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改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耿林林 李洪秀 +1 位作者 李传浩 刘秀萍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6期115-118,共4页
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但盐碱度高、土壤质地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开发利用。为此,从滨海盐碱地的成因、盐碱地改良制约因素以及改良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综述了当前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改良研究进展。治理滨海盐... 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但盐碱度高、土壤质地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开发利用。为此,从滨海盐碱地的成因、盐碱地改良制约因素以及改良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综述了当前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改良研究进展。治理滨海盐碱地需要综合应用物理改良、化学改良、生物改良等多种改良技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盐分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作物产量。未来,通过综合运用遥感技术、生物和基因工程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等创新手段,有望更有效地提升盐碱地土壤地力水平,实现滨海盐碱地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 成因 盐碱地改良 制约因素 改良措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盐碱地综合利用模式 发展盐碱地特色农业 被引量:6
2
作者 杨辉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6期123-124,共2页
本文聚焦发展盐碱地特色农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立足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发展现状,重点对黄河三角洲耐盐碱作物育种、盐碱地土壤改良、生态化利用模式创新与产业类型进行了研究探讨,通过更新观念、突破关键技术、探索节水新途径、建立多元... 本文聚焦发展盐碱地特色农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立足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发展现状,重点对黄河三角洲耐盐碱作物育种、盐碱地土壤改良、生态化利用模式创新与产业类型进行了研究探讨,通过更新观念、突破关键技术、探索节水新途径、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等措施,推动盐碱地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综合利用 模式创新 特色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地利用农艺措施研究及应用进展
3
作者 王菊英 李振华 +1 位作者 乔仁桂 刘志鑫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9期106-108,共3页
农艺措施是改良利用盐碱地的基础性措施,成本低、易操作。包含农田耕作、灌溉、地表覆盖、培肥、轮作与间作等,涵盖面广。本文综述了各类农艺措施的作用机理、研究及应用的典型案例和技术关键要点等,以期为盐碱地产能提升相关研发和应... 农艺措施是改良利用盐碱地的基础性措施,成本低、易操作。包含农田耕作、灌溉、地表覆盖、培肥、轮作与间作等,涵盖面广。本文综述了各类农艺措施的作用机理、研究及应用的典型案例和技术关键要点等,以期为盐碱地产能提升相关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艺措施 盐碱地 农田耕作 覆盖 培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地区稻摇蚊发生情况及防控措施探析
4
作者 王红梅 谢秀华 +2 位作者 孙亚峰 陈占秀 刘丰华 《北方水稻》 2025年第2期43-46,共4页
摇蚊是双翅目长角亚目摇蚊科昆虫的通称,是一类分布广泛的底栖动物。稻田中发生的摇蚊被统称为“稻摇蚊”,其幼虫外形细长呈线状、红色,被种植户称为“红线虫”。近年来,稻摇蚊幼虫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稻田的发生及危害加重,上升为水稻主... 摇蚊是双翅目长角亚目摇蚊科昆虫的通称,是一类分布广泛的底栖动物。稻田中发生的摇蚊被统称为“稻摇蚊”,其幼虫外形细长呈线状、红色,被种植户称为“红线虫”。近年来,稻摇蚊幼虫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稻田的发生及危害加重,上升为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稻摇蚊发生与防控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稻摇蚊大量发生的原因,对更安全高效的稻摇蚊防控措施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摇蚊 红线虫 发生情况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地梨小食心虫信息素诱捕防控技术
5
作者 王菊英 孙文彦 +1 位作者 李振华 冯晓菲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5年第5期47-47,55,共2页
梨小食心虫是危害盐碱地梨园的一种重要害虫,发生严重时,会导致果品产量低、质量差。信息素诱捕作为一种生态友好型的防控措施,在优质果品生产中非常重要。对梨小食心虫信息素诱捕防控技术中的诱芯诱捕器选择、诱捕时间与悬挂、检查维... 梨小食心虫是危害盐碱地梨园的一种重要害虫,发生严重时,会导致果品产量低、质量差。信息素诱捕作为一种生态友好型的防控措施,在优质果品生产中非常重要。对梨小食心虫信息素诱捕防控技术中的诱芯诱捕器选择、诱捕时间与悬挂、检查维护、效果监测评估等关键要点进行阐述,以期为梨小食心虫的诱捕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信息素诱捕 诱芯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碳源对黄三角玉米地盐化潮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6
作者 高枫舒 王宇豪 +2 位作者 季晓辉 刘晓娜 柳新伟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4-110,共7页
为探究不同碳源投入对盐化潮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本试验以黄河三角洲盐化潮土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肥(CK)、常规施肥(NPK)、施玉米秸秆生物质炭(BC)、施牛粪肥(M)、牛粪肥和玉米秸秆生物质炭混施(MBC)、撂荒(Y)共6个处理,用静态暗箱法... 为探究不同碳源投入对盐化潮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本试验以黄河三角洲盐化潮土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肥(CK)、常规施肥(NPK)、施玉米秸秆生物质炭(BC)、施牛粪肥(M)、牛粪肥和玉米秸秆生物质炭混施(MBC)、撂荒(Y)共6个处理,用静态暗箱法连续监测2023年6月30日至10月26日玉米生长季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动态、土壤含水率、土壤温度和玉米产量,分析不同碳源投入及环境因子对盐碱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BC处理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为16808.85 kg·hm^(-2),与CK差异不显著;NPK、M、MBC处理则均显著高于CK,其中NPK、M处理较CK分别增加13.27%、10.71%。NPK、BC、M处理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较CK均显著提高,增幅分别为43.84%、36.80%、12.00%;MBC处理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低于CK,但差异不显著。MBC处理土壤CH_(4)吸收量最低,为0.18 kg·hm^(-2)。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含水率主要影响土壤CO_(2)和N_(2)O排放,且均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温度与土壤CH_(4)排放则呈显著负相关。综上可知,牛粪和玉米秸秆生物质碳混施可显著降低土壤温室气体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排放 盐化潮土 碳源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锌缓解断奶仔猪腹泻的机制
7
作者 赵玉印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11期59-60,共2页
在现代集约化养猪生产中,仔猪一般在21~28日龄断奶。由于与母猪的分离,从母乳到固体饲料的饮食变化,以及社会关系的变化,早期断奶会导致仔猪剧烈应激。由于缺乏母乳抗体,自身抗体产生不足,这段时间也正是仔猪免疫力最弱的时期。因此,断... 在现代集约化养猪生产中,仔猪一般在21~28日龄断奶。由于与母猪的分离,从母乳到固体饲料的饮食变化,以及社会关系的变化,早期断奶会导致仔猪剧烈应激。由于缺乏母乳抗体,自身抗体产生不足,这段时间也正是仔猪免疫力最弱的时期。因此,断奶期是仔猪最具挑战性的阶段,也是仔猪最容易腹泻的时期,这给生猪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肠道损伤导致营养物质消化率降低是断奶仔猪腹泻的根本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氧化锌 断奶仔猪 肠道损伤 机制 营养物质消化率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