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以黄山学院为例
1
作者 吴兆云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16年第4期27-30,37,共5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工作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与社会的稳定,这就要求地方应用型高校在新形势下加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即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体系、师资和课程体系、领导...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工作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与社会的稳定,这就要求地方应用型高校在新形势下加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即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体系、师资和课程体系、领导体系和实践平台体系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应用型高校 创新创业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徽州特色村镇空间基因的识别与传承——以上庄村为例
2
作者 曹海 吴婧 +1 位作者 杜明玉 李想 《工程与建设》 2024年第6期1279-1282,共4页
传统特色村镇空间形态的形成,集结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基因。然而,由于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特色村镇的原有空间形态不断遭到遗弃和破坏。以古徽州地区绩溪县上庄村为研究对象,结合空间基因学理论,从选址基因、路巷基因... 传统特色村镇空间形态的形成,集结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基因。然而,由于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特色村镇的原有空间形态不断遭到遗弃和破坏。以古徽州地区绩溪县上庄村为研究对象,结合空间基因学理论,从选址基因、路巷基因、标志基因和节点基因等方面对传统特色村镇空间形态基因进行了识别、提取及传承。本研究可为新时代乡村振兴与建设提供借鉴意义,有利于徽州特色村镇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村镇 空间基因 上庄 识别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徽州地区特色村镇空间基因形态研究
3
作者 曹海 吴婧 +1 位作者 杜明玉 李想 《安徽建筑》 2024年第11期13-14,共2页
徽州地区特色村镇是地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它们承载着中国的文化起源和地方记忆,在研究和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基于对徽州地区村镇的调查研究,文章结合空间基因理论,从位置布局、整体形态和结构、街巷、建筑形态等方面... 徽州地区特色村镇是地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它们承载着中国的文化起源和地方记忆,在研究和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基于对徽州地区村镇的调查研究,文章结合空间基因理论,从位置布局、整体形态和结构、街巷、建筑形态等方面对徽州村镇空间基因形态进行研究,为徽州特色村镇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 特色村镇 空间形态 空间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美好生活的表达机理与困境纾解
4
作者 杨琼 孙玉雯 《安康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1-86,共6页
网络美好生活作为一种现实生活转向网络空间的新方式,反映出网络社会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期盼,具有内在的表达机理。它是公众对表达权利的一种情感体验,也是对网络社会和谐交往与幸福表达的价值追求。由于虚拟网络与现实生活的特点,网络... 网络美好生活作为一种现实生活转向网络空间的新方式,反映出网络社会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期盼,具有内在的表达机理。它是公众对表达权利的一种情感体验,也是对网络社会和谐交往与幸福表达的价值追求。由于虚拟网络与现实生活的特点,网络美好生活也存在消极面向,面临诸多表达困境,其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网络社会质量的提升和现实美好生活双重世界的创造。应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语境中努力建构具有现实呈照与价值引领的网络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美好生活 表达机理 困境纾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徽州传统民居改造式民宿建筑探析——以西溪南村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曹海 吴婧 +1 位作者 杜明玉 李想 《工程与建设》 2023年第6期1859-1862,共4页
通过实地调研考察徽州传统民居改造式民宿建筑,总结了徽州民居改造式民宿建筑特征,分析了西溪南村的民宿的发展背景,并从布局、空间营造、建筑装饰等方面对荷田里、西溪兰苑两个改造式民宿实例进行剖析,研究结果可为徽州民居改造式民宿... 通过实地调研考察徽州传统民居改造式民宿建筑,总结了徽州民居改造式民宿建筑特征,分析了西溪南村的民宿的发展背景,并从布局、空间营造、建筑装饰等方面对荷田里、西溪兰苑两个改造式民宿实例进行剖析,研究结果可为徽州民居改造式民宿建筑发展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民居 改造式民宿 西溪南村 空间营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中根据地的妇女教育与婚姻自由政策的宣传
6
作者 吴云峰 《蚌埠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47-152,共6页
从政权与民间社会互动的视角,考察了妇女教育与婚姻习俗变迁的关系,在传统父权制社会,妇女身心受到婚姻陋俗的严重束缚。华中根据地通过创办报纸、开展冬学、识字班、夜校等形式对妇女进行教育,但妇女教育的措施也受到了乡村社会的制约... 从政权与民间社会互动的视角,考察了妇女教育与婚姻习俗变迁的关系,在传统父权制社会,妇女身心受到婚姻陋俗的严重束缚。华中根据地通过创办报纸、开展冬学、识字班、夜校等形式对妇女进行教育,但妇女教育的措施也受到了乡村社会的制约,根据地不得不调整教育的方式方法,以与民间习俗相适应。通过宣传教育,促进了自由婚姻的出现,减少了对妇女的压迫,促进了家庭和睦,将妇女纳入了抗战救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中根据地 妇女教育 婚姻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曙红色歌谣的革命性解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玲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91-94,共4页
张曙的红色歌谣是中国民间歌谣革命化的产物之一。对张曙红色歌谣的研究多侧重音乐史视角,而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角进行研究的较少。张曙的红色歌谣充分表达了党团结群众英勇抗战,保家卫国的革命理想,也揭示了党的革命主张如何用音乐... 张曙的红色歌谣是中国民间歌谣革命化的产物之一。对张曙红色歌谣的研究多侧重音乐史视角,而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角进行研究的较少。张曙的红色歌谣充分表达了党团结群众英勇抗战,保家卫国的革命理想,也揭示了党的革命主张如何用音乐的方式实现大众化传播、民族化继承和个性化创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曙 红色歌谣 革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命题的学理性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哲恒 《蚌埠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94-98,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政治命题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内涵,需要深入细致的学理探究。从历史脉络看,“新时代”是新中国历史新纪元的当代发展,是改革开放所开辟的历史新时期新阶段的当代跃升,凸显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较长历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政治命题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内涵,需要深入细致的学理探究。从历史脉络看,“新时代”是新中国历史新纪元的当代发展,是改革开放所开辟的历史新时期新阶段的当代跃升,凸显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较长历史跨度中的现阶段特征。从历史节点分析,十八大开启了“新时代”的历史帷幕,十九大正式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新时代”历史转换中最关键节点。“新时代”最鲜明和最具挑战的实践主题是“共同富裕”。从国际视角看,时代之“新”也是“世界走向中国”的时代新标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思想 新时代命题 学理性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课信仰教育中实施差异化课堂教学的具体路径 被引量:1
9
作者 章咏秋 《榆林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37-40,共4页
差异化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政课信仰教育中实施差异教学的关键环节。思政课教师必须根据受教育者各方面的差异性来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环节,寻求和受教育者思想最大的契合点,以达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能够真正入脑入心。以遵循马克思主义信... 差异化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政课信仰教育中实施差异教学的关键环节。思政课教师必须根据受教育者各方面的差异性来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环节,寻求和受教育者思想最大的契合点,以达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能够真正入脑入心。以遵循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机制和了解班级的整体特征为前提条件,阐述了差异化课堂教学的具体路径,即以实现学生异步发展为目的的课内分时、分组制和充分运用综合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内在的信仰需求及对自身思想和行为的正确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课堂教学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基于对话理论的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晶莹 吴婧 《教师》 2021年第27期39-40,共2页
当今,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并飞速发展,对信息化教学提出新的要求。重构开放平等、交融互动的高职英语教学体系,有助于信息化语境下高职英语教师不断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提升高职生英语实践技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中崇技强能、立德树人的... 当今,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并飞速发展,对信息化教学提出新的要求。重构开放平等、交融互动的高职英语教学体系,有助于信息化语境下高职英语教师不断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提升高职生英语实践技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中崇技强能、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文章通过对“互联网+”时代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现状进行阐述,探讨了巴赫金对话理论对英语信息化教学的启发,并以黄山职业技术学院高职英语课程为例,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维度对信息化教学新模式进行探索,分析了这一教学模式的优势,以期为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对话理论 高职 英语信息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学现代重建的探索之路——郭齐勇教授的现当代儒学研究述评
11
作者 孙海霞 《贵州文史丛刊》 2019年第2期20-29,共10页
儒学的现代重建是郭齐勇教授现当代儒学研究关注的中心问题。在学术思想层面的研究上,郭齐勇教授通过阐释熊十力的本体论论证了熊十力在现当代新儒学思潮中的奠基者地位,通过将现当代新儒学思潮纳入五四以来整个现当代中国思想发展的脉... 儒学的现代重建是郭齐勇教授现当代儒学研究关注的中心问题。在学术思想层面的研究上,郭齐勇教授通过阐释熊十力的本体论论证了熊十力在现当代新儒学思潮中的奠基者地位,通过将现当代新儒学思潮纳入五四以来整个现当代中国思想发展的脉络,开辟了该领域研究的新气象、新高度,并重估了该思潮作为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精神方向的地位。在应用层面的研究上,郭齐勇教授面向民间,通过开辟现代性论域,多方面增加传统与现代的互动,推进儒学在民间的灵根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齐勇 熊十力 现当代新儒学 民间儒学 儒学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识性概念与高校育人新路径
12
作者 廖荣军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64-69,共6页
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明确要求,“中国梦”“一起向未来”等标识性概念成果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重要素材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标识性概念在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优... 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明确要求,“中国梦”“一起向未来”等标识性概念成果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重要素材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标识性概念在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立德树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更是创新话语体系、提升育人功能、推动媒介融合和担当时代使命的必然要求。高校要抓在经常,融入日常,严在平常,将标识性概念融入思政课堂,发挥育人作用;丰富校园文化,强化赓续传承;着力话语创新,重在激励引导;构建传播平台,着力融合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标识性概念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与民生: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妇女纺织运动
13
作者 吴云峰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74-80,共7页
为了打破敌伪封锁,解决棉布问题,淮北抗日根据地号召妇女参加纺织运动。根据地通过宣传动员、组织生产,解决纺织所需的资金、技术、原料与市场问题,迅速推广了纺织运动。但是,在动员妇女纺织时也遇到不少难题:如当地群众无纺织习惯,原... 为了打破敌伪封锁,解决棉布问题,淮北抗日根据地号召妇女参加纺织运动。根据地通过宣传动员、组织生产,解决纺织所需的资金、技术、原料与市场问题,迅速推广了纺织运动。但是,在动员妇女纺织时也遇到不少难题:如当地群众无纺织习惯,原料供应、纺织生产与市场不够协调,官办生产与民众需求的偏离及外来布匹价格竞争等问题。根据地通过一系列措施,保证了纺织运动的顺利开展。淮北根据地妇女纺织运动的开展,打破了敌伪的经济掠夺,改善了民生,充实了妇女组织的内容,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北抗日根据地 纺织 妇女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视域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研究
14
作者 张晶莹 吴婧 《海外英语》 2023年第8期238-240,共3页
为适应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新文科”应运而生。文章以新文科建设为引领,结合黄山职业技术学院自身情况,从理论与实践维度对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进行系统探索,围绕教学过程的六个方面(教材、教师、目标、内容、手段和评价... 为适应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新文科”应运而生。文章以新文科建设为引领,结合黄山职业技术学院自身情况,从理论与实践维度对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进行系统探索,围绕教学过程的六个方面(教材、教师、目标、内容、手段和评价)构建六位一体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体系,以期在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价值塑造中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国家、地方培育具备全球视野,了解和掌握自己专业和行业的研究范式和话语方式的职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高职公共英语体系建设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