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黄河”工程标准体系建设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刚 梁剑辉 王祥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37-38,共2页
"数字黄河"工程标准体系建设,就是在国家及水利行业相关标准体系的指导下,参照相关国际标准和先进技术标准,结合"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形成适应"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的标准体系,以规范和指导"... "数字黄河"工程标准体系建设,就是在国家及水利行业相关标准体系的指导下,参照相关国际标准和先进技术标准,结合"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形成适应"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的标准体系,以规范和指导"数字黄河"工程的建设。"数字黄河"工程标准主要由术语、信息分类和编码、规划设计、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与交换、信息存储、信息处理、管理、安全、地理信息等10类标准组成。在"数字黄河"工程标准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加强标准体系的管理、加快标准的研制进程、加大标准的执行力度、制定与标准实施相配套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黄河”工程 标准体系 编制原则 管理 内容 术语 规划设计 信息采集 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景宗 寇怀忠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6,共4页
经过10年的研究和开发,"数字黄河"工程的信息基础设施、应用服务平台、应用系统已初步建成。信息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通信传输、计算机网络、数据采集、数据存储管理、高性能计算平台等;应用服务平台由部署在黄委信息中心、水文... 经过10年的研究和开发,"数字黄河"工程的信息基础设施、应用服务平台、应用系统已初步建成。信息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通信传输、计算机网络、数据采集、数据存储管理、高性能计算平台等;应用服务平台由部署在黄委信息中心、水文局、水资源保护局等的节点构成;业务应用系统主要包括防汛减灾、水资源管理与调度、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工程建设与管理、电子政务等系统。未来5~10年"数字黄河"工程的发展重点是:加强通信网络及信息安全建设、完善数据采集体系和存储管理与共享体系、建设黄河数学模拟系统、完善业务应用系统、建立综合决策会商及应急响应指挥系统、完善保障环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黄河 信息基础设施 应用服务平台 应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黄河下游南北展宽工程的定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锁成 杨希刚 +1 位作者 侯起秀 蔡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11,共2页
分析了小浪底水库建成运用后黄河下游防凌防洪的形势,根据南北展宽工程存在的堤身质量差、工程不配套、建筑物老化以及展宽区内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按照确保黄河防洪安全和促进群众脱贫致富的要求,认为应取消南北展宽工... 分析了小浪底水库建成运用后黄河下游防凌防洪的形势,根据南北展宽工程存在的堤身质量差、工程不配套、建筑物老化以及展宽区内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按照确保黄河防洪安全和促进群众脱贫致富的要求,认为应取消南北展宽工程分凌、分洪区地位。南北展宽工程取消分凌、分洪任务后,展宽堤应由黄河防汛主管部门管理,展宽堤上排灌闸等穿堤建筑物可移交地方水利部门继续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凌形势 蓄滞洪区运用 南北展宽工程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4
作者 王道席 安新代 梁剑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8,共2页
建设"数字黄河"工程是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数字黄河"工程的实施,将对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数据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使管理与决策能够建立在丰富、全面的信息基础上,增强对流域宏观把握的能力,从而提高... 建设"数字黄河"工程是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数字黄河"工程的实施,将对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数据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使管理与决策能够建立在丰富、全面的信息基础上,增强对流域宏观把握的能力,从而提高管理与决策的时效性和科学性。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黄委的信息化工作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还很不够,防汛减灾、水土保持、水量调度和工程建设与管理等部门都已在自己的业务工作中明确提出了对这些技术的迫切需求和应用设想。因此,建设"数字黄河"工程是实现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现代化的关键措施和必由之路,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黄河”工程 必要性 可行性 中国 水利 信息化建设 资源共享 管理 决策 政务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的目标、任务及原则
5
作者 安新代 王道席 王祥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3-4,共2页
"数字黄河"工程建设,是应用IT、3S等现代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服务技术,构建黄委统一的基础平台,实现信息整合和资源共享;以科学计算和数学模拟技术为核心,建设防洪减灾、水资源管理与调度、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工程建... "数字黄河"工程建设,是应用IT、3S等现代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服务技术,构建黄委统一的基础平台,实现信息整合和资源共享;以科学计算和数学模拟技术为核心,建设防洪减灾、水资源管理与调度、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工程建设管理和电子政务等六大应用系统;以人工智能技术和会商环境为支持,构建综合会商和宏观决策平台。"数字黄河"工程是一项规模庞大、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功能众多、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的系统工程,因此,建设时应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需求主导,共建共享;先进实用,开放扩展;统一标准,保障安全"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黄河”工程 建设目标 建设任务 应用系统 应用服务平台 基础设施 建设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组织与保障体系
6
作者 孙建奇 王刚 张国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35-36,共2页
为保证"数字黄河"工程顺利有序地实施,须建立严密的工程建设组织管理体系、工程运行维护管理体系和人才培训与引进机制。同时,要建立和采用完善的标准和规范体系,使之贯穿于系统设计开发和运行维护等的各个阶段,保证系统的开... 为保证"数字黄河"工程顺利有序地实施,须建立严密的工程建设组织管理体系、工程运行维护管理体系和人才培训与引进机制。同时,要建立和采用完善的标准和规范体系,使之贯穿于系统设计开发和运行维护等的各个阶段,保证系统的开放性、通用性和可扩展性,并要加强对关键技术的研究,特别是要重视信息技术在治黄业务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黄河”工程 组织机构 计划管理 建设管理 运行管理 资源共享 安全保障 人才培养 标准 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祥辉 孙建奇 王刚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34-34,36,共2页
在对"数字黄河"工程建设如何提高黄河防洪减灾、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现代化水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数字黄河"工程具有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增强决策的科... 在对"数字黄河"工程建设如何提高黄河防洪减灾、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现代化水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数字黄河"工程具有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提高水行政工作质量和效率以及增强社会参与等重要作用,它的建设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黄河”工程 快速反应能力 决策 信息资源共享 行政工作 社会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件技术与“数字黄河”工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国芳 崔淼 梁剑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2-43,共2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应用程序需要在网络环境的异构平台上运行。为解决分布异构问题,中间件技术应运而生。中间件技术具有能解决大量复杂问题、缩短系统开发周期、降低开发风险、减少开发费用等优点,因而得到了迅速发展。&qu...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应用程序需要在网络环境的异构平台上运行。为解决分布异构问题,中间件技术应运而生。中间件技术具有能解决大量复杂问题、缩短系统开发周期、降低开发风险、减少开发费用等优点,因而得到了迅速发展。"数字黄河"工程庞大、复杂,代表了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在其建设过程中,中间件技术将起到重要作用:①可以整合新老系统;②可建立数据共享服务;③可开发空间信息处理逻辑;④可构建通用会商支持模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件 “数字黄河”工程 应用 异构平台 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黄河”工程信息资源调查与整合对策
9
作者 梁剑辉 张国芳 孙建奇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39-40,共2页
黄委信息资源调查的成果包括空间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与数据库。空间基础设施有空间地理数据和遥感信息资源;应用系统与数据库是20世纪80年代后建立的,存在规模化小、不规范、处理手段落后等问题。信息资源整合遵循的原则为:积极稳妥、... 黄委信息资源调查的成果包括空间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与数据库。空间基础设施有空间地理数据和遥感信息资源;应用系统与数据库是20世纪80年代后建立的,存在规模化小、不规范、处理手段落后等问题。信息资源整合遵循的原则为:积极稳妥、去粗存精、开放性与标准化、成熟先进性。整合对策为:①搭建应用服务平台;②采用中间件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黄河”工程 数据库 空间地理数据 遥感信息资源 应用系统 整合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中游降水特点及其对入黄泥沙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高旭彪 刘斌 +1 位作者 李宏伟 王云璋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7-29,共3页
根据1951~2007年水文、气象资料,在统计分析黄河中游降水时空分布和变化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比1986年前、后资料,分析近期降水较前期的变化,并根据潼关站年输沙量及其与中游不同站点、不同时段降水量的关系,建立了输沙量计算公式,计算... 根据1951~2007年水文、气象资料,在统计分析黄河中游降水时空分布和变化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比1986年前、后资料,分析近期降水较前期的变化,并根据潼关站年输沙量及其与中游不同站点、不同时段降水量的关系,建立了输沙量计算公式,计算分析了近期降水变化和其他因素对入黄泥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黄河中游近半个世纪降水量总体上呈前期多、后期少的特点;②1986年以来降水较前期普遍减少,其中南部减少10~30 mm,北中部主要产沙区减少量都超过25 mm;③降水量年内分配发生了很大变化,除12月~翌年3月和6月有所增多外,其余月份减少10%~30%;④降水变化对入黄泥沙的影响量相当于泥沙总变化量的30%~60%;④其他因素对入黄泥沙的影响量占总变化量的40%~70%,其作用具有越来越显著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泥沙 降水量 黄河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治理开发保护与管理的总体布局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景宗 张锁成 刘立斌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10,13,共4页
黄河流域治理开发在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黄河具有"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的基本特性,决定了黄河治理开发与保护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且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黄河防洪安全、供水... 黄河流域治理开发在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黄河具有"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的基本特性,决定了黄河治理开发与保护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且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黄河防洪安全、供水安全、饮水安全、生态安全等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保障要求。在总结黄河治理开发的成就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制定了今后黄河治理开发的任务和目标,明确了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开发的总体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 开发 保护 管理 总体布局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尾闾河道冲淤变化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斌 由宝宏 王春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4-35,共2页
对1996年以来黄河口来水来沙情况的分析表明,近10年利津站进入中(枯)水枯沙系列,且水沙条件不利。进一步分析显示,河口河道主槽冲刷、同流量水位下降、平滩流量增大,说明同期河道冲淤变化是受来水来沙变化、清8改汊、调水调沙和河口挖... 对1996年以来黄河口来水来沙情况的分析表明,近10年利津站进入中(枯)水枯沙系列,且水沙条件不利。进一步分析显示,河口河道主槽冲刷、同流量水位下降、平滩流量增大,说明同期河道冲淤变化是受来水来沙变化、清8改汊、调水调沙和河口挖河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建议继续开展调水调沙和挖河疏浚,改善河道边界条件,维持并增大河口河道排洪输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水来沙 河道冲淤 平滩流量 水位 黄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中游水库群防洪调度中泥沙处理对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红珍 王道席 +1 位作者 余欣 付健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9-20,共2页
由于黄河水沙集中的特点,使得中游干流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库在拦蓄洪水的同时也造成了库区的泥沙淤积,水库防洪调度必须考虑泥沙的处理。通过分析现状黄河中游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方式,阐明防洪调度方案在泥沙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 由于黄河水沙集中的特点,使得中游干流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库在拦蓄洪水的同时也造成了库区的泥沙淤积,水库防洪调度必须考虑泥沙的处理。通过分析现状黄河中游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方式,阐明防洪调度方案在泥沙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三门峡适时控制、三门峡和小浪底轮流退水、陆浑和故县最后退水等减轻水库和下游河道泥沙淤积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游 水库群 防洪调度 泥沙 处理措施 三门峡水库 小浪底水库 淤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楚楠 王博 王琴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年第20期131-132,共2页
文章对当前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综合国内外先进工作经验,分析了水利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完善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
关键词 水利工程 水利信息 信息化建设 信息技术 水利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黄河下游二级悬河治理的探讨
15
作者 张锁成 王路平 刘立斌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11,共2页
分析了黄河下游二级悬河的形势,针对二级悬河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治理二级悬河应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主要措施包括:①加快建设二级悬河严重河段堤防的加固和防护工程;②破除生产堤等行... 分析了黄河下游二级悬河的形势,针对二级悬河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治理二级悬河应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主要措施包括:①加快建设二级悬河严重河段堤防的加固和防护工程;②破除生产堤等行洪障碍,利用大洪水淤滩刷槽;③利用中常洪水引洪淤滩;④人工疏浚河槽,淤填堤河,淤堵串沟;⑤结合引黄沉沙淤填堤河洼地。近期应做好规划、开展试点、加强相关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堤 堤河 二级悬河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水利水电开发若干问题的探讨
16
作者 侯起秀 李船富 《水利水电快报》 2008年第10期11-15,共5页
开发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在满足日益增长的水资源需求,保障粮食和防洪安全,保障电力特别是调峰电力供应,保障热力供应,减少污染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但是也存在修建大坝对生态和社会影响的忧虑。介绍了印度水电专家对修建水利水电工... 开发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在满足日益增长的水资源需求,保障粮食和防洪安全,保障电力特别是调峰电力供应,保障热力供应,减少污染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但是也存在修建大坝对生态和社会影响的忧虑。介绍了印度水电专家对修建水利水电工程的思考,分析了各种能源开发利用的利弊,得出了开发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是目前印度最佳选择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资源开发规划 方案选择 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滩区补偿政策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左平 杨建设 张锁成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1-22,共2页
依据2000年国务院颁布的《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结合黄河下游滩区实际情况,提出黄河下游滩区淹没补偿范围主要包括耕地和房屋两方面。通过对黄河下游滩区社会经济情况的典型调查,计算出了耕地淹没损失率为99.03%、房屋淹没损失率... 依据2000年国务院颁布的《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结合黄河下游滩区实际情况,提出黄河下游滩区淹没补偿范围主要包括耕地和房屋两方面。通过对黄河下游滩区社会经济情况的典型调查,计算出了耕地淹没损失率为99.03%、房屋淹没损失率为47.77%以及耕地单位面积平均水灾综合损失值,提出了淹没损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和滩区居民分担的比例;估算的4000-15000 m^3/s流量下的淹没损失为6.22亿~19.04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区 蓄滞洪区 补偿政策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要点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煜 张玫 +1 位作者 龚华 张锁成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64,共2页
介绍了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的任务与指导思想。从防洪减淤、水资源配置、水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了通过10年的综合治理达到的目标,阐述了渭河流域重点治理的基本思路和总体布局。
关键词 综合治理 防洪减淤 水资源配置 水土保持 渭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水市场对环境流量影响研究综述
19
作者 侯起秀 《水利水电快报》 2009年第3期10-13,共4页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河流引入水交易后,对分配水量与环境流量关系进行了研究。由于水权转换后,用水主要集中在最能创造经济价值的农作物种植上,很可能加剧取水需求和天然流态之间的矛盾,此外水市场很可能限制水政策旨在恢复天然流态的有效...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河流引入水交易后,对分配水量与环境流量关系进行了研究。由于水权转换后,用水主要集中在最能创造经济价值的农作物种植上,很可能加剧取水需求和天然流态之间的矛盾,此外水市场很可能限制水政策旨在恢复天然流态的有效性。因而,必须决定是否需要牺牲用水获得的经济效益来换取环境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流量 水政策 水量分配 水交易 澳大利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