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岛蜥蜴类多样性 被引量:5
1
作者 吕顺清 王力军 史海涛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2-314,共3页
经过多年调查,共得海南岛蜥蜴类动物标本238号,隶属5科16属22种。综合文献记录,海南岛实有蜥蜴类动物8科19属28种,约占全国总数的17%,多于福建,与广东省(含香港)相当,略少于台湾和广西。海南蜥蜴类均为东洋界物种,物种多样性较高,但特... 经过多年调查,共得海南岛蜥蜴类动物标本238号,隶属5科16属22种。综合文献记录,海南岛实有蜥蜴类动物8科19属28种,约占全国总数的17%,多于福建,与广东省(含香港)相当,略少于台湾和广西。海南蜥蜴类均为东洋界物种,物种多样性较高,但特有种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蜥蜴类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及其细胞壁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房江育 马雪泷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2-154,共3页
以马铃薯大西洋品种为材料,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硅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及其细胞壁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植株株高、干、鲜重、生根数和根长随着硅浓度的提高而显著增加,以添加5 mmol/L硅酸效果较好;束缚水与自由水之比上升;叶绿素增多,... 以马铃薯大西洋品种为材料,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硅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及其细胞壁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植株株高、干、鲜重、生根数和根长随着硅浓度的提高而显著增加,以添加5 mmol/L硅酸效果较好;束缚水与自由水之比上升;叶绿素增多,呼吸作用减慢;细胞壁提取率显著增高,细胞壁中纤维素含量显著上升,螯合剂提取果胶含量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试管苗 生长 细胞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中的纳米硅及其紫外吸收 被引量:4
3
作者 房江育 宛晓春 马雪泷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315-2318,共4页
为了了解水稻中硅的亚显微结构及其紫外吸收特性,根据强酸不会腐蚀SiO2玻璃的事实,选择湿消化方法分离水稻中的硅体。以浓硫酸和硝酸混合液分别处理水稻叶片和稻壳,经多级沉降分离出其中的硅体。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硅体距离表面... 为了了解水稻中硅的亚显微结构及其紫外吸收特性,根据强酸不会腐蚀SiO2玻璃的事实,选择湿消化方法分离水稻中的硅体。以浓硫酸和硝酸混合液分别处理水稻叶片和稻壳,经多级沉降分离出其中的硅体。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硅体距离表面10nm以内碳相对质量为35.05%,远高于硅体表面(5.88%),说明硅质壁能够阻止强酸进入硅体内部,避免硅体内氧化,保持硅体结构完整和相对独立的理化性质。电镜显示硅体SiC):结构致密,由1~2nm的SiO2凝胶粒子粘聚而成,纳米颗粒相互融合组成排列方向一致的纳米棒,内部还有微米尺度(≤1μm)和纳米尺度(≤1~2nm)的隙孔。颖壳硅体最大吸收位于285nm;叶片纳米硅对紫外辐射的吸收极其有限,表明水稻颖壳和叶片硅体对紫外辐射具有不同的抵抗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硅体 纳米 紫外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安地蜥断尾再生与产卵行为初报 被引量:3
4
作者 唐鑫生 王洁平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6-369,共4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了崇安地蜥(Platyplacopus sylvaticus)的断尾再生和产卵行为.结果显示,雌雄地蜥断尾再生速度都呈逻辑斯谛曲线状.崇安地蜥为多次产卵型,窝卵数2~4枚;产卵前1天就表现焦躁不安,不食;每窝生殖投入分别为0.313、0.152... 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了崇安地蜥(Platyplacopus sylvaticus)的断尾再生和产卵行为.结果显示,雌雄地蜥断尾再生速度都呈逻辑斯谛曲线状.崇安地蜥为多次产卵型,窝卵数2~4枚;产卵前1天就表现焦躁不安,不食;每窝生殖投入分别为0.313、0.152、0.159和0.198,平均为0.206,其中后三窝是在断尾再生的同时产出的.断尾再生时减少生殖投入,断尾生长速度不受生殖投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安地蜥 尾再生速度 产卵行为 窝卵数 生殖投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地区林产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对策 被引量:4
5
作者 汪立祥 《中国林副特产》 2006年第4期77-79,共3页
皖南地区林产资源丰富,有众多的古树名木、珍稀树种和林副特产。记述了该地区的林产资源状况、利用现状,并对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为皖南地区的生态旅游和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皖南地区 林产资源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显微红外光谱技术分析水稻硅体中的有机物
6
作者 房江育 马雪泷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5年第4期94-98,共5页
利用低温研磨、离心和连续自然沉降的方法从新鲜水稻叶片中分离得到了纯净的天然硅体,避免了传统方法中高温和强酸对硅体中有机物的破坏。由于硅体中有机物及其痕量,无法用常规生理生化方法进行化学成份分析,因此采用能谱和显微红外技... 利用低温研磨、离心和连续自然沉降的方法从新鲜水稻叶片中分离得到了纯净的天然硅体,避免了传统方法中高温和强酸对硅体中有机物的破坏。由于硅体中有机物及其痕量,无法用常规生理生化方法进行化学成份分析,因此采用能谱和显微红外技术加以观测。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发现硅体中除含有硅、氧元素外,还含有碳元素。进一步对硅体逐级分离后,用显微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硅体中除显示多糖和少量蛋白质谱峰外,还有明显的多酚化合物的特征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硅体 有机物 显微红外 能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