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成分分析法在黄河三门峡库区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姬志宏 姬志新 +3 位作者 许正彪 杨帅 宋瑞勇 何化平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A01期126-130,共5页
借助SPSS软件,根据主成分分析法的原理,以多年的监测资料为依据,对三门峡库区干流段的污染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汛期和非汛期,接受评价的4个断面中,有机物和重金属是污染的主要因素,4个断面在不同时段污染程度有差别.得到的结果... 借助SPSS软件,根据主成分分析法的原理,以多年的监测资料为依据,对三门峡库区干流段的污染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汛期和非汛期,接受评价的4个断面中,有机物和重金属是污染的主要因素,4个断面在不同时段污染程度有差别.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表明主成分分析方法简单、明了,是比较实用的水质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三门峡库区 水质评价 SPS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门峡水库对黄河下游防凌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海军 谭宏武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6-17,20,共3页
为全面了解三门峡水库在黄河下游防洪减灾体系中的地位,分析了三门峡水库防凌任务的演变、防凌运用方式的调整,深入分析各时期其发挥的防凌作用。三门峡水库防凌运用后,黄河下游的防凌措施从之前以防、破、分为主发展为以利用水库调节... 为全面了解三门峡水库在黄河下游防洪减灾体系中的地位,分析了三门峡水库防凌任务的演变、防凌运用方式的调整,深入分析各时期其发挥的防凌作用。三门峡水库防凌运用后,黄河下游的防凌措施从之前以防、破、分为主发展为以利用水库调节下游河道流量和水量为主。经过多年实践运用和完善,三门峡水库防凌运用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在黄河下游发生的多次严重凌汛中,三门峡水库防凌运用避免了黄河下游发生重大灾害。小浪底水库投运后,与三门峡水库联合防凌运用,实现基本防止黄河下游凌汛发生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凌 作用 水库调节 三门峡水库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门峡水库蓄清排浑运用以来库区冲淤演变初步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程龙渊 张松林 +3 位作者 马新明 刘彦娥 薛晟 郑艳芬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14,共7页
水库蓄清排浑运用以来 ,黄河潼关 1974~ 1986、1987~ 1995、1996~ 2 0 0 2年均水量较 195 0~ 195 9年减少9 1% ,35 5 %、5 5 5 % ,沙量减少 4 0 9%、4 9 6 %、6 6 2 %。潼关以下三个时段年均淤积量为 0 0 4 2、0 16 1、0 2 ... 水库蓄清排浑运用以来 ,黄河潼关 1974~ 1986、1987~ 1995、1996~ 2 0 0 2年均水量较 195 0~ 195 9年减少9 1% ,35 5 %、5 5 5 % ,沙量减少 4 0 9%、4 9 6 %、6 6 2 %。潼关以下三个时段年均淤积量为 0 0 4 2、0 16 1、0 2 0 8亿m3。呈水沙量递减 ,淤积量递增趋势。潼关同流量水位 2 9年升高 2 31m ,受上游冲淤下延影响升高 1 0 5m占 4 5 5 % ,其他因素影响升高 1 2 6m占 5 4 5 %。小北干流非汛期冲刷、汛期淤积格局未变 ,反映了水库运用对小北干流没有明显影响。渭河华县站 1974~ 1986年水量较大 ,渭淤 1~ 10断面仅淤积 0 0 6 5亿m3,华县同流量水位升高 0 0 3m。以 1974~ 1986年为准 ,1987~ 1995年、1996~ 2 0 0 2年华县年均水量减少 2 2 8%、5 6 2 % ,年均沙量减少 11 6 %、34 4 %。渭淤 1~ 10断面 1987~ 1995年淤积 1 72亿m3,特别是 1994和 1995年的中小洪水 ,汛期淤积 0 85亿m3主河槽萎缩 ,华县同流量水位升高 1 0 7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淤量 同流量水位差 蓄清排浑运用 水沙量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门峡水库水文要素整编计算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4
作者 云会才 李亚波 +2 位作者 李亚东 李建军 白玉山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3-86,共4页
本文针对三门峡水库工作实际,分析了目前数字技术条件下三门峡水库水文要素摘录蓄水量计算工作所处的困境和应解决的具体问题,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三门峡水库水文要素整编计算软件的系统组成和功能模块构成,实现并完成了系统功能设计。
关键词 水文要素 淤积断面 输沙率 蓄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期改善三门峡库区淤积的措施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孙绵惠 鲁孝轩 +2 位作者 兰现卿 马花能 高潮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25-26,共2页
三门峡水库建库以来 ,根据库区淤积和潼关高程变化的情况 ,采取了一系列改善库区淤积的措施。建库初期水库运用方式由蓄水运用改为滞洪排沙运用 ;枢纽工程增建和改建的泄流孔 (洞 )全部投入运用后 ,库区大量冲刷 ,潼关高程下降 ,为调水... 三门峡水库建库以来 ,根据库区淤积和潼关高程变化的情况 ,采取了一系列改善库区淤积的措施。建库初期水库运用方式由蓄水运用改为滞洪排沙运用 ;枢纽工程增建和改建的泄流孔 (洞 )全部投入运用后 ,库区大量冲刷 ,潼关高程下降 ,为调水调沙运用创造了条件。 1986年以来入库水量大幅度减少 ,库区淤积增多 ,潼关高程上升。为了适应水沙条件的不利变化 ,对水库运用方式作出相应调整和改善 ;在潼关河段实施清淤疏浚工程 ;加快河道整治步伐。由此 ,潼关以下河道形态发生有利变化 ,泄洪输沙条件改善 ,潼关高程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变化 库区冲淤 运用方式 清淤疏浚 三门峡水库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门峡市黄河饮用水源污染分析研究
6
作者 郑宝旺 索虎勤 +2 位作者 索赓 张川 侯亚楠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76,共5页
黄河是三门峡市的饮用水源和工农业用水水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使得黄河水质污染日趋严重。为了摸清三门峡市黄河饮用水源污染状况,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以2004~2012年水质监测资料为依据,对... 黄河是三门峡市的饮用水源和工农业用水水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使得黄河水质污染日趋严重。为了摸清三门峡市黄河饮用水源污染状况,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以2004~2012年水质监测资料为依据,对三门峡市黄河水源水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源为劣Ⅴ类~Ⅳ类水质。主要污染项目是氨氮、化学需氧量。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加强对饮用水源的监测,找出污染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水源地水质进一步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饮用水源 水质污染状况 分析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潼关—三门峡河段河势变化及其对库区冲淤的影响
7
作者 李连祥 孙绵惠 +2 位作者 段新奇 付卫山 任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22-24,共3页
汇流区黄河主流摆动常引起渭河河口位置及汇流方向的变化 ,下段河道河势随之改变。潼关—大禹渡段主流游荡 ,河床宽浅 ,水流分散 ;大禹渡—灵宝老城段河槽束窄 ,水流集中 ,河势以弯道发育为主 ;灵宝老城—三门峡水库坝前段河势基本稳定... 汇流区黄河主流摆动常引起渭河河口位置及汇流方向的变化 ,下段河道河势随之改变。潼关—大禹渡段主流游荡 ,河床宽浅 ,水流分散 ;大禹渡—灵宝老城段河槽束窄 ,水流集中 ,河势以弯道发育为主 ;灵宝老城—三门峡水库坝前段河势基本稳定。 1977年大洪水以来 ,潼关—大禹渡段河道主流摆动加剧 ,河槽展宽淤高。大禹渡以下弯道发育 ,弯曲半径变小 ,弯道河长增加。由此引起滩岸坍塌 ,河槽展宽坦化 ,河床淤积升高 ,同流量水位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摆动 河道形态 冲淤变化 三门峡水库 黄河 河势变化 库区冲淤 潼关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K技术在三门峡水库淤积断面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秦晓东 任志峰 +1 位作者 席东杰 许正彪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25,共2页
介绍了GPS-RTK技术用于三门峡水库淤积断面测量的方法,并分析了RTK的测量误差和精度、基准站和移动站的设置以及数据链通信和作业半径的确定等问题。应用情况表明:RTK技术的测量精度和速度均较常规方法大幅提高,同时节约了大量的测量标... 介绍了GPS-RTK技术用于三门峡水库淤积断面测量的方法,并分析了RTK的测量误差和精度、基准站和移动站的设置以及数据链通信和作业半径的确定等问题。应用情况表明:RTK技术的测量精度和速度均较常规方法大幅提高,同时节约了大量的测量标志建设、整修费用;采用RTK技术可实现河道水库测量的自动化、数字化,使数据整理时间由常规的一个月缩短为几天甚至几小时;能够满足防汛对测量的要求,也能够完成各种复杂条件下的断面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RTK技术 淤积断面测量 三门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水沙衰减对下游及黄河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双权 屠新武 +2 位作者 杨术容 席保慧 朱小梅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09年第5期55-58,共4页
渭河下游及黄河潼关河段近年来河势发生了变化,从渭河及主要支流水沙、降雨、用水等方面,分析渭河水沙量衰减的原因及对渭、黄河的影响。经分析,渭河水沙量衰减的主要原因是流域降水量减少、用水量过度。渭河水沙量衰减是造成渭河下游... 渭河下游及黄河潼关河段近年来河势发生了变化,从渭河及主要支流水沙、降雨、用水等方面,分析渭河水沙量衰减的原因及对渭、黄河的影响。经分析,渭河水沙量衰减的主要原因是流域降水量减少、用水量过度。渭河水沙量衰减是造成渭河下游及潼关河段河势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量 输沙量 衰减 渭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门峡水库不同运用条件下的冲淤分布特点及对潼关高程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鲁孝轩 付卫山 +1 位作者 马花能 孙绵惠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5-17,共3页
汛初 ,三门峡库区堆积了大量的淤积物 ,各级运用水位的回水范围小。经泄洪排沙运用 ,淤积物基本得到清理 ,30 5m水位回水延伸到北村附近 ,调沙库容增至 0 .5亿m3 左右。此时 ,壅水淤积物分布在北村以下 ,上段河道不受壅水影响 ,河床冲... 汛初 ,三门峡库区堆积了大量的淤积物 ,各级运用水位的回水范围小。经泄洪排沙运用 ,淤积物基本得到清理 ,30 5m水位回水延伸到北村附近 ,调沙库容增至 0 .5亿m3 左右。此时 ,壅水淤积物分布在北村以下 ,上段河道不受壅水影响 ,河床冲刷继续发展。进入非汛期运用后 ,潼关—段淤积量主要来源于运用水位大于 32 2m ,尤其是32 4m水位期间的部分入库沙量。潼关高程年内升降变化与潼关—段冲淤量密切相关 ;年际间 ,潼关高程与潼关—段河槽淤积量之间呈线性变化 ,即潼关—段河槽淤积量增减 0 .0 2 3亿m3 ,潼关高程随之升降 0 .10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运用 冲淤分布 潼关高程 三门峡水库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门局水情视频会商综合平台的研制和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宁爱琴 李超华 +3 位作者 李泽鹏 王伟 张智 吴迪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9-11,共3页
水情会商是提高水文预报成果精度的重要途径,为解决水情会商不形象不直观,会商难度大、时效性差、精确度低的情况,研制了一个以网站为载体,电视墙为显示终端的水情视频会商综合平台,通过平台可以进行水情和气象信息查询、调用数据、远... 水情会商是提高水文预报成果精度的重要途径,为解决水情会商不形象不直观,会商难度大、时效性差、精确度低的情况,研制了一个以网站为载体,电视墙为显示终端的水情视频会商综合平台,通过平台可以进行水情和气象信息查询、调用数据、远程察看一线水文测验实况,使水文预报过程直接在电视墙上显示,提高了水文情报预报的实时性、准确性,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从而使水情会商形象化、动态化、信息化,通过该平台还可进行水文业务管理平台展示和召开远程视频会议,共享了水文数据和水文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情会商 水文预报 综合平台 水情视频会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渭河交汇处水流结构与河道演变实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昊 张汇明 +4 位作者 张同强 徐磊 王平 万安 凌宇翔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72,共5页
黄河-渭河交汇处是黄河流域典型的大型河道交汇处之一,亦是中下游水动力和泥沙输移的重要控制节点。为进一步认识该处大宽深比、高含沙、复杂地形条件下的三维水流结构及河道演变规律,运用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对该交汇处15个横... 黄河-渭河交汇处是黄河流域典型的大型河道交汇处之一,亦是中下游水动力和泥沙输移的重要控制节点。为进一步认识该处大宽深比、高含沙、复杂地形条件下的三维水流结构及河道演变规律,运用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对该交汇处15个横断面的流场进行现场测量,采用动能校正系数(α)和动量校正系数(β)分析水动力调整过程。通过遥感影像数据提取河道平面形态,分析交汇处及上下游的河道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黄河-渭河交汇处可观测到明显的停滞区、最大流速区、流速恢复区等水动力特征区;拐角处未发现明显分离区,主要是因为该处河道过渡平顺。黄河与渭河交汇初期,由于流速差异大和河道缩窄导致流速不均匀性较强,α、β分别约为1.5、1.2,随着河道向下游展宽,流速不均匀性迅速减小。交汇处断面内存在较强的二次流,其流速可达主流流速的1/8,并向下游衰减。遥感研究表明交汇处所属黄河河段不稳定,且存在顶点的岸线淤长和对岸的岸线后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渭河 河流交汇 ADCP 水流结构 二次流 河道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门峡水库断面系统设计与实现
13
作者 云会才 任志峰 王玉平 《海洋测绘》 2014年第1期61-64,共4页
三门峡水库断面系统由Visual Basic 6.0和Excel软件开发而成,通过断面控制文件调用断面数据文件,具有单个或批量生成断面图、编辑断面图、输出断面图数据的功能。较之前生成的断面图更加规范、统一,断面图生成操作界面简单、方便、快捷... 三门峡水库断面系统由Visual Basic 6.0和Excel软件开发而成,通过断面控制文件调用断面数据文件,具有单个或批量生成断面图、编辑断面图、输出断面图数据的功能。较之前生成的断面图更加规范、统一,断面图生成操作界面简单、方便、快捷,节省了工作时间和劳动力,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面图 断面套绘图 断面控制文件 断面数据文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水资源管理之农业水资源可持续节水机制探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泽鹏 《当代农机》 2022年第5期66-66,68,共2页
叙述了应用农业节水技术的实际意义,分析了公共水资源管理中的农业节水技术。
关键词 公共水资源管理 农业 节水技术 水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潼关站洪水组合对渭河北洛河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程龙渊 郭相秦 +3 位作者 张松林 郑艳芬 刘彦娥 马新明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1-35,共5页
黄渭洛河汇流区三条河流的水沙量和汇合口段的比降差异 ,导致各种洪水组合对潼关以上黄渭洛河影响差异较大。以华阴 2 0 0m3/s的水位差作为各种洪水组合影响下渭河河口拦门沙的淤积厚 ,统计三门峡建库以来潼关站 6 7次洪水组合 ,其中黄... 黄渭洛河汇流区三条河流的水沙量和汇合口段的比降差异 ,导致各种洪水组合对潼关以上黄渭洛河影响差异较大。以华阴 2 0 0m3/s的水位差作为各种洪水组合影响下渭河河口拦门沙的淤积厚 ,统计三门峡建库以来潼关站 6 7次洪水组合 ,其中黄洛型洪水 9次 ,华阴断面淤积厚 8 19m ,占总淤积厚的 5 8% ,峰均淤积0 91m ,北洛河影响占 37% ;黄单型洪水 18次 ,华阴断面峰均淤积厚 0 33m。 196 7年 8月洪水组合 10次 ,黄洛型和黄洛渭型洪水 4次 ,华阴淤积厚达 5 17m ,占 10次洪水总淤积厚的 91% ,北洛河影响占 73% ;黄单型洪水2次 ,淤积厚为 0 5 1m ,占 9%。 1994、1995年 2次黄洛河洪水组合 ,华阴断面淤厚 1 4 5m ,占总淤积厚的 5 1% ,北洛河影响占 33%。形象地说 ,北洛河是渭河的一条盲肠 ,若将北洛河改道直接入黄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洪水 渭河 倒灌 北洛河 高含沙水流 淤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不同峰型非漫滩洪水冲刷效率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敏 张明武 +1 位作者 何桂英 张防修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119,共5页
黄河调水调沙已进行多年,下游河道排洪冲刷效率显著提高。相同水量、相同平滩流量条件下,小浪底水库塑造不同的洪水过程,其相应的输沙效果也不同。在分析现有洪水过程概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不同标准差的正态分布曲线概化洪水过程... 黄河调水调沙已进行多年,下游河道排洪冲刷效率显著提高。相同水量、相同平滩流量条件下,小浪底水库塑造不同的洪水过程,其相应的输沙效果也不同。在分析现有洪水过程概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不同标准差的正态分布曲线概化洪水过程的方法。在假定洪水过程中含沙量和泥沙组成变化不大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结合数学模型计算,提出了有利于下游河槽塑造的调水调沙峰型,即在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期间,若限制洪水不漫滩且水量相同,则应尽量调成大流量占比例较大的平头峰,以提高洪水冲刷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水调沙 冲刷效率 峰型 非漫滩洪水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剂对复合污染土壤中Pb、Zn、Cu和Cd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17
作者 梁正元 张帅 +5 位作者 冉继伟 张仙梅 刘天鸿 陈逸朋 夏运生 张文菊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3-193,共11页
为探讨改良剂对复合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和土壤酶活性的总体影响,该研究检索和收集了1990-2024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和数据,利用荟萃分析改良剂对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改良剂显著降... 为探讨改良剂对复合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和土壤酶活性的总体影响,该研究检索和收集了1990-2024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和数据,利用荟萃分析改良剂对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改良剂显著降低了复合污染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含量,Pb、Zn、Cu和Cd下降的平均幅度分别为73.3%、61.8%、50.9%和46.0%。复合污染土壤中脱氢酶、脲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平均提升了60.7%、35.7%和16.3%。复合改良剂钝化重金属效果优于矿物改良剂和有机改良剂;改良剂用量为2%~4%时对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降低效果更优;pH>8.5的改良剂可以更有效地降低有效态Cu含量。总体上,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变化的效应值与土壤初始pH显著正相关(R^(2)=0.26,P<0.001);与被改良土壤的ΔpH显著负相关(R^(2)=0.38,P<0.001),ΔpH>1.25时,相应效应值随ΔpH增加的下降速率约为ΔpH<1.25时的5.6倍。研究结果为应用改良剂修复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提供有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复合污染 土壤改良剂 重金属钝化 酶活性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浪底库区深层淤积泥沙物理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军 唐华 +2 位作者 郭维克 张祥 樊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3-25,共3页
针对传统取样技术无法获取库区深层淤积泥沙的问题,采用低扰动柱状深层取样设备在小浪底库区典型断面开展了现场取样试验,获取了主河槽深层淤积泥沙样品并进行了样品土工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取样断面深层淤积泥沙的中数粒径均大于表层... 针对传统取样技术无法获取库区深层淤积泥沙的问题,采用低扰动柱状深层取样设备在小浪底库区典型断面开展了现场取样试验,获取了主河槽深层淤积泥沙样品并进行了样品土工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取样断面深层淤积泥沙的中数粒径均大于表层淤积泥沙的;同一断面位置沿深度方向,颗粒组成的变化并不是连续的;各典型断面主槽粗沙含量沿水流方向逐渐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取样 物理特性 深层泥沙 淤积泥沙 小浪底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尾闾河道平滩流量变化对来水来沙的响应 被引量:3
19
作者 侯志军 李勇 庞隆霞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27,共5页
通过分析1976年清水沟流路以来黄河河口尾闾河道冲淤变化及河槽萎缩特点,探讨了利津平滩流量变化对来水来沙及河口延伸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口区平滩流量变化不仅与来水量、洪峰流量、水沙搭配系数、河口河长相关,而且与前期河床条件有... 通过分析1976年清水沟流路以来黄河河口尾闾河道冲淤变化及河槽萎缩特点,探讨了利津平滩流量变化对来水来沙及河口延伸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口区平滩流量变化不仅与来水量、洪峰流量、水沙搭配系数、河口河长相关,而且与前期河床条件有关。给出了维持河口河道4 000 m3/s平滩流量需要的水量、洪峰流量及水沙搭配的定量关系以及河口延伸长度的限制条件,为河口尾闾河道的综合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河口河道 冲淤变化 平滩流量 来水量 水沙搭配系数 河口河长 响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引黄涵闸运行养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韵侠 郑兰霞 吴汉雄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2-84,共3页
从结构、机电系统、闸与堤防结合处、整体度汛等方面,提出了黄河下游引黄涵闸工程存在的险情与隐患,并提出了一系列涵闸闸门减振防振、启闭机过载安全保护、启闭设施维护、隐患预防与防洪安全度汛的技术措施。实践表明,科学把握工程运... 从结构、机电系统、闸与堤防结合处、整体度汛等方面,提出了黄河下游引黄涵闸工程存在的险情与隐患,并提出了一系列涵闸闸门减振防振、启闭机过载安全保护、启闭设施维护、隐患预防与防洪安全度汛的技术措施。实践表明,科学把握工程运行特点,严格管理制度,精心维护,能够有效地防止或减少工程险情与隐患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防洪工程 穿堤引水 引水涵闸 运行养护 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