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化水灌溉条件下黄河三角洲刺槐林地土壤盐分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 被引量:2
1
作者 阎腾飞 刘秀梅 +4 位作者 刘合满 王华田 洪弦 贺闯 王壮壮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5-142,共8页
[目的]探明磁化水灌溉条件下土壤盐分含量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为滨海盐碱地磁化水灌溉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河三角洲东营市河口区新营造刺槐人工林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淡水灌溉(FW)、磁化淡水灌溉(MFW)、地下浅表层微咸水灌... [目的]探明磁化水灌溉条件下土壤盐分含量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为滨海盐碱地磁化水灌溉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河三角洲东营市河口区新营造刺槐人工林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淡水灌溉(FW)、磁化淡水灌溉(MFW)、地下浅表层微咸水灌溉(GW)和磁化地下浅表层微咸水灌溉(MGW)4种措施下土壤盐分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 2种磁化处理灌溉方式均能降低滨海盐碱地土壤盐分含量;不同灌溉处理的土壤盐分含量均值皆表现出:GW>CK>FW>MGW>MFW,土壤盐分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结论]①磁化水灌溉能够降低土壤盐分表聚,尤其在春、秋季适时采用磁化水灌溉,能够抑制土壤返盐,在20-40 cm土层效果更明显一些。②通过磁化地下浅表层微咸水进行适度灌溉,可以为该地区节约用水资源,有效地促进盐碱地土壤脱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水 滨海盐碱地 黄河三角洲 刺槐林地 土壤盐分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刺槐臭椿混交林与纯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安然 马风云 +3 位作者 崔浩然 秦光华 黄雅丽 田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7960-7967,共8页
为研究黄河三角洲地区混交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了刺槐臭椿混交林以及臭椿和刺槐纯林土壤细菌结构及多样性,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细菌门分类水平上,臭椿纯林、刺槐纯林、刺槐臭... 为研究黄河三角洲地区混交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了刺槐臭椿混交林以及臭椿和刺槐纯林土壤细菌结构及多样性,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细菌门分类水平上,臭椿纯林、刺槐纯林、刺槐臭椿混交林土壤中分别检测出27、25、31门细菌,3种不同林分土壤中酸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硝化螺旋菌门、绿弯菌门、浮霉菌门、芽单胞菌门、疣微菌门8种细菌是土壤中的主要细菌群落,其中酸杆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为优势细菌群落。不同类型人工林土壤中各门细菌相对丰度差异显著。混交林土壤细菌物种数和Shannon指数值分别为1910和9.1高于两种纯林。通过对土壤主要细菌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3种不同林分之间在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上有较高程度的分离,差异显著(P<0.05),有效磷含量与混交林土壤细菌群落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不同林分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结构三者相互影响,刺槐臭椿混交增加了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土壤细菌结构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混交林 土壤细菌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11个造林树种细根解剖性状对土壤条件的响应 被引量:6
3
作者 陈旭 陈冬倩 +5 位作者 刘洪凯 赵春周 赵文太 董智 张永涛 王延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150-4159,共10页
细根作为植物与土壤连接的重要部位,能够反映植物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性。以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不同立地条件下11个造林树种为对象,基于细根分支等级划分1—4级根序并进行解剖特征测定,分析细根解剖性状对滨海盐碱地不同土壤条件的响应... 细根作为植物与土壤连接的重要部位,能够反映植物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性。以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不同立地条件下11个造林树种为对象,基于细根分支等级划分1—4级根序并进行解剖特征测定,分析细根解剖性状对滨海盐碱地不同土壤条件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根序的细根直径存在显著差异,细根直径随根序升高呈增大趋势,而同根序的细根直径在不同树种间表现出显著的种间差异(P<0.05)。1—2级细根皮层厚度、3—4级细根导管密度在树种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2)在较为严重盐渍化土壤条件下(立地1),细根皮层厚度较其他立地显著增大,但细根导管密度较小;在轻度盐碱立地条件下(立地3),细根导管密度较大;较为严重的盐碱立地具有更为发达的细根直径及维管柱直径。(3)树种1—2级细根解剖结构与土壤环境关系最为密切,其中1级根直径与土壤pH值显著正相关(P<0.05),与土壤硝态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对土壤理化性质与细根解剖性状的冗余分析表明,前两个轴的特征值达0.640和0.196,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与轴一(RDA1)呈正相关,低级根解剖性状则与轴二(RDA2)呈显著负相关。低级根解剖结构以及土壤的pH值能解释较多树种的差异性,其中低级根直径与皮层厚度对盐碱环境表现出较强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细根解剖结构 土壤理化性质 植被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不同林龄刺槐细根形态的时空动态 被引量:1
4
作者 谭春霞 刘广芳 +8 位作者 王梦瑶 庞元湘 郭龙梅 刘炜 曹帮华 郝木征 王甜甜 毛培利 卢小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1-60,67,共11页
为了揭示黄河三角洲地区刺槐细根形态随林龄增加的时空动态,以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不同林龄(2、13、24、33 a)刺槐为研究对象,应用微根管法于2019年3—12月每间隔15 d左右跟踪观测不同土层深度的刺槐细根形态(总根尖数、细根总根表面... 为了揭示黄河三角洲地区刺槐细根形态随林龄增加的时空动态,以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不同林龄(2、13、24、33 a)刺槐为研究对象,应用微根管法于2019年3—12月每间隔15 d左右跟踪观测不同土层深度的刺槐细根形态(总根尖数、细根总根表面积、平均细根直径、细根根长密度)的动态变化,并比较不同林龄刺槐细根形态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林龄递增,细根总根尖数、总表面积以及细根根长密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林龄13 a刺槐的细根总根尖数、总表面积以及细根根长密度最大,且呈双峰型;林龄2、24、33 a刺槐的总根尖数、总表面积以及根长密度7—9月份最大,且呈单峰型。随土层深度(h)增加,各个林龄刺槐的总根尖数、平均细根直径、总表面积以及根长密度先增加后减小,土层深度20 cm<h≤40 cm达到最大值;随林龄增加细根分布深度增加,细根各指标的可塑性指数先增加后降低。林龄与月份、林龄与土层深度、月份与土层深度的两两交互作用影响刺槐细根的生长动态,林龄13和24 a刺槐细根适应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黄河三角洲 细根形态 微根管 土壤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国家《苗木》标准浅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门晓妍 赵之峰 +6 位作者 孙立民 曹钟允 李影 董遥 倪召欣 李纬楠 邢世岩 《山东林业科技》 2020年第3期77-83,共7页
美国国家《苗木》标准(ANSI Z60.1-2014)是美国现行的关于苗木的国家标准。美国国家《苗木》标准历史悠久,涵盖广泛,体现出很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本文简要介绍和分析了美国《苗木》标准历史、概况,以及标准的使用方法、苗木测量规范、... 美国国家《苗木》标准(ANSI Z60.1-2014)是美国现行的关于苗木的国家标准。美国国家《苗木》标准历史悠久,涵盖广泛,体现出很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本文简要介绍和分析了美国《苗木》标准历史、概况,以及标准的使用方法、苗木测量规范、苗木分类和分级等内容。旨在展示其与我国苗木标准差异的同时,提供关于苗木标准制定的思考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木 美国标准 测量指标 苗木类型 苗木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菟丝子属植物新分布记录种——原野菟丝子(Cuscuta campestris Yuncker)
6
作者 吴其超 解孝满 +3 位作者 刘丹 丁平 马燕 臧德奎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4-256,278,共4页
【目的】中药材菟丝子为旋花科Convolvulaceae植物南方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或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的干燥成熟种子,以山东和河南产区品质为好。为了菟丝子商品药材的鉴别并保证菟丝子商品药材的纯正性提供重要参考。【方法】在... 【目的】中药材菟丝子为旋花科Convolvulaceae植物南方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或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的干燥成熟种子,以山东和河南产区品质为好。为了菟丝子商品药材的鉴别并保证菟丝子商品药材的纯正性提供重要参考。【方法】在山东省开展了山东省草本植物种质资源普查。【结果】通过野外调查发现旋花科菟丝子属植物1个新分布记录种,即原野菟丝子Cuscuta campestris。【结论】为菟丝子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药用植物 新分布 原野菟丝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化咸水灌溉对葡萄幼苗生长及离子稳态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朱红 王渌 +9 位作者 孔令刚 毕思圣 孟诗原 张志浩 王华田 战中才 刘秀梅 唐金 陈淑英 丛桂芝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1-139,共9页
以‘夏黑’葡萄扦插苗为试材,采用不同矿化度咸水(0、3.0、6.0 g/L)经磁化和非磁化处理后用于灌溉葡萄幼苗,以探讨磁化咸水灌溉对葡萄幼苗生长和不同种类阳离子分布特征的影响。采用收获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葡萄生物学特性和不同组... 以‘夏黑’葡萄扦插苗为试材,采用不同矿化度咸水(0、3.0、6.0 g/L)经磁化和非磁化处理后用于灌溉葡萄幼苗,以探讨磁化咸水灌溉对葡萄幼苗生长和不同种类阳离子分布特征的影响。采用收获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葡萄生物学特性和不同组织Na^+、K^+、Ca^2+、Mg^2+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1)与对照(0,NM0)相比,非磁化咸水灌溉均抑制了葡萄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其中,6.0 g/L咸水灌溉下葡萄存活率降低。磁化咸水灌溉(0、3.0和6.0 g/L)则提高葡萄的新梢生长量、生物量、根冠比和存活率,降低葡萄各器官的盐敏感指数。2)咸水灌溉下葡萄体内Na^+质量分数显著提高(P<0.05),K^+/Na^+、Ca^2+/Na^+、Mg^2+/Na^+显著降低(P<0.05);与非磁化咸水灌溉相比,磁化咸水灌溉降低了葡萄体内Na+质量分数,提高了葡萄茎和根系的拒Na+能力以及对K+、Ca^2+、Mg^2+的吸收和运输能力,同时,促进了Ca^2+、Mg^2+在叶片中的累积。因此,磁化处理不仅可以降低盐分胁迫对葡萄的生长抑制,而且促进植物体内离子稳态的重建,且为咸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磁化水处理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处理 咸水灌溉 根系形态 生长特性 离子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化水灌溉对镉胁迫下欧美杨Ⅰ-107苗期氮素营养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志浩 孔令刚 +4 位作者 朱红 毕思圣 王华田 孟诗原 刘秀梅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14-721,共8页
为探究磁化水灌溉对镉(Cd)胁迫下杨树幼苗营养代谢的影响,以一年生欧美杨Ⅰ-107(Populus×euramericana Neva)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磁化处理含Cd(NO3)2·4H2O的1/2 Hoagland营养液浇灌幼苗,测定不同组织的氮素含量、氮素关键代... 为探究磁化水灌溉对镉(Cd)胁迫下杨树幼苗营养代谢的影响,以一年生欧美杨Ⅰ-107(Populus×euramericana Neva)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磁化处理含Cd(NO3)2·4H2O的1/2 Hoagland营养液浇灌幼苗,测定不同组织的氮素含量、氮素关键代谢酶活性、关键氨基酸含量以及根系形态特征。结果表明,磁化水灌溉使得Cd胁迫下叶片中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和全氮(TN)含量增加;同样磁化处理也促进根系中NH4^(+)-N和TN含量升高,但降低了根系中NO3^(-)-N含量。磁化水灌溉有利于提高叶片中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R)、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同时提高根系中NR、GS活性,但对根系中NiR和GOGAT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磁化水灌溉促进了Cd胁迫叶片半胱氨酸(Cys)、谷氨酰胺(Gln)的合成,但对谷氨酸(Glu)和甘氨酸(Gly)合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另外,磁化作用均促进了Cys、Glu、Gln和Gly在根系中的合成。磁化水灌溉可促进杨树根系形态建成。综上可知,磁化水灌溉可通过影响根系形态来调节根系对矿质养分的吸收和运输,可通过刺激氮素代谢关键酶活性来提高氮同化和游离氨基酸的合成,这对于提高杨树对镉污染土壤的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胁迫 磁化作用 氮素代谢 酶活性 游离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菌剂对楸树幼苗生长及根际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0
9
作者 李金花 高克祥 +6 位作者 万利 曹国玉 焦方园 王延平 田叶韩 赵炳杰 李传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7588-7601,共14页
为探究球毛壳ND35微生物菌剂对楸树幼苗生长及土壤肥力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楸树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盆栽试验,设计0(CK),10(T1),15(T2),20(T3)4种微生物菌剂施用量,测定幼苗生长情况、土壤微生物组成结构、土壤酶和土壤养分等特征。... 为探究球毛壳ND35微生物菌剂对楸树幼苗生长及土壤肥力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楸树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盆栽试验,设计0(CK),10(T1),15(T2),20(T3)4种微生物菌剂施用量,测定幼苗生长情况、土壤微生物组成结构、土壤酶和土壤养分等特征。研究结果如下:(1)球毛壳ND35微生物菌剂可显著促进楸树幼苗的生长,株高、地径、地上及地下生物量显著提高(P<0.05),T2处理下促生效果最好。(2)施用球毛壳ND35微生物菌剂可显著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及脲酶、磷酸酶、蔗糖酶活性(P<0.05)。(3)球毛壳ND35微生物菌剂可显著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组成,提高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使土壤中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著下降,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δ-变形菌纲(Delta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呈显著提高,可使土壤中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21.88%—103.56%(P<0.05),芽孢杆菌属(Bacillus)的相对丰度提高66.28%—65.97%(P<0.05),酸杆菌属(Acidibacter)的相对丰度提高12.76%—38.06%。(4)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土壤硝态氮、铵态氮、有机质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分布和多样性的重要环境因子,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改变会显著影响土壤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因此,施用球毛壳ND35微生物菌剂可通过影响植物根际土壤的化学性质及生物性质,促进楸树幼苗的生长。这一研究结果为楸树繁育提供了新的指导方向,亦为将其用于困难立地及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提供基础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毛壳ND35 楸树 高通量测序 细菌群落 根际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腐酸有机肥对盐胁迫下刺槐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高云晓 庞元湘 +4 位作者 毛培利 李业宇 祁琳 郭龙梅 曹帮华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43,共8页
采用盆栽试验,分析盐胁迫下添加黄腐酸有机肥对刺槐1年生幼苗成活率、相对生长速率、最大净光合速率、叶片含水量、生物量分配和根系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低盐胁迫相比,高盐胁迫下刺槐幼苗的成活率降低35%,相对生长速率平均降低9.6%... 采用盆栽试验,分析盐胁迫下添加黄腐酸有机肥对刺槐1年生幼苗成活率、相对生长速率、最大净光合速率、叶片含水量、生物量分配和根系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低盐胁迫相比,高盐胁迫下刺槐幼苗的成活率降低35%,相对生长速率平均降低9.6%,叶生物量比降低7.2%,比根表面积平均降低5.4%,茎生物量比增加3.8%。添加黄腐酸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相对生长速率、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叶片含水量先增加再降低,在4.67 g/盆达到最大值,在低盐胁迫下最大值分别为4.12×10^(-3) mg/(g·d)、11.47μmol/(m^2·s)和69.7%,高盐胁迫下最大值分别为2.21×10^(-3) mg/(g·d)、10.01μmol/(m^2·s)和67.7%;而比根长则逐渐增加。相对生长速率与叶生物量比、最大净光合速率、叶片含水量成显著正相关,与茎生物量比成显著负相关,叶片含水量与最大净光合速率成正相关。因此,添加黄腐酸有机肥通过可以缓解盐胁迫下的生理干旱,通过提高叶片含水量进而增加最大净光合速率和相对生长速率,改善了刺槐幼苗的生长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黄腐酸 有机肥 最大净光合速率 生物量分配 根系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和温度对桑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恒 付锦雪 +7 位作者 曹帮华 赵文轩 郝木征 毛培利 王甜甜 郝迎东 张希画 谭海涛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37,共8页
以16年生桑树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NaCl浓度和温度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盐浓度增加,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干质量、根干质量和根冠比、根长和根表面积降低,平均发芽时间和根平均直径增加... 以16年生桑树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NaCl浓度和温度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盐浓度增加,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干质量、根干质量和根冠比、根长和根表面积降低,平均发芽时间和根平均直径增加。随温度的上升,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逐渐升高,平均发芽时间变小,但幼苗生物量、根系生物量、根冠比、根长和根表面积都是先增加再降低,30℃时最大。NaCl浓度和温度在平均发芽时间、根系生物量和根冠比上有着显著的交互作用,适度的高温缓解了桑树种子萌发时的盐胁迫程度。幼苗生物量与根系生物量、根冠比、根长和根表面积成极显著正相关,根系生长是反应幼苗受胁迫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盐胁迫 温度 根系 根冠比 幼苗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林龄的滨海盐碱地杨树刺槐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及草本植物多样性动态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树梅 庞元湘 +3 位作者 宋爱云 曹帮华 朱振波 李业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6539-6548,共10页
以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不同林龄的杨树(Populus×Euramercana‘Neva’)、刺槐(Robinia pseucdoacacia)人工混交林及相应的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时间的方法,研究了其不同林龄人工林林下植被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结果表明:... 以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不同林龄的杨树(Populus×Euramercana‘Neva’)、刺槐(Robinia pseucdoacacia)人工混交林及相应的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时间的方法,研究了其不同林龄人工林林下植被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结果表明:(1)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猪毛菜(Salsola collina)、刺儿菜(Cirsium setosum)是滨海盐碱地人工林林下群落的优势种。(2)随着林分年龄(3年、7年、18年)的增加,杨树刺槐混交林及相应纯林Patrick指数及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及Pielou指数均表现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7年生时丰富度、草本多样性、均匀度最高。(3)杨树刺槐混交提高了林下草本物种组成及重要值,就纯林而言,刺槐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显著高于同龄杨树。(4)随着林龄的增大,杨树刺槐混交林及其纯林林下土壤p H值逐渐降低,杨树刺槐纯林土壤含盐量先增后减,杨树×刺槐混交林土壤含盐量依次递减;杨树刺槐混交林及其纯林林下土壤全磷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杨树纯林及杨树×刺槐混交林全氮含量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刺槐纯林林下土壤全氮量呈连续增长的趋势;林龄间土壤p H、含盐量、全氮及全磷含量差异显著。(5)草本植物多样性相关指数与土壤含盐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全磷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龄 杨树 刺槐 草本多样性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槐油松混交比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薛玲玉 李清殿 +7 位作者 李金花 肖茂 史戈 王延平 李传荣 申卫星 郭慧玲 张义坤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7-93,共7页
为探讨合理的刺槐混交比例,使其既发挥培肥地力作用,又不致过度排挤与之混交的树种,以泰山景区10刺槐、7刺槐3油松、4刺槐6油松、10油松4种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土壤养分含量,并应用综合指数法(MDS-PCA)对... 为探讨合理的刺槐混交比例,使其既发挥培肥地力作用,又不致过度排挤与之混交的树种,以泰山景区10刺槐、7刺槐3油松、4刺槐6油松、10油松4种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土壤养分含量,并应用综合指数法(MDS-PCA)对土壤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随刺槐比例增加而增加。当刺槐混交比例超过40%时,土壤4种微生物数量、硝态氮、有效氮、速效磷含量及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油松纯林,而土壤酸性磷酸酶与脲酶活性在刺槐比例达到70%时,显著高于油松纯林。2)筛选出土壤p H、硝态氮、酸性磷酸酶、真菌作为最小数据集(MDS),土壤质量指数(SQI)表现为:刺槐纯林(0. 99)> 7刺槐3油松(0. 78)> 4刺槐6油松(0. 67)>油松纯林(0. 10)。综合分析表明,增加刺槐混交比例能显著改善林地的土壤质量,考虑刺槐的入侵性和泰山景区风景林经营,应调控刺槐的比例介于40%~70%之间,既能保持土壤肥力,又能维持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林 混交比例 土壤质量评价 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柏母树大小对种子特性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柏斌斌 张凯 +7 位作者 刘炜 秦永建 王晓霞 高云晓 赵晓慧 张金颢 曹帮华 毛培利 《种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0-35,42,共7页
阐明母树大小对种子质量的影响有助于揭示侧柏林的幼苗建立机制。采集泰山普照寺周边60年生侧柏人工林内不同胸径等级母树的种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母树大小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的千粒重、种子最大长和最大宽在不... 阐明母树大小对种子质量的影响有助于揭示侧柏林的幼苗建立机制。采集泰山普照寺周边60年生侧柏人工林内不同胸径等级母树的种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母树大小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的千粒重、种子最大长和最大宽在不同径级之间差异不显著。在种子萌发上,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随径级增加逐渐增加,而平均发芽时间逐渐降低。在幼苗生长上,母树胸径9.2~11.8cm的比胸径18.8~21.2cm的有着低的生物量、地径和相对苗高生长速率,但有着高的根冠比。随母树径级的增加,侧柏种子的质量和幼苗生长能力显著提升。因此,母树大小是侧柏人工林幼苗建立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树大小 侧柏林 千粒重 相对生长速率 天然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化咸水灌溉对葡萄生长和土壤矿质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渌 郭建曜 +7 位作者 毕思圣 张志浩 王华田 刘秀梅 朱红 唐金 陈淑英 丛桂芝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683-1692,共10页
【目的】以2 a(年)生‘夏黑’葡萄(Vitis vinifera×V.labrusca‘Summer Black’)为试材,分析了磁化咸水灌溉后土壤根系形态特征和不同形态养分含量,以揭示磁化咸水灌溉对葡萄幼苗生长和土壤矿质养分特征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0... 【目的】以2 a(年)生‘夏黑’葡萄(Vitis vinifera×V.labrusca‘Summer Black’)为试材,分析了磁化咸水灌溉后土壤根系形态特征和不同形态养分含量,以揭示磁化咸水灌溉对葡萄幼苗生长和土壤矿质养分特征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0、3.0和6.0 g·L^-1三种不同质量浓度的咸水灌溉葡萄幼苗,磁化处理是接入磁化器装置处理灌溉水。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咸水和磁化咸水灌溉后葡萄幼苗生物学特性、叶片和土壤不同形态氮磷钾以及土壤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磁化处理对新梢生长量、叶面积、叶片数、根系总长度、表面积、平均直径、体积、土壤全氮、有效磷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速效钾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NaCl处理对葡萄地上部分生长指标、根系形态指标、叶片Fe、Mn、Zn、土壤硝态氮、无机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Mn和Zn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两处理交互作用对叶片Zn、土壤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叶片Fe、Mn、土壤中无机氮和Cu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M0与NM0相比,叶面积和叶片的Zn分别提高19.42%和57.18%,差异显著(p<0.05);M3与NM3相比,新梢生长量、叶面积、叶片数、根系总长度、表面积、平均直径、体积均显著提高(p<0.05),叶片Zn、土壤全氮、铵态氮、无机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降低19.41%、44.37%、27.79%、29.72%、28.53%和10.40%(p<0.05);M6与NM6相比,新梢生长量、叶面积和根系总长度、叶片Fe和Mn含量分别提高25.56%、26.16%、33.75%、5.87%和15.57%,土壤Cu的含量降低10.72%,差异显著(p<0.05)。【结论】磁化咸水灌溉能促进矿质养分的积累和有效态养分的释放,促进植物对有效态养分的吸收利用,促进盐分环境中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改善土壤-植物间的养分循环,为微咸水或咸水资源的开发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幼苗 磁化处理 咸水灌溉 生长 矿质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槐嫩枝扦插及生根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1
16
作者 付锦雪 黄恒 +5 位作者 曹帮华 毛培利 李泽秀 刘尤德 翟春龙 周广波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7-113,共7页
以刺槐当年生嫩枝插条为材料,利用正交试验探讨扦插基质、无性系、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种类和浓度等因素对刺槐插穗生根的影响及不定根发生过程中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及其与扦插生根之间... 以刺槐当年生嫩枝插条为材料,利用正交试验探讨扦插基质、无性系、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种类和浓度等因素对刺槐插穗生根的影响及不定根发生过程中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及其与扦插生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试验因素对生根指标的影响排序为:无性系>激素浓度>激素种类,其中无性系山农选3号、用1500mg/L的IBA处理刺槐插穗基部的愈伤率达到86%,生根率达到75%,平均根长达到8.10cm,最大不定根长达到10.85cm,生根效果指数为4.42,为处理组中最优组合;(2)随着扦插时间的增加,PPO、POD和IAAO先增加再降低,在根源基诱导期最大,而激素种类和浓度的增加显著提高了酶活性增加和降低的幅度;(3)插穗酶活性对刺槐嫩枝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排序为,IAAO>PPO>P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嫩枝扦插 植物生长调节剂 生根指标 生根关联酶 刺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化水处理对镉胁迫下欧美杨幼苗光合及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瑛 刘秀梅 +8 位作者 张志浩 孟诗原 王倩 韦业 王华田 陈淑英 丛桂芝 唐金 秦德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5-313,共9页
为探讨磁化水灌溉处理在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株重金属耐受性方面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镉胁迫(0μmol·L?1、50μmol·L?1、100μmol·L?1)下磁化水灌溉处理对1a生欧美杨‘I-107’光合特性、叶绿... 为探讨磁化水灌溉处理在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株重金属耐受性方面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镉胁迫(0μmol·L?1、50μmol·L?1、100μmol·L?1)下磁化水灌溉处理对1a生欧美杨‘I-107’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及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镉胁迫会显著降低植株高生长和根茎叶干物质量;低浓度(50μmol·L?1)镉处理促进根系直径及体积增大(P<0.05),高浓度(100μmol·L?1)则会抑制根系各形态参数;镉胁迫下欧美杨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降低12.50%、43.24%和19.27%、46.37%(P<0.05),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二氧化碳(Ci)分别降低13.68%和33.68%、8.07%和27.81%、5.00%和14.99%(P<0.05),同时,PSⅡ潜在活性(Fv/Fm)、最大光化学速率(Fv/Fo)、光合性能指数(PIabs)和量子产额(ΦEo)均有不同程度降低。2)磁化水灌溉提高镉胁迫植株高生长及根茎叶干物质量,增加植株根系长度及表面积;同时,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0μmol·L?1和100μmol·L?1镉胁迫下分别提高16.99%、40.20%,8.67%、39.10%和17.32%、50.52%(P<0.05); Gs、Ci及WUE显著升高, Tr则降低24.20%、23.33%、12.06%(P<0.05);另外,Fv/Fm、Fv/Fo、PIabs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磁化水灌溉处理有助于提高镉胁迫下欧美杨幼苗光合色素含量,维持光合机构功能,增强光合碳同化速率,减轻镉胁迫对植株生长发育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胁迫 磁化水灌溉 欧美杨I-107 光合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涝胁迫下5个花椒品种抗氧化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志浩 刘秀梅 +6 位作者 王倩 凌春辉 颜攀 孟诗原 韦业 王华田 马玲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9-187,共9页
为了筛选出抗涝能力较强的花椒品种,并为其在不同立地条件的种植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模拟持续水涝环境,选用‘大红袍’‘朝仓’‘狮子头’‘无刺大红袍’和‘少刺大红袍’5个花椒品种作为供试材料,对其进行不同时间的... 为了筛选出抗涝能力较强的花椒品种,并为其在不同立地条件的种植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模拟持续水涝环境,选用‘大红袍’‘朝仓’‘狮子头’‘无刺大红袍’和‘少刺大红袍’5个花椒品种作为供试材料,对其进行不同时间的水涝胁迫处理,然后采用室内分析方法对水涝胁迫下的花椒根系特征、保护酶活性和渗调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5个花椒品种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朝仓’和‘大红袍’的可溶蛋白含量分别为95.6和112.5 mg·g-1,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处理8 d时其可溶性蛋白含量为其他品种的2~5倍;‘朝仓’的丙二醛含量最低,为29.7μmol·g-1;渗透调节能力较强的‘朝仓’和‘大红袍’其抗涝性也都较强。以隶属函数法评价的结果表明,水涝胁迫处理后,5个花椒品种的抗氧化能力强弱表现为:‘朝仓’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其次依次是‘大红袍’‘无刺大红袍’和‘少刺大红袍’,而‘狮子头’的抗氧化能力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持续水涝 根系特征 渗透调节 保护酶系统 隶属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流苏树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曲凯 国浩平 +5 位作者 王宝锐 周文玲 侯丽丽 李琴 李际红 程甜甜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0-50,共11页
【目的】揭示我国不同地区流苏树(Chionanthus retusus)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更好地为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地区的7个流苏树天然群体的62份样品进行了遗传多样性... 【目的】揭示我国不同地区流苏树(Chionanthus retusus)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更好地为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地区的7个流苏树天然群体的62份样品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结果】(1)7个流苏树天然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8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1728条清晰条带,其中1649条具有多态性,PPB(多态性条带比例)为95.43%;群体间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213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537,Shannon’s信息多样性指数为0.2680。(2)流苏树天然群体存在较高水平的种群内遗传变异和较低水平的群体间遗传变异(Gst=0.1336),7个流苏树天然群体间存在较高水平的基因交流(Nm=3.2437)。(3)流苏树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8980~0.9736之间,平均值为0.9344,经Mantel检验(r=0.288,P=0.205)及群体间的聚类证明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无明显相关性;62份流苏树初级种质聚类结果表明大部分种质表现为同一群体的多数个体聚在一起,部分种质存在不同群体间的个体聚在一起的现象,表现出群体间遗传变异相对稳定而种群内的遗传变异水平相对较高的特点,与基因多样性分析结果一致。【结论】综合多因素分析推测,太行山地区可能是我国流苏树种质资源的主要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苏树 SRAP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种期对盐胁迫下泡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孟筱 曹帮华 +3 位作者 崔田田 陈海燕 赵文轩 毛培利 《种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8-23,共6页
为明确山东地区泡桐种子耐盐性和最佳采种期,研究了不同采种期的泡桐种子在不同NaCl盐胁迫(0、1‰、3‰和5‰)下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随着采种期的推迟,种子的含水量逐渐降低,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 为明确山东地区泡桐种子耐盐性和最佳采种期,研究了不同采种期的泡桐种子在不同NaCl盐胁迫(0、1‰、3‰和5‰)下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随着采种期的推迟,种子的含水量逐渐降低,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鲜重和胚根生长量都是先增加后降低,在9月30日时最大。随着盐浓度的增加,不同采种期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鲜重和胚根生长量均逐渐降低,而平均发芽时间增加。采种期和盐浓度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泡桐幼苗的胚根生长量,但对其它指标影响不显著。山东地区泡桐种子在9月到10月采种期内盐胁迫下发芽能力先增后降,9月底泡桐蒴果颜色变深绿至深棕并逐渐开裂且泡桐种子含水量为40%左右时,泡桐种子在盐胁迫环境下的发芽能力最强。此类特征及时间范围可作为山东地区泡桐种子最佳采种期的判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 采种期 盐胁迫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