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高原红碱淖流域水化学和同位素特征及水体转换关系
1
作者 郝一 李瑞嘉 +3 位作者 吴初 李晓萌 毛琛 袁帅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83-187,共5页
为精确刻画内蒙古高原红碱淖流域水化学特征和地下水循环模式,厘清水体之间复杂的交互补给关系,采集流域内地下水、地表水和降水等样品,综合运用水化学分析和同位素示踪技术,采用Piper三线图、Gibbs图、离子比值法、氢氧同位素分析和Mix... 为精确刻画内蒙古高原红碱淖流域水化学特征和地下水循环模式,厘清水体之间复杂的交互补给关系,采集流域内地下水、地表水和降水等样品,综合运用水化学分析和同位素示踪技术,采用Piper三线图、Gibbs图、离子比值法、氢氧同位素分析和MixSIAR混合模型等方法对采集的水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Ca·Mg型,湖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l-Na型,河流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Ca型和HCO_(3)-Na·Ca型水;流域内不同水体受岩石风化(硅酸盐、碳酸盐和硫酸盐)、蒸发浓缩和正向阳离子交换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流域内河流与地下水具有较强的水力联系,河流对地下水的贡献率为94%,红碱淖湖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大气降水对湖水的贡献率为7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碱淖流域 氢氧同位素 水化学特征 水体转换 MixSI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高原红碱淖流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2
作者 郝一 毛琛 +5 位作者 茉丽梅 袁帅 高利敏 杜银龙 刘晓峰 李瑞嘉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54-256,共3页
水资源是支撑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根本性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加剧,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恶化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深入研究水资源的... 水资源是支撑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根本性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加剧,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恶化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深入研究水资源的质量状况及其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策略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碱淖流域 水文地球化学 水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大佘太地区农田表层土壤重金属生态安全风险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袁帅 张思源 +4 位作者 张雪琼 袁国礼 王永亮 边鹏 邰苏日嘎拉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86-1700,共15页
【研究目的】为查明乌拉特前旗大佘太地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采集表层土壤样品845件,农作物样品30件,饮用水样品17件,分析测定As、Cd、Cr、Cu、Hg、Ni、Pb、Zn等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研究方法】通过采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 【研究目的】为查明乌拉特前旗大佘太地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采集表层土壤样品845件,农作物样品30件,饮用水样品17件,分析测定As、Cd、Cr、Cu、Hg、Ni、Pb、Zn等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研究方法】通过采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该区土壤、农作物以及饮用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程度、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研究结果】大佘太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整体与河套地区背景值相当;土壤中潜在重金属生态危害以轻微风险和中等风险为主;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显示,在口和皮肤双重摄入途径下,土壤会对居民造成致癌风险(5.69×10^(−6)),谷物(1.03)及蔬菜(1.30)会对居民有一定的健康风险。【结论】Hg受人类影响较大,中等—强风险区位于大佘太镇;其余元素主要受成土母质控制,Cd中等风险区分布在乌梁素海沿岸一带。As在蔬菜、谷物以及饮用水健康风险中贡献最大,应该受到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生态安全 健康风险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乌拉特前旗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嫩平原土壤盐碱化地表基质成因研究
4
作者 马敏 左震 +2 位作者 韩燕东 邱野 乔牡冬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8-139,共12页
为查明松嫩平原土壤盐碱化地表基质成因,文章以松嫩平原松原市为例,使用Sentinel-2多光谱影像,遍历各类常用土壤盐分指数(soil salinity index,SSI)、土壤水分指数(soil water index,SWI)、植被指数(vegetation index,VI),构建最优三维... 为查明松嫩平原土壤盐碱化地表基质成因,文章以松嫩平原松原市为例,使用Sentinel-2多光谱影像,遍历各类常用土壤盐分指数(soil salinity index,SSI)、土壤水分指数(soil water index,SWI)、植被指数(vegetation index,VI),构建最优三维光谱特征模型计算土壤盐碱化指数(soil salinization-alkalization index,SSAI),反演土壤盐碱化状况。通过对盐碱化区域地表水、地下水取样测试盐分离子含量,结合地下水位状况分析盐分离子来源。通过平面格网布点、垂向分层取样的方式开展地表基质调查,取得深部5 m以内不同层位共计2362个土壤样品pH值和质地测试结果,构建三维地表基质模型。结果显示,遥感反演结果与表层土壤盐分含量拟合呈正相关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0.74),研究区表现为小苏打型碱化特征,土壤盐分离子主要来源于地下水,深部多层黏质土壤起到隔水层的作用阻碍了盐分离子随水分的向下渗透运移和稀释,这一地表基质状况是研究区土壤盐碱化的客观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碱化 三维光谱特征模型 Sentinel-2多光谱影像 地表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乡村振兴背景下耕地细碎化治理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霍刚 罗燕 +3 位作者 陈慧杰 关卫东 秦强 肖宇胜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5年第2期13-16,共4页
耕地细碎化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效率和土地可持续利用,尤其是阻碍农业机械化作业,是我国农业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对耕地细碎化的成因进行了多维度剖析,探讨了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以及政策法规等方面对耕地细碎化过程的影响,系... 耕地细碎化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效率和土地可持续利用,尤其是阻碍农业机械化作业,是我国农业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对耕地细碎化的成因进行了多维度剖析,探讨了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以及政策法规等方面对耕地细碎化过程的影响,系统梳理当前耕地细碎化治理策略,分析了市场化机制、技术化手段及二者联合协同治理的优势与挑战,并提出了乡村振兴与耕地细碎化治理的协同机制,即应在政策、法律、主体、产业、空间和文化六个方面协同治理,推动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绿色化,提高耕地的产出效益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细碎化 治理策略 协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干扰消除技术及其应用
6
作者 贾雷 薄海军 +3 位作者 刘任贵 何文江 王正其 左修源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528-2538,共11页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在痕量元素分析中面临多原子离子、同质异位素及基体效应等复杂干扰挑战,动态反应池技术(DRC)可以通过引入NH??、CH_(4)或O_(2)等特定反应气体选择性消除干扰离子,成为提升分析选择性与灵敏度的核心手段。通过优...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在痕量元素分析中面临多原子离子、同质异位素及基体效应等复杂干扰挑战,动态反应池技术(DRC)可以通过引入NH??、CH_(4)或O_(2)等特定反应气体选择性消除干扰离子,成为提升分析选择性与灵敏度的核心手段。通过优化反应气体流量、池内电场参数及反应路径,促使干扰离子与气体发生电荷转移、缔合或解离反应同时保留目标离子信号,相较于传统碰撞池(KED),DRC通过化学反应路径调控,显著降低低质量数区背景噪声并支持复杂基体中超痕量元素的高精度分析,通过对痕量元素测定、同位素比值分析、元素形态分析研究对其消除干扰及应用进行详细阐述,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动态反应池 多原子离子干扰 反应气体 痕量元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小麦赤霉病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7
作者 关卫东 金牧兰 +2 位作者 李芮 李邦耀 董文成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0-520,共11页
小麦赤霉病研究对于农业生产和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了解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和动态前沿,运用CiteSpace软件,对近20年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1236篇小麦赤霉病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小麦赤霉病研... 小麦赤霉病研究对于农业生产和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了解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和动态前沿,运用CiteSpace软件,对近20年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1236篇小麦赤霉病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小麦赤霉病研究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美国以345篇的发文量位居榜首,中美、中英、中加等国际合作网络较为紧密。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病原菌特性、病害防治技术、抗病品种选育等方面;当前研究热点以抗病性鉴定、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新型生物防治剂开发等为主;热门技术方法涉及分子代谢组学、基因组学、遥感监测技术等。展望未来,小麦赤霉病研究将更加注重跨学科合作,致力于开发高效、环保的病害防控策略,以应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Cite Space软件 信息可视化 研究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梁素海湖区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8
作者 李蓉 茉丽梅 +5 位作者 郝一 毛琛 袁帅 杜银龙 刘晓峰 李瑞嘉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65-266,共2页
乌梁素海作为黄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和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在维持区域水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近年来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该湖泊面临富营养化加剧、湿地萎缩、生态功能退化等一... 乌梁素海作为黄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和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在维持区域水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近年来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该湖泊面临富营养化加剧、湿地萎缩、生态功能退化等一系列严峻挑战,其可持续发展问题备受关注(刘旭华,2023)。笔者等通过对流域内地表水、地下水及湖泊水样的对比分析探究水化学成因,采用Piper三线图、Gibbs图、离子比值分析等水文地球化学方法探究水化学成因,为研究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梁素海 水化学特征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默川平原土壤盐分空间变异特征与盐生植被分布关系
9
作者 肖宇胜 张浩 +4 位作者 杜凯青 李婧菲 吴斌 邱野 陈力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20期95-98,共4页
本研究通过对内蒙古中部土默川平原的植被、土壤资源样地调查,综合运用传统统计方法、普通克里格法分析研究区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不同盐渍化程度区域盐生植被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默川平原土壤盐分在垂直方向和空间上具有一定... 本研究通过对内蒙古中部土默川平原的植被、土壤资源样地调查,综合运用传统统计方法、普通克里格法分析研究区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不同盐渍化程度区域盐生植被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默川平原土壤盐分在垂直方向和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垂向各层土壤盐分空间分布表现出中度的空间自相关性,研究区西部呈现表聚性别,东部呈现为均质性的剖面特点,水平方向上各土层盐分相关且空间分布呈现由西向东升高趋势。研究区0~10cm、10~20cm、20~30cm、30~50cm4个土层中,土壤盐渍化发生率分别为100%、98.42%、91.73%、92.79%,各土层中中度盐渍化土壤所占面积比例最大,轻度盐渍化土壤次之。不同盐渍化程度区域盐生植被优势种群不同,不同盐生植被对于土壤盐渍化的耐受性不同,且随着盐渍化加重,植被群落多样性指数呈先降后升趋势。本研究为该地区后期土壤盐渍化精细化改良、植被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默川平原 土壤盐分 盐生植被 克里格法 空间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黑土地“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的认识及典型案例思考
10
作者 肖宇胜 霍刚 +3 位作者 吴斌 邱野 张浩 王祥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5年第7期13-16,共4页
本研究基于黑土地“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理念,在总结分析黑土地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基础上,探讨黑土地的整体保护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研究表明:(1)要实现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黑土地必须推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与综... 本研究基于黑土地“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理念,在总结分析黑土地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基础上,探讨黑土地的整体保护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研究表明:(1)要实现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黑土地必须推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2)生态系统修复是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问题的重要途径,在黑土地“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与综合治理”的过程中,特别要解决好生态要素的综合性与管理事权的部门化、生态空间的连续性与区域的政区化、生态保护的长期性与行政管理的届次化三大矛盾。同时举证反思典型黑土地利用与保护工程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科学规划和实施过程、综合统筹环境保护与利益维护、重视项目监测和评估等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地 整体保护 系统修复 综合治理 生态修复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综述
11
作者 杨建雨 关卫东 +3 位作者 白晓峰 苟鹏飞 霍刚 吕瑞龙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20期99-102,共4页
地下水作为重要的淡水资源,其脆弱性评价对污染防治与资源保护意义重大。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成果,总结迭置指数法、统计法、过程模拟法的技术特点与应用场景。迭置指数法通过参数叠加量化脆弱性,但存在主观权重与静... 地下水作为重要的淡水资源,其脆弱性评价对污染防治与资源保护意义重大。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成果,总结迭置指数法、统计法、过程模拟法的技术特点与应用场景。迭置指数法通过参数叠加量化脆弱性,但存在主观权重与静态评分局限;统计法以数据驱动阐明污染规律,适用于非线性复杂关系解析,但对历史数据依赖度高且部分模型可解释性差;过程模拟法基于物理机制构建数学模型,可动态刻画污染物迁移过程,但对数据精度与计算资源要求较高。评价方法需结合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本土化改进优化,或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提高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未来需加强模型参数本地化校准,推动多方法耦合评价,并融合遥感、机器学习等新技术,以提升评价精度,为地下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地下水脆弱性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22年松嫩平原松原地区植被覆盖空间变化趋势与对比分析
12
作者 白晓峰 关卫东 +4 位作者 崔婷婷 王新乾 左震 霍刚 吕瑞龙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6期53-57,共5页
以2010—2022年MODIS NDVI数据集为基础,应用像元分解模型、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等方法对松嫩平原松原地区地表植被覆盖分布特征与空间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分析与动态监测。结果表明:从时间分布上,2010—2022年研究区植被NDVI整体呈上升趋... 以2010—2022年MODIS NDVI数据集为基础,应用像元分解模型、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等方法对松嫩平原松原地区地表植被覆盖分布特征与空间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分析与动态监测。结果表明:从时间分布上,2010—2022年研究区植被NDVI整体呈上升趋势,具有明显阶段性特征,研究区植被NDVI均值从2010年的0.73增加到2022年的0.80,线性增长率为0.54%;从空间分布上,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呈“东北高西南低”的分布特征,低密度植被覆盖度比重从2010年的0.64%递减到2022年的0.47%,高密度植被覆盖度比重从2010年的94.2%递增到2022年的97.2%,植被发生正向变化的速度高于植被退化的速度;13年间长岭县西部盐碱地分布区域占比呈逐年递减趋势,从2010年的5.16%递减到2022年的2.33%,主要与近年国家持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 一元线性回归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