理论(GRA)和逼近理想解法(TOPSIS),提出了露天矿边坡稳定性改进GRA-TOPSIS评价模型。从地质、环境、工程等3个方面,选取了12个典型影响因素,构建了露天矿岩质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权理论确定指标权重,通过计算灰色关联贴近度,实现露天矿岩质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以3座矿山(K1-K3)为例,验证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结果显示:3座露天矿边坡稳定性排序为K3>K2>K1,稳定性等级分别为Ⅲ级、Ⅱ级和Ⅱ级,与边坡实际相符;通过对比改进GRA-TOPSIS模型与单独使用GRA、TOPSIS模型以及其他模型的评价结果,验证了改进GRA-TOPSIS综合评价模型在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估方面的准确性和优越性,体现了研究价值,可为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估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边坡 稳定性评价 变权理论 灰色关联贴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粗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邢琳琳 尚建丽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5-107,共3页
采用不同掺量钢渣替代碎石配制混凝土,在混凝土力学试验基础上,对其耐久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钢渣等量替代碎石,可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以钢渣50%掺量优势明显;除抗硫酸盐侵蚀外,钢渣的掺入可提高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抗碳化、抗收缩性,... 采用不同掺量钢渣替代碎石配制混凝土,在混凝土力学试验基础上,对其耐久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钢渣等量替代碎石,可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以钢渣50%掺量优势明显;除抗硫酸盐侵蚀外,钢渣的掺入可提高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抗碳化、抗收缩性,以钢渣50%掺量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混凝土 力学性能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倾斜厚大矿体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5
13
作者 柴红 郭俊超 +1 位作者 杨淑慧 刘成博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2-147,共6页
缓倾斜厚大矿体采场结构参数的确定和优化对采场安全、经济、可靠回采等工作意义重大。以山东半岛某地下矿井为例,基于Mathew稳定图表法对采场地质参数和开采参数进行计算,确定了采场尺寸范围。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采场参数取... 缓倾斜厚大矿体采场结构参数的确定和优化对采场安全、经济、可靠回采等工作意义重大。以山东半岛某地下矿井为例,基于Mathew稳定图表法对采场地质参数和开采参数进行计算,确定了采场尺寸范围。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采场参数取值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综合经济、技术因素确定了采场参数合理取值。研究表明:(1)在综合考虑利用围岩自身支撑能力的基础上,给出了合理的采场宽度范围为28.36~42.17 m。(2)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采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不同宽度方案条件下应力场与位移场的分析,明确了该采场34 m宽度为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斜厚大矿体 结构参数 Mathew稳定图表 FLAC^(3D) 矿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骨料类型对充填体强度性能的影响及配比优化 被引量:7
14
作者 戚亮 李峥 黄彦森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2-58,共7页
为研究骨料类型对胶结充填体强度的影响规律,在室内开展了以全尾砂、尾砂—河沙及尾砂—废石为骨料的胶结充填体力学性能试验,分析了不同骨料类型下的充填体强度演化特征,并结合矿山对充填体强度指标的设计要求推荐了相应的骨料类型和... 为研究骨料类型对胶结充填体强度的影响规律,在室内开展了以全尾砂、尾砂—河沙及尾砂—废石为骨料的胶结充填体力学性能试验,分析了不同骨料类型下的充填体强度演化特征,并结合矿山对充填体强度指标的设计要求推荐了相应的骨料类型和配比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全尾砂作为充填骨料时,砂灰比的增大会降低充填体强度,而料浆浓度的增大能够提高充填体的抗压强度,并且浓度的增加更有利于改善充填体的早期抗压强度;采用尾砂+河沙作为充填骨料时,三因素对充填体抗压强度的影响程度为砂灰比料浆浓度河沙含量,并且砂灰比的增大同样会降低充填体强度,浓度及河沙含量的增大有利于提高其强度;采用尾砂+废石作为充填骨料时,三因素对充填体3、7、28 d抗压强度的影响程度为砂灰比料浆浓度废石含量,砂灰比的增大会降低尾砂废石胶结充填体强度,浓度的增大有利于提高充填体强度。综合充填体强度及坍落度的测试结果,建议采用尾砂+废石作为矿山的充填骨料,配比参数可设计为灰砂比1∶6、料浆浓度76%、废石含量1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开采 骨料类型 充填体 抗压强度 配比参数 单轴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边连接侧边加劲钢板剪力墙滞回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洋 赵啸峰 +1 位作者 谭平 周福霖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3-50,167,共9页
针对两边连接侧边加劲钢板剪力墙,设计了1/3缩尺模型试件,通过低周反复加载对其滞回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该试件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其滞回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有限... 针对两边连接侧边加劲钢板剪力墙,设计了1/3缩尺模型试件,通过低周反复加载对其滞回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该试件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其滞回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利用该有限元分析模型重点考察了试件高宽比、高厚比及加劲肋厚度对两边连接侧边加劲钢板剪力墙滞回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两边连接侧边加劲钢板剪力墙滞回曲线其饱满程度随高宽比的降低而下降,随高厚比的降低而提高,与加劲肋厚度的变化无关;单位累计耗能随高宽比的降低、高厚比的降低以及加劲肋厚度的增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高厚比的影响最为显著;极限平均剪应力的变化规律与单位累计耗能一致,并接近剪切屈服强度。该研究为钢板剪力墙的设计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剪力墙 滞回曲线 高宽比 高厚比 加劲肋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格栅加筋边坡水平变形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曹磊 孟宪金 刘高启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6-109,共4页
应用有限元软件对某一土工格栅加筋边坡进行有限元分析,对边坡水平变形在加筋层数、筋材位置、筋材长度、筋材模量发生变化时的规律开展了讨论。研究表明:筋材集中于边坡中下部对边坡水平位移所起到的约束作用较显著;在一定范围内,增大... 应用有限元软件对某一土工格栅加筋边坡进行有限元分析,对边坡水平变形在加筋层数、筋材位置、筋材长度、筋材模量发生变化时的规律开展了讨论。研究表明:筋材集中于边坡中下部对边坡水平位移所起到的约束作用较显著;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加筋层数、筋材长度与筋材模量都可以有效地减小边坡水平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格栅 边坡 有限元法 水平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排列熵算法的弧形闸门振动状态监测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翌娜 马晓君 +1 位作者 张建伟 侯鸽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3-166,共4页
为避免闸门结构的剧烈振动,保证其稳定运行,提出基于排列熵算法(PE)的水工闸门状态监测。根据水闸模型不同运行工况下流激振动的加速度数据,利用CEEMDAN与SVD联合提取单个测点闸门结构的特征信息,以方差贡献率的方式将多个传感器所测测... 为避免闸门结构的剧烈振动,保证其稳定运行,提出基于排列熵算法(PE)的水工闸门状态监测。根据水闸模型不同运行工况下流激振动的加速度数据,利用CEEMDAN与SVD联合提取单个测点闸门结构的特征信息,以方差贡献率的方式将多个传感器所测测点的振动数据进行有效融合,得到一组可全面反映系统总体振动特性的融合数据,通过排列熵方法计算融合后数据的子序列熵值,对比不同工况下熵值变化规律,实现结构振动状态的监测。结果表明,排列熵方法能更加全面有效地提取结构的有效信息,且能以相对直观的形式表现结构的运行状态,可避免闸门运行中的不利工况,为结构的安全运行与在线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闸门 振动监测 CEEMDAN SVD 排列熵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景区生活污水处理与回用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圣敏 李永丽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9-101,共3页
研究了缺氧-MBR-混凝工艺处理旅游景区生活污水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COD、BOD5、NH3-N、TP的去除率均在85%以上,出水水质可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排放限值。部分出水经氯片消毒后回... 研究了缺氧-MBR-混凝工艺处理旅游景区生活污水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COD、BOD5、NH3-N、TP的去除率均在85%以上,出水水质可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排放限值。部分出水经氯片消毒后回用于绿化浇灌和景观用水,以替代新鲜自来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混凝 脱氮 除磷 消毒 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蚀冻融耦合循环作用下碳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涛峰 张多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3-145,共3页
为研究碳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首先分析了不同碳纤维掺量(0%、0.2%、0.4%、0.6%、0.8%、1.0%)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改善规律;其次,分析在0.4 moL/L的NaCl溶液腐蚀环境下腐蚀时间对碳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碳... 为研究碳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首先分析了不同碳纤维掺量(0%、0.2%、0.4%、0.6%、0.8%、1.0%)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改善规律;其次,分析在0.4 moL/L的NaCl溶液腐蚀环境下腐蚀时间对碳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碳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后,基于两种试验构建了腐蚀冻融耦合循环试验,以此来分析碳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碳纤维掺量为0.8%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提高最多;单一冻融循环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程度高于单一腐蚀环境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程度;腐蚀和冻融环境对混凝土的破坏是相互的,即耦合环境下混凝土力学性能损伤要高于单一环境下混凝土力学性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环境 冻融循环 腐蚀冻融耦合循环 碳纤维掺量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震作用下泵站出水塔结构损伤开裂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翌娜 黄锦林 +2 位作者 程梦然 张建伟 付杰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81-587,626,627,共9页
结合某提灌工程的地域特点及运行情况,以泵站出水塔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水体-结构-地基耦联的有限元模型,对泵站出水塔结构的动力特性及损伤模式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泵站出水塔在地震作用下易在底部排架-镇墩、中部环形梁-隔板接触位... 结合某提灌工程的地域特点及运行情况,以泵站出水塔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水体-结构-地基耦联的有限元模型,对泵站出水塔结构的动力特性及损伤模式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泵站出水塔在地震作用下易在底部排架-镇墩、中部环形梁-隔板接触位置出现损伤,且随着惯性力作用的增加(峰值加速度为0.4g),该部位开始发生损伤破坏,且损伤沿排架向上发展;当峰值加速度达到0.6g时,损伤范围增加,在塔体结构2层排架与隔板等位置均发生损伤破坏,损伤值达到0.970,压缩损伤为0.5068。该研究可为类似结构的动力损伤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出水塔 振动特性 水体‐结构‐地基 损伤开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