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接骨木花青素的纯化工艺及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冯文娟 崔玮琪 +5 位作者 徐泽平 陈晓慧 李超孟 董志荣 司文元 包英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4-137,共4页
通过乙醇浸提法从接骨木鲜果和干果中提取花青素,通过膜分离技术、正己烷萃取、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从接骨木鲜果和干果中提取得到的花青素冻干粉得率分别为0.43%和1.52%,花青素含量可以达到29.32%。接骨木花青素在质量浓度为200μg/m L时... 通过乙醇浸提法从接骨木鲜果和干果中提取花青素,通过膜分离技术、正己烷萃取、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从接骨木鲜果和干果中提取得到的花青素冻干粉得率分别为0.43%和1.52%,花青素含量可以达到29.32%。接骨木花青素在质量浓度为200μg/m L时,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为89.40%,相当于维生素C的96.28%。结果表明,接骨木花青素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木 花青素 大孔吸附树脂 DPPH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用益生菌的筛选及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心青 张萧萧 +3 位作者 傅英旬 郭南南 郭中瑞 马春峰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73-79,共7页
为获得制备益生菌制剂的优良菌株,满足不同阶段饲用益生菌的需求,采用简便有效的饲用益生菌益生特性的指标评价体系,对20株不同来源的益生菌菌种的产酸能力、抑菌效果、溶血性、抗生素敏感性、胆盐耐受性、耐高温能力,以及模拟胃液中的... 为获得制备益生菌制剂的优良菌株,满足不同阶段饲用益生菌的需求,采用简便有效的饲用益生菌益生特性的指标评价体系,对20株不同来源的益生菌菌种的产酸能力、抑菌效果、溶血性、抗生素敏感性、胆盐耐受性、耐高温能力,以及模拟胃液中的存活能力进行比较筛选。结果表明:7种益生菌的体外益生特性与饲用益生菌的益生作用相一致,其中,枯草芽孢杆菌CICC10089产酸和抑菌效果均较好,ZWRB和干酪-P具有强抑菌能力,SL和ZW具有较弱产酸能力,ZP和NG2具有较强产酸能力。综上,本试验研究了饲用益生菌的评价方法,建立了饲用益生菌评价指标,可为后续饲用益生菌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制剂 枯草芽孢杆菌 抑菌能力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树花海棠果发酵饮料研制及其抗疲劳活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鑫磊 周聪 +6 位作者 高保军 蔡倩倩 杨传伦 李超 王金菊 苏亚平 王艳萍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2-55,共4页
该试验以灰树花、海棠果为原料,以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MA2、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717和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es)176为发酵剂,制备灰树花海棠果发酵饮料,并采用正交试验对其发酵工... 该试验以灰树花、海棠果为原料,以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MA2、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717和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es)176为发酵剂,制备灰树花海棠果发酵饮料,并采用正交试验对其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灰树花海棠果发酵饮料最佳发酵工艺为白砂糖添加量6%,MA2∶717∶176接种比例为2∶1∶1,发酵时间3 d,发酵温度为37℃。在此优化条件下制得饮料酸甜可口,风味良好,感官评分为89分。通过跑笼试验、负重游泳试验、爬杆试验探究灰树花海棠果发酵饮料对大鼠抗疲劳的作用。结果表明,灰树花海棠果发酵饮料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效果,可显著提高大鼠机体耐力,缓解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 海棠果 乳酸菌发酵 抗疲劳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带匹配理论设计CO_2光催化还原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彭辉 吴志红 +4 位作者 张建林 卢静 吴晨啸 李培强 尹洪宗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007-3012,共6页
光催化还原CO2过程中,能带隙小的材料具备优良的可见光吸收性能,但吸收的可见光并不一定能够有效地被光催化还原作用所利用,这与催化剂能带位置有着直接关系,改变材料的能带结构对调节材料的氧化还原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从光催化还原... 光催化还原CO2过程中,能带隙小的材料具备优良的可见光吸收性能,但吸收的可见光并不一定能够有效地被光催化还原作用所利用,这与催化剂能带位置有着直接关系,改变材料的能带结构对调节材料的氧化还原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从光催化还原CO2的基本原理出发,介绍了半导体催化剂光催化还原CO2的基本过程及催化剂价带、导带位置的决定性作用,简述了当今光催化还原CO2过程中存在的催化剂价带、导带不匹配问题,并从特定晶面生长、材料复合、形成p-n结、第一性原理等方面综述了如何利用能带匹配理论来提高光催化还原CO2效率,为光催化还原CO2的材料的选择和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光化学 还原 能带 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网状阴极增强电化学水软化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栾谨鑫 李鑫浩 +7 位作者 王立达 孙文 王耀伟 周英正 邓海涛 陈帅 何少辉 刘贵昌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7-70,共4页
针对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中低除垢速率限制电化学水软化技术应用的问题,采用多层不同孔径金属丝网耦合的复合网状阴极增强电化学水软化系统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复合阴极的水软化系统除垢速率高达29.16g/(m2·h),能量消耗低至6.0 kW&#... 针对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中低除垢速率限制电化学水软化技术应用的问题,采用多层不同孔径金属丝网耦合的复合网状阴极增强电化学水软化系统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复合阴极的水软化系统除垢速率高达29.16g/(m2·h),能量消耗低至6.0 kW·h/kgCaCO3。系统性能的提升归因于阴极特殊的结构,该结构可将化学反应(碱度产生和水垢沉积)分离和定位到复合网状阴极的不同区域,从而提高了除垢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 电化学水软化 循环冷却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杀菌素发酵罐的发酵放大工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高保军 和富明 +3 位作者 陈鑫 杨传伦 张心青 田杰伟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6期86-90,共5页
为了实现多杀菌素工业化生产,进行了多杀菌素发酵罐放大工艺的研究。探究了溶氧和消泡剂对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 YJY-12菌株发酵生产多杀菌素的影响,并对多杀菌素从摇瓶到30 L发酵罐的工艺放大和流加补料发酵进行了探索。摇瓶发酵... 为了实现多杀菌素工业化生产,进行了多杀菌素发酵罐放大工艺的研究。探究了溶氧和消泡剂对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 YJY-12菌株发酵生产多杀菌素的影响,并对多杀菌素从摇瓶到30 L发酵罐的工艺放大和流加补料发酵进行了探索。摇瓶发酵研究结果显示: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 YJY-12菌株发酵生产多杀菌素对溶氧要求较高。以溶氧为依据,在发酵罐间歇发酵过程中,控制溶氧在30%,多杀菌素的发酵效价最大,可达到(2.23±0.06)g·L^(-1)。采用流加补料发酵工艺结果显示:多杀菌素的发酵水平大幅度提高至(3.65±0.08)g·L^(-1)。研究实现了多杀菌素发酵从摇瓶到发酵罐的发酵放大,为多杀菌素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糖多孢菌 多杀菌素 发酵放大 溶氧 消泡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复合酶法提取枸杞多糖工艺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杉杉 马韵升 +3 位作者 姚刚 刘圣鹏 虞凤慧 魏征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4-137,共4页
以枸杞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超声波辅助复合酶(脂肪酶/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1:1:1:1)提取枸杞多糖的工艺条件。以枸杞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40(g∶m L),提取温度50℃,超声时间50 min,复合酶添加... 以枸杞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超声波辅助复合酶(脂肪酶/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1:1:1:1)提取枸杞多糖的工艺条件。以枸杞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40(g∶m L),提取温度50℃,超声时间50 min,复合酶添加量0.5%。在此最佳条件下,枸杞多糖平均得率为58.9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多糖 超声波 复合酶: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酶辅助热水浸提法提取榆树皮多糖工艺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魏征 马韵升 +2 位作者 刘圣鹏 虞凤慧 王杉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8-141,共4页
以榆树皮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复合酶辅助热水浸提法提取榆树皮多糖的工艺条件。以榆树皮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3.0 h,料液比1∶70(g∶m L),复合酶添加量0.2%。在此最佳条件下,榆树皮... 以榆树皮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复合酶辅助热水浸提法提取榆树皮多糖的工艺条件。以榆树皮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3.0 h,料液比1∶70(g∶m L),复合酶添加量0.2%。在此最佳条件下,榆树皮多糖平均得率为13.143%,比传统的热水浸提法得率提高超过3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树皮 多糖 复合酶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突变株YJY19-01抑菌效果与对番茄枯萎病防效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张萧萧 张心青 +5 位作者 杨传伦 郭南南 车树刚 冉新新 王秀芝 傅英旬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4-88,共5页
本试验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突变株对多种作物病原菌的抑制效果,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该菌对番茄枯萎病的生防效果。抑制试验结果表明,突变株YJY19-01具有广谱抑菌性,对8种作物枯萎病病原菌的抑制率高达75.06%~80.12%,对其他26种真菌性病原菌... 本试验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突变株对多种作物病原菌的抑制效果,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该菌对番茄枯萎病的生防效果。抑制试验结果表明,突变株YJY19-01具有广谱抑菌性,对8种作物枯萎病病原菌的抑制率高达75.06%~80.12%,对其他26种真菌性病原菌和2种细菌性病原菌具有明显抑制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YJY19-01突变株对番茄枯萎病的防效达到75.43%。综上,枯草芽孢杆菌突变株YJY19-01抑菌谱广、防治效果好,有作为生防菌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突变株 番茄枯萎病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茄子皮色素的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守媛 李太衬 +1 位作者 栾波 姚刚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4期118-122,共5页
通过对提取溶剂,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首先进行单因素试验,然后通过使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工艺参数,得到提取茄子皮色素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55∶1,提取时间3h,提取温度30℃,使提取率提高了17.024%。还通过采用总抗氧化能力试剂盒(T-AOC... 通过对提取溶剂,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首先进行单因素试验,然后通过使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工艺参数,得到提取茄子皮色素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55∶1,提取时间3h,提取温度30℃,使提取率提高了17.024%。还通过采用总抗氧化能力试剂盒(T-AOC)法对茄子皮色素的总抗氧化能力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其抗氧化能力为为3.13mg,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皮色素 提取 响应面 总抗氧化能力试剂盒(T-AOC)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制备海棠果汁的酶解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司更花 刘圣鹏 冯文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5-117,共3页
以海棠果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不同酶解条件对海棠果果汁出汁率的影响,获得最佳的酶解条件。结果显示,在果胶酶添加量为0.02%,酶解时间120 min,酶解温度45℃的条件下,海棠果出汁率最高,达到40%,与未加果胶酶处理的试验相比,出汁率提... 以海棠果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不同酶解条件对海棠果果汁出汁率的影响,获得最佳的酶解条件。结果显示,在果胶酶添加量为0.02%,酶解时间120 min,酶解温度45℃的条件下,海棠果出汁率最高,达到40%,与未加果胶酶处理的试验相比,出汁率提高了52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棠果 果胶酶 澄清果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寡糖及其溴络合物的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冯文娟 马韵升 +2 位作者 徐泽平 刘结磊 孙建忠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6-58,共3页
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测定壳寡糖及其溴络合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研究壳寡糖及其溴络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壳寡糖对大肠杆菌的MIC和MBC均为6.5 g/L;对白色念珠菌的MIC为4.0 g/L,MBC为8.0 g/L;对枯草芽孢杆菌的MIC... 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测定壳寡糖及其溴络合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研究壳寡糖及其溴络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壳寡糖对大肠杆菌的MIC和MBC均为6.5 g/L;对白色念珠菌的MIC为4.0 g/L,MBC为8.0 g/L;对枯草芽孢杆菌的MIC和MBC均为1.5 g/L。壳寡糖溴络合物对大肠杆菌的MIC为1.0 g/L,MBC为1.2 g/L;对白色念珠菌的MIC为1.5 g/L,MBC为2.0 g/L;对枯草芽孢杆菌的MIC为1.0 g/L,MBC为1.5 g/L。与壳寡糖相比,壳寡糖溴络合物对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壳寡糖溴络合物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地翠雀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13
作者 郭秋菊 杨传轮 +3 位作者 陈琳 黄帅 郭春生 张纯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7期1148-1155,共8页
为研究阴地翠雀花(Delphinium umbrosum Hand.-Mazz.)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从其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通过HR-ESI-MS、1D和2D NMR等波谱技术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包括13个牛扁碱型C19-二萜生物碱:牛扁碱(1)、氨茴酰牛扁... 为研究阴地翠雀花(Delphinium umbrosum Hand.-Mazz.)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从其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通过HR-ESI-MS、1D和2D NMR等波谱技术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包括13个牛扁碱型C19-二萜生物碱:牛扁碱(1)、氨茴酰牛扁碱(2)、majusine A(3)、14-deacetylajadine(4)、ajacine(5)、14-deacetylnudicauline(6)、甲基牛扁碱(7)、德尔色明A和B(8)、delavaine A free acid和delavaine B free acid(9)、德拉瓦印A和B(10)、拉翠碱A和B(11)、umbrosumine C(12)、umbrosumines A和B(13),以及1个异喹啉类生物碱:S-glaucine(14)。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测试了化合物(3~8、10~13)对脂多糖诱导小鼠RAW 264.7巨噬细胞产生NO的抑制作用,以及化合物1~14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的抗肿瘤作用,结果显示所有测试化合物均无明显抗炎及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地翠雀花 二萜生物碱 抗炎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H-NMR、31P-NMR的三苯基膦三间磺酸钠定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梁春杰 孟庆春 +5 位作者 徐晓婷 柴晓飞 董昭苹 吕印美 王岳华 蔡颖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18-1022,1028,共6页
该文建立了三苯基膦三间磺酸钠(TPPTS)的核磁氢谱(1H-NMR)、核磁磷谱(31 P-NMR)、定量分析方法。通过1H-NMR、13 C-NMR、31 P-NMR并结合1H-1H COSY、1H-13 C、1H-13 C HMBC对TPPTS的氢原子、碳原子以及磷原子的化学位移进行归属;氢谱定... 该文建立了三苯基膦三间磺酸钠(TPPTS)的核磁氢谱(1H-NMR)、核磁磷谱(31 P-NMR)、定量分析方法。通过1H-NMR、13 C-NMR、31 P-NMR并结合1H-1H COSY、1H-13 C、1H-13 C HMBC对TPPTS的氢原子、碳原子以及磷原子的化学位移进行归属;氢谱定量选用三烷作内标、氘代N,N-二甲基甲酰胺(DMF-D 7)作溶剂,磷谱定量选用KH 2PO 4作内标、氘代水(D 2O-D 2)作溶剂,通过对混合体系中各自旋核纵向弛豫时间(T1)的测定,为弛豫延迟时间(D1)的合理设置提供依据。以上两种方法对体系中TPPTS的定量分析结果分别为(58.72±0.21)%、(58.51±0.21)%,测定结果一致性高、平行性好,且检测过程无需待测组分的标准品,能实现TPPTS含量的快速准确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苯基膦三间磺酸钠(TPPTS) 核磁共振(NMR) 氢谱定量 磷谱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产絮凝剂菌株K8及其絮凝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学哲 刘圣鹏 +3 位作者 姚刚 王珍 秦森 车树刚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45,共5页
从滨州港海域中分离到一株高效产絮菌株枯草芽孢杆菌K8,其絮凝产物发酵属于Ⅰ型发酵;发酵32 h时絮凝活性最高,对高岭土悬液的絮凝率可达86.30%,发酵上清液絮凝率达95.4%。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发酵液处理石化二沉池出水时絮凝率达84.61%,p ... 从滨州港海域中分离到一株高效产絮菌株枯草芽孢杆菌K8,其絮凝产物发酵属于Ⅰ型发酵;发酵32 h时絮凝活性最高,对高岭土悬液的絮凝率可达86.30%,发酵上清液絮凝率达95.4%。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发酵液处理石化二沉池出水时絮凝率达84.61%,p H与温度适应范围宽,对小球藻液也有一定的絮凝沉降作用。该菌株在水处理工程尤其是石化污水处理中显示出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微生物絮凝剂 絮凝 石化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效溶磷解钾微生物菌剂的筛选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心青 田杰伟 +3 位作者 马娜娜 蔡倩倩 王红霞 部丽群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8期8-13,共6页
为获得具有高效溶磷解钾能力的菌株,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番茄及其他大田根部土壤中分离筛选具有溶磷解钾作用的菌株,通过液体培养法进一步比较筛选菌株的溶磷解钾能力,选择溶磷解钾能力强的菌株进行ARTP诱变筛选,并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生... 为获得具有高效溶磷解钾能力的菌株,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番茄及其他大田根部土壤中分离筛选具有溶磷解钾作用的菌株,通过液体培养法进一步比较筛选菌株的溶磷解钾能力,选择溶磷解钾能力强的菌株进行ARTP诱变筛选,并进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及BioLOG鉴定分析。结果表明:与空白及对照菌株进行比较,WB1菌株具有溶无机磷作用,Q1菌株具有溶有机磷作用,L4菌株具有解钾能力,并通过大田应用研究,获得了一种高效的溶磷、解钾微生物复合菌剂。综上,经鉴定确定菌株WB1为产酸克雷伯氏菌,Q1为解淀粉芽孢杆菌,L4为枯草芽孢杆菌,经试验验证上述菌株均是理想的菌肥生产用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酸克雷伯氏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 溶磷 解钾 ARTP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乙基硫代丁二酸合成及其阻垢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华晶 谢宁 +3 位作者 张建新 孙健 张建林 金朝辉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66-1969,共4页
以水作为溶剂,在添加碱性催化剂的条件下,经β-巯基丙酸和顺丁烯二酸的巯基-烯点击反应合成了羧乙基硫代丁二酸(CETSA),通过1H NMR确定了产物结构,通过液相色谱分析了产物中CETSA的含量。结果表明:三乙胺作为催化剂,β-巯基丙酸和顺丁... 以水作为溶剂,在添加碱性催化剂的条件下,经β-巯基丙酸和顺丁烯二酸的巯基-烯点击反应合成了羧乙基硫代丁二酸(CETSA),通过1H NMR确定了产物结构,通过液相色谱分析了产物中CETSA的含量。结果表明:三乙胺作为催化剂,β-巯基丙酸和顺丁烯二酸的摩尔比为1∶1.1在90℃反应3 h,产物的收率可达87%;通过滤液套用实验,产物平均收率达到93%;通过液相色谱面积归一法分析,产品含量为94%。通过静态阻垢实验及SEM观察垢样表面形貌研究了CETSA的阻垢机理,证明其阻垢机理为螯合增溶作用,而并非晶格畸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乙基硫代丁二酸 合成 点击反应 阻垢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_(2)O/MnCo_(2)O_(4)异质结纳米光催化剂还原CO _(2)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振莲 李新 +4 位作者 王文静 王小燕 董松祥 王兴之 牟庆平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5-91,共7页
Z型异质结光催化剂具有导带和价带电荷分离能力强、氧化还原能力强等优点,被光催化研究者所青睐。采用水热法制备了Z型Cu_(2)O/MnCo_(2)O_(4)异质结纳米光催化剂,并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详细表征,评价了其光催化CO_(2)还原性能。结果... Z型异质结光催化剂具有导带和价带电荷分离能力强、氧化还原能力强等优点,被光催化研究者所青睐。采用水热法制备了Z型Cu_(2)O/MnCo_(2)O_(4)异质结纳米光催化剂,并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详细表征,评价了其光催化CO_(2)还原性能。结果表明:Cu_(2)O/MnCo_(2)O_(4)异质结纳米光催化剂相比MnCo_(2)O_(4)纳米颗粒,改善了可见光吸收性能,降低了带隙,有效延缓了电子-空穴对的复合,降低了电子-空穴对转移运动电阻,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15%(w)Cu_(2)O含量的异质结纳米光催化剂具有最优的光催化CO_(2)还原性能,CO产率为98.6μmol g,CH 4产率为68.4μmol g,重复使用6次后其催化活性基本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二氧化碳还原 Cu_(2)O MnCo_(2)O_(4) Z型异质结 一氧化碳 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杀菌素发酵培养基优化及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和富明 田杰伟 +3 位作者 刘文林 杨传伦 刘海玉 陈振发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1期35-39,48,共6页
为了优化刺糖多孢菌发酵工艺,以刺糖多孢菌YJY-12为试验菌株,以多杀菌素发酵水平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对产多杀菌素的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种龄、接种量、温度、pH值等)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的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并对... 为了优化刺糖多孢菌发酵工艺,以刺糖多孢菌YJY-12为试验菌株,以多杀菌素发酵水平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对产多杀菌素的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种龄、接种量、温度、pH值等)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的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并对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显示:最佳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55 g·L^(-1),棉籽蛋白30 g·L^(-1),油酸甲酯40 g·L^(-1),大豆油15 g·L^(-1),酵母粉10 g·L^(-1),蛋白粉15 g·L^(-1),玉米浆干粉5 g·L^(-1),蛋白胨15 g·L^(-1),KH_(2)PO_(4)3 g·L^(-1),(NH_(4))_(2)SO_(4)1 g·L^(-1),CuSO_(4)0.002 g·L^(-1),(NH_(4))_(6)Mo_(7)O_(24)0.002 g·L^(-1),FeSO_(4)0.002 g·L^(-1),THIX-2981 mL·L^(-1),CaCO_(3)5 g·L^(-1)。最适培养条件为pH值7.0,种龄4 d,接种量5%,温度28℃,转速220 r·min^(-1),发酵时间240 h。多杀菌素发酵水平可达2.625 g·L^(-1),较对照组提高了43.99%。综上,研究结果为刺糖多孢菌发酵提供了可靠的发酵培养基配方及发酵工艺,实现了多杀菌素增产目标,为加快多杀菌素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糖多孢菌 多杀菌素 发酵工艺 种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CeO_(2)异质结纳米光催化剂催化还原CO_(2)的研究
20
作者 郭振莲 牟庆平 +4 位作者 李新 王文静 王小燕 董松祥 王兴之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6-54,共9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CdS/CeO_(2)异质结纳米光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光谱等对所合成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评价其光催化CO_(2)还原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CdS及CeO_(2)纳米颗粒,CdS CeO_(2)... 采用水热法制备CdS/CeO_(2)异质结纳米光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光谱等对所合成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评价其光催化CO_(2)还原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CdS及CeO_(2)纳米颗粒,CdS CeO_(2)异质结纳米光催化剂可拓宽催化剂的可见光吸收范围,降低带隙,有效延缓电子-空穴对的复合,降低电弧半径及电子-空穴对转移运动电阻,从而提高催化剂的可见光感应范围及光催化活性,证实半导体复合制备的异质结纳米结构可有效提高催化剂光催化还原CO_(2)的活性;1 mmol Cd(OOCCH_(3))_(2)·2H_(2)O水溶液中加入100 mg CeO_(2)纳米颗粒所制备的异质结纳米光催化剂CdCe-100具有最优的光催化CO_(2)还原性能,在反应时间为10 h时,CO产率为213μmol/g,CH_(3)OH产率为1534μmol/g,且重复利用6次时催化活性仍保持在9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CO_(2)还原 硫化镉 氧化铈 异质结 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