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三角洲盐碱土下生物炭配施磷肥对紫花苜蓿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钟尚志 刘学金 +5 位作者 欧阳江晗 屠祥建 宋文政 曹薇 陶奇波 孙娟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5-45,共11页
为探明生物炭和磷肥配施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紫花苜蓿形态生长和生理特征的影响及探索最适生物炭和磷肥配施比例,本试验以滨海盐碱土作为培养基质,设置4个生物炭处理水平(B0:0 g/kg,B5:5 g/kg,B15:15 g/kg,B25:25 g/kg)和5个磷肥处理水平(P... 为探明生物炭和磷肥配施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紫花苜蓿形态生长和生理特征的影响及探索最适生物炭和磷肥配施比例,本试验以滨海盐碱土作为培养基质,设置4个生物炭处理水平(B0:0 g/kg,B5:5 g/kg,B15:15 g/kg,B25:25 g/kg)和5个磷肥处理水平(P0:0 mg/kg,P5:5 mg/kg,P10:10 mg/kg,P20:20 mg/kg,P50:50 mg/kg)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对紫花苜蓿植株形态特征、生物量积累、渗透压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等生长和生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磷肥处理下,紫花苜蓿株高、茎粗、根长、根表面积、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均随着生物炭施加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但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及丙二醛含量变化趋势相反,在B15处理下最有利于缓解盐碱土壤对紫花苜蓿生长的胁迫。生物炭和磷肥配施显著促进紫花苜蓿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积累,尤其在B25处理下,随着磷肥的增加对紫花苜蓿增产效果更为显著。隶属函数分析表明,生物炭对紫花苜蓿的影响综合表现为B15>B25>B5>B0,且在B15P20处理下紫花苜蓿生长及生理相关指标表现最佳;同时,相对于B0P0(对照)处理,总生物量显著增加159.5%。因此,15 g/kg生物炭配施20 mg/kg磷肥对黄河三角洲土壤条件下的紫花苜蓿的生长促进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生物炭 磷肥 生长特征 生理指标 盐碱地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草地保护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
2
作者 徐玉芳 唐伟 +3 位作者 陶奇波 杨超 苗福泓 孙娟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252-255,共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也常被当作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元素之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不仅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而且有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和传承。在深入阐述中华优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也常被当作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元素之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不仅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而且有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和传承。在深入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草地保护学课程教学必要性的基础上,依托5个教学案例探索了其融合途径,以期为草地保护学课程思政的建设和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草地保护 课程思政建设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颖苔草CrMYB4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3
作者 魏雨佳 李岩 +7 位作者 康语涵 弓晓楠 杜敏 涂岚 石鹏 于子涵 孙彦 张昆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8-260,共13页
【目的】探究CrMYB4在白颖苔草生长发育及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白颖苔草抗逆机制中的功能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基于前期白颖苔草盐响应组学结果,筛选到的1个CrMYB4蛋白,并对其生物信息学特征、亚细胞定位、启动子顺式... 【目的】探究CrMYB4在白颖苔草生长发育及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白颖苔草抗逆机制中的功能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基于前期白颖苔草盐响应组学结果,筛选到的1个CrMYB4蛋白,并对其生物信息学特征、亚细胞定位、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及不同组织、非生物胁迫和外源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情况进行评价。【结果】CrMYB4序列编码区为747 bp,编码248个氨基酸。进化分析发现其属于典型的R2R3-MYB类群,与莎草科植物亲缘关系较近。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CrMYB4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中。CrMYB4基因在新叶和老叶中高表达,而在根、幼芽、叶鞘等组织中的表达量较低。启动子顺式元件分析显示,CrMYB4启动子区域含有多个参与激素响应、植物生理和转录识别相关的保守功能元件。CrMYB4基因在盐、干旱和低温胁迫下均有着快速响应,在处理1 h后迅速上调,推测CrMYB4可能参与白颖苔草的非生物胁迫响应。在不同植物激素(ABA、SA、IAA和GA3)处理下,CrMYB4均显著上调,在6 d时达到最大值,且在IAA处理后响应最为明显,推测CrMYB4可能参与白颖苔草的激素响应。【结论】CrMYB4在白颖苔草生长发育、逆境胁迫和激素响应等方面均具有潜在作用,在盐胁迫和IAA信号通路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颖苔草 MYB转录因子 MYB4 基因克隆 盐胁迫 木质素 生长发育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缕草DREB基因家族的鉴定及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
4
作者 左志芳 李永龙 +3 位作者 魏雨佳 周生辉 李岩 杨国锋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88,共15页
DREB转录因子属于AP2/ERF超家族的一个分支,在植物生长发育以及胁迫应答中发挥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而在我国优良的暖季型草坪草结缕草中关于DREB家族基因的系统分析目前还未见报道。本研究从结缕草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到64个ZjDREB基因,... DREB转录因子属于AP2/ERF超家族的一个分支,在植物生长发育以及胁迫应答中发挥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而在我国优良的暖季型草坪草结缕草中关于DREB家族基因的系统分析目前还未见报道。本研究从结缕草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到64个ZjDREB基因,编码的氨基酸为105~984 aa,分子量为11.42~107.04 kDa,理论等电点为4.09~11.95。系统发育分析显示ZjDREB基因分为A_(1)~A_(6)共6组。蛋白序列的保守基序分析表明motif 1、motif 2和motif 3在所有ZjDREB蛋白序列中的分布相对保守,且其中的61个ZjDREB基因在结缕草14条染色体上呈不均匀分布。对ZjDREB基因的共线性分析中共鉴定到3个片段重复基因对,且基因对的非同义替代与同义替代的比值(Ka/Ks)均小于1,表明其在基因扩张中受纯化选择。顺式作用元件分析显示ZjDREB A1和A2组基因启动子区域含有多个与植物激素和非生物胁迫相关的作用元件。利用qRT-PCR对A1和A2组基因在低温、脱落酸、干旱和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A1组基因在低温和脱落酸胁迫处理后上调表达,其中ZjDREB3上调幅度最大;A2组基因在干旱和高盐胁迫后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其中ZjDREB4的上调幅度最大。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结缕草ZjDREB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也为结缕草的遗传改良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缕草 DREB转录因子 系统进化 非生物胁迫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叶胡枝子总黄酮的纯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5
作者 代继云 吴洪新 +7 位作者 刘宇宁 张燕东 安静 李坤娜 盈盈 李润航 赵艳华 王冠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88,共6页
本试验旨在寻求分离纯化尖叶胡枝子总黄酮的最优大孔树脂,并优化其工艺参数,探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以期提高黄酮产量。其中D-101型大孔树脂能较好地分离尖叶胡枝子总黄酮,且以总黄酮得量考察了上样流速、洗脱液(乙醇)浓度及流速对D-101... 本试验旨在寻求分离纯化尖叶胡枝子总黄酮的最优大孔树脂,并优化其工艺参数,探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以期提高黄酮产量。其中D-101型大孔树脂能较好地分离尖叶胡枝子总黄酮,且以总黄酮得量考察了上样流速、洗脱液(乙醇)浓度及流速对D-101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洗脱液80%乙醇、进样速度1 mL/min、洗脱速度1.5 mL/min。经D-101大孔树脂精制后,尖叶胡枝子总黄酮纯度为52.21%,是原液(20.45%)纯度的2.55倍。尖叶胡枝子黄酮对羟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分别为98.5%和100%。本试验可为尖叶胡枝子作为植物源抗氧化剂应用于畜禽养殖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叶胡枝子 黄酮 纯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种植密度对马唐和稗草生长及根际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6
作者 唐伟 李子光 +1 位作者 赵庆田 孙娟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9-164,共16页
探讨不同燕麦种植密度对杂草马唐和稗草生长及其根际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可为杂草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基于田间研究结果,室内盆栽试验设置3种燕麦种植密度[240,360(推荐密度)和480株·m^(-2)],并对杂草马唐和稗草分别进行... 探讨不同燕麦种植密度对杂草马唐和稗草生长及其根际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可为杂草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基于田间研究结果,室内盆栽试验设置3种燕麦种植密度[240,360(推荐密度)和480株·m^(-2)],并对杂草马唐和稗草分别进行单种或混种处理。研究测定植物生长指标、光合特性和土壤理化性质,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根际真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类群。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燕麦种植密度的增加(240~480株·m^(-2)),对马唐和稗草株高、分蘖数、生物量、净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其中480株·m^(-2)处理的抑制效果最为显著(P<0.05)。根际真菌分析显示,与稗草+马唐混种处理相比,燕麦+稗草+马唐混作处理显著(P<0.05)降低了稗草根际真菌的Shannon指数和马唐根际真菌的Chao1指数。同时,在360和480株·m^(-2)燕麦种植密度下,杂草根际显著(P<0.05)富集了被孢霉科、线黑粉菌科和小囊菌科等真菌菌群,并显著(P<0.05)降低了曲霉科和丝膜菌科的相对丰度。冗余分析显示,土壤硝态氮、速效磷、全碳和p H是影响杂草根际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关键环境因子(P<0.05)。关于真菌的营养模式,FUNGuild分析表明,与稗草+马唐处理相比,提高燕麦种植密度(360和480株·m^(-2))显著(P<0.05)升高了稗草根际共生型真菌的相对丰度,同时显著(P<0.05)降低了病理-腐生型真菌的相对丰度。而在马唐根际,提高燕麦种植密度对大多数真菌营养类群的相对丰度影响不大,但显著(P<0.05)降低了病理型真菌的丰度。综上所述,提高燕麦种植密度(360和480株·m^(-2))不仅显著抑制了马唐和稗草的生长和光合作用,还通过调控根际真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特性,削弱了杂草的竞争力。本研究为实现杂草综合管理和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间竞争 真菌群落 多样性 杂草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花型扁蓿豆叶绿体基因组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温静 郭茂伟 +5 位作者 朱琳 李志勇 李鸿雁 魏鹏 闫慧芳 赵诚贵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18,共9页
本研究对黄花型扁蓿豆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序列特征、密码子偏好性分析,并结合系统发育树及共线性分析探究黄花型扁蓿豆与其他近缘种的亲缘关系,以明确其物种分类。结果显示:黄花型扁蓿豆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27572 bp,GC含量34.19%;密码子... 本研究对黄花型扁蓿豆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序列特征、密码子偏好性分析,并结合系统发育树及共线性分析探究黄花型扁蓿豆与其他近缘种的亲缘关系,以明确其物种分类。结果显示:黄花型扁蓿豆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27572 bp,GC含量34.19%;密码子偏好性分析表明,其叶绿体基因在编码过程中对A/U结尾密码子的使用具有偏好性;系统发育树及共线性分析表明,野生黄花型扁蓿豆叶绿体基因组与青藏扁蓿豆具有更高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体基因组 黄花型扁蓿豆 系统发育 密码子偏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种子耐贮藏性综合评价及关键指标筛选 被引量:6
8
作者 吕艳贞 聂宇婷 +2 位作者 张昭 崔凯伦 闫慧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1-1141,共11页
为探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种子耐贮藏性综合评价方法与关键指标,本研究以36个品种紫花苜蓿种子为材料,采用高温高湿人工老化法模拟种子贮藏,测定了老化0 h(对照组)和60 h(处理组)的发芽势、发芽率、苗长、根长等10个种子萌发... 为探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种子耐贮藏性综合评价方法与关键指标,本研究以36个品种紫花苜蓿种子为材料,采用高温高湿人工老化法模拟种子贮藏,测定了老化0 h(对照组)和60 h(处理组)的发芽势、发芽率、苗长、根长等10个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指标变化。采用综合耐贮藏系数、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建立逐步回归分析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但对老化处理表现出不同程度响应差异。系统聚类分析将紫花苜蓿种子耐贮藏性划分为强、中、弱和极弱4个等级,其中,‘三得利’和‘公农1号’种子分别属于强耐贮藏性和极弱耐贮藏性等级。根据逐步回归分析模型,发芽势和苗长可作为种子耐贮藏性评价的关键指标。本研究为紫花苜蓿强耐贮藏性种质筛选、关键候选基因挖掘及功能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也为强耐贮藏性新种质创制与利用提供优异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种子活力 耐贮藏性 隶属函数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燕麦种子活力鉴定与耐贮藏性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昭 伏莹莹 +2 位作者 孙浩文 孙逢雪 闫慧芳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5-174,共10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燕麦种子活力与耐贮藏性差异,筛选具有高活力且耐贮藏的优异种质,本研究以8个品种燕麦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45℃、100%相对湿度人工老化法模拟种子贮藏,通过测定老化0 d(即未老化,对照CK)、老化4 d两种条件下11个种子萌发... 为探究不同品种燕麦种子活力与耐贮藏性差异,筛选具有高活力且耐贮藏的优异种质,本研究以8个品种燕麦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45℃、100%相对湿度人工老化法模拟种子贮藏,通过测定老化0 d(即未老化,对照CK)、老化4 d两种条件下11个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特性相关指标变化,运用耐老化系数、综合耐老化系数、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值(D值)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供试种子耐贮藏性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燕麦高活力强耐贮藏性种质筛选与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人工老化条件下,除平均发芽时间呈延长趋势外,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种子活力指数、成苗率和幼苗活力指数在所有供试燕麦品种中均呈下降趋势。通过主成分分析,可将11个单项测定指标转换为3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根据耐贮藏性综合评价D值和系统聚类分析,将8个品种燕麦种子耐贮藏性划分为4个类型,即强耐贮藏性、中耐贮藏性、弱耐贮藏性和极弱耐贮藏性,并筛选出强耐贮藏性品种为“贝勒Ⅱ”、极弱耐贮藏性品种为“海威”,为燕麦高活力强耐贮藏性种质筛选、关键候选基因挖掘及新种质创制与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种子活力 人工老化 耐贮藏性 隶属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狗尾草ARF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其昕 张凌馨 +1 位作者 钟妮娜 熊王丹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7-235,共9页
【目的】生长素响应因子ARF(auxin response factor)可以调控生长素响应基因的表达,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狗尾草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出SvARF基因家族成员,分析相关基因表达特征,为后续深入研究其与狗尾草生长发育的关系提... 【目的】生长素响应因子ARF(auxin response factor)可以调控生长素响应基因的表达,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狗尾草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出SvARF基因家族成员,分析相关基因表达特征,为后续深入研究其与狗尾草生长发育的关系提供支撑。【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狗尾草基因组中鉴定了ARF转录因子成员,分析其系统进化、染色体定位和基因结构等情况。利用RT-q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分析该家族成员在生长素类除草剂2,4-D异辛酯处理后的表达响应情况。【结果】共鉴定到24个狗尾草SvARF基因家族成员,可分成4个亚家族,同一亚家族SvARF基因的结构相似且基因表达模式相近。不同SvARF基因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且有组织特异性,III亚家族的SvARF基因在根茎分蘖处的表达量均较高。2,4-D异辛酯处理后,有9个SvARF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发生显著变化,其中SvARF5、SvARF6、SvARF9、SvARF10、SvARF17和SvARF18表达量显著上调,SvARF14、SvARF22和SvARF24表达量显著下调。【结论】狗尾草SvARF基因家族有24个成员。生长素类除草剂影响SvARF基因的表达,暗示SvARF基因在抑制狗尾草植株分蘖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F转录因子 狗尾草 系统进化 结构特征 表达分析 分蘖 2 4-D异辛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毛状根高效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
11
作者 旦真措 郭雨寒 +6 位作者 李聪 李赫 贾磊 刘信 于爱灵 张佳怡 丛丽丽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102,共8页
紫花苜蓿是我国草食畜牧业首选的优质多年生牧草,为摆脱种子的进口依赖亟须加快苜蓿基因功能研究和生物育种进程,而建立高效、周期短的遗传转化体系是前提。目前常用的苜蓿叶盘转化法转化周期长、转化难度大,不适用于初期的基因功能鉴定... 紫花苜蓿是我国草食畜牧业首选的优质多年生牧草,为摆脱种子的进口依赖亟须加快苜蓿基因功能研究和生物育种进程,而建立高效、周期短的遗传转化体系是前提。目前常用的苜蓿叶盘转化法转化周期长、转化难度大,不适用于初期的基因功能鉴定和CRISPR/Cas编辑效率评价等研究。因此,本研究以“无棣苜蓿”的胚根为外植体材料,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MSgene72216)为Marker基因,将其构建的过表达载体pCAMBIA3301转入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Ar. 1193菌株中诱导毛状根,经过共培养、二次切根、选择培养等过程获得毛状根转化植株后,通过PCR进行毛状根转化效率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2~3周获得用于鉴定的毛状根植株,大幅缩短了转化周期,其生根率可达100.00%,毛状根遗传转化率可达98.33%。该体系的建立对高通量开展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省时省力高效的转化方法,为推动紫花苜蓿基因功能研究和生物育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毛状根 发根农杆菌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颖苔草UDP-糖基转移酶UGT72B3基因的克隆与耐盐性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岩 米鑫丰 +7 位作者 闫丽 曹世豪 翟晨元 李永龙 左志芳 王增裕 孙彦 张昆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22,共13页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糖基转移酶是植物中重要的次生代谢调节者,参与逆境胁迫的响应。以来自河北黄骅地区盐碱地的耐盐型白颖苔草为材料,利用RACE技术克隆得到UDP-糖基转移酶家族基因CrUGT72B3全长,其开放阅读框长1434 ...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糖基转移酶是植物中重要的次生代谢调节者,参与逆境胁迫的响应。以来自河北黄骅地区盐碱地的耐盐型白颖苔草为材料,利用RACE技术克隆得到UDP-糖基转移酶家族基因CrUGT72B3全长,其开放阅读框长1434 bp,编码477个氨基酸。表达模式分析表明,CrUGT72B3基因在盐胁迫处理下有较强的响应表达。对过表达CrUGT72B3基因的拟南芥种子和幼苗进行耐盐性评价,均发现CrUGT72B3基因提高了拟南芥的盐敏感性。同时,在盐胁迫过表达CrUGT72B3基因拟南芥中发现,胁迫响应相关基因和苯丙烷代谢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均显著低于野生型,推测CrUGT72B3基因通过调节盐胁迫响应基因和苯丙烷代谢途径来影响拟南芥的耐盐性。初步判定CrUGT72B3基因参与了白颖苔草盐胁迫响应的分子调控,为CrUGT72B3基因后续功能的深入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颖苔草 UGT72B3基因 基因克隆 耐盐性 苯丙烷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在草类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丛丽丽 旦真措 +6 位作者 张文玉 徐明 王孜成 张立霞 柴茂峰 王爱华 杨国锋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7-120,共14页
CRISPR/Cas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可以在生物体内对DNA序列进行定点编辑的新技术,具有简单、高效、特异性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植物基因功能研究和新品种培育。对CRISPR/Cas基因编辑系统的发展、工作原理、优势以及其在草类植物中的... CRISPR/Cas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可以在生物体内对DNA序列进行定点编辑的新技术,具有简单、高效、特异性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植物基因功能研究和新品种培育。对CRISPR/Cas基因编辑系统的发展、工作原理、优势以及其在草类植物中的应用现状、前景及存在问题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草类植物基因功能研究和新品种培育领域的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CRISPR/Cpf1 单碱基编辑 引导编辑 草类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草种子活力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陶奇波 郄西虎 +11 位作者 张倩 高宇轩 张亚锜 张瑞真 陈晓菲 牛天秀 孙小同 聂宇婷 刘雅如 胡珈齐 钟尚志 孙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0-225,共26页
高质量的牧草种子是我国草牧业发展和生态改良的物质基础。种子活力是评价种子质量的重要方面。高效的牧草种子活力评价方法可筛选出高质量种批用于人工草地建植与天然草地改良,对保障国家食物与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学者已就... 高质量的牧草种子是我国草牧业发展和生态改良的物质基础。种子活力是评价种子质量的重要方面。高效的牧草种子活力评价方法可筛选出高质量种批用于人工草地建植与天然草地改良,对保障国家食物与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学者已就牧草种子活力评价的不同方法及其与田间出苗生产表现之间的联系开展了众多研究。本研究就牧草种子活力的概念及评价方法进行综述,重点从牧草种子物理性状、萌发特征与幼苗生长、逆境试验、生理生化指标、计算机与光学成像新技术等几个方面,论述其测定原理和在牧草种子活力评价上的应用现状,并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以期为下一阶段牧草种子活力基础研究与测定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导率法 活力评价 牧草种子 胚根突出法 种子老化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种子活力的生物学调控与提高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聂宇婷 张昭 +3 位作者 崔凯伦 吕艳贞 孙娟 闫慧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263-2274,共12页
草种子是维持草地系统稳定性、改良退化草地生态环境及建设水土保持工程与城市绿地工程的重要基础材料,同时也是建植人工草地、保证牧草生产品质与提高草地畜牧业生产力的关键物质基础。种子活力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种子科学领域的焦点和热... 草种子是维持草地系统稳定性、改良退化草地生态环境及建设水土保持工程与城市绿地工程的重要基础材料,同时也是建植人工草地、保证牧草生产品质与提高草地畜牧业生产力的关键物质基础。种子活力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种子科学领域的焦点和热点,然而,其在草种子中的研究却不够深入。基于近30年的研究,本文对草种子活力的生物学基础与提高技术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种子活力调控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种子活力下降的生理生化响应、种子活力提高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草种子活力生物学研究、种子活力提高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种子 种子活力 种子生物学 提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叶片原生质体快速制备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昊 周晓晴 +2 位作者 马遇乐 蔡梦琪 王爱华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283-287,共5页
原生质体由于没有细胞壁,在植物育种、遗传转化以及基础研究中都有极为广泛的用途。常用的酶解法制备原生质体需要的时间较长,缩短原生质体的制备时间对后续的瞬时表达、植物育种等相关实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甘薯[Dioscorea esculent... 原生质体由于没有细胞壁,在植物育种、遗传转化以及基础研究中都有极为广泛的用途。常用的酶解法制备原生质体需要的时间较长,缩短原生质体的制备时间对后续的瞬时表达、植物育种等相关实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Lour.)Burkill]叶片为材料,通过调整叶片处理方式、酶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等条件对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进行了优化,旨在建立一种快速制备甘薯原生质体的方法。结果表明:利用优化的原生质体制备方法可将20 h的酶解时间缩短到2 h;优化的条件为撕去甘薯叶片下表皮后再进行酶解,使用含1.8%纤维素酶R-10+0.9%离析酶R-10酶溶液,在28℃条件下酶解,350×g离心力离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原生质体 酶解法 快速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调控草类植物生长发育及抗逆性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昭 聂宇婷 +2 位作者 崔凯伦 吕艳贞 闫慧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71-2581,共11页
褪黑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小分子吲哚胺类激素,现有研究已明确其合成途径、分解代谢和生理功能。褪黑素作为信号分子可调节植物昼夜节律、种子萌发、根和花发育,还有利于增强植物对各种逆境胁迫的抵御能力。本文总结了褪黑素调... 褪黑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小分子吲哚胺类激素,现有研究已明确其合成途径、分解代谢和生理功能。褪黑素作为信号分子可调节植物昼夜节律、种子萌发、根和花发育,还有利于增强植物对各种逆境胁迫的抵御能力。本文总结了褪黑素调控草类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理功能,重点阐述了褪黑素在草类植物非生物胁迫和生物胁迫响应中的调控作用,并对其在草类植物生长发育与抗逆性功能研究以及在抗逆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利用褪黑素提高草类植物抗逆性、提升牧草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草类植物 生长发育 非生物胁迫 生物胁迫 调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种子萌发期耐低温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昭 金琪凡 +2 位作者 史彦欣 段晓桐 闫慧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050-3057,共8页
低温是限制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常见胁迫因子,尤其对种子萌发过程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以22个品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标准发芽温度(20℃,即对照)和低温(10℃)两种条件下9个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性相关... 低温是限制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常见胁迫因子,尤其对种子萌发过程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以22个品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标准发芽温度(20℃,即对照)和低温(10℃)两种条件下9个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性相关指标变化,运用耐冷系数、隶属函数、聚类分析方法对种子萌发期耐低温性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紫花苜蓿耐低温种质筛选与新品种培育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各品种紫花苜蓿的9个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性相关指标均呈现下降趋势。基于综合耐冷系数与隶属函数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将22个品种紫花苜蓿划分为4个不同耐低温类型,即强耐低温性、中耐低温性、弱耐低温性和低温敏感性,并筛选出强耐低温性品种为‘赛迪10号’、低温敏感性品种为‘英斯特’,为紫花苜蓿耐低温种质筛选和种植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其耐低温基因挖掘及新种质创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种子萌发期 耐低温性 综合评价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牧草与草坪草种子学”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
19
作者 闫慧芳 陶奇波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956-2967,共12页
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课程体系是高校通过“课程育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途径。“牧草与草坪草种子学”是高校草业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在草种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生产应用技术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课程体系是高校通过“课程育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途径。“牧草与草坪草种子学”是高校草业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在草种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生产应用技术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本文围绕课程教育重要性、课程育人目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和课程教育体系构建(教学大纲、参考教材、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教育成效考核体系)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实践,将课程育人元素有机融入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和考核评价环节,旨在发挥专业课程育人功能,为社会培养输出具备专业知识扎实、实践技能熟练、综合素质高、使命担当意识强的复合型草业科学专业人才,助力草种业振兴和草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与草坪草种子学 课程建设 课程育人 立德树人 种业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种子活力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闫慧芳 聂宇婷 +4 位作者 丛丽丽 张昭 崔凯伦 吕艳贞 柴茂峰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9-211,共13页
草种子是建植人工草地、改良退化草地生态环境、保障草地畜牧业生产潜力的最根本物质基础,种子活力高低将直接影响草业生产和发展。种子活力检测技术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种子科技领域的重点,然而,其在草种子中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目前,草种... 草种子是建植人工草地、改良退化草地生态环境、保障草地畜牧业生产潜力的最根本物质基础,种子活力高低将直接影响草业生产和发展。种子活力检测技术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种子科技领域的重点,然而,其在草种子中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目前,草种子活力检测技术包括有损检测和无损检测两类。对草种子活力检测主要技术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基于种子发芽行为、生理生化特性的有损检测技术以及基于光学特性、外观特征的无损检测技术,并对无损检测技术在草种子活力检测中的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能够为准确测定草种子活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活力 有损检测技术 光学特性 无损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