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定量CT分析人体组分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浸润状态
1
作者 程蛰承 翟建 +2 位作者 洪奇 胡敏 叶文卫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43-946,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定量CT(QCT)分析人体组分预测肝细胞癌(HCC)微血管浸润(MVI)状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60例HCC,根据术后病理显示存在MVI与否将其分为阳性组(n=15)与阴性组(n=45)。比较组间QCT人体组分参数,包括骨密度(BMD)、皮下脂肪面积... 目的观察基于定量CT(QCT)分析人体组分预测肝细胞癌(HCC)微血管浸润(MVI)状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60例HCC,根据术后病理显示存在MVI与否将其分为阳性组(n=15)与阴性组(n=45)。比较组间QCT人体组分参数,包括骨密度(BMD)、皮下脂肪面积(SFA)、内脏脂肪面积(VFA)、总脂肪面积(TFA)和皮下/内脏脂肪面积比(SVR),以及椎后肌群脂肪面积(MFA)、肌肉面积(MA)及脂肪浸润程度(MFI),观察各参数预测HCC MVI状态的效能。结果阳性组SFA、TFA、MFA及MFI均高于,而MA低于阴性组(P均<0.05)。以SFA、VFA、TFA、MA、MFA及MFI预测HCC MVI状态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73~0.790(P均<0.05);其中,TFA和MFI均为HCC MVI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其AUC分别为0.790和0.759。结论基于QCT分析人体组分有助于预测HCC MVI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微血管浸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增强MRI术前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浸润
2
作者 程蛰承 胡敏 +2 位作者 凌生泉 王笛 韦炜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67-771,共5页
目的 观察动态增强MRI(DCE-MRI)术前预测肝细胞癌(HCC)微血管浸润(MVI)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6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CC共68枚病灶(64例单枚、2例2枚病灶),根据病理结果将病灶分为MVI阳性组(n=17)与MVI阴性组(n=51);比较组间术前DCE-MR... 目的 观察动态增强MRI(DCE-MRI)术前预测肝细胞癌(HCC)微血管浸润(MVI)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6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CC共68枚病灶(64例单枚、2例2枚病灶),根据病理结果将病灶分为MVI阳性组(n=17)与MVI阴性组(n=51);比较组间术前DCE-MRI定性及定量参数,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HCC MVI术前DCE-MRI特征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联合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单一独立危险因素及联合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MVI阳性组DCE-MRI所示病灶形态不规则、假包膜不完整、瘤内坏死、瘤周子灶、动脉期肝实质一过性强化及马赛克征占比均高于MVI阴性组,病灶最大径大于MVI阴性组,而静门脉期廓清率(PEW)、绝对廓清率(AEW)及相对廓清率(REW)均低于MVI阴性组(P均<0.05)。瘤周子灶(OR=33.777,P=0.003)、病灶最大径≥4.25 cm(OR=6.429,P=0.038)及REW≤0.15(OR=6.148,P=0.028)均为HCC 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与联合模型的AUC分别为0.755、0.719、0.781及0.897。结论 DCE-MRI可有效术前预测HCC MV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磁共振成像 微血管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