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术后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洪伟 吴斌 +1 位作者 汪路超 胡文锋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4-159,共6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根治术后病人营养状况及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4月施行食管癌根治术,术后24h内出现肠内营养不耐受的病人95例,依据是否继续接受肠内营养分为观察组(继续肠内营养组)41例和对照组(转...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根治术后病人营养状况及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4月施行食管癌根治术,术后24h内出现肠内营养不耐受的病人95例,依据是否继续接受肠内营养分为观察组(继续肠内营养组)41例和对照组(转为全肠外营养组)54例。以年龄、性别、肠内营养不耐受症状和级别为自变量,使用1:1最近邻法的倾向性得分,匹配出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各39例。比较匹配后两组病人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匹配后的两组病人在基线资料、术前营养状况及炎性因子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营养状况:术后1 d白蛋白水平较术前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5 d、9 d两组病人白蛋白均呈上升趋势,其中观察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快,有统计学差异(P<0.05)。炎性因子:2组病人术后1d的CRP均明显升高,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5 d时,2组病人CRP均呈下降趋势(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9 d时2组病人CRP继续呈下降趋势(P<0.05),其中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快,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发症方面:2组病人在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观察组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住院总费用、住院总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Ⅰ-Ⅱ级肠内营养不耐受病人经积极干预后仍可继续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降低炎症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营养支持 早期肠内营养 NRS2002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