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首单破冰:黄河水利委员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推动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创新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立峰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5期I0001-I0006,共6页
2024年10月19日上午,黄河水利委员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以下简称“黄委绥德站”)与绥德县辛店德水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在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签署了辛店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协议。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向双方颁发了... 2024年10月19日上午,黄河水利委员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以下简称“黄委绥德站”)与绥德县辛店德水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在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签署了辛店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协议。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向双方颁发了交易证书。此次签约是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后,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第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清洁小流域 生态产品价值 水土保持 交易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十载初心不改水保梦 新征程始终筑守黄河宁--黄河水利委员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成立70周年发展综述
2
作者 郝鲁东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10期1-4,共4页
黄河水利委员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创建于1952年。70年来,绥德站坚持以水土保持试验研究为中心,先后开展了水土流失规律、工程及植物措施、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方面的研究,为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乃至整个黄土高原的治理与开发提供... 黄河水利委员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创建于1952年。70年来,绥德站坚持以水土保持试验研究为中心,先后开展了水土流失规律、工程及植物措施、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方面的研究,为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乃至整个黄土高原的治理与开发提供了成熟的技术措施和经验,在水土保持治理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我国水土保持事业的起步、发展和黄河流域的治理与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科学试验站 70周年 绥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十一五”工作回顾 被引量:2
3
作者 郑宝明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3-45,共3页
"十一五"期间,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各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总结了在水土保持课题研究、水土流失观测、水土保持监测、水政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预防监督、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技术服务、技术交流与协作、... "十一五"期间,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各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总结了在水土保持课题研究、水土流失观测、水土保持监测、水政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预防监督、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技术服务、技术交流与协作、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绩,提出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紧紧围绕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的治理,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作出新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一五” 水土保持 成绩 绥德水保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绥德站水土保持科学试验数据共享的思路
4
作者 郭玉梅 雷欣 刘思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48-50,共3页
黄河水利委员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创建于1952年,是黄河水利委员会在黄土高原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简称"黄丘一副区")设立的唯一一个水土保持科研机构,已积累了266站年的径流泥沙资料、834站年的降雨资料、791场年的... 黄河水利委员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创建于1952年,是黄河水利委员会在黄土高原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简称"黄丘一副区")设立的唯一一个水土保持科研机构,已积累了266站年的径流泥沙资料、834站年的降雨资料、791场年的径流场泥沙资料,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的重要基础数据资料。为响应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总体要求,建立了"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实现水土保持信息网络化的获取、传输、处理与共享应用,全面提高水土保持科学试验数据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科学试验 数据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十二五”科研业务工作成就及展望
5
作者 王建荣 白平良 +2 位作者 郝永宏 王光利 马军利 《中国水土保持》 2017年第10期46-49,共4页
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在"十二五"期间积极开展科研业务工作,在水土保持项目、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土保持技术服务工作、其他业务工作方面成绩显著,为治理黄河和发展区域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针对存在的... 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在"十二五"期间积极开展科研业务工作,在水土保持项目、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土保持技术服务工作、其他业务工作方面成绩显著,为治理黄河和发展区域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新形势下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将认真贯彻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发展的总要求,结合实际,发挥优势,撸起袖子加油干,脚踏实地真心干,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力争"十三五"期间再创水土保持科研业务工作的新辉煌,为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特别是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的治理和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业务 工作成就 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绥德站建站70年对水土保持试验研究的启示及未来研究方向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党维勤 李小兵 +2 位作者 郝鲁东 刘姗姗 田金梅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10期5-8,I0007,共5页
在黄河水利委员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成立70周年之际,通过梳理70年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非凡历史和相关科研成果及成就,分析总结取得这些成功背后的经验,提出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研究的方向是:坚持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黄土高原提出的... 在黄河水利委员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成立70周年之际,通过梳理70年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非凡历史和相关科研成果及成就,分析总结取得这些成功背后的经验,提出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研究的方向是:坚持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黄土高原提出的水土流失治理方针,研究新时代水土流失规律;聚焦黄土高原淤地坝和旱作梯田建设、植被选种选育、自然恢复等当前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服务国家和地方的发展,开展有利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土保持试验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历史 科研成果 试验研究 未来方向 绥德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与实现路径
7
作者 党维勤 党恬敏 +2 位作者 刘立峰 高健健 崔乐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8期58-62,共5页
基于“两山”理念,分析水土保持效益及其生态产品价值内涵,系统阐释了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在践行“两山”理念中的关键作用。以黄土高原辛店沟小流域为例,核算得出其水土保持生态产品总值达165.06万元/a。将生态产品组合交易,交易... 基于“两山”理念,分析水土保持效益及其生态产品价值内涵,系统阐释了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在践行“两山”理念中的关键作用。以黄土高原辛店沟小流域为例,核算得出其水土保持生态产品总值达165.06万元/a。将生态产品组合交易,交易金额总计为150万元,并反哺于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形成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并反哺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针对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面临的“难销售、难交易、难抵押、难变现、难赔偿”等核心问题,研究提出了政府主导、市场驱动及“政府+市场”协同三类价值实现机制,并凝练了供给类生态产品交易、生态资源权属交易、绿色金融支持、生态补偿机制和水土流失损害赔偿5条实现路径。研究内容可为破解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瓶颈、探索“两山”转化新路径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山”理念 水土保持 生态产品 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实现路径 辛店沟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绥德站开展水土保持科学研究七十年成果丰硕
8
作者 郭玉梅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10期F0002-F0002,共1页
黄河水利委员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简称“绥德站”)于1952年成立,70年来绥德站持续开展径流泥沙观测,目前已积累266站年径流泥沙资料、834站年降雨资料和791场年径流场资料,成果数据通过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进入国家数据... 黄河水利委员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简称“绥德站”)于1952年成立,70年来绥德站持续开展径流泥沙观测,目前已积累266站年径流泥沙资料、834站年降雨资料和791场年径流场资料,成果数据通过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进入国家数据库,积极为社会各界服务。围绕水土流失与水沙规律、水土保持措施等,开展了600多项专题研究,总结出黄丘一副区土壤侵蚀特征、小流域水土流失规律,提出了水土保持“三道防线”治理模式和沟道坝系相对稳定理论,建立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预报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科学 水土保持措施 黄土丘陵沟壑区 黄河水利委员会 土壤侵蚀特征 径流泥沙 冰川冻土 三道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及实施效果评价 被引量:23
9
作者 张来章 党维勤 +1 位作者 郑好 王天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6-181,共6页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作为当前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对当前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与实践的分析和辨析,进一步明确了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核心,即补偿依据、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的标准,和平共处水...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作为当前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对当前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与实践的分析和辨析,进一步明确了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核心,即补偿依据、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的标准,和平共处水土保持补偿的方式,即政策补偿、项目补偿、资金补偿、实物补偿、培训补偿、就业补偿、道德补偿等。另外,还对当前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主要的实践活动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即树立了节约和保护资源的意识及理念,促进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初步建立了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典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补偿 补偿核心 补偿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9
10
作者 党维勤 牛志鹏 马增胜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1-44,共4页
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国家政策制度下,要求尽快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黄河流域经过近20年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基于法律法规政策、财政转移支付、征收资源开发税费、生态保证金、... 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国家政策制度下,要求尽快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黄河流域经过近20年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基于法律法规政策、财政转移支付、征收资源开发税费、生态保证金、民间资本等五类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类型。介绍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成功经验、做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健全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监管体系、加大水土保持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多元化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开展水土保持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加快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基础研究、加快水土保持补偿制度的宣传和教育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补偿 经验 问题 建议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监督工作经验与成效
11
作者 党维勤 李昊 尚国梅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3年第1期4-7,共4页
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监督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水土保持理念已深入人心、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得到全面落实、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水土保持监测与监理工作进展顺利、水土保持先进典型大量涌现、重点行业水土保持工... 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监督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水土保持理念已深入人心、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得到全面落实、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水土保持监测与监理工作进展顺利、水土保持先进典型大量涌现、重点行业水土保持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等方面。文章论述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监督工作开展情况、主要经验及其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监督管理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水土保持工作的新思路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立斌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25,共2页
通过分析当前我国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地域环境、自然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人文环境及水土流失的严重性和水土保持工作的艰巨性 ,提出了新形势下该区水土保持工作的新思路 :树立全局观念 ,将整个黄河中游多沙粗... 通过分析当前我国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地域环境、自然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人文环境及水土流失的严重性和水土保持工作的艰巨性 ,提出了新形势下该区水土保持工作的新思路 :树立全局观念 ,将整个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纳入到黄河下游防洪体系中统一考虑 ;尽快构筑以蓄水拦沙为目的的治沟骨干工程防护体系 ;面上的水土流失治理依然要以小流域为单元 ,实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 ;开发区的水土保持工作 ,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 ,切实加强预防监督 ,深入贯彻落实“三同时”制度 ;深化改革、实行机制创新 ,建立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制度 ,真正做到以开发促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可持续发展 西部大开发 多沙粗沙区 黄河中游 综合治理 黄河下游防洪体系 治沟骨干工程防护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成效与思考
13
作者 刘郭阳 杨磊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4年第2期72-72,F0003,共2页
水利部从2015年起在全国38个示范县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试点工作,到2021年已经拓展覆盖至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获得全面发展,对监管人为水土流失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该项工作从组织实施到查处,一些关键的技术环节还... 水利部从2015年起在全国38个示范县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试点工作,到2021年已经拓展覆盖至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获得全面发展,对监管人为水土流失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该项工作从组织实施到查处,一些关键的技术环节还存在困难,通过分析工作的主要难点问题,提出建议与对策,为提高水土保持信息化监管效率与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信息化监管成效 问题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临朐2019年“8·10”特大暴雨水土保持调查 被引量:14
14
作者 林祚顶 刘宝元 +4 位作者 丛佩娟 焦菊英 王春梅 党维勤 邢先双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9-153,共5页
2019年8月10日6时至12日6时,受台风“利奇马”影响,山东淄博、东营、潍坊等地区发生特大暴雨天气,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灾害。暴雨发生后,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组织调查人员,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暴雨中心典型小流域进行了系统、全面的... 2019年8月10日6时至12日6时,受台风“利奇马”影响,山东淄博、东营、潍坊等地区发生特大暴雨天气,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灾害。暴雨发生后,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组织调查人员,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暴雨中心典型小流域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水土保持实地调查。结果表明:(1)本次特大暴雨降雨量为570.6 mm,最大24 h降雨507.6 mm,均超过历史记录;(2)本次暴雨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灾害,典型小流域水蚀模数达9741 t/km^2,是多年平均值的2.4倍,梯田损毁率达5.96%,河道淤积厚度达10~30 cm,近1/3生产道路完全损毁,引起了严重的重力侵蚀,多处发生滑坡、泥石流;(3)通过对比小流域调查发现,高林草覆盖和重点工程治理分别可削减洪峰模数79%和36%,降低水蚀模数分别达80%和54%;重点治理小流域道路损毁比例减少23.9%,梯田损毁减少40.4%,重力侵蚀减少40%以上。调查摸清了本次特大暴雨径流输沙特征、土壤侵蚀状况、水土流失成灾情况、水土保持措施效益等,初步形成了科学的暴雨水土流失调查方法体系,为今后暴雨水土保持调查制度的建立提供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奇马”台风 特大暴雨 水土保持调查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水库、矿产开发中提取一定资金用于水土保持治理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姜德文 党维勤 +1 位作者 张宇龙 蒲勇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共6页
水电、水库、矿产开发对于生态与环境造成的问题已成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难题和热点。在广泛收集和分析国内水电、水库、矿产开发中水土保持状况的基础上,对于开发项目执行较好的浙江、陕西、山西、内蒙等地的一些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结... 水电、水库、矿产开发对于生态与环境造成的问题已成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难题和热点。在广泛收集和分析国内水电、水库、矿产开发中水土保持状况的基础上,对于开发项目执行较好的浙江、陕西、山西、内蒙等地的一些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结合项目实际对于个别典型企业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调研结果认为,从水电、水库、矿产开发收益中提取资金用于水土保持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将提取资金政策提升为法律条文,提取合理比例的资金,且将这部分资金列入税前列支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法 水电 水库 矿产 提取一定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用水量估算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代锋刚 蔡焕杰 +2 位作者 孟毅 田永宏 王宏兴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80-784,共5页
立足于黄土高原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目标,探讨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用水量的内涵,提出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用水量计算框架,以黄山高原地区泾河流域为例,估算其1970-1996年水土保持年生态环境用水... 立足于黄土高原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目标,探讨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用水量的内涵,提出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用水量计算框架,以黄山高原地区泾河流域为例,估算其1970-1996年水土保持年生态环境用水量为6.536 8亿m3。研究成果丰富了生态环境用水量的理论研究,可为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用水量 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准入条件研究内容与方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姜德文 郭索彦 +3 位作者 赵永军 党维勤 陈吉虎 王云璋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0年第3期38-42,共5页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都要求严把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准入关,从源头上控制和遏制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危害。从保护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了不同国土功能区、不同土壤侵蚀类型区、公路铁路、采...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都要求严把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准入关,从源头上控制和遏制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危害。从保护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了不同国土功能区、不同土壤侵蚀类型区、公路铁路、采矿、电力、水利水电、城建、农林开发等16类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项目准入条件和水土保持方案准入条件,提出否决、限批和缓批的准入条件,建议将表土剥离利用率、弃渣分类堆放率、土地裸露程度、复耕率、蓄水措施率、水土流失影响指数等量化指标,纳入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准入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 准入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准入条件通用条款 被引量:3
18
作者 姜德文 郭索彦 +3 位作者 赵永军 党维勤 陈吉虎 王云璋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0年第3期43-54,58,共13页
以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行业发展规划、国家的产业政策,以及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规定和要求为依据,经系统收集、比照分析和深入研究,提炼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准入条件105条,其中基本条件86条、限批条件7条、缓批... 以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行业发展规划、国家的产业政策,以及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规定和要求为依据,经系统收集、比照分析和深入研究,提炼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准入条件105条,其中基本条件86条、限批条件7条、缓批条件12条;提炼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条件86条,其中基本条件16条、不同类型区的特别条件35条、不同类型生产建设项目的特别条件12条、须由建设和设计单位对主体工程进行修正的条件12条、须修改完善水土保持方案的条件11条。共提出适用于全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准入条件通用条款191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 准入条件 通用条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韭园沟示范区水土保持效益监测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付明胜 马三保 +2 位作者 艾绍周 高银富 任怀泽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1-33,共3页
根据多年来对韭园沟水土保持效益监测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具有水土保持专业特色的生态效益监测中的土壤理化性质、植物状况和小气候中降水、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水面蒸发、风速、风向六项指标变化的监测,以及监测小区的布设方法和成果... 根据多年来对韭园沟水土保持效益监测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具有水土保持专业特色的生态效益监测中的土壤理化性质、植物状况和小气候中降水、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水面蒸发、风速、风向六项指标变化的监测,以及监测小区的布设方法和成果计算分析;阐明了减水减沙效益监测的目的、内容、方法以及资料的整理计算等;根据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可能引起的区域经济社会变化实际,提出了水土保持社会效益的含义,探讨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监测的内容与布设的原则和方法,典型农户选择的要求和监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监测内容 监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无定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被引量:2
20
作者 郝凤毕 郑宝明 +1 位作者 王煜 田永宏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8-29,共2页
无定河流域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的交接地带,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4667万t,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以减少入黄泥沙、恢复植被、改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和群众生活条件为目标,以充实的调查资料为基础,根据无定河流域地形... 无定河流域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的交接地带,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4667万t,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以减少入黄泥沙、恢复植被、改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和群众生活条件为目标,以充实的调查资料为基础,根据无定河流域地形、地貌、地面物质组成和水土流失的特点,将全流域划分为河源涧地区、风沙区、黄土丘陵沟壑区3个类型区。针对3个类型区的特征,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方略及分区治理措施的配置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风沙区 河源涧地区 丘陵区 生态环境 措施配置 无定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