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黑河流域法规体系框架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大伟 王聪 +2 位作者 王道席 莫文春 徐辉 《水利经济》 2016年第2期49-52,67,共5页
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黑河流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机构能力建设为主线,提出构建"一大一小一中"三套黑河流域法规体系框架的思路。通过比对,指出折中方案较为可行,该方案包括充实流域管理内容、明确各级责任主... 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黑河流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机构能力建设为主线,提出构建"一大一小一中"三套黑河流域法规体系框架的思路。通过比对,指出折中方案较为可行,该方案包括充实流域管理内容、明确各级责任主体及部门间协作机制、加强流域机构能力建设并强化社会公众监督和稳妥推进流域立法工作四个方面的内容。该方案设计根据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要求,符合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思想,体现了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生态系统管理 黑河流域 法规体系 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流域管理条例》立法刍议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婕 钱卿 李柯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2-47,共6页
黑河流域综合治理能力的有效提升,离不开法治特别是立法工作的引领、推动、规范和保障。基于黑河流域管理的现实情况和发展趋势,从加强黑河流域综合治理、推进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流域枢纽工程建设和运行... 黑河流域综合治理能力的有效提升,离不开法治特别是立法工作的引领、推动、规范和保障。基于黑河流域管理的现实情况和发展趋势,从加强黑河流域综合治理、推进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流域枢纽工程建设和运行、完善流域管理法治化建设5个方面需求指出了制定《黑河流域管理条例》立法的必要性,从立法环境、立法时机、立法基础、立法借鉴方面论述了制定《黑河流域管理条例》的可行性,并提出了《黑河流域管理条例》立法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管理 黑河 条例 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VEST模型的黑河流域碳储量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唐娜 张震域 +3 位作者 廉耀康 董国涛 高喆 李凯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9-103,122,共6页
土地覆被变化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直接驱动因素。为评估黑河流域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探索土地覆被变化与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响应关系,基于InVEST模型,分析黑河流域不同时期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变化,量化土地覆被变化对生态系统碳... 土地覆被变化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直接驱动因素。为评估黑河流域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探索土地覆被变化与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响应关系,基于InVEST模型,分析黑河流域不同时期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变化,量化土地覆被变化对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河流域1992年、2000年、2010年、2020年碳储量分别为7.644 9亿、7.698 5亿、7.733 1亿、7.699 0亿t,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1992—2020年累计增加了541万t,空间上呈现从西南到东北碳密度减少的趋势;1992—2020年黑河流域碳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裸地转换为耕地、稀疏植被和草地,植被斑块和草地转换为森林,植被覆盖度和郁闭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InVEST模型 土地覆被 黑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中行政首长负责制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袁伟 周克仪 《水利经济》 2002年第6期10-12,共3页
通过对黑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现状及有关问题分析 ,探讨黑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中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的意义和必要性 ,提出行政首长负责制的主要内容和职责。
关键词 黑河流域 水资源管理 行政首长负责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水量调度的技术实践与效果 被引量:8
5
作者 常炳炎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1-43,共3页
简述了黑河流域概况,黑河水量调度背景,3年调水经过和效果,重点介绍了实施调度的技术路线,以及有关技术措施和行政措施.
关键词 黑河流域 水量调度 水资源管理 流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任建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4-96,110,共4页
河西走廊中部黑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蔬菜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也是我国内陆河流域近30a来受人为经济活动影响最强烈的地区之一。黑河中游水土资源过度开发,导致黑河下游出现了严重生态环境问题,已威胁到整个流域的生态安全和... 河西走廊中部黑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蔬菜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也是我国内陆河流域近30a来受人为经济活动影响最强烈的地区之一。黑河中游水土资源过度开发,导致黑河下游出现了严重生态环境问题,已威胁到整个流域的生态安全和国防建设的环境保障。主要表现在河道断流加剧,湖泊干渴,地下水位下降;天然林面积大幅度减少;草地严重退化;土地沙漠化和沙尘暴危害加剧等。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问题已经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黑河流域当前实施的节约用水和合理分配水资源,是保护黑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根本性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流域 水资源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流域生态调水重大问题思考 被引量:6
7
作者 刘钢 杜得彦 董国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22,共5页
2000年黑河流域开始实施生态水量调度,近20a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系统总结了水量统一调度以来,黑河流域生态调水工作取得的进展,梳理了流域水资源管理与调度、水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分析了黑河生态水量调度面临... 2000年黑河流域开始实施生态水量调度,近20a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系统总结了水量统一调度以来,黑河流域生态调水工作取得的进展,梳理了流域水资源管理与调度、水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分析了黑河生态水量调度面临的重大问题,并提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主要科技需求:黑河上游降水径流预报,中游地区农业用水和"降水-地表水-地下水"转化规律研究,黑河流域地下水和生态监测系统构建,不同来水条件下黑河下游生态保护目标,黄藏寺水库的调度运行方式研究,智慧黑河关键技术与示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调水 水资源管理 水量调度 水资源配置 黑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流分割方法在黑河流域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唐娜 薄鑫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7-50,共4页
选用了基流指数标准法、单参数数字滤波法与递归数字滤波法对黑河上游莺落峡1954-2018年日均流量和下游正义峡1963-2018年日均流量进行了分割,计算了基流指数,并分析了其变化。莺落峡年均BFI在0.70左右,正义峡年均BFI为0.56以下。1990年... 选用了基流指数标准法、单参数数字滤波法与递归数字滤波法对黑河上游莺落峡1954-2018年日均流量和下游正义峡1963-2018年日均流量进行了分割,计算了基流指数,并分析了其变化。莺落峡年均BFI在0.70左右,正义峡年均BFI为0.56以下。1990年起,黑河中游用水剧增,正义峡年均流量明显减少,而年均BFI增大。近年来,莺落峡和正义峡年均流量有显著增长趋势,BFI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流分割 基流指数 数字滤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中游耕地变化与节水灌溉对地表耗水与地下水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张震域 唐娜 +2 位作者 吴彦昭 董国涛 赵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4-109,共6页
为探究黑河中游耕地面积变化与节水灌溉影响下地表水耗水及地下水动态演变特征,基于1985—2022年黑河莺落峡、正义峡水文站实测径流量月数据和中游地区49眼地下水观测井埋深月数据,结合对节水灌溉的实地调研结果,利用统计分析等方法,分... 为探究黑河中游耕地面积变化与节水灌溉影响下地表水耗水及地下水动态演变特征,基于1985—2022年黑河莺落峡、正义峡水文站实测径流量月数据和中游地区49眼地下水观测井埋深月数据,结合对节水灌溉的实地调研结果,利用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地表水耗水和地下水埋深对耕地面积变化与节水灌溉的响应。结果表明:耕地面积变化、节水灌溉和水量统一调度多重影响下,黑河中游地表水耗水量略有下降;黑河中游地下水埋深总体呈增大趋势,扩耕较大的大满灌区东南部与东北部及友联灌区中部地下水埋深明显增大;不同灌溉方式对地下水埋深也有较大影响,河灌区地下水埋深随地表水入渗补给量变化,井灌区和混灌区地下水埋深随地下水开采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耗水 地下水埋深 耕地面积变化 节水灌溉 黑河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流域生态建设目标与近期任务探讨
10
作者 石培理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9年第24期12-13,共2页
针对黑河流域存在的生态问题,结合近年来黑河水量调度与综合治理工作情况,初步提出黑河流域生态建设的目标与任务,对应采取的工程措施提出了原则及建议,为黑河流域生态良性循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建设任务与目标 黑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正义峡断面下泄水量偏差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福贵 郑利民 +2 位作者 张会敏 高学军 张婕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7-59,共3页
根据黑河干流水量分配方案,建立了不同时期正义峡断面分配水量与莺落峡断面同期来水量的关系,对2004—2009调度年不同时期正义峡断面下泄水量偏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关键调度期(尤其是7—8月)正义峡断面下泄水量不足且偏差呈逐年扩... 根据黑河干流水量分配方案,建立了不同时期正义峡断面分配水量与莺落峡断面同期来水量的关系,对2004—2009调度年不同时期正义峡断面下泄水量偏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关键调度期(尤其是7—8月)正义峡断面下泄水量不足且偏差呈逐年扩大趋势同,这是近几年黑河水量调度面临的突出问题。由于现状情况下9月以后增加下泄量的空间有限,因此在继续做好该时期集中下泄措施外,应增大7—8月洪水期的下泄量,以有效应对正义峡断面下泄水量偏小的严峻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水量 水量调度 正义峡断面 黑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水文模型在大通河流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喇承芳 仇杰 +1 位作者 刘晓帆 曹春晖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12,共4页
通过构建基于混合产流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将大通河流域内气象、水文站点观测数据与遥感数据结合起来,研究了大气、陆面、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相互作用机理,确定了模型参数,并对大通河享堂水文站日均流量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 通过构建基于混合产流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将大通河流域内气象、水文站点观测数据与遥感数据结合起来,研究了大气、陆面、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相互作用机理,确定了模型参数,并对大通河享堂水文站日均流量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在水文、气象站点稀少,土壤及水文地质数据缺乏的条件下较好地模拟大尺度资料稀缺地区的水文过程,能较合理地揭示研究区的产汇流规律;模拟流量与实测流量高度相关,平均相对误差为-1.99%、确定性系数为0.75,模拟结果合理、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产流 分布式水文模型 享堂水文站 大通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分水后额济纳绿洲天然植被覆盖变化遥感监测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巧玲 杨云松 陈志辉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0年第5期65-71,75,共8页
以1987、2000和2009年3个时期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辅以野外实地调查,据土壤调节植被指数,分析了黑河分水前13年(1987-2000年)至分水后9年(2000-2009年)的额济纳绿洲天然植被覆盖的动态变化及其变化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1987-2000年,绿... 以1987、2000和2009年3个时期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辅以野外实地调查,据土壤调节植被指数,分析了黑河分水前13年(1987-2000年)至分水后9年(2000-2009年)的额济纳绿洲天然植被覆盖的动态变化及其变化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1987-2000年,绿洲植被一直处于严重退化状态,植被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趋向简单,生态系统恶化严重;2000-2009年,绿洲植被退化速度得到明显的遏制,局部地区还出现好转,绿洲植被恢复明显。导致以上植被覆盖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地下水位的变化;人类活动是植被覆盖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植被覆盖的影响有正向、逆向2个方面;全球气候变化对植被覆盖变化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植被 遥感监测 植被覆盖 额济纳绿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干流调蓄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向阳 楚永伟 任立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5-26,共2页
黑河主要产流区在上游的祈连山区,干流河道宽浅散乱,水量蒸发、渗漏损失极为严重,小流量向下游调水时损失率可达35%。为确保正义峡断面按分水指标下泄和中游灌溉用水,提高向下游输水的效率,保障额济纳绿洲的生态用水,迫切需要建设干流... 黑河主要产流区在上游的祈连山区,干流河道宽浅散乱,水量蒸发、渗漏损失极为严重,小流量向下游调水时损失率可达35%。为确保正义峡断面按分水指标下泄和中游灌溉用水,提高向下游输水的效率,保障额济纳绿洲的生态用水,迫切需要建设干流水量调蓄骨干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蓄工程 水资源 径流量 黑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干流中游地区耗水量变化的历史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建华 李万寿 张婕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27-29,共3页
黑河流域水资源极其匮乏 ,加之地区上的配置不均衡和中游地区水土资源的过度开发 ,导致黑河下游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已影响到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生态环境质量 ,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黑河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集中... 黑河流域水资源极其匮乏 ,加之地区上的配置不均衡和中游地区水土资源的过度开发 ,导致黑河下游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已影响到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生态环境质量 ,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黑河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中游地区 ,该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蔬菜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 ,耗水量占流域耗水量的 85 %以上 ,是黑河的主要耗水区和径流利用区。利用黑河上游控制站莺落峡站和中游控制站正义峡站水文资料 ,分析了黑河中游耗水量的变化 ,结果表明 :2 0世纪 80年代以前黑河中游耗水量在 4.4亿m3 左右 ,比较稳定 ;进入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 ,耗水量明显增加 ,80年代耗水量比 70年代以前增加了 1.97亿~ 2 .49亿m3 ;90年代耗水量又比 80年代增加了 1.64亿m3 左右。 80年代以来流域耗水量呈明显增加的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干流 耗水量 径流量 水资源 水土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常斌 仇杰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5年第18期98-99 101,共3页
本文介绍了全寿命周期成本基本含义及水利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阶段划分和成本计算,并探讨了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在水利工程各阶段的应用。
关键词 全寿命周期 水利工程 阶段 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中下游植被覆盖度变化遥感监测 被引量:9
17
作者 胡洁 姜成桢 +2 位作者 杨勇 何晓锋 李凯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4-38,共5页
自2000年国家决策实施水量统一调度以来,黑河中下游生态环境得到好转,但缺乏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方法加以验证。本文考虑黑河中下游区域面积大、数据资料缺乏等特点,提出了基于卫星遥感影像提取生长季植被指数计算植被覆盖度(VFC),并对VF... 自2000年国家决策实施水量统一调度以来,黑河中下游生态环境得到好转,但缺乏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方法加以验证。本文考虑黑河中下游区域面积大、数据资料缺乏等特点,提出了基于卫星遥感影像提取生长季植被指数计算植被覆盖度(VFC),并对VFC的空间分布特征、面积占比、变化趋势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2000—2017年18年间,黑河中下游区域均存在低覆盖植被向其他类型覆盖植被转化现象,高植被覆盖区域面积增加,植被覆盖情况整体趋好。该结论与黑河中下游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现状相符,证明本文方法可以作为区域生态环境评价的重要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 黑河中下游 像元二分模型 植被覆盖度 NDV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尾闾东居延海适宜水面面积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蒋晓辉 董国涛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9-48,共10页
东居延海维持一定的水面面积是黑河“97”分水方案实施成功的重要标志,调水以来,黑河尾闾东居延海已实现连续13年不干涸,湖周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在枯水年份,进入东居延海的水量有限,东居延海有可能干涸。如何在枯水年份既能保... 东居延海维持一定的水面面积是黑河“97”分水方案实施成功的重要标志,调水以来,黑河尾闾东居延海已实现连续13年不干涸,湖周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在枯水年份,进入东居延海的水量有限,东居延海有可能干涸。如何在枯水年份既能保证东居延海一定的水面面积,维持东居延海基本生态功能,又能不挤占额济纳绿洲植被生态用水,实现绿洲生态用水效益的最大化是值得研究的科学问题。文中通过分析东居延海生态服务功能,计算东居延海不同水面面积情况下生态价值,构建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水资源配置模型,模拟不同来水条件下绿洲水资源配置和东居延海可入湖水量,从额济纳绿洲整体生态环境出发,提出既能实现东居延海基本生态功能,又能维持东居延海长期不干涸的适宜水面面积。通过研究得到:①东居延海生态价值随着水面面积的增加而增加,在水面面积0~18km 2变化过程中,生态价值增加显著,大于18km 2后,生态价值增加趋势明显变缓,单位面积水面面积增加所产生的生态价值不显著;②根据额济纳绿洲各生态分区的生态用水需求,通过水资源合理配置,无论黄藏寺水库是否建成运行,东居延海在连续枯水年会再次出现干涸,且最长干涸时间会达到6个月;③在东居延海维持18km 2水面面积,湖深为6m时,既能保持东居延海长年不干涸,维持基本的生态功能,,又能使绿洲生态缺水量最小,实现了水资源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功能和价值 水资源配置模型 生态分区 适宜水面面积 东居延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济纳绿洲植被生态需水及其估算 被引量:18
19
作者 郭巧玲 杨云松 +1 位作者 陈志辉 鲁学纲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0年第3期80-84,共5页
生态需水是当前水问题的一个研究热点,对于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内陆干旱区,这一研究尤为紧迫。以额济纳绿洲为例,依据GIS技术进行生态分区并且采用阿维里扬诺夫估算方法,对其1998年和2004年的生态需水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当植被生态... 生态需水是当前水问题的一个研究热点,对于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内陆干旱区,这一研究尤为紧迫。以额济纳绿洲为例,依据GIS技术进行生态分区并且采用阿维里扬诺夫估算方法,对其1998年和2004年的生态需水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当植被生态系统结构发生变化时,其相应的需水量也发生变化,额济纳绿洲植被1998年和2004年的最低生态需水量分别为5.8494×108m3和5.9083×108m3。不同时期生态需水的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对科学制定生态恢复方案和水量分配方案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 植被 需水估算 额济纳绿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障大通河自身用水权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喇承芳 仇杰 李大鹏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42,共3页
通过调查大通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状况和对其下游控制站享堂水文站1980—2010年实测水文、水质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近年来大通河下游的水量、洪水过程、含沙量等水文要素发生了较大变化,原因主要是梯级电站的开发和引水工程的修建。为了保... 通过调查大通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状况和对其下游控制站享堂水文站1980—2010年实测水文、水质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近年来大通河下游的水量、洪水过程、含沙量等水文要素发生了较大变化,原因主要是梯级电站的开发和引水工程的修建。为了保障大通河的自身用水权,在保障河流的最小生态需水量的同时,应考虑维持河流的适宜生态需水量。未来应结合整个流域的生态需求和经济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统一管理调度,保障河流健康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健康 用水权 水利工程 大通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