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浑水灌溉下土壤水分入渗规律研究综述 被引量:9
1
作者 曹惠提 卞艳丽 黄福贵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9-70,73,共3页
目前,国外土壤水分连续入渗研究主要集中在Green-Ampt模型的修正以及Philip、Parlange入渗方程的求解两方面。国内学者对浑水连续入渗的研究认为:浑水与清水入渗的差异主要是浑水中物理性黏粒的存在引起的,浑水入渗模型以通过浑水灌溉... 目前,国外土壤水分连续入渗研究主要集中在Green-Ampt模型的修正以及Philip、Parlange入渗方程的求解两方面。国内学者对浑水连续入渗的研究认为:浑水与清水入渗的差异主要是浑水中物理性黏粒的存在引起的,浑水入渗模型以通过浑水灌溉试验进行拟合而得到的经验公式为主;对浑水波涌灌间歇入渗研究认为,不同泥沙粒度组成的浑水间歇入渗能力均小于同条件下的浑水连续入渗能力,且减渗率随入渗周期数的增加而增大。今后应开展不同灌水方式、多种影响因素下的浑水灌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水灌溉 土壤水分入渗 入渗规律 入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浑水灌溉下的土壤入渗规律研究
2
作者 卞艳丽 曹惠提 +1 位作者 黄福贵 侯爱中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9年第8期695-696,共2页
针对黄河流域绝大部分引黄灌区引浑灌溉的特点,阐述了清水与浑水灌溉下的土壤入渗规律的本质区别以及开展浑水灌溉下的土壤入渗规律研究的意义,通过分析国内外浑水入渗规律的研究进展与现状,提出了浑水灌溉下的土壤入渗规律研究领域的... 针对黄河流域绝大部分引黄灌区引浑灌溉的特点,阐述了清水与浑水灌溉下的土壤入渗规律的本质区别以及开展浑水灌溉下的土壤入渗规律研究的意义,通过分析国内外浑水入渗规律的研究进展与现状,提出了浑水灌溉下的土壤入渗规律研究领域的结论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水灌溉 浑水入渗 入渗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三刘寨引黄灌区引水能力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卞艳丽 黄福贵 曹惠提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2-156,共5页
黄河下游三刘寨灌区引黄涵闸靠流条件良好,但河床下切引起大河水位降低,对涵闸引水能力产生了一定影响。采用2002—2013年花园口水文站流量、水位资料以及三刘寨灌区引水量资料,分析得到三刘寨引黄闸闸前黄河水位过程、闸前水位与引水... 黄河下游三刘寨灌区引黄涵闸靠流条件良好,但河床下切引起大河水位降低,对涵闸引水能力产生了一定影响。采用2002—2013年花园口水文站流量、水位资料以及三刘寨灌区引水量资料,分析得到三刘寨引黄闸闸前黄河水位过程、闸前水位与引水流量的关系,并由此提出现阶段水源和工程条件下涵闸可引水流量旬过程,多年(2007—2011年)平均及50%保证率来水年(2010年)正常可引水量分别为8 931万m^3和8 395万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闸 引水条件 引水能力 三刘寨灌区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泥沙级配浑水灌溉入渗量及减渗作用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卞艳丽 曹惠提 +1 位作者 张会敏 黄福贵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5-148,共4页
浑水灌溉是黄河流域普遍存在的现象,浑水中泥沙级配和浓度的大小对土壤入渗过程有很大的影响,不同泥沙级配和浓度的浑水入渗结果有显著差异。通过分析不同泥沙级配浑水灌溉入渗试验数据,并与清水灌溉入渗试验对照得出:不同泥沙级配浑水... 浑水灌溉是黄河流域普遍存在的现象,浑水中泥沙级配和浓度的大小对土壤入渗过程有很大的影响,不同泥沙级配和浓度的浑水入渗结果有显著差异。通过分析不同泥沙级配浑水灌溉入渗试验数据,并与清水灌溉入渗试验对照得出:不同泥沙级配浑水灌溉累计入渗量与时间的关系和清水相同,均为指数为正的幂函数曲线。相同含沙量、同一入渗历时,泥沙较粗的浑水始终比泥沙较细的浑水累计入渗量大。泥沙颗粒越细的浑水,其相应的累计入渗量越小,减渗量和减渗率越大;而相同累计入渗量条件下,泥沙颗粒越细,相应入渗历时越长。不同泥沙级配浑水相对于清水的时段减渗量和减渗率随时间均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均发生在前50 min,泥沙组成颗粒越细,最大值出现的时间越早,同时刻浑水的减渗作用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水灌溉 泥沙级配 累计入渗量 减渗量 减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蒙灌区土壤盐碱化综述 被引量:5
5
作者 曹惠提 罗玉丽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0年第3期267-268,275,共3页
土壤盐碱化是宁蒙灌区长期存在并不断恶化的问题。论述了宁蒙灌区土壤盐碱化发展现状、成因,提出了盐碱化治理的农艺、水利、生物、化学等措施。
关键词 盐碱化 治理 宁蒙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