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碳汇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
8
1
作者
张怡
王志慧
+2 位作者
卢小平
肖培青
赵广举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6-274,284,共10页
[目的]探究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碳汇时空变化特征,可为深入分析和科学评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以及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现有长时间序列遥感产品、地形和土壤属性等数据,运用线性趋势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工具,计算了...
[目的]探究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碳汇时空变化特征,可为深入分析和科学评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以及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现有长时间序列遥感产品、地形和土壤属性等数据,运用线性趋势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工具,计算了2000-2022年黄土高原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NEP),分析了NEP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黄土高原2000-2022年NEP平均值为33.44 gC/m^(2),2022年黄土高原NEP现状水平为39.9 gC/m^(2),年碳汇总量达到25.40 Tg C。NEP年际变化特征表现为显著上升且逐渐趋于稳定,总体增长速率为0.70 gC/(m^(2)·a),每年增加0.45 Tg C,其中山西省和陕西省贡献最大。黄土高原森林植被的碳汇能力(NEP)和增汇能力(NEP趋势)虽最高,但由于草地面积较大,因此草地碳汇总量和增汇贡献均高于森林。与草地、农田和裸地相比,草地-森灌、农田-林草,裸地-林草等生态修复工程能提升原地表覆盖碳汇能力的83.2%,14.0%和81.1%,且提升增汇能力5.6%,15.8%,127.7%。单一影响因子中,NDVI作为植被生物量指标,是驱动黄土高原生态系统NEP时空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然而NDVI与降雨、NDVI与土壤容重的交互作用对NEP空间分异以及NEP趋势变化的影响也不可忽视。[结论]结合气候特性和土壤条件的全面考量,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增加植物覆盖度等一系列生态恢复措施,可有效提升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
地理探测器
影响因素
碳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龙区间典型流域径流年内分配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响应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玮
孙彭成
+2 位作者
肖培青
李琼芳
焦鹏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47,159,共8页
[目的]揭示河龙区间不同地貌区下典型流域的多年径流变化特征,明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对其径流年内分配均匀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河龙区间风沙区、土石山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秃尾河、三川河及延河流域,在收集各流域1960-2019年径流观...
[目的]揭示河龙区间不同地貌区下典型流域的多年径流变化特征,明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对其径流年内分配均匀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河龙区间风沙区、土石山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秃尾河、三川河及延河流域,在收集各流域1960-2019年径流观测和水土保持措施数据的基础上,构建基尼系数指标,量化径流年内分配均匀度,分析了流域径流年内分配的演变趋势与空间差异,探究了河龙区间流域径流年内分配对不同类型水土保持措施的响应特征。[结果](1)1960-2019年,3个典型流域径流量极显著减少,秃尾河、三川河和延河的年径流量减少幅度分别为-0.05亿m^(3)/a,-0.03亿m^(3)/a,-0.02亿m^(3)/a;(2)3个典型流域径流年内分配特征显著差异,风沙区的秃尾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最为均匀,土石山区次之,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延河流域年内分配最不均匀,各流域的径流基尼系数分别为0.2,0.35,0.6;(3)不同地貌区径流基尼系数均呈下降趋势,径流年内分配趋向均匀;(4)水土保持林草植被、梯田和淤地坝建设与径流基尼系数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具有调节径流年内分配,促进河川径流年内分配更加均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
径流年内分配
基尼系数
河龙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管理的新时代需求
被引量:
4
3
作者
杨春霞
张国军
+3 位作者
肖培青
焦鹏
李惋慬
钱京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11期60-62,共3页
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管理与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对于推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淤地坝建设管理中存在的安全度汛、运行管护、坝库水土资源合理利用等诸多问题,围绕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需求,以新时期淤地坝综...
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管理与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对于推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淤地坝建设管理中存在的安全度汛、运行管护、坝库水土资源合理利用等诸多问题,围绕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需求,以新时期淤地坝综合效能提升为目标,提出黄土高原淤地坝因地制宜、需求导向、分类施策的建设管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地坝
建设管理
水土保持
提质增效
乡村振兴
高质量发展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中游典型流域土地利用对径流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倩华
张攀
+2 位作者
王伟
肖培青
吴晓玲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8,78,共9页
[目的]深入研究黄河中游不同土地利用对径流变化的调节效应及其阈值,对于山洪防治和流域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方法]以大理河流域为重点研究区域,分析其近20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基于流域月尺度SWAT模型定量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径...
[目的]深入研究黄河中游不同土地利用对径流变化的调节效应及其阈值,对于山洪防治和流域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方法]以大理河流域为重点研究区域,分析其近20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基于流域月尺度SWAT模型定量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年内分配的影响;通过设置4种极端土地利用情况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于汛期径流的影响;并通过设置12种不同的土地利用覆盖度情景,揭示了影响流域径流的土地利用的覆盖临界。[结果]大理河流域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为耕地、草地和林地,草地和林地对径流有抑制作用,耕地对径流存在促进作用,三者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125,-0.130,0.122。土地利用对径流的年内分配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但当土地利用变化较小时,这种调控作用不明显。土地利用覆盖度存在明显的边际效应,其下临界约为5%,草地的上临界为95%,林地的上临界为91%。[结论]由于流域内实际的植被条件较差,林草覆盖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修复植被和适当地退耕、退草还林仍能对该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和防洪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土地利用变化
阈值
大理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宁夏用于耕地占补平衡的坝地资源评估
5
作者
张国军
杨春霞
+2 位作者
李惋瑾
焦鹏
钱京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3期1-4,共4页
探索将淤地坝淤积形成的坝地按程序用于耕地占补平衡是《推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相继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摸清现状政策条件下坝地可用于耕地占补平衡的资源状况是推动该项...
探索将淤地坝淤积形成的坝地按程序用于耕地占补平衡是《推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相继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摸清现状政策条件下坝地可用于耕地占补平衡的资源状况是推动该项工作的关键环节。以宁夏坝地资源为研究对象,从坝地利用类型、补充耕地来源范围和验收标准等方面,明确了可用于耕地占补平衡的坝地条件,并以2024年宁夏淤地坝淤积专项调查成果为基础,采取图斑套合、ArcGIS面积分析、政策约束因素分析等方法,对宁夏可用于耕地占补平衡的坝地资源进行分析,基本摸清了宁夏可用于耕地占补平衡的坝地资源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宁夏现状坝地1599.25 hm ^(2)中有334.60 hm ^(2)已被纳入“国土三调”耕地管理;“非耕地”1264.65 hm ^(2)中有936.31 hm ^(2)满足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补充耕地来源的规定,其中满足验收条件的坝地有392.80 hm ^(2),可推动先行纳入新增耕地数量指标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评估
占补平衡
耕地
坝地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碳汇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
8
1
作者
张怡
王志慧
卢小平
肖培青
赵广举
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
水利部
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
水利科学
研究院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6-274,284,共10页
基金
黄委优秀青年人才科技项目(HQK-20230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2022YFC3205200)。
文摘
[目的]探究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碳汇时空变化特征,可为深入分析和科学评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以及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现有长时间序列遥感产品、地形和土壤属性等数据,运用线性趋势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工具,计算了2000-2022年黄土高原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NEP),分析了NEP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黄土高原2000-2022年NEP平均值为33.44 gC/m^(2),2022年黄土高原NEP现状水平为39.9 gC/m^(2),年碳汇总量达到25.40 Tg C。NEP年际变化特征表现为显著上升且逐渐趋于稳定,总体增长速率为0.70 gC/(m^(2)·a),每年增加0.45 Tg C,其中山西省和陕西省贡献最大。黄土高原森林植被的碳汇能力(NEP)和增汇能力(NEP趋势)虽最高,但由于草地面积较大,因此草地碳汇总量和增汇贡献均高于森林。与草地、农田和裸地相比,草地-森灌、农田-林草,裸地-林草等生态修复工程能提升原地表覆盖碳汇能力的83.2%,14.0%和81.1%,且提升增汇能力5.6%,15.8%,127.7%。单一影响因子中,NDVI作为植被生物量指标,是驱动黄土高原生态系统NEP时空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然而NDVI与降雨、NDVI与土壤容重的交互作用对NEP空间分异以及NEP趋势变化的影响也不可忽视。[结论]结合气候特性和土壤条件的全面考量,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增加植物覆盖度等一系列生态恢复措施,可有效提升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
地理探测器
影响因素
碳汇
Keywords
Loess Plateau
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
geographical detector
influencing factors
carbon sink
分类号
X17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龙区间典型流域径流年内分配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响应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玮
孙彭成
肖培青
李琼芳
焦鹏
机构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47,15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河水科学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2243210)
中央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HKY-JBYW-2022-09)。
文摘
[目的]揭示河龙区间不同地貌区下典型流域的多年径流变化特征,明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对其径流年内分配均匀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河龙区间风沙区、土石山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秃尾河、三川河及延河流域,在收集各流域1960-2019年径流观测和水土保持措施数据的基础上,构建基尼系数指标,量化径流年内分配均匀度,分析了流域径流年内分配的演变趋势与空间差异,探究了河龙区间流域径流年内分配对不同类型水土保持措施的响应特征。[结果](1)1960-2019年,3个典型流域径流量极显著减少,秃尾河、三川河和延河的年径流量减少幅度分别为-0.05亿m^(3)/a,-0.03亿m^(3)/a,-0.02亿m^(3)/a;(2)3个典型流域径流年内分配特征显著差异,风沙区的秃尾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最为均匀,土石山区次之,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延河流域年内分配最不均匀,各流域的径流基尼系数分别为0.2,0.35,0.6;(3)不同地貌区径流基尼系数均呈下降趋势,径流年内分配趋向均匀;(4)水土保持林草植被、梯田和淤地坝建设与径流基尼系数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具有调节径流年内分配,促进河川径流年内分配更加均匀的作用。
关键词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
径流年内分配
基尼系数
河龙区间
Key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tra-annual runoff
Gini coefficient
Hekouzhen-Longmen region
分类号
TV121.2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管理的新时代需求
被引量:
4
3
作者
杨春霞
张国军
肖培青
焦鹏
李惋慬
钱京
机构
黄河水利委员会
黄河
水利科学
研究院
宁夏回族自治区
水土
保持
监测总站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11期60-62,共3页
基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4BEG02007)。
文摘
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管理与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对于推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淤地坝建设管理中存在的安全度汛、运行管护、坝库水土资源合理利用等诸多问题,围绕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需求,以新时期淤地坝综合效能提升为目标,提出黄土高原淤地坝因地制宜、需求导向、分类施策的建设管理思路。
关键词
淤地坝
建设管理
水土保持
提质增效
乡村振兴
高质量发展
黄土高原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中游典型流域土地利用对径流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倩华
张攀
王伟
肖培青
吴晓玲
机构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
水土
保持
监测总站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8,78,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42041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资助项目(U2243210)
+1 种基金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技项目(212300410060)
河南省水利科技攻关项目(GG202149)。
文摘
[目的]深入研究黄河中游不同土地利用对径流变化的调节效应及其阈值,对于山洪防治和流域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方法]以大理河流域为重点研究区域,分析其近20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基于流域月尺度SWAT模型定量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年内分配的影响;通过设置4种极端土地利用情况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于汛期径流的影响;并通过设置12种不同的土地利用覆盖度情景,揭示了影响流域径流的土地利用的覆盖临界。[结果]大理河流域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为耕地、草地和林地,草地和林地对径流有抑制作用,耕地对径流存在促进作用,三者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125,-0.130,0.122。土地利用对径流的年内分配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但当土地利用变化较小时,这种调控作用不明显。土地利用覆盖度存在明显的边际效应,其下临界约为5%,草地的上临界为95%,林地的上临界为91%。[结论]由于流域内实际的植被条件较差,林草覆盖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修复植被和适当地退耕、退草还林仍能对该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和防洪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SWAT模型
土地利用变化
阈值
大理河流域
Keywords
SWAT model
land use change
threshold
Dali River Basin
分类号
P333.5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宁夏用于耕地占补平衡的坝地资源评估
5
作者
张国军
杨春霞
李惋瑾
焦鹏
钱京
机构
宁夏回族自治区
水土
保持
监测总站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3期1-4,共4页
基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土保持监测总站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淤地坝坝地用于耕地占补平衡的方案与对策研究”
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4BEG02007)。
文摘
探索将淤地坝淤积形成的坝地按程序用于耕地占补平衡是《推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相继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摸清现状政策条件下坝地可用于耕地占补平衡的资源状况是推动该项工作的关键环节。以宁夏坝地资源为研究对象,从坝地利用类型、补充耕地来源范围和验收标准等方面,明确了可用于耕地占补平衡的坝地条件,并以2024年宁夏淤地坝淤积专项调查成果为基础,采取图斑套合、ArcGIS面积分析、政策约束因素分析等方法,对宁夏可用于耕地占补平衡的坝地资源进行分析,基本摸清了宁夏可用于耕地占补平衡的坝地资源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宁夏现状坝地1599.25 hm ^(2)中有334.60 hm ^(2)已被纳入“国土三调”耕地管理;“非耕地”1264.65 hm ^(2)中有936.31 hm ^(2)满足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补充耕地来源的规定,其中满足验收条件的坝地有392.80 hm ^(2),可推动先行纳入新增耕地数量指标库。
关键词
资源评估
占补平衡
耕地
坝地
宁夏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碳汇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张怡
王志慧
卢小平
肖培青
赵广举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河龙区间典型流域径流年内分配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响应
陈玮
孙彭成
肖培青
李琼芳
焦鹏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管理的新时代需求
杨春霞
张国军
肖培青
焦鹏
李惋慬
钱京
《中国水土保持》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黄河中游典型流域土地利用对径流的调控作用
王倩华
张攀
王伟
肖培青
吴晓玲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宁夏用于耕地占补平衡的坝地资源评估
张国军
杨春霞
李惋瑾
焦鹏
钱京
《中国水土保持》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