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山贡菊多糖的微波浸提工艺和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洁昕 方红霞 +1 位作者 楚文靖 汪庆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80-283,共4页
利用响应面设计法和微波浸提法优化黄山贡菊的多糖提取工艺,多糖含量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法,并对多糖提取液进行了抑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微波功率、浸提时间和pH因素对贡菊多糖提取率有显著影响,得出微波辅助提取贡菊多糖的最优工艺参数... 利用响应面设计法和微波浸提法优化黄山贡菊的多糖提取工艺,多糖含量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法,并对多糖提取液进行了抑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微波功率、浸提时间和pH因素对贡菊多糖提取率有显著影响,得出微波辅助提取贡菊多糖的最优工艺参数:微波功率为530W,提取时间为22min,液料比38:1,多糖浸提液pH为6.7,实际多糖得率为6.18%。抑菌实验表明:贡菊多糖的抑菌效果良好,贡菊多糖对大肠杆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0mg·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贡菊 多糖 微波辅助提取工艺 抑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山贡菊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柏祖印 周继明 +3 位作者 肖辉 黄东梅 马磊 毕淑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8-220,共3页
以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黄山贡菊的总黄酮,以还原力、金属离子螯合性和对DPPH自由基、亚硝酸钠的清除能力为指标评价黄山贡菊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总黄酮还原力的IC50为0.171mg/mL,金属离子螯合性的IC50为1.529mg/mL,总黄酮对DPPH.... 以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黄山贡菊的总黄酮,以还原力、金属离子螯合性和对DPPH自由基、亚硝酸钠的清除能力为指标评价黄山贡菊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总黄酮还原力的IC50为0.171mg/mL,金属离子螯合性的IC50为1.529mg/mL,总黄酮对DPPH.和亚硝酸钠清除作用的IC50分别为0.323、0.700mg/mL.黄山贡菊总黄酮具有较强体外抗氧化活性,活性与浓度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贡菊 总黄酮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苹果粗皮病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圣友 张福锁 +1 位作者 王贺 姜学龄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3-77,共5页
苹果粗皮病是苹果树严重的生理病害。为探讨苹果粗皮病致病机理,通过田间采样、土壤理化特性与气候因子分析,研究土壤等环境因子与苹果粗皮病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苹果粗皮病在棕壤土和滨海潮土上均可发生。土壤pH高低与苹果粗皮病的... 苹果粗皮病是苹果树严重的生理病害。为探讨苹果粗皮病致病机理,通过田间采样、土壤理化特性与气候因子分析,研究土壤等环境因子与苹果粗皮病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苹果粗皮病在棕壤土和滨海潮土上均可发生。土壤pH高低与苹果粗皮病的发生相关,土壤pH越低,土壤有效锰含量越高,苹果粗皮病发病程度越重,但土壤pH不是苹果粗皮病主要致病因子。不同感病地点的土壤有效锰含量相差悬殊,在0~80cm范围内,牟平最高锰含量为29.30mg/kg,而栖霞最低为57.39mg/kg,最高达114.43mg/kg,说明土壤有效锰含量不是苹果粗皮病发生的唯一因子,但发病率栖霞要高于牟平。土壤有效锰铁呈负相关性,锰铁比增大,可引起树体对锰的过量吸收,苹果粗皮病发生程度加重。因此,苹果粗皮病发生是土壤锰含量、锰铁比、土壤pH、降雨量等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树 粗皮病 有效锰 有效铁 土壤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茶园土壤pH对其土著微生物区系及生理群的影响 被引量:50
4
作者 王世强 胡长玉 +4 位作者 程东华 廖万有 李娜 陈玲 房江育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6-80,共5页
茶园酸性土壤按其重量1.4%的比例施用石灰,能使土壤pH值从4.1提高到6.88;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能提高近百倍,适于酸性环境的真菌数量略低于不施用石灰的对照组;酸性土壤经pH调节后,土壤pH值在前45天呈缓慢下降趋势,随后有所升高;细菌... 茶园酸性土壤按其重量1.4%的比例施用石灰,能使土壤pH值从4.1提高到6.88;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能提高近百倍,适于酸性环境的真菌数量略低于不施用石灰的对照组;酸性土壤经pH调节后,土壤pH值在前45天呈缓慢下降趋势,随后有所升高;细菌各类生理群数量在pH调节后前期呈快速上升变化,经过20~30天稳定期后,开始下降;调节茶园酸性土壤的pH是提高茶园土壤土著微生物数量和活性的最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土壤 酸性调节 土著微生物 石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枇杷核挥发油化学成分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李长虹 秦小梅 +3 位作者 张璐璐 陶思兴 杨健 毕淑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61,共4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枇杷核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以总还原力、ABTS自由基和亚硝酸钠的清除作用为指标评价枇杷核挥发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从枇杷核挥发油中鉴定出20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枇杷核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以总还原力、ABTS自由基和亚硝酸钠的清除作用为指标评价枇杷核挥发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从枇杷核挥发油中鉴定出20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9.69%,其中以苯甲醛和苯甲酸为主;25%枇杷核挥发油具有极好的抗氧化活性,各项指标均优于阳性对照,且抗氧化活性与样品体积呈显著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核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3+)胁迫对茶园土壤微生物区系及生理群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王世强 胡长玉 +4 位作者 程东华 廖万有 赵灿 葛慧丽 房江育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6-38,43,共4页
以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外源添加Al3+溶液,研究了Al3+胁迫对茶园土壤微生物区系及生理群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园土壤中的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Al3+的敏感性不同,Al3+添加量升至0.8 g/kg时,放线菌、真菌有一定的耐受性,而细菌数量呈快速... 以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外源添加Al3+溶液,研究了Al3+胁迫对茶园土壤微生物区系及生理群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园土壤中的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Al3+的敏感性不同,Al3+添加量升至0.8 g/kg时,放线菌、真菌有一定的耐受性,而细菌数量呈快速下降趋势,亚硝化细菌几乎不能成活,但随着Al3+添加量的进一步升高,放线菌数量呈快速下降趋势,细菌数量则下降趋缓,而真菌相对能耐受较高浓度的Al3+;茶园酸性土壤中的微生物的绝大多数种类都面临低pH和Al3+的双重毒害;提高茶园土壤pH有利于活性Al3+向固定态转化,既能缓解低pH的不利影响,也解除了Al3+的毒害。改良茶园土壤酸性环境,是提高茶园土壤土著微生物数量和活性的较好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3+ 胁迫 茶园土壤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晚樱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翁仕洋 成露露 +3 位作者 查文 金晶 李喃喃 毕淑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7期3111-3112,共2页
[目的]分析日本晚樱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日本晚樱叶挥发油中的挥发油,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日本晚樱叶挥发油中鉴定出37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3.04%,以醛、酯、醇类为主,含量最高的成分... [目的]分析日本晚樱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日本晚樱叶挥发油中的挥发油,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日本晚樱叶挥发油中鉴定出37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3.04%,以醛、酯、醇类为主,含量最高的成分为苯甲醛(57.00%)。[结论]日本晚樱叶挥发油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可进一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晚樱叶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白术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胡长玉 徐有志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57-59,共3页
以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多糖含量,以正交优选工艺条件进行验证提取并加样测定回收率,结果显示:水提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0、水浴100℃、恒温3 h,沉淀得率为48.41%,可溶性糖含量为43.83%,可溶性糖得率为21.22%;水提后醇沉条件为药液浓缩为1.... 以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多糖含量,以正交优选工艺条件进行验证提取并加样测定回收率,结果显示:水提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0、水浴100℃、恒温3 h,沉淀得率为48.41%,可溶性糖含量为43.83%,可溶性糖得率为21.22%;水提后醇沉条件为药液浓缩为1.5mL药液/g生药、醇沉浓度达到90%、4℃冰箱24h,醇沉得率为31.28%。水提法料液比、水提温度影响有显著性(P<0.05)、醇沉法醇沉浓度影响有显著性(P<0.05)。工艺验证实验平均得率31.55%,RSD=1.57%;加样回收率平均98.00%,以优选工艺方法提取、较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白术 多糖水提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茴香生理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9
作者 赵秀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2-386,389,共6页
对小茴香的生理活性成分及其提取分离、保健作用等研究作了归纳与论述,为小茴香在食品和医药上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小茴香 生理活性成分 提取分离 保健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花猪ESR基因与产仔数的遗传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艳荣 王德青 +1 位作者 舒永明 赵志刚 《畜禽业》 2008年第1期40-43,共4页
用PCR-RFLPs法,研究皖南花猪ESR基因与产仔数之间的关系,实验通过对ESR基因型多态性检测,并以皖南花猪这一特有品种猪进行遗传分析,为今后该猪的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皖南花猪 ESR基因 产仔数 PCR—RFL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骨草的开发利用 被引量:16
11
作者 方建新 《中国林副特产》 2007年第6期85-87,共3页
论述了忍冬科植物接骨草的生物学特性、开发利用价值,以及同名异物的种类和开发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 接骨草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白杜鹃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清除亚硝酸钠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标 张鹏 +3 位作者 蒋彬彬 童恩正 王维 毕淑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4-126,共3页
目的分析毛白杜鹃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测定其挥发油对亚硝酸钠的清除能力。方法采用气质联用色谱法(GC-MS)鉴定挥发油的成分,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挥发油对亚硝酸钠的清除能力。结果鉴定了挥发油中的53种化合物,占峰面积的82.90%;挥发油... 目的分析毛白杜鹃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测定其挥发油对亚硝酸钠的清除能力。方法采用气质联用色谱法(GC-MS)鉴定挥发油的成分,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挥发油对亚硝酸钠的清除能力。结果鉴定了挥发油中的53种化合物,占峰面积的82.90%;挥发油对亚硝酸钠清除能力明显优于维生素C。结论毛白杜鹃挥发油对亚硝酸钠清除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白杜鹃 挥发油 GC-MS 亚硝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宋画的园林景观分析
13
作者 田佩佩 梁金鹏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3期132-135,共4页
宋代园林现存实物罕见,历经沧桑,早已不复当年模样,但在大量宋画中描绘有诸多当时的园林场景,且宋代绘画具有写实性的特征。以宋画为蓝本,收集整理具有代表性的宋代画作,深入分析了宋画中园林景观元素的特征。研究表明,宋代园林景观具... 宋代园林现存实物罕见,历经沧桑,早已不复当年模样,但在大量宋画中描绘有诸多当时的园林场景,且宋代绘画具有写实性的特征。以宋画为蓝本,收集整理具有代表性的宋代画作,深入分析了宋画中园林景观元素的特征。研究表明,宋代园林景观具有遵循自然、利用自然等的特征,研究提出的策略对现代园林景观的提升具有借鉴和警醒的作用,从中总结出用于现代景观的设计方法,合理布局,使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融合,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塑造景观风貌,以创造更加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画 园林 景观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