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用菌多糖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冯翠萍 乔瑶瑶 +8 位作者 李佳欣 梁国栋 云少君 曹谨玲 程艳芬 程菲儿 常明昌 孟俊龙 刘靖宇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128-144,共17页
食用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功能价值,多糖作为食用菌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不仅能够为机体供给能量,而且可以参与生物合成反应及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大多数食用菌多糖是α-葡聚糖、β-葡聚糖、混合α,β-葡聚糖,以及由果糖、半乳糖、... 食用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功能价值,多糖作为食用菌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不仅能够为机体供给能量,而且可以参与生物合成反应及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大多数食用菌多糖是α-葡聚糖、β-葡聚糖、混合α,β-葡聚糖,以及由果糖、半乳糖、甘露糖等多种单糖组成的杂多糖,其中,β-葡聚糖是食用菌中最具生物活性的多糖。食用菌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为了为食用菌多糖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综述了食用菌多糖的结构及其抗氧化、抗衰老、调节免疫、抗炎、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抗病毒、抗辐射、抗突变、抑菌、抗疲劳、抗凝血等方面的功能及机理,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多糖 结构 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鳞杯伞多糖对玉米淀粉理化及结构特性影响
2
作者 侯淑婷 张德芳 +5 位作者 于东梅 王无霞 许亚萍 孟俊龙 常明昌 耿雪冉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12,共11页
为探究鳞杯伞子实体多糖(Clitocybe squamulosa fruiting body polysaccharide,CSFP)对玉米淀粉理化及结构特性影响,分别向玉米淀粉中加入基于干基质0、2%、4%、6%、8%的CSFP,研究其糊化特性、流变性能、微观结构、红外光谱和质构特性... 为探究鳞杯伞子实体多糖(Clitocybe squamulosa fruiting body polysaccharide,CSFP)对玉米淀粉理化及结构特性影响,分别向玉米淀粉中加入基于干基质0、2%、4%、6%、8%的CSFP,研究其糊化特性、流变性能、微观结构、红外光谱和质构特性。结果表明:CSFP能够延缓玉米淀粉的糊化,具体表现为随着CSFP添加量的增加,玉米淀粉糊化的峰值黏度、最低黏度、最终黏度、崩解黏度、回生黏度均下降,而糊化温度有所升高。静态流变结果显示玉米淀粉糊和复配体系均呈现剪切稀释的假塑性流体,且流体指数(n)和稠度系数(K)分别出现随CSFP添加量的增加而上升和下降的趋势;动态流变结果显示玉米淀粉糊和复配体系呈弱凝胶行为。通过扫描电镜对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发现CSFP的加入使得样品内部结构逐渐松散,空隙变大。红外光谱扫描结果表明,形成的复配体系中未形成新的基团,添加CSFP后,淀粉结构的短程有序程度上升。研究结果表明,CSFP使得玉米淀粉糊的硬度、弹性、内聚性、咀嚼性和胶黏性均有所下降,以期为当前易吞咽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杯伞多糖 玉米淀粉 糊化 理化性质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菇异质单核菌株培育
3
作者 贺渊倩 刘宁宁 +2 位作者 刘慧馨 李华 刘靖宇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4,共7页
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渗稳剂种类、培养方式对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双核菌株W8-Y33原生质体数量的影响;通过单单杂交与显微镜镜检,筛选出与单核菌株W8亲和、与单核菌株Y33不亲和的单核菌株H33,并对其菌落形... 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渗稳剂种类、培养方式对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双核菌株W8-Y33原生质体数量的影响;通过单单杂交与显微镜镜检,筛选出与单核菌株W8亲和、与单核菌株Y33不亲和的单核菌株H33,并对其菌落形态和线粒体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摇床培养7 d、酶解温度28℃、酶解时间2 h、甘露醇为渗稳剂时,菌株W8-Y33的原生质体数量(每毫升1.5×10^(6))最多;筛选出的具有菌株W8细胞质的单核菌株H33菌落形态与Y33和W8差异明显;菌株H33的线粒体类型与单核菌株Y33不同,但与单核菌株W8和双核菌株W8-Y33相同。研究结果为金针菇细胞质遗传、品种改良等研究深入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核迁移 原生质体 异质单核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鳞杯伞多糖对环磷酰胺诱导免疫抑制小鼠肝脏损伤保护作用
4
作者 张德芳 侯淑婷 +5 位作者 王无霞 葛广亮 李泽辉 孟俊龙 常明昌 耿雪冉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8,共10页
通过对小鼠连续3 d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 CY),构建小鼠肝脏损伤模型,灌胃鳞杯伞(Clitocybe squamulosa)多糖(C. squamulosa fruiting body polysaccharide,CSFP)溶液(200、400、800mg·kg^(-1));测定小鼠肝脏组织中... 通过对小鼠连续3 d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 CY),构建小鼠肝脏损伤模型,灌胃鳞杯伞(Clitocybe squamulosa)多糖(C. squamulosa fruiting body polysaccharide,CSFP)溶液(200、400、800mg·kg^(-1));测定小鼠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peroxidase,GSH-Px)、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的含量;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的含量;检测SOD、CAT、核因子E2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 related factor 2, Nrf2)、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itricoxide synthase,iNOS)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模型组(CY组)相比,鳞杯伞多糖组小鼠体质量增加,进食、饮水情况均有所改善;鳞杯伞多糖组小鼠肝脏SOD、CAT、GSH-Px活力显著升高,MDA水平下降,GSH水平显著提升;与模型组(CY组)相比,鳞杯伞多糖组TNF-α、IL-1β和IL-6的含量显著降低,IL-10的含量显著上升;荧光定量PCR显示,CSFP能显著抑制CY处理小鼠的Nrf2和HO-1异常下降以及iNOS和COX-2的表达异常上升。CSFP能抑制CY诱导的肝脏脂质过氧化;改善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改善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相关因子iNOS、COX-2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研究结果表明CSFP可能通过干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途径,发挥对CY引起的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杯伞多糖 环磷酰胺 肝损伤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头菌多糖-蛋白复合皮克林乳液特性分析及对α-淀粉酶抑制作用
5
作者 王若彤 王钰 +3 位作者 李文英 范晨 刘靖宇 李波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80,共15页
对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多糖-蛋白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制备猴头菌多糖-蛋白复合皮克林乳液,分析其粒径、Zeta-电位、外观结构、微观结构和流变特性等指标,并对其稳定性及对α-淀粉酶抑制作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猴头菌多... 对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多糖-蛋白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制备猴头菌多糖-蛋白复合皮克林乳液,分析其粒径、Zeta-电位、外观结构、微观结构和流变特性等指标,并对其稳定性及对α-淀粉酶抑制作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猴头菌多糖-蛋白复合物中多糖、蛋白质、糖醛酸含量分别为27.2%、31.7%、11.7%;以其制备的皮克林乳液平均粒径约8.5 nm,Zeta-电位约为–30.28 mV,且乳滴大小均一、分散良好、流动性好,具备良好的储存稳定性(0~7 d)、抗盐离子性能(0~400 mmol·L^(-1))、热稳定性(20~80℃)、巴氏杀菌稳定性;乳液在强碱环境中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在强酸环境中不稳定;7050 g离心10 min出现轻微分层;冻融处理也显著影响乳液稳定性。与多糖-蛋白复合物相比,乳液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高。研究结果可为猴头菌多糖-蛋白复合物制备稳定的食品级皮克林乳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菌 多糖-蛋白复合物 皮克林乳液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姬松茸源抗氧化肽筛选验证及与Keap1蛋白相互作用
6
作者 赵莉 庞文慧 +1 位作者 赵海蛟 刘靖宇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50,共9页
选用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分别对姬松茸(Agaricus blazei)子实体进行酶解,以酶解液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铁离子还原能力为评价指标,筛选最适蛋白酶解液;利用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最适酶解液的氨... 选用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分别对姬松茸(Agaricus blazei)子实体进行酶解,以酶解液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铁离子还原能力为评价指标,筛选最适蛋白酶解液;利用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最适酶解液的氨基酸序列进行鉴定,利用PeptideRanker Web、PepDraw、AnOxPePred服务器、BIOPEP数据库和ToxinPred工具筛选出水溶性良好且无毒的新型潜在抗氧化肽段并验证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分子对接技术,阐明活性肽段与Keap1蛋白相互作用方式。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中性蛋白酶酶解液(E1)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6.2±1.6)%,铁离子还原能力可达(1430±19)μg·mL^(-1)。在E1中共鉴定出1063条多肽序列,筛选出6条新型无毒潜在抗氧化活性肽段(PRW、FEW、KFYP、LDFP、LDGW和LEW);LDGW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42.9±0.9)%;LEW对铁离子还原能力可达(99.5±0.7)μg·mL^(-1)。分子对接显示6条活性肽段主要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与Keap1蛋白的Kelch结构域结合,可竞争性阻断Keap1与Nrf2相互作用,进而激活下游抗氧化通路以减轻细胞氧化应激。研究结果为新型抗氧化肽筛选和姬松茸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松茸 抗氧化肽 计算机筛选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叶绣球菌多糖磷酸化修饰及体外抗氧化和降糖活性 被引量:7
7
作者 崔芳铭 毕书瑜 +5 位作者 侯江燕 曹谨玲 程艳芬 程菲儿 云少君 冯翠萍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58,共8页
对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多糖(SLPs)进行磷酸化修饰,表征磷酸化SLPs(P-SLPs)结构,分析其体外抗氧化、降糖活性。结果表明:与SLPs比较,P-SLPs的磷酸根质量分数较高,为(8.02±0.48)%;在相同质量浓度时,P-SLPs对DPPH、超氧... 对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多糖(SLPs)进行磷酸化修饰,表征磷酸化SLPs(P-SLPs)结构,分析其体外抗氧化、降糖活性。结果表明:与SLPs比较,P-SLPs的磷酸根质量分数较高,为(8.02±0.48)%;在相同质量浓度时,P-SLPs对DPPH、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和H_(2)O_(2)的清除率均较高,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均较高。研究结果可为广叶绣球菌多糖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叶绣球菌多糖 磷酸化修饰 抗氧化 降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转氨酶交联对香菇蛋白理化特性和加工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艾洪湖 吴珊珊 +7 位作者 张林婷 卢星如 吴蕊 云少君 程艳芬 程菲儿 冯翠萍 曹谨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7-74,共8页
为开发和利用香菇蛋白,研究谷氨酰胺转氨酶交联对香菇蛋白理化特性和加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20%的谷氨酰胺转氨酶,香菇蛋白总巯基、游离巯基、β-折叠逐渐降低,荧光强度、粒径、β-转角和表面疏水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 为开发和利用香菇蛋白,研究谷氨酰胺转氨酶交联对香菇蛋白理化特性和加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20%的谷氨酰胺转氨酶,香菇蛋白总巯基、游离巯基、β-折叠逐渐降低,荧光强度、粒径、β-转角和表面疏水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蛋白的剪切应力增加,表观黏度降低,说明谷氨酰胺转氨酶交联促进了大分子聚合物的生成,且交联蛋白表现出与初始蛋白相似的致密质地,表明它们形成了稳定的三维网络结构。随着添加量增加(4%~12%),蛋白质的网状结构越来越繁密。此外,适量的谷氨酰胺转氨酶使香菇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热稳定性和持油性都得到了显著提高。结果表明,谷氨酰胺转氨酶交联不同程度地改善了香菇蛋白的理化特性和加工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蛋白 谷氨酰胺转氨酶 理化特性 加工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糖基化对香菇蛋白质消化特性及消化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牛旭凯 韩笑月 +4 位作者 许梦燕 云少君 程艳芬 冯翠萍 曹谨玲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12,共9页
为探讨促糖基化对香菇(Lentinula edodes)蛋白质消化特性及消化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子实体蛋白质,并制备糖基化和谷氨酰胺转氨酶(transglutaminase, TGase)促糖基化蛋白质,通过模拟胃肠消化分别测定蛋白质组(C)、... 为探讨促糖基化对香菇(Lentinula edodes)蛋白质消化特性及消化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子实体蛋白质,并制备糖基化和谷氨酰胺转氨酶(transglutaminase, TGase)促糖基化蛋白质,通过模拟胃肠消化分别测定蛋白质组(C)、糖基化蛋白质组(G)和促糖基化蛋白质组(TG)的蛋白质消化率、水解度、蛋白质消化产物中的游离氨基酸和多肽含量,以及蛋白质消化产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与C组相比,G组在模拟消化90、120、180、240、270min时和TG组在模拟消化90、120、210、240、270min时消化率显著降低,且G与TG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在模拟消化60 min时G组水解度显著增加,在90~360 min时显著降低,TG组在模拟消化30、60、150~240、300 min时显著增加,且在模拟消化60~360 min时显著高于G组;G组在模拟消化60、210~360 min时和TG组在模拟消化0、60~360 min时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且在模拟消化0、120、300~360 min时TG组显著高于G组;在模拟消化所有时间点,G组和TG组多肽含量均显著降低,且在模拟消化0、300~360 min时TG组显著高于G组;在模拟消化所有时间点,G组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显著增加,且TG组在模拟消化0、150、210~360 min时显著增加,但在模拟消化120、150、180、330、360 min时TG组显著低于G组;G组在模拟消化240~360 min时和TG组在模拟消化330、360 min时超氧阴离子清除率显著增加,且在模拟消化270min时,TG组显著低于G组;在模拟消化所有时间点,G组和TG组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增加;但在模拟消化0~180、240 min时TG组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显著高于G组,在模拟消化0~180、240~360 min时TG组总抗氧化能力显著低于G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蛋白质 谷氨酰胺转氨酶 糖基化 消化特性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风干燥对刺芹侧耳多糖-蛋白质复合物加工特性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侯江燕 毕书瑜 +5 位作者 崔芳铭 曹谨玲 程艳芬 程菲儿 云少君 冯翠萍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5-103,共9页
对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子实体进行热风干燥处理,检测其色差值、褐变指数、中间指数、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其美拉德反应程度;提取刺芹侧耳多糖-蛋白质复合物,分析其基本成分、加工特性(溶解性、相对黏度、起泡性、乳化性、硬... 对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子实体进行热风干燥处理,检测其色差值、褐变指数、中间指数、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其美拉德反应程度;提取刺芹侧耳多糖-蛋白质复合物,分析其基本成分、加工特性(溶解性、相对黏度、起泡性、乳化性、硬度、内聚性、弹性、咀嚼性和凝胶强度)和抗氧化性。结果表明:新鲜刺芹侧耳的色差值最高,干制24 h的最低;新鲜刺芹侧耳的褐变指数与中间指数最低,干燥24 h的褐变指数与中间指数最高。新鲜刺芹侧耳多糖-蛋白质复合物溶解所需时间最长,干燥18、24 h的溶解时间较短;干燥24h的相对黏度最高,新鲜刺芹侧耳的最低;干燥24h的乳化性、起泡性均最好,干燥12、18、24h的乳化稳定性较好,干燥18 h的起泡稳定性较好;干燥24 h的硬度、内聚性、弹性、咀嚼性和凝胶强度均最高;干燥18、24h的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较高,干燥24h的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干燥24h的对超氧阴离子清除率较高,干燥18、24 h的对多酚氧化酶抑制率较高。研究结果可为刺芹侧耳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风干燥 刺芹侧耳 多糖-蛋白质复合物 加工特性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鳞杯伞粉和黑木耳粉对面团加工特性及挂面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无霞 于东梅 +6 位作者 张德芳 侯淑婷 葛广亮 李泽辉 孟俊龙 常明昌 耿雪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50-58,共9页
为探究鳞杯伞粉和黑木耳粉添加量对面团加工特性及挂面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将小麦粉分别与鳞杯伞粉和黑木耳粉按照不同比例(100:0、99:1、97:3、95:5、90:10)混合均匀,利用质构仪、粘度分析仪及流变仪对混合粉面团的加工特性进行初步测定... 为探究鳞杯伞粉和黑木耳粉添加量对面团加工特性及挂面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将小麦粉分别与鳞杯伞粉和黑木耳粉按照不同比例(100:0、99:1、97:3、95:5、90:10)混合均匀,利用质构仪、粘度分析仪及流变仪对混合粉面团的加工特性进行初步测定,并对所制挂面的食用品质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与纯小麦粉面团相比,随着两种菇粉添加比例的逐渐增大,面团的硬度均显著上升(P<0.05);粘弹性、糊化黏度、衰减值及回生值均显著降低(P<0.05)。说明添加鳞杯伞粉及黑木耳粉后的淀粉颗粒在加热条件下较稳定,且两者均可有效抑制面团的短期回生和老化。面团的G'和G''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表现为弹性为主的弱凝胶态。此外,当小麦粉与鳞杯伞粉及黑木耳粉的添加比例分别为95:5及97:3时感官评分最高,适口性最好,煮制时间短且断条率较低。两者相比而言,后者的食用品质更佳。综上所述,两种菇粉的添加不仅明显改变了面团的加工特性,还对挂面的感官品质及蒸煮特性产生了积极影响,改善了面条的食用品质,为鳞杯伞粉及黑木耳粉面制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杯伞 黑木耳 加工特性 挂面 食用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香菇调味酱的研制及流变学特性研究
12
作者 韩笑月 许兴华 +6 位作者 牛旭凯 许梦燕 云少君 程艳芬 程菲儿 冯翠萍 曹谨玲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共8页
该研究旨在开发一种新型酶解香菇调味酱。结果表明,产品的最佳配方为食盐4.0%、白砂糖1.5%、I+G 0.6%、柠檬酸0.06%、复配增稠剂(黄原胶∶海藻酸钠为4∶6)0.8%、香料油10%。香菇调味酱的流体类型为剪切稀化的假塑性流体,具有触变性,表... 该研究旨在开发一种新型酶解香菇调味酱。结果表明,产品的最佳配方为食盐4.0%、白砂糖1.5%、I+G 0.6%、柠檬酸0.06%、复配增稠剂(黄原胶∶海藻酸钠为4∶6)0.8%、香料油10%。香菇调味酱的流体类型为剪切稀化的假塑性流体,具有触变性,表现为类固体的凝胶特性。此外,该香菇调味酱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能力。香菇调味酱的蛋白质、脂肪、还原糖和总酸含量分别为24.81,10.20,1.80 g/100 g和6.70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调味酱 工艺研究 流变学特性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叶绣球菌多糖对铅暴露小鼠海马损伤缓解作用
13
作者 吴蕊 冯瑞 +5 位作者 牛旭凯 许梦燕 韩笑月 云少君 冯翠萍 曹谨玲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58,共9页
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模型组(PB)、广叶绣球菌多糖组(SLP)、同笼铅暴露组(Co-PB)和同笼广叶绣球菌多糖组(Co-SLP),除NC外,其余组以1 g·L^(-1)醋酸铅溶液为饮用水,SLP、CoSLP每天灌胃400mg·kg^(-1)的广叶绣球菌... 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模型组(PB)、广叶绣球菌多糖组(SLP)、同笼铅暴露组(Co-PB)和同笼广叶绣球菌多糖组(Co-SLP),除NC外,其余组以1 g·L^(-1)醋酸铅溶液为饮用水,SLP、CoSLP每天灌胃400mg·kg^(-1)的广叶绣球菌多糖,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海马铅含量,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海马结构,测定海马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海马中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自噬效应蛋白1(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Ⅰ(LC3-Ⅰ)、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LC3-Ⅱ)、溶酶体关联酶蛋白2(Lamp2)、泛素结合蛋白(P62)、自噬相关蛋白5(Atg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与PB比较,SLP、Co-SLP、Co-PB的铅含量显著降低;SLP、Co-SLP的CAT和GPx活性均显著增加,SLP、Co-SLP、Co-PB的SOD活性和GSH含量均显著增加,SLP、Co-SLP、Co-PB的MDA含量显著降低;SLP的IL^(-1)β表达量显著降低,SLP、Co-SLP的IL-6表达量显著降低,SLP、Co-SLP、Co-PB的TNF-α表达量显著降低,SLP、Co-SLP的IL-4表达量显著增加,SLP、Co-SLP、Co-PB的TGF-β和IL^(-1)0表达量均显著增加;SLP、Co-SLP的LC3-II、Lamp2和Beclin1表达量均显著降低,SLP、Co-SLP、Co-PB的LC3-I和Atg5表达量均显著降低,Co-SLP的P62表达量显著增加。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广叶绣球菌多糖缓解铅中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叶绣球菌 多糖 氧化应激 海马 炎症因子 自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色金针菇SOD基因家族成员鉴定及表达分析
14
作者 张本锋 席林浩 +3 位作者 乔应丽 邓冰 孟俊龙 刘靖宇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2,共11页
对黄色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编码基因进行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荧光定量PCR研究光照(200 lx)条件下菌丝向原基转变过程中以及不同发育阶段(菌丝、原基、幼菇)和子实体不同部... 对黄色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编码基因进行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荧光定量PCR研究光照(200 lx)条件下菌丝向原基转变过程中以及不同发育阶段(菌丝、原基、幼菇)和子实体不同部位(菌盖,菌柄自上而下0.5~1.5 cm、3~4.5 cm、5~7 cm)SOD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鉴定到1个Fe-SOD基因FfSOD2、2个Mn-SOD基因FfSOD1和FfSOD6、3个Cu/Zn-SOD基因FfSOD3、FfSOD4和FfSOD5,在4条染色体上不均匀分布,内含子数量为2~6,且启动子区域均含有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元件;Cu/Zn-SOD以无规则卷曲结构为主,而Mn-SOD和Fe-SOD中α螺旋占比较大。与对照组相比,光照组FfSOD4和FfSOD5相对表达量上调,FfSOD1相对表达量下调,FfSOD2、FfSOD3和FfSOD6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在黄色金针菇不同发育时期和子实体不同部位中,FfSOD1和FfSOD5在菌柄下部,FfSOD2在原基、幼菇、菌盖和菌柄上部,FfSOD3在菌盖、菌柄上部,FfSOD4和FfSOD6在幼菇期相对表达量较高。研究结果为黄色金针菇发育过程中SOD基因功能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金针菇 超氧化物歧化酶 基因鉴定 表达模式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加工对广叶绣球菌多糖剪切流变特性的影响
15
作者 贾丰荧 吴佳蔓 +3 位作者 靳雯 郭静 云少君 冯翠萍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152-158,共7页
为了探讨口腔加工对广叶绣球菌多糖(SLPs)流变性的影响,为SLPs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性原料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将制备得到的SLPs与人工唾液以1∶1(V/V)制备0.125%、0.25%、0.5%、1%、2%、4%混合液,采用流变仪测定其静态及动态流变特性,使用纳... 为了探讨口腔加工对广叶绣球菌多糖(SLPs)流变性的影响,为SLPs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性原料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将制备得到的SLPs与人工唾液以1∶1(V/V)制备0.125%、0.25%、0.5%、1%、2%、4%混合液,采用流变仪测定其静态及动态流变特性,使用纳米粒度及电位分析仪测定0.5%、1%、2%、4%的SLPs溶液及混合液的粒径分布及平均粒径,并分析其粒径分布。结果表明,随着角频率的增加,SLPs溶液与混合液在0.25%~4.00%下表观黏度降低,在0.125%时增加,混合液的表观黏度大于SLPs溶液;SLPs溶液与混合液的剪切应力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增大,混合液的剪切应力大于SLPs溶液,随着多糖浓度增加,剪切应力增大;SLPs溶液为0.125%~2.000%时tanδ值大于1,在4%时低频率扫描下tanδ值小于1,高频率扫描下大于1,混合液为0.125%~4.000%时tanδ值大于1。SLPs溶液为0.5%~4.0%时粒径分布主要集中在10~100 nm,极少部分分布在100~1000 nm。混合液相比于SLPs溶液,不同浓度混合液粒径分布更均匀,少量粒径集中在100~1000 nm,大部分均匀集中在10~100 nm。由此可见,口腔加工能够影响SLPs的流变学特性与粒径分布,且SLPs与人工唾液之间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叶绣球菌多糖 口腔加工 剪切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孢蘑菇HMG转录因子鉴定及在采后贮藏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16
作者 万和林 张小玲 +4 位作者 卫旭阳 杨雨娴 赵梦飞 冯翠萍 邓冰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2,共9页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采后贮藏期间极易发生表皮褐变,其中涉及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为探索双孢蘑菇采后褐变涉及的分子机制,基于全基因组数据对双孢蘑菇HMG转录因子进行鉴定,并对AbHMG蛋白特性,以及AbHMG基因在双孢蘑菇采后贮藏...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采后贮藏期间极易发生表皮褐变,其中涉及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为探索双孢蘑菇采后褐变涉及的分子机制,基于全基因组数据对双孢蘑菇HMG转录因子进行鉴定,并对AbHMG蛋白特性,以及AbHMG基因在双孢蘑菇采后贮藏期间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PFAM注释结果在双孢蘑菇中鉴定到13个AbHMG转录因子,编码序列长度425~1881 bp,编码141~626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15996~69651,等电点5.12~11.13,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AbH⁃MG蛋白的主要结构元件,所有AbHMG蛋白均为定位于细胞核的不稳定蛋白。双孢蘑菇贮藏期间表皮L*值呈逐渐下降趋势,表现为表皮褐变程度加深,同时双孢蘑菇子实体相对电导率和呼吸强度呈现逐渐上升趋势;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AbHMG7、AbHMG9和AbHMG13基因在双孢蘑菇贮藏后期的表皮样品中显著上调表达。双孢蘑菇中共鉴定到13个HMG转录因子,其中AbHMG7、AbHMG9和AbHMG13转录因子可能参与了双孢蘑菇采后褐变相关的转录调控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HMG转录因子 采后贮藏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废基气凝胶粒子电极的制备及电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性能与机制
17
作者 李赟 李红艳 +4 位作者 张峰 肖子君 王芳 崔佳丽 杨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7-68,共12页
以废菌棒(MS)和赤泥(RM)为原料,经过煅烧得到粉末状废菌棒赤泥生物炭(MSRMBC).采用悬浮滴定CaCl_(2)法以海藻酸钠(SA)为骨架的凝胶对MSRMBC进行包埋制得气凝胶粒子电极(MSRMBC@SA),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谱(EDS)、傅里叶... 以废菌棒(MS)和赤泥(RM)为原料,经过煅烧得到粉末状废菌棒赤泥生物炭(MSRMBC).采用悬浮滴定CaCl_(2)法以海藻酸钠(SA)为骨架的凝胶对MSRMBC进行包埋制得气凝胶粒子电极(MSRMBC@SA),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谱(ED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附-脱附实验和循环伏安曲线(CV)对其进行表征分析.利用MSRMBC@SA构建三维电芬顿体系(3D-EFMSRMBC@SA),以卡马西平(CBZ)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MSRMBC@SA投加量、电压、曝气量和pH值对MSRMBC@SA电催化性能的影响,最佳降解条件下CBZ(10 mg/L)的降解率为86.05%.因MSRMBC@SA具有良好的pH值调节能力,故体系受pH值影响较小.自由基猝灭、电子自旋共振(ESR)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结果表明,·OH为主要活性物种,MSRMBC@SA在CBZ降解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催化作用.研究发现,MSRMBC@SA稳定性较好,且3D-EF-MSRMBC@SA较2D-EF及3D-EF-MSRMBC具有更低的能耗和更佳的降解效果.MSRMBC@SA可有效降低CBZ溶液的生物毒性,对实际CBZ抗生素废水降解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凝胶粒子电极 高级氧化技术 卡马西平 三维电芬顿体系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泥/废菌渣磁性生物炭的制备及对水中诺氟沙星的吸附
18
作者 赵晋 李红艳 +3 位作者 张峰 董颖虹 崔佳丽 王芳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64-1570,1574,共8页
以氧化铝行业废弃物赤泥和食用菌产业废弃物菌棒为原料,采用共热解法制备赤泥/废菌渣磁性生物炭(RMMBC),解析其形貌特征、孔隙结构及表面官能团变化等情况,探究其对水中诺氟沙星(NOR)的吸附效果,通过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特性探究其吸... 以氧化铝行业废弃物赤泥和食用菌产业废弃物菌棒为原料,采用共热解法制备赤泥/废菌渣磁性生物炭(RMMBC),解析其形貌特征、孔隙结构及表面官能团变化等情况,探究其对水中诺氟沙星(NOR)的吸附效果,通过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特性探究其吸附机制,并在实际废水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原料比(赤泥、废菌渣、尿素)1∶2.5∶0.5、煅烧时间1 h、煅烧温度700℃。水中NOR浓度为10 mg/L,投加0.25 g RMMBC,其对NOR的最大去除率为96.3%。结果表明,RMMBC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59.295 m^(2)/g)、孔体积(20.157 cm^(3)/g)和饱和磁化率(16.735 emu/g)。RMMBC准二级动力学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能较准确地描述NOR在RMMBC上的吸附过程,表明化学吸附可能是NOR在RMMBC上吸附的主要机制,主要为π-π相互作用、表面络合、疏水作用、氢键和静电作用。利用赤泥和废菌渣制备磁性生物炭吸附效果显著,兼具便于从水体中分离的优势,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不仅为低成本处理抗生素废水提供新思路,还有助于实现赤泥与废菌渣的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实现“以废治废”的环保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废菌渣 磁性生物炭 吸附 诺氟沙星 磁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中麦角甾醇提取、表征及抗氧化、降胆固醇特性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皓瑜 程艳芬 +5 位作者 王胜男 何丽霞 曹谨玲 程菲儿 云少君 冯翠萍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5-84,共10页
采用超声辅助皂化法提取香菇(Lentinula edodes)子实体麦角甾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提取条件,对麦角甾醇纯化产物表征、光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测定其对羟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降胆固醇活性。结果表明:麦角甾醇最佳提取条件为... 采用超声辅助皂化法提取香菇(Lentinula edodes)子实体麦角甾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提取条件,对麦角甾醇纯化产物表征、光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测定其对羟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降胆固醇活性。结果表明:麦角甾醇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40 (g:mL)、0.04 g·mL^(-1) KOH、超声温度70℃、超声时间70 min,在此条件下麦角甾醇得率为(0.81±0.02)%,麦角甾醇纯化产物纯度为(86.18±3.49)%。与白炽光比较,紫外光照射麦角甾醇纯化产物的存留率显著降低。在实验范围内,1 mg·mL^(-1)麦角甾醇纯化产物对羟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较高,清除羟基、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12.96±1.36)、(6.68±0.98) mg·mL^(-1)。麦角甾醇纯化产物显著降低胆固醇在胶束中的溶解度。研究结果可为香菇麦角甾醇的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角甾醇 提取优化 结构表征 光稳定性 抗氧化 降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脆片的研制及干燥方式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韩维 张林婷 +6 位作者 许兴华 冯翠萍 云少君 程艳芬 程菲儿 吴珊珊 曹谨玲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7-45,共9页
为了研制色泽良好、形态完整、风味较佳、质构酥脆的香菇脆片,该研究以新鲜香菇为原料,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香菇脆片的配方进行优化;通过质构、复水率、色差和感官评分检测对比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对香菇... 为了研制色泽良好、形态完整、风味较佳、质构酥脆的香菇脆片,该研究以新鲜香菇为原料,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香菇脆片的配方进行优化;通过质构、复水率、色差和感官评分检测对比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对香菇脆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食盐添加量6%、麦芽糖添加量15%、柠檬酸添加量0.9%、L-半胱氨酸添加量0.09%、麦芽糊精添加量10%时,产品感官评分最高;真空冷冻干燥香菇脆片的感官评分、复水率、色差和咀嚼性均优于热风干燥的产品,在保持香菇脆片硬度方面,热风干燥要优于真空冷冻干燥。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的香菇脆片品质要高于热风干燥的产品,可为香菇脆片的研制及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脆片 优化 热风干燥(HAD) 真空冷冻干燥(VFD) 产品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