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试验研究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1
1
作者 于德广 高旭彪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4-16,共3页
为了探索黄河中游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水土流失规律,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发展生产,减少入黄泥沙,寻求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有效途径,黄河水利委员会于1953年在这一类型区建立了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进行了科学试验。30多年来,绥德站的同... 为了探索黄河中游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水土流失规律,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发展生产,减少入黄泥沙,寻求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有效途径,黄河水利委员会于1953年在这一类型区建立了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进行了科学试验。30多年来,绥德站的同志依靠当地政府和群众,采取定位试验与调查研究,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方法,以韭园沟、辛店试验场为试验示范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沟壑区 黄土 丘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基层水保站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以黄委会绥德水保站为例
2
作者 王建荣 王晓 尚国梅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5年第1期35-37,共3页
以黄委会绥德水保站为例 ,分析了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性地提出了基层水保站政、事、企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发展途径 ,力争使基层水保站尽快走出困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科学研究 持续发展 绥德水保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委三站水土保持科研后劲不足问题的探讨及对策
3
作者 郝建忠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5-47,共3页
黄委三站水土保持科研后劲不足问题的探讨及对策郝建忠(黄委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陕西绥德718000)黄委会所属天水、绥德、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以下简称三站),分别创建于四五十年代初,在全国来说,三站开展水土保... 黄委三站水土保持科研后劲不足问题的探讨及对策郝建忠(黄委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陕西绥德718000)黄委会所属天水、绥德、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以下简称三站),分别创建于四五十年代初,在全国来说,三站开展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研究工作早,多年来已取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科学试验站 黄委三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探索中前进——黄委会绥德水保站改革纪实
4
作者 高登宽 《中国水土保持》 1998年第12期26-28,共3页
黄委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创建于1952年,是黄委会设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一个水土保持科研机构,主要任务是研究黄丘一副区水土流失规律,探索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综合配置,开展各种单项措施的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建站4... 黄委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创建于1952年,是黄委会设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一个水土保持科研机构,主要任务是研究黄丘一副区水土流失规律,探索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综合配置,开展各种单项措施的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建站40多年来,经过几代科技人员的不懈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委会 水土保持 水保站 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决策灰色关联投影法在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综合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5
作者 王宏兴 王晓 +1 位作者 杨秀英 黄晓琴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4期43-45,共3页
首次将多目标灰色关联投影法运用于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综合效益评价方面,以资丰富迫切需要的生态工程建设评价方法。
关键词 小流域 水土保持 生态工程 综合效益 多目标决策 灰色关联投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梯田是山坡地保持水土的重要措施 被引量:6
6
作者 张金慧 高登宽 马宁 《陕西农业科学》 1999年第3期38-40,共3页
坡耕地修成水平梯田后,具有保土保水、减少水土流失、耕作方便、提高单产的特点。经调查分析,黄丘一副区每平方公里可兴修水平梯田32hm2,约占总面积的1/3,发展潜力很大。
关键词 水平梯田 黄丘-桓鼻 水土保持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沟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马生祥 陈增莲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1998年第2期33-34,共2页
榆林沟流域的综合治理,把保持水土与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和改善生态环境紧密结合,经过40多年的努力,土地利用率提高42.3%,林草面积提高24.8%,新增基本农田1475hm2,人均产粮由203kg,提高到379kg,人均年经济收入提... 榆林沟流域的综合治理,把保持水土与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和改善生态环境紧密结合,经过40多年的努力,土地利用率提高42.3%,林草面积提高24.8%,新增基本农田1475hm2,人均产粮由203kg,提高到379kg,人均年经济收入提高5.6倍。1956年~1996年,流域内各项治理措施共减(拦)洪2842.5万m3,占总来洪量的59.5%,其中治坡措施占10.5%,治沟措施占49%;共拦沙2531.4万t,占流域总产沙量的72.6%,其中治坡措施占12.5%,治沟措施占60.1%。动态分析其综合治理的经济效益,产投比为2.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林沟 综合治理 效益分析 评价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年代陕北的水土保持科研工作
8
作者 潘东卫 刘煊娥 《中国水土保持》 1998年第12期45-45,共1页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我国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研究工作的逐步展开,水土流失极其严重的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各项水土保持工作迅速而有效地开展起来,成为当时全国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示范推广的重点地区之一,对推动全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我国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研究工作的逐步展开,水土流失极其严重的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各项水土保持工作迅速而有效地开展起来,成为当时全国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示范推广的重点地区之一,对推动全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时过40多年,对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 水土保持 科研机构 水土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重点水土流失区人工栽培乔木树种的区位配置方案 被引量:7
9
作者 胡建忠 马国力 +2 位作者 党维勤 朱仁义 李树怀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4年第1期62-69,共8页
根据不同立地条件类型和不同树种的区位适宜性 ,合理配置树种 ,是确保成活、成林的关键。为了有效恢复黄土高原重点水土流失区的森林植被 ,治理水土流失 ,促进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建设 ,采用“综合评判法”和“生物生态类比法” ,对... 根据不同立地条件类型和不同树种的区位适宜性 ,合理配置树种 ,是确保成活、成林的关键。为了有效恢复黄土高原重点水土流失区的森林植被 ,治理水土流失 ,促进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建设 ,采用“综合评判法”和“生物生态类比法” ,对黄土高原重点水土流失区人工栽培乔木树种区位适宜性的评价原则、评价方法进行了论述与分析。结果表明 ,这 2种方法均较为适宜对该区人工栽培乔木树种的评价。最后 ,用“综合评判法”确定了该区 7个类型区的适生乔木树种 4 6种 ;用“生物生态类比法” ,确定了建议树种 4 7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区 人工栽培 乔木树种 区位配置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特征与还林还草措施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马三保 郑妍 马彦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2年第3期55-57,共3页
黄土丘陵区在黄土高原地区的总面积中占到 34.81%。而该区在年输入黄河泥沙的总量中占到 74 % ,可以看出黄土丘陵区的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 ,不仅关系到本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而且关系到整个黄土高原以至赖以黄河维生的两岸... 黄土丘陵区在黄土高原地区的总面积中占到 34.81%。而该区在年输入黄河泥沙的总量中占到 74 % ,可以看出黄土丘陵区的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 ,不仅关系到本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而且关系到整个黄土高原以至赖以黄河维生的两岸人民工农业持续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特征 植被演替 黄土丘陵区 退耕还林还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Spar黄兰沙梗草在黄土高原重点水土流失区的引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建忠 闫晓玲 +2 位作者 雷启祥 党维勤 王子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3-105,116,共4页
美国Spar黄兰沙梗草在黄土高原地区引种后的适应性较强,适生中心区为黄土高原沟壑区、黄土丘陵沟壑区一副区、二副区、三副区。其生长速度较快,生态经济利用价值较高,栽培技术简便易行,为黄土高原地区较为理想的一种引进植物,在天... 美国Spar黄兰沙梗草在黄土高原地区引种后的适应性较强,适生中心区为黄土高原沟壑区、黄土丘陵沟壑区一副区、二副区、三副区。其生长速度较快,生态经济利用价值较高,栽培技术简便易行,为黄土高原地区较为理想的一种引进植物,在天然草场恢复、水土保持等方面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兰沙梗草 引种试验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开采煤矿水土流失防治对策及其效果——以武家塔煤矿为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白东晓 王晓 +1 位作者 郭玉梅 马秋霞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7年第3期43-45,共3页
武家塔露天煤矿位于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境内,所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由于露天开采,共占用土地375.4hm2,每年增加土壤侵蚀量4.67万t。在水土保持方案的指导下,通过采取整体包围、分层治理,建立人工防护、排水系... 武家塔露天煤矿位于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境内,所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由于露天开采,共占用土地375.4hm2,每年增加土壤侵蚀量4.67万t。在水土保持方案的指导下,通过采取整体包围、分层治理,建立人工防护、排水系统,坡面构建多种植被恢复模式的综合治理,基本控制了矿区内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减少了输入黄河的泥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水土流失 排土场 弃渣场 植被恢复模式 露天煤矿 武家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丘一区坡面水土流失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史景汉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1991年第7期26-31,共6页
为了探索黄丘—区坡面水土流失规律,寻求水土流失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合理利用水沙资源、水土保持规划与措施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进行了该项试验研究。 一、径流场布设概况 1954~1958年,我们在绥德辛店沟布设径流小区,由9个逐... 为了探索黄丘—区坡面水土流失规律,寻求水土流失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合理利用水沙资源、水土保持规划与措施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进行了该项试验研究。 一、径流场布设概况 1954~1958年,我们在绥德辛店沟布设径流小区,由9个逐步发展到66个;1958~1961年,径流小区缩减为8个;1962~1964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规律 治理 坡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陕蒙接壤区煤田开发引起的水土流失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金柱 耿绥和 刘红梅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1999年第1期11-14,共4页
通过分析晋陕蒙接壤区煤田开发引起的水土流失成因、特点及流域产沙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煤田开发是该区新增水土流失的主导因子,使原生地表土层遭到严重干扰、破坏,土体抗蚀性明显降低,极易发生侵蚀;该区新的水土流失特点是侵蚀... 通过分析晋陕蒙接壤区煤田开发引起的水土流失成因、特点及流域产沙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煤田开发是该区新增水土流失的主导因子,使原生地表土层遭到严重干扰、破坏,土体抗蚀性明显降低,极易发生侵蚀;该区新的水土流失特点是侵蚀类型多样化,空间分布不均,时间分布集中,侵蚀速度快、危害性强;由于新的水土流失的增加,使该区流域产沙继续向粗沙方向发展。最后对该区新增水土流失量进行了估算,结果为年均侵蚀量在1000万t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田开发 水土流失 模拟试验 晋陕蒙接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坡地枣园低压渗灌系统试验研究初报
15
作者 党维勤 王福林 蔡建岗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8年第4期73-76,共4页
本项试验采用先进的渗灌理论,利用当地生产的再生塑料管,为山坡地枣园精心设计了一套成本低、施工简便、易于黄土高原地区使用的渗灌系统。结果表明;根系分布层直接渗灌技术,不仅其节水效果显著,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减少... 本项试验采用先进的渗灌理论,利用当地生产的再生塑料管,为山坡地枣园精心设计了一套成本低、施工简便、易于黄土高原地区使用的渗灌系统。结果表明;根系分布层直接渗灌技术,不仅其节水效果显著,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减少地表水分蒸发损失,增加土壤含水量,减轻病虫的危害,提高枣树生长量,促进枣树早挂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坡地 枣园 节水灌溉 渗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沙粗沙区的水土流失与治理黄河
16
作者 郑宝明 荆振民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7-20,共4页
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是黄河多沙粗沙主要产区,年平均输入黄河的泥沙达6.6亿t。本文介绍了该区土壤颗粒分布特征和新的水土流失潜在威胁,论述了加强这一地区水土保持与治理黄河的关系,提出了加速淤地坝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沙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佳芦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益分析
17
作者 田永宏 张庆伟 马生祥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2-25,共4页
佳芦河流域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系黄河的一级支流。该流域50年代初即开展了水土保持工作,大规模的流域综合治理始于1970年北方农业会议之后。截至1989年底止,流域内实有各项治理措施保存面积32023hm^(2),治理程度达28.24%。采用水文法... 佳芦河流域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系黄河的一级支流。该流域50年代初即开展了水土保持工作,大规模的流域综合治理始于1970年北方农业会议之后。截至1989年底止,流域内实有各项治理措施保存面积32023hm^(2),治理程度达28.24%。采用水文法与水保法计算流域1970~1989年水土保持措施减水32800万m^(2),效益20.9%;减沙6940万t,效益2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减水减沙效益 佳芦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阳坡葡萄的栽培试验与效益分析
18
作者 任兆选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4-46,共3页
葡萄是一种适应性强、经济价值较高的蔓性果树,具有结果早、产量高、寿命长、管理技术易掌握的特点。不仅是鲜食的佳果,而且是酿制葡萄酒等的重要原料。其加工制品如葡萄干、果汁、罐头、葡萄酒等产品的加工设备简单,技术易掌握,易于发... 葡萄是一种适应性强、经济价值较高的蔓性果树,具有结果早、产量高、寿命长、管理技术易掌握的特点。不仅是鲜食的佳果,而且是酿制葡萄酒等的重要原料。其加工制品如葡萄干、果汁、罐头、葡萄酒等产品的加工设备简单,技术易掌握,易于发展家庭小规模商品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栽培 山地阳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中游地区林草措施减洪减沙作用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冉大川 王宏 +2 位作者 刘斌 白志刚 马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4期141-143,共3页
对黄河中游河龙区间及泾河、北洛河、渭河流域水土保持林草措施保存率、保存面积、林草措施质量分级标准及林草措施减洪减沙作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黄河中游地区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提出了4点建议。研究成果可供黄河中游水沙变化深化研究... 对黄河中游河龙区间及泾河、北洛河、渭河流域水土保持林草措施保存率、保存面积、林草措施质量分级标准及林草措施减洪减沙作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黄河中游地区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提出了4点建议。研究成果可供黄河中游水沙变化深化研究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存率 保存面积 林草措施 减洪减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披砂岩分布区土壤侵蚀特征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晓 郑宝明 刘立斌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9-24,59,共7页
重点分析研究了晋陕蒙接壤区披砂岩分布区土壤侵蚀的现状、危害性及侵蚀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土壤侵蚀成因多,强度剧烈,侵蚀系统结构复杂,危害性大,严重制约着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根据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提出了该区... 重点分析研究了晋陕蒙接壤区披砂岩分布区土壤侵蚀的现状、危害性及侵蚀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土壤侵蚀成因多,强度剧烈,侵蚀系统结构复杂,危害性大,严重制约着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根据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提出了该区土壤侵蚀综合治理的方略及分区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砂岩分布区 土壤侵蚀 防治对策 原因 土地资源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