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河水沙调度效果与未来下游滩槽综合治理思路
被引量:
12
1
作者
赵连军
韩沙沙
+1 位作者
肖千璐
王婷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56,共6页
下游滩槽综合治理是黄河综合治理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在分析近期黄河流域水沙情势的基础上,采用实测资料系统分析了黄河水沙调度效果,并提出了未来黄河下游滩槽综合治理思路。研究表明:近期黄河流域水量偏多,编号洪水出现频次增...
下游滩槽综合治理是黄河综合治理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在分析近期黄河流域水沙情势的基础上,采用实测资料系统分析了黄河水沙调度效果,并提出了未来黄河下游滩槽综合治理思路。研究表明:近期黄河流域水量偏多,编号洪水出现频次增加,通过水库群联合调控保障下游防洪安全势在必行;黄河水沙调度在调节洪水流量过程、库区排沙以及减少下游河道淤积方面效果显著;按照现有控导工程连线修建一定标准二级堤防,将滩区划分为主行洪区和滞洪沉沙区,并通过科学管理控制不同区域滩地糙率系数,可实现既能保证大洪水安全过洪,又能为过洪机率较低区域提供经济发展空间的治理目标。研究成果可为黄河下游“滩-槽”协同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调度
黄河下游
滩槽治理
防洪安全
空间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三角洲海岸线提取及其近期时空变化格局
被引量:
2
2
作者
韩沙沙
谈广鸣
+2 位作者
赵连军
王静雯
王现春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1-85,95,共6页
新入海水沙情势下,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迁也相应呈现出新的特征。考虑不同潮位、水体计算指数、涨落潮阶段对海岸线提取效果的影响,利用ArcGIS、ENVI提取了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并借助DSAS数字化海岸线分析系统,定量分析了1976-2020年黄河...
新入海水沙情势下,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迁也相应呈现出新的特征。考虑不同潮位、水体计算指数、涨落潮阶段对海岸线提取效果的影响,利用ArcGIS、ENVI提取了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并借助DSAS数字化海岸线分析系统,定量分析了1976-2020年黄河口海岸线变迁特征。研究发现,选择潮位相近、同处落潮阶段且成像质量较好的遥感图,并采用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计算,黄河三角洲海岸线的提取效果较好。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时空性,神仙沟-刁口河叶瓣1976年以来海岸线基本处于蚀退状态;东营港至孤东油田海岸线自1990年在人工海堤的防护下维持稳定;入海口附近海岸线的蚀退和淤进与陆向来沙量直接相关,陆向来沙充足时呈淤进趋势,反之则冲蚀后退,同时其也受河口改道、海洋动力等其他因素影响。研究可为未来黄河口综合治理规划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海岸线提取
海岸线变迁
来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2021年秋汛为例浅谈黄河下游防汛抗洪抢险实践经验
被引量:
1
3
作者
韩沙沙
潘佳良
+2 位作者
李国顺
张玥
赵连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7-81,共5页
2021年黄河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秋汛,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基于此次秋汛典型河段归纳与总结黄河下游防汛抗洪抢险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十分必要。以位于黄河“豆腐腰”的开封河段为研究对象,基于...
2021年黄河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秋汛,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基于此次秋汛典型河段归纳与总结黄河下游防汛抗洪抢险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十分必要。以位于黄河“豆腐腰”的开封河段为研究对象,基于上游水文站实测水文数据及局部河段水下地形资料,在分析2021年秋汛洪水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开封河段成功防御大流量、长历时、高水位洪水的实践经验。研究提出的“一二三四五”防汛工作基本原则、“党政领导、应急统筹、河务支撑、部门协同、群防群控”防汛抢险机制、黄河滩区迁安救护四类安置新方法等,不仅可为未来黄河防汛工作提供支撑,也具有可复制、可推广性,对其他河流治理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汛抢险
黄河下游
实践经验
秋汛
游荡河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入海水沙情势变化分析
被引量:
13
4
作者
韩沙沙
谈广鸣
+2 位作者
赵连军
傅旭东
王静雯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19,共6页
为探究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双重作用下黄河入海水沙新情势,基于1950-2018年利津站实测水沙资料,采用系列水文检验方法,从趋势性、变异性、年内分布和水沙搭配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黄河口来水来沙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黄河口水沙情势变...
为探究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双重作用下黄河入海水沙新情势,基于1950-2018年利津站实测水沙资料,采用系列水文检验方法,从趋势性、变异性、年内分布和水沙搭配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黄河口来水来沙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黄河口水沙情势变化显著,主要包括:黄河口水沙通量总体均呈显著减少趋势;水沙均在1985年前后发生变异,其变异时间与水库的修建和运行密切相关;水沙年内分布发生了变化,1950-1999年水沙大量入海集中在8-10月,年内分布不均匀度呈增大趋势,2000年以后主要集中于6-7月的调控期,年内分布不均匀度稍减;来沙系数2000年以前逐阶段增大,2000年后锐减至自然阶段水平,且最大水流挟沙力对应流量呈减小趋势。总体来看,黄河口来水来沙过程逐渐由自然模式转变为人为调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条件
水文检验
黄河口
趋势性
水沙搭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开敞式宽大单泄槽溢洪道水力特性及优化布置研究
被引量:
12
5
作者
张文皎
刘磊
+3 位作者
武彩萍
吴腾
罗立群
胡能明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5-34,共10页
开敞式宽大单泄槽溢洪道与一般溢洪道相比易发生水流流态复杂、掺气效果差等工程安全问题。以马来西亚Baleh水电工程为例,采用VOF法与RNG k-ε双方程紊流模型对溢洪道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溢洪道流态、流速、沿...
开敞式宽大单泄槽溢洪道与一般溢洪道相比易发生水流流态复杂、掺气效果差等工程安全问题。以马来西亚Baleh水电工程为例,采用VOF法与RNG k-ε双方程紊流模型对溢洪道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溢洪道流态、流速、沿程压强等水力特性的分布规律。同时开展1∶50物理模型试验,对比分析数值模拟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发现,两者基本一致,验证了开敞式宽大单泄槽溢洪道水力特性数值模拟的准确性与可行性。进而利用紊流模型计算分析了溢洪道掺气坎的优化布置方案,结果表明:1#掺气坎抬高20 cm后,坎后掺气空腔长度由11.03 m增大至19.84 m,消能率提高了6.11%;3#掺气坎沿泄槽陡坡上移15 m后,挑流水舌冲击位置上移,减轻了对挑流鼻坎段水流流态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同类工程的优化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洪道
水力特性
数值模拟
物理模型
优化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扩散比闸下折冲水流偏折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陈月君
傅宗甫
+2 位作者
陈青生
赵连军
谈广鸣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2-99,共8页
折冲水流作为闸下常见不良流态之一,会对下游河床和河岸造成严重的冲刷破坏。基于结构对称的大扩散比多孔水闸模型试验,在对称来流和出流条件下,采用LSPIV技术采集下游表面流场数据,研究扩散比和弗劳德数对闸下折冲水流表面流场偏折特...
折冲水流作为闸下常见不良流态之一,会对下游河床和河岸造成严重的冲刷破坏。基于结构对称的大扩散比多孔水闸模型试验,在对称来流和出流条件下,采用LSPIV技术采集下游表面流场数据,研究扩散比和弗劳德数对闸下折冲水流表面流场偏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下游河道横断面流速呈“S”型分布,折冲水流动力轴线沿程偏折显著,并按折冲水流区域主控因子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三个流段,整体上,随着弗劳德数的增大,水闸过流宽度的主控流段趋于缩小,而边界扩展宽度的主控流段趋于扩大。通过回归分析得到折冲水流偏折率是弗劳德数和扩散比的函数,且在一定范围内,偏折率随两个自变量的增加而增大,最大偏折角度不超过20°,该成果对进一步提出闸下不良水流流态改善措施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扩散比
折冲水流
偏折率
水流动力轴线
LSPI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浮岛阻水效应试验研究
7
作者
王佳铭
陈月君
+2 位作者
傅宗甫
李露蓉
吕家才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45,53,共7页
近年来,人工浮岛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水处理工艺,广泛应用于河道净水技术中,但浮岛阻水的负面影响也正日益突显。依据浮岛在河道中的运用特点,通过概化物理模型试验数据,系统分析了浮岛前壅水值对人工浮岛的阻水效应,定义了阻水系数...
近年来,人工浮岛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水处理工艺,广泛应用于河道净水技术中,但浮岛阻水的负面影响也正日益突显。依据浮岛在河道中的运用特点,通过概化物理模型试验数据,系统分析了浮岛前壅水值对人工浮岛的阻水效应,定义了阻水系数为表征阻水效应的特征值,探究了浮岛阻水效应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试验采用量纲分析法和正交设计试验,并结合敏感性分析,确定了人工浮岛阻水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最小二乘原理,对主要影响因素与阻水系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到了数学表达式。结果表明:浮岛的存在,使得其上游出现水位壅高,下游出现水位降低的现象。而阻水系数的大小与试验因素浮岛尺寸、河道水深、浮岛吃水深度、河道宽度、浮岛离岸距离有关,其中,阻水系数与弗劳德数、浮岛相对宽度(浮岛宽度与河道宽度的比值)和相对吃水深度(浮岛吃水深度与河道水深的比值)分别成幂函数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浮岛
概化物理模型试验
阻水系数
阻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淹没刚性植被明渠紊流沿程流动特性差异
被引量:
4
8
作者
陈月君
赵连军
+3 位作者
王瑶
朱子春
谈广鸣
王明阳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6-264,共9页
淹没刚性植被通过改变水流结构,造成时均流速、紊动强度、雷诺应力等水力参数垂线分布不均匀和沿程差异化。采用声学多普勒测速仪(ADV)测量3种淹没度(3.0、4.0、5.0)下的流速,结合统计学方法,系统分析植被段内及其上、下游过渡段流速和...
淹没刚性植被通过改变水流结构,造成时均流速、紊动强度、雷诺应力等水力参数垂线分布不均匀和沿程差异化。采用声学多普勒测速仪(ADV)测量3种淹没度(3.0、4.0、5.0)下的流速,结合统计学方法,系统分析植被段内及其上、下游过渡段流速和紊动特性差异。结果表明:植被显著增强了水流紊动,且紊动特性取值与淹没度正相关;植被段内流速差异在低淹没度下的植被层内和高淹没度下的自由流动层内更加显著,而紊动特性沿程增强,且垂线分布具有相似性,最大值点位于冠层顶部附近;当淹没度满足KH涡的形成和发展条件时,随淹没度的增大,植被段内紊动特性垂线分布出现转折点(临近此点梯度急剧减小并趋于0)的断面数量增多,经验证,在充分发展的紊流区此点可作为KH涡的上边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植被
淹没度
时均流速
紊动特性
声学多普勒测速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下卧低压长距离输水隧洞水力特性数值模拟及方案比选
被引量:
4
9
作者
张文皎
胡能明
+1 位作者
武彩萍
赵荥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3-128,135,共7页
长距离输水隧洞线路布置过程中时常遇到缺陷性地层等影响工程安全的不利因素,下卧低压布置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种较优的处置手段。依托某下卧低压长距离输水工程,选取箱涵、分水口、下卧低压洞进出口竖井、下卧低压洞段和部分明流洞段...
长距离输水隧洞线路布置过程中时常遇到缺陷性地层等影响工程安全的不利因素,下卧低压布置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种较优的处置手段。依托某下卧低压长距离输水工程,选取箱涵、分水口、下卧低压洞进出口竖井、下卧低压洞段和部分明流洞段作为研究段,建立三维数值模型,采用RNG k-ε双方程紊流模型结合VOF法开展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下卧低压长距离输水隧洞沿程水力特性分布及变化规律,进行不同隧洞方案比选。研究表明:不同工况下下卧低压隧洞各部位水流衔接均相对平顺,没有出现明满流交替现象,下卧低压洞进出口竖井内的流速分布较为复杂;随着进口竖井直径的增大,隧洞内水气及水面线分布情况变化不大,进口竖井内流速梯度有所降低,出口竖井流速分布变化不大,研究成果可为下卧低压长距离输水隧洞的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水隧洞
下卧低压布置
进口竖井
水力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水沙调度效果与未来下游滩槽综合治理思路
被引量:
12
1
作者
赵连军
韩沙沙
肖千璐
王婷
机构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河下游河道与河口治理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水沙
科学
与
水利
水电工程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56,共6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2017YFC0405204)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黄科发202104)。
文摘
下游滩槽综合治理是黄河综合治理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在分析近期黄河流域水沙情势的基础上,采用实测资料系统分析了黄河水沙调度效果,并提出了未来黄河下游滩槽综合治理思路。研究表明:近期黄河流域水量偏多,编号洪水出现频次增加,通过水库群联合调控保障下游防洪安全势在必行;黄河水沙调度在调节洪水流量过程、库区排沙以及减少下游河道淤积方面效果显著;按照现有控导工程连线修建一定标准二级堤防,将滩区划分为主行洪区和滞洪沉沙区,并通过科学管理控制不同区域滩地糙率系数,可实现既能保证大洪水安全过洪,又能为过洪机率较低区域提供经济发展空间的治理目标。研究成果可为黄河下游“滩-槽”协同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沙调度
黄河下游
滩槽治理
防洪安全
空间优化
Keywords
water and sediment regulation
Lower Yellow River
channel management
flood control safety
spatial optimization
分类号
TV853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三角洲海岸线提取及其近期时空变化格局
被引量:
2
2
作者
韩沙沙
谈广鸣
赵连军
王静雯
王现春
机构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河下游河道与河口治理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
科学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开封
黄河
河务局第一
黄河
河务局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1-85,95,共6页
基金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项目(2023YFC32062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2109086)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河水科学研究联合基金项目(U2243219)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HKY-JBYW-2022-03)。
文摘
新入海水沙情势下,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迁也相应呈现出新的特征。考虑不同潮位、水体计算指数、涨落潮阶段对海岸线提取效果的影响,利用ArcGIS、ENVI提取了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并借助DSAS数字化海岸线分析系统,定量分析了1976-2020年黄河口海岸线变迁特征。研究发现,选择潮位相近、同处落潮阶段且成像质量较好的遥感图,并采用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计算,黄河三角洲海岸线的提取效果较好。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时空性,神仙沟-刁口河叶瓣1976年以来海岸线基本处于蚀退状态;东营港至孤东油田海岸线自1990年在人工海堤的防护下维持稳定;入海口附近海岸线的蚀退和淤进与陆向来沙量直接相关,陆向来沙充足时呈淤进趋势,反之则冲蚀后退,同时其也受河口改道、海洋动力等其他因素影响。研究可为未来黄河口综合治理规划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海岸线提取
海岸线变迁
来沙量
Keywords
Yellow River Delta
coastline extraction
shoreline change
sediment load
分类号
TV148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2021年秋汛为例浅谈黄河下游防汛抗洪抢险实践经验
被引量:
1
3
作者
韩沙沙
潘佳良
李国顺
张玥
赵连军
机构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河下游河道与河口治理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水沙
科学
与
水利
水电工程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开封
黄河
河务局第一
黄河
河务局
河南
黄河
河务局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7-8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210908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河水科学研究联合基金项目(U2243219)
+1 种基金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HKY-JBYW-2022-03)
河南省博士后科研项目(202103108)。
文摘
2021年黄河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秋汛,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基于此次秋汛典型河段归纳与总结黄河下游防汛抗洪抢险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十分必要。以位于黄河“豆腐腰”的开封河段为研究对象,基于上游水文站实测水文数据及局部河段水下地形资料,在分析2021年秋汛洪水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开封河段成功防御大流量、长历时、高水位洪水的实践经验。研究提出的“一二三四五”防汛工作基本原则、“党政领导、应急统筹、河务支撑、部门协同、群防群控”防汛抢险机制、黄河滩区迁安救护四类安置新方法等,不仅可为未来黄河防汛工作提供支撑,也具有可复制、可推广性,对其他河流治理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防汛抢险
黄河下游
实践经验
秋汛
游荡河道
Keywords
emergency flood fighting
lower Yellow River
practical experience
autumn flood
wandering river channel
分类号
TV12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入海水沙情势变化分析
被引量:
13
4
作者
韩沙沙
谈广鸣
赵连军
傅旭东
王静雯
机构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河下游河道与河口治理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水沙
科学
与
水利
水电工程国家
重点
实验室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
科学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19,共6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项目(2017YFC0405204)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黄科发202104)。
文摘
为探究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双重作用下黄河入海水沙新情势,基于1950-2018年利津站实测水沙资料,采用系列水文检验方法,从趋势性、变异性、年内分布和水沙搭配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黄河口来水来沙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黄河口水沙情势变化显著,主要包括:黄河口水沙通量总体均呈显著减少趋势;水沙均在1985年前后发生变异,其变异时间与水库的修建和运行密切相关;水沙年内分布发生了变化,1950-1999年水沙大量入海集中在8-10月,年内分布不均匀度呈增大趋势,2000年以后主要集中于6-7月的调控期,年内分布不均匀度稍减;来沙系数2000年以前逐阶段增大,2000年后锐减至自然阶段水平,且最大水流挟沙力对应流量呈减小趋势。总体来看,黄河口来水来沙过程逐渐由自然模式转变为人为调控模式。
关键词
水沙条件
水文检验
黄河口
趋势性
水沙搭配
Keywords
water and sediment regime
hydrological verification
Yellow River Delta
trend
water-sediment collocation
分类号
TV147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开敞式宽大单泄槽溢洪道水力特性及优化布置研究
被引量:
12
5
作者
张文皎
刘磊
武彩萍
吴腾
罗立群
胡能明
机构
黄河水利委员会
黄河
水利科学
研究院
中国
科学
院地理
科学
与资源
研究
所
中国
科学
院大学
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
黄河
勘测规划设计
研究院
有限公司
出处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5-34,共10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4052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09124)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HKY-JBYW-2020-18)。
文摘
开敞式宽大单泄槽溢洪道与一般溢洪道相比易发生水流流态复杂、掺气效果差等工程安全问题。以马来西亚Baleh水电工程为例,采用VOF法与RNG k-ε双方程紊流模型对溢洪道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溢洪道流态、流速、沿程压强等水力特性的分布规律。同时开展1∶50物理模型试验,对比分析数值模拟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发现,两者基本一致,验证了开敞式宽大单泄槽溢洪道水力特性数值模拟的准确性与可行性。进而利用紊流模型计算分析了溢洪道掺气坎的优化布置方案,结果表明:1#掺气坎抬高20 cm后,坎后掺气空腔长度由11.03 m增大至19.84 m,消能率提高了6.11%;3#掺气坎沿泄槽陡坡上移15 m后,挑流水舌冲击位置上移,减轻了对挑流鼻坎段水流流态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同类工程的优化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溢洪道
水力特性
数值模拟
物理模型
优化布置
Keywords
spillway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numerical simulation
physical model
optimal layout
分类号
TV651.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扩散比闸下折冲水流偏折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陈月君
傅宗甫
陈青生
赵连军
谈广鸣
机构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河下游河道与河口治理重点实验室
河海大学
水利
水电学院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
科学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2-99,共8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405204)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黄科发202103)。
文摘
折冲水流作为闸下常见不良流态之一,会对下游河床和河岸造成严重的冲刷破坏。基于结构对称的大扩散比多孔水闸模型试验,在对称来流和出流条件下,采用LSPIV技术采集下游表面流场数据,研究扩散比和弗劳德数对闸下折冲水流表面流场偏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下游河道横断面流速呈“S”型分布,折冲水流动力轴线沿程偏折显著,并按折冲水流区域主控因子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三个流段,整体上,随着弗劳德数的增大,水闸过流宽度的主控流段趋于缩小,而边界扩展宽度的主控流段趋于扩大。通过回归分析得到折冲水流偏折率是弗劳德数和扩散比的函数,且在一定范围内,偏折率随两个自变量的增加而增大,最大偏折角度不超过20°,该成果对进一步提出闸下不良水流流态改善措施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大扩散比
折冲水流
偏折率
水流动力轴线
LSPIV
Keywords
large expansion ratio
deflected flow
deflected ratio
flow dynamic axis
LSPIV
分类号
TV135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浮岛阻水效应试验研究
7
作者
王佳铭
陈月君
傅宗甫
李露蓉
吕家才
机构
河海大学
水利
水电学院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河下游河道与河口治理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
科学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45,53,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8YFD0900805)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黄科发202103)。
文摘
近年来,人工浮岛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水处理工艺,广泛应用于河道净水技术中,但浮岛阻水的负面影响也正日益突显。依据浮岛在河道中的运用特点,通过概化物理模型试验数据,系统分析了浮岛前壅水值对人工浮岛的阻水效应,定义了阻水系数为表征阻水效应的特征值,探究了浮岛阻水效应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试验采用量纲分析法和正交设计试验,并结合敏感性分析,确定了人工浮岛阻水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最小二乘原理,对主要影响因素与阻水系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到了数学表达式。结果表明:浮岛的存在,使得其上游出现水位壅高,下游出现水位降低的现象。而阻水系数的大小与试验因素浮岛尺寸、河道水深、浮岛吃水深度、河道宽度、浮岛离岸距离有关,其中,阻水系数与弗劳德数、浮岛相对宽度(浮岛宽度与河道宽度的比值)和相对吃水深度(浮岛吃水深度与河道水深的比值)分别成幂函数正相关。
关键词
人工浮岛
概化物理模型试验
阻水系数
阻水效应
Keywords
artificial floating island
general physical model experiment
damming coefficient
damming effect
分类号
TV131.6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淹没刚性植被明渠紊流沿程流动特性差异
被引量:
4
8
作者
陈月君
赵连军
王瑶
朱子春
谈广鸣
王明阳
机构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河下游河道与河口治理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水资源工程与调度全国
重点
实验室
雄安新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服务中心
郑州大学
水利
与交通学院
中国
水利
水电
科学
研究院
出处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6-264,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3YFC32062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2243219)。
文摘
淹没刚性植被通过改变水流结构,造成时均流速、紊动强度、雷诺应力等水力参数垂线分布不均匀和沿程差异化。采用声学多普勒测速仪(ADV)测量3种淹没度(3.0、4.0、5.0)下的流速,结合统计学方法,系统分析植被段内及其上、下游过渡段流速和紊动特性差异。结果表明:植被显著增强了水流紊动,且紊动特性取值与淹没度正相关;植被段内流速差异在低淹没度下的植被层内和高淹没度下的自由流动层内更加显著,而紊动特性沿程增强,且垂线分布具有相似性,最大值点位于冠层顶部附近;当淹没度满足KH涡的形成和发展条件时,随淹没度的增大,植被段内紊动特性垂线分布出现转折点(临近此点梯度急剧减小并趋于0)的断面数量增多,经验证,在充分发展的紊流区此点可作为KH涡的上边界点。
关键词
刚性植被
淹没度
时均流速
紊动特性
声学多普勒测速仪
Keywords
rigid vegetation
submergence ratio
time-averaged velocity
turbulence characteristics
ADV
分类号
TV131.2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下卧低压长距离输水隧洞水力特性数值模拟及方案比选
被引量:
4
9
作者
张文皎
胡能明
武彩萍
赵荥
机构
黄河水利委员会
黄河
水利科学
研究院
黄河
勘测规划设计
研究院
有限公司
出处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3-128,135,共7页
基金
河南省重大公益专项项目(201300311600)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HKY-JBYW-2020-18、HKY-JBYW-2021-09)。
文摘
长距离输水隧洞线路布置过程中时常遇到缺陷性地层等影响工程安全的不利因素,下卧低压布置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种较优的处置手段。依托某下卧低压长距离输水工程,选取箱涵、分水口、下卧低压洞进出口竖井、下卧低压洞段和部分明流洞段作为研究段,建立三维数值模型,采用RNG k-ε双方程紊流模型结合VOF法开展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下卧低压长距离输水隧洞沿程水力特性分布及变化规律,进行不同隧洞方案比选。研究表明:不同工况下下卧低压隧洞各部位水流衔接均相对平顺,没有出现明满流交替现象,下卧低压洞进出口竖井内的流速分布较为复杂;随着进口竖井直径的增大,隧洞内水气及水面线分布情况变化不大,进口竖井内流速梯度有所降低,出口竖井流速分布变化不大,研究成果可为下卧低压长距离输水隧洞的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输水隧洞
下卧低压布置
进口竖井
水力特性
数值模拟
Keywords
water conveyance tunnel
underlying low-pressure layout
inlet shaft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V68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河水沙调度效果与未来下游滩槽综合治理思路
赵连军
韩沙沙
肖千璐
王婷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河三角洲海岸线提取及其近期时空变化格局
韩沙沙
谈广鸣
赵连军
王静雯
王现春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以2021年秋汛为例浅谈黄河下游防汛抗洪抢险实践经验
韩沙沙
潘佳良
李国顺
张玥
赵连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黄河入海水沙情势变化分析
韩沙沙
谈广鸣
赵连军
傅旭东
王静雯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开敞式宽大单泄槽溢洪道水力特性及优化布置研究
张文皎
刘磊
武彩萍
吴腾
罗立群
胡能明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大扩散比闸下折冲水流偏折特性试验研究
陈月君
傅宗甫
陈青生
赵连军
谈广鸣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人工浮岛阻水效应试验研究
王佳铭
陈月君
傅宗甫
李露蓉
吕家才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淹没刚性植被明渠紊流沿程流动特性差异
陈月君
赵连军
王瑶
朱子春
谈广鸣
王明阳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下卧低压长距离输水隧洞水力特性数值模拟及方案比选
张文皎
胡能明
武彩萍
赵荥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