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拓创新 全力服务水土保持事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西安规划设计研究院 被引量:1
1
《中国水利》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4-117,共4页
一、发展历程与企业文化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西安规划设计研究院于1988年组建,其前身为黄河中游治理局规划处,是全国知名的水土保持专业规划设计研究院。该院建院20多年来,伴随着中国水土保持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壮大,... 一、发展历程与企业文化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西安规划设计研究院于1988年组建,其前身为黄河中游治理局规划处,是全国知名的水土保持专业规划设计研究院。该院建院20多年来,伴随着中国水土保持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壮大,实现了由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规划设计为主向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并举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中游管理局 水土保持事业 设计研究院 专业规划 西安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综合治理规划 黄河水利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委黄河上中游管理局 积极开展大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督查工作
2
《中国水利》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8-101,共4页
水利部2004年下发的"关于加强大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明确赋予流域管理机构代部行使水土保持监督检查权,2010年黄委提出实施最严格的流域管理制度,要求进一步加大对流域内大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的监督检查。
关键词 开发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 黄河上中游管理局 督查工作 生产 监督检查工作 流域管理机构 管理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中游管理局“七五”水土保持科研工作综述
3
作者 雷元静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51-53,共3页
“七五”以来,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坚持水保科研为黄土高原经济建设服务,为治黄服务的科研方向,坚持科研与治理相结合,在试验研究、示范推广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 “七五”期间,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共开展了水土流失规律研究,水利水保措施... “七五”以来,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坚持水保科研为黄土高原经济建设服务,为治黄服务的科研方向,坚持科研与治理相结合,在试验研究、示范推广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 “七五”期间,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共开展了水土流失规律研究,水利水保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分析,水土保持农、林、牧生物措施研究,治沟骨干工程技术措施研究,以及遥感、遥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游 黄河中游 水土保持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中游取水许可管理的实践与探讨——试论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大框架 被引量:2
4
作者 杜榜清 《水利发展研究》 2001年第3期43-45,共3页
黄河流域水资源十分短缺,成为制约流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缓解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必须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坚持开源、节流、保护三者并重的方针,上、中、下游兼顾,近、中、远期结合.应综合运用行政的、技术的、经济... 黄河流域水资源十分短缺,成为制约流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缓解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必须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坚持开源、节流、保护三者并重的方针,上、中、下游兼顾,近、中、远期结合.应综合运用行政的、技术的、经济的措施促进依法取水、优化配置、节约保护水资源,服务于沿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必须建主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区域管理服从流域统一管理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中游 取水许可管理 水资源 依法取水 流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中游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朝君 赵平 杨岗民 《水利发展研究》 2006年第11期35-37,共3页
关键词 水行政管理 流域管理 区域管理 黄河上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中游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敏捷 冯有连 《水利发展研究》 2001年第4期38-39,41,共3页
黄河上中游流域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搞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益,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供给,促进流域内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必须在加强水资源的管理体制上大做文章.近年来,黄河上中游流域... 黄河上中游流域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搞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益,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供给,促进流域内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必须在加强水资源的管理体制上大做文章.近年来,黄河上中游流域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流域经济发展对黄河供水的需求越来越大,使黄河有限的可供水量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流域上下游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供水矛盾又相当突出,流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多龙管水"的格局尚未打破,水资源配置上的不合理和使用上的浪费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建立黄河上中游流域新的水管理体制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中游流域 水资源 管理体制 流域经济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的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胡建军 牛萍 曹炜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2002年第2期28-31,共4页
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沟道工程主要包括淤地坝、治沟骨干坝、小水库、谷坊、漫地和造田工程等。这些工程中水土保持作用最大的是淤地坝和治沟骨干坝。本文通过总结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的发展历史与建设现状 ,论述了其在防洪中的作用 ... 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沟道工程主要包括淤地坝、治沟骨干坝、小水库、谷坊、漫地和造田工程等。这些工程中水土保持作用最大的是淤地坝和治沟骨干坝。本文通过总结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的发展历史与建设现状 ,论述了其在防洪中的作用 ,并指出淤地坝不存在“泥沙零存整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中游地区 水土保持 淤地坝工程 防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中游地区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与启示
8
作者 田杏芳 贾泽祥 《中国水利》 2003年第9期41-42,共2页
淤地坝是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土保持主要措施之一,但由于责权不明、管理不善,使大量工程老化失修、病 险坝库日益增多,已严重制约淤地坝工程健康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上中游地区积极尝试 和探索新型的管理办法,取得了一定成效,... 淤地坝是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土保持主要措施之一,但由于责权不明、管理不善,使大量工程老化失修、病 险坝库日益增多,已严重制约淤地坝工程健康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上中游地区积极尝试 和探索新型的管理办法,取得了一定成效,尤以陕西省最为明显。其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成功的事例表 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调研是基础、宣传是动力、政策是保证,要注重利益驱动和机制创新,提高水土保 持的科技含量,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地坝 产权制度改革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 黄河上中游地区 黄河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成效显著
9
作者 王允升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29-31,共3页
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成效显著王允升(西安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西安710043)黄河上中游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年土壤侵蚀模数大于5000t/km2的面积15.6万km2,年平均入黄泥沙14亿t,... 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成效显著王允升(西安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西安710043)黄河上中游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年土壤侵蚀模数大于5000t/km2的面积15.6万km2,年平均入黄泥沙14亿t,占黄河总输沙量的80%以上。其中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中游 水土保持 土壤侵蚀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中游退耕还林还草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答相 蒋得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29-30,共2页
在引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原理 ,以正反两方面的例证为依据 ,分析了黄河上中游退耕还林还草的意义与作用。指出 :坡耕地水土流失是黄河洪涝灾害的隐因 ;退耕还林还草是实现秀美山川的有效措施。依据资源水利... 在引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原理 ,以正反两方面的例证为依据 ,分析了黄河上中游退耕还林还草的意义与作用。指出 :坡耕地水土流失是黄河洪涝灾害的隐因 ;退耕还林还草是实现秀美山川的有效措施。依据资源水利的新思路 ,针对黄河上中游地区面临的实际问题 ,探讨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宜采取的措施。具体建议 :要正确处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要始终坚持综合治理 ,注意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 ;一定要因地制宜 ,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退耕还林还草 黄河上中游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中游流域河湖执法监管现状及思考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林 郭锐 +1 位作者 段文中 周萌 《陕西水利》 2020年第12期202-203,207,共3页
近年来,在贯彻落实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的同时,结合黄河上中游流域河道实际情况,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组织各直属水政监察支队通过河道巡查、水行政联合执法检查、河道专项执法检查、委批在建河道建设项目施工期监督检查、防汛检查、防凌... 近年来,在贯彻落实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的同时,结合黄河上中游流域河道实际情况,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组织各直属水政监察支队通过河道巡查、水行政联合执法检查、河道专项执法检查、委批在建河道建设项目施工期监督检查、防汛检查、防凌清障检查以及部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督查、委批取水许可发证项目和取水建设项目专项督查等多种形式,认真开展黄河上中游流域机构监管范围内河湖岸线保护利用、水资源管理、涉河建设项目管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督查、局属水利工程管理等多项河湖执法检查活动,依法查处各类水事违法案件,狠抓整改落实,维护良好水事秩序,取得了明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河道巡查 监管 上中游流域 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中游治沟骨干工程建设的土地使用管理及发展方向
12
作者 蒋钢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1-32,共2页
黄河中游治沟骨干工程建设的土地使用管理及发展方向蒋钢(西安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西安710043)治沟骨干工程作为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促进黄河中游地区水保治理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 黄河中游治沟骨干工程建设的土地使用管理及发展方向蒋钢(西安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西安710043)治沟骨干工程作为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促进黄河中游地区水保治理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投资机制的改革,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游 工程建设 土地管理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高健翎 殷宝库 +3 位作者 张建国 高云飞 赵帮元 苏鹏飞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1-114,共4页
以2011年和2014年黄河中游皇甫川、孤山川、窟野河、秃尾河4条支流涉及的准格尔旗和神木县两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提取了流域内植被覆盖、土地利用、土壤侵蚀等信息,结合各支流水沙情况,分析黄河中游多沙粗沙生态环境状况。... 以2011年和2014年黄河中游皇甫川、孤山川、窟野河、秃尾河4条支流涉及的准格尔旗和神木县两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提取了流域内植被覆盖、土地利用、土壤侵蚀等信息,结合各支流水沙情况,分析黄河中游多沙粗沙生态环境状况。结果表明:该区植被覆盖度提高,由低和中低覆盖度为主转变为中低和中覆盖度为主;土地利用方式变化主要集中在林地、草地和其他土地,植被面积增大;土壤侵蚀强度减弱,水土流失面积减小;大力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对减少径流泥沙起到积极作用,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沙粗沙区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遥感影像 黄河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中游淤地坝淤积泥沙级配组成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毕慈芬 左仲国 +2 位作者 冉大川 沈梅 王略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0-92,共3页
对黄河中游右岸皇甫川等4条一级支流36座淤地坝淤积物钻孔取样资料和原生土取样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淤地坝淤积泥沙粒径的纵向分布总体上呈现出由坝尾到坝前逐渐变细的规律;4条支流淤地坝拦减粒径d≥0.05mm和d≥0.1 mm粗泥沙含量... 对黄河中游右岸皇甫川等4条一级支流36座淤地坝淤积物钻孔取样资料和原生土取样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淤地坝淤积泥沙粒径的纵向分布总体上呈现出由坝尾到坝前逐渐变细的规律;4条支流淤地坝拦减粒径d≥0.05mm和d≥0.1 mm粗泥沙含量所占百分数大小为窟野河>皇甫川>秃尾河>佳芦河;淤地坝拦减粗泥沙效果显著,淤积物中d≥0.05 mm和d≥0.1 mm的粗颗粒含量与流域原生土粗颗粒含量成正比,即入库的粗颗粒含量越多拦的粗泥沙也越多;在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淤地坝拦减粗泥沙存在着"多来多淤、多淤多粗"的规律。同时,得到了窟野河和皇甫川两流域淤地坝淤积物平均中值粒径d50淤和原生土平均中值粒径d50原的线性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地坝 粗泥沙 泥沙级配 中值粒径 黄河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产沙规律综述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力毅 赵光耀 王鸿斌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4-66,共3页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该区特有的暴雨洪水产沙规律:暴雨是侵蚀产沙的主要动力,暴雨、洪水、泥沙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系;洪水发生时间集中,峰高量大,暴涨暴落,对黄河中游大洪峰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侵蚀产沙强烈而粗泥沙集中,输...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该区特有的暴雨洪水产沙规律:暴雨是侵蚀产沙的主要动力,暴雨、洪水、泥沙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系;洪水发生时间集中,峰高量大,暴涨暴落,对黄河中游大洪峰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侵蚀产沙强烈而粗泥沙集中,输沙能力强,洪水含沙量高,是黄河粗泥沙的集中来源地;河龙区间特别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频繁或连续的暴雨洪水对黄河输沙有重要影响;随着治理水平的提高,区域洪水有减小趋势,但泥沙量变化不明显,大部分支流的洪峰流量、洪水含水量反应不敏感,说明一般规模和水平的治理工程还不能有效控制区域大洪水特别是特大洪水的泥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高含沙洪水 侵蚀产沙 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坡面措施减洪减沙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力仪 白志刚 +2 位作者 柳林旺 王存荣 马勇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5-7,共3页
在全面总结以往研究方法的特点、系统分析黄河中游不同类型区坡面径流小区实测资料、深入研究水土保持措施减洪减沙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以洪算沙频率分析法”及“成因分析自然相关法”两种建立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坡面措施减洪减沙指标体... 在全面总结以往研究方法的特点、系统分析黄河中游不同类型区坡面径流小区实测资料、深入研究水土保持措施减洪减沙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以洪算沙频率分析法”及“成因分析自然相关法”两种建立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坡面措施减洪减沙指标体系的思路和方法。前者应用数理统计方法以代表小区洪水径流量、降雨量为统计量,建立不同洪量频率、不同雨量级下的措施减洪指标体系;以流域降雨量为纽带,消除时段、点面、地区等差异,推到流域面上。后者则通过对小区资料的地区综合相关分析,以代表小区产洪( 沙) 量和措施减洪( 沙) 量为相关因子,以措施质量分级指标为参变量,建立经验模型;通过对径流泥沙模数的修正,推算流域的措施减洪减沙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洪减沙 指标体系 坡面措施 黄河中游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淤地坝在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防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24
17
作者 李敏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5-26,共2页
黄河流域淤地坝建设历史悠久。目前黄河中游地区建成淤地坝11.35万座(其中骨干坝1356座,中小型坝11.2万座),已拦泥沙210多亿t,淤地32.0万hm2,保护川台地1.33万hm2。淤地坝拦泥保土,有效地减少了入黄泥沙;淤地造田,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 黄河流域淤地坝建设历史悠久。目前黄河中游地区建成淤地坝11.35万座(其中骨干坝1356座,中小型坝11.2万座),已拦泥沙210多亿t,淤地32.0万hm2,保护川台地1.33万hm2。淤地坝拦泥保土,有效地减少了入黄泥沙;淤地造田,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水资源利用,解决了农民生活生产用水;增加农民收入,发展了农村经济;促进退耕,改善了生态环境;利于区域防洪减灾,保护沟道下游生产安全;以坝代桥,改善了交通条件。近期实施的重点应是产沙量较大的多沙区,重中之重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多沙粗沙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地坝 黄河中游 水土流失 防治 淤地造田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社会发展对黄河中游输沙量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敏 王富贵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16,20,共6页
以1954—2006年黄河中游龙门、华县、河津、氵状头四站年输沙量为因变量,以降雨(包括年降雨、暴雨、暴雨笼罩面积等)和全国GDP等24个因子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了由全国年GDP、河吴区间7—8月降雨量和河龙区间年降雨量... 以1954—2006年黄河中游龙门、华县、河津、氵状头四站年输沙量为因变量,以降雨(包括年降雨、暴雨、暴雨笼罩面积等)和全国GDP等24个因子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了由全国年GDP、河吴区间7—8月降雨量和河龙区间年降雨量组成的非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GDP的增加、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黄河年输沙量的减少,特别是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河年输沙量的减少产生了主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沙量 GDP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中游两川两河及十大孔兑水资源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建军 高健翎 +3 位作者 冉大川 王富贵 韦小明 曹树暄汤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2002年第1期26-31,共6页
水资源开发利用是两川两河及十大孔兑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两川两河及十大孔兑地区实有水资源量、水资源利用现状以及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后水资源供需情况 ,提出了该地区应通过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提高水资源... 水资源开发利用是两川两河及十大孔兑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两川两河及十大孔兑地区实有水资源量、水资源利用现状以及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后水资源供需情况 ,提出了该地区应通过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提高水资源利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生态建设 水土保持 黄河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中游地区淤地坝建设可行性分析
20
作者 李敏 《中国水利》 2003年第9期35-36,共2页
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71%,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泥沙淤积下游河床,影响水资源的合理 配置和有效利用,不仅恶化了生态环境,也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淤地坝的建成,有效地减少了入黄泥 沙,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水资源的利用,... 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71%,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泥沙淤积下游河床,影响水资源的合理 配置和有效利用,不仅恶化了生态环境,也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淤地坝的建成,有效地减少了入黄泥 沙,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水资源的利用,使生态环境得以改善,经济得到发展。通过对建坝技术、经济 条件等多方面的分析论证,黄河中游地区尚可修建淤地坝16万多座,设想到2020年,累计建设淤地坝16.3 万座,年减少入黄泥沙7亿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地坝 可行性分析 水土流失 土壤侵蚀 泥沙淤积 黄河中游地区 河流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