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国农村零售商业连锁经营研究
被引量:
19
1
作者
鲍宏礼
管竹笋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60,共3页
我国农村零售商业普遍具有生产资料销售与生活资料销售并存,总量较大与个体规模不经济的现象并存,传统业态与新兴业态并存等特点,在农村经济发展较快、零售商业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实行以连锁经营为主的新型零售商业业态,然后向其他地区...
我国农村零售商业普遍具有生产资料销售与生活资料销售并存,总量较大与个体规模不经济的现象并存,传统业态与新兴业态并存等特点,在农村经济发展较快、零售商业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实行以连锁经营为主的新型零售商业业态,然后向其他地区推广是我国农村零售商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第一,以小城镇为中心,以广大农村为腹地,合理布局经营网点,以质取胜;第二,对现有零售网点以特许加盟等形式进行重组与整合,建立统一店面、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和统一服务的连锁经营管理体系,组成大型的经营共同体;第三,注重日常经营管理,以管理提升效率;第四,准确定位,突出经营特色,服务“三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零售商业
连锁经营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问题及对策初探
被引量:
17
2
作者
田苗
陈洪全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03-204,共2页
分析了发展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原因,并探讨了阻碍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而更进一步提出了发展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出路。
关键词
农业
电子商务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村土地货币化模式分析与效应研究——基于生态经济学、农村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的思考
被引量:
2
3
作者
管竹笋
鲍宏礼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59,共4页
文章从生态经济学、土地经济学和农村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探讨了农村土地货币化的模式及其效应。研究表明农村土地货币化可分为非农用模式和农用模式,同时产生一系列效应:农业生态系统受到影响、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社区转型加速...
文章从生态经济学、土地经济学和农村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探讨了农村土地货币化的模式及其效应。研究表明农村土地货币化可分为非农用模式和农用模式,同时产生一系列效应:农业生态系统受到影响、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社区转型加速和农村社会阶层出现分化等,为此可通过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合理规划城镇化进程、加强转型期农村社区建设、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等方式推动土地货币化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货币化
模式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全球化时代的网络文化特质
被引量:
5
4
作者
鲍宏礼
《学术论坛》
2003年第6期135-138,共4页
以全球化为理论视角,分析了全球化对网络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认为全球化为网络文化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文化正在经历着一场范式的转变,这就是传统文化正在被具有新的文化特质的网络文...
以全球化为理论视角,分析了全球化对网络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认为全球化为网络文化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文化正在经历着一场范式的转变,这就是传统文化正在被具有新的文化特质的网络文化所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化
全球化
文化特质
范式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鄂东人对辛亥革命的杰出贡献
被引量:
1
5
作者
魏丹
汪季石
《湖北社会科学》
2006年第1期130-132,共3页
回顾辛亥革命的全过程,多视角地透视鄂东志士的革命活动同辛亥革命的爆发两者间的直接关系,可以看到,鄂东志士的一系列革命活动,从舆论宣传、革命团体组建、组织领导等方面,为辛亥革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关键词
鄂东
辛亥革命
舆论宣传
组织
发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学发展观与农村土地货币化
被引量:
1
6
作者
鲍宏礼
管竹笋
《理论月刊》
2005年第9期187-189,共3页
农村地区实行土地货币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途径之一。它在极大地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给农村的资源、环境及部分农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土地货币化需要有科学的发展观作指导。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农村
土地货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开发绿色食品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7
作者
刘汉成
谢力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9期62-64,共3页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饱喝足的观念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安全、健康、无公害、注重环保的绿色食品倍受现代消费者的青睐。从国际国内的市场分析中得出中国应大力开发以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绿色...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饱喝足的观念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安全、健康、无公害、注重环保的绿色食品倍受现代消费者的青睐。从国际国内的市场分析中得出中国应大力开发以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绿色食品并逐步向有机食品过渡。同时,也应看到目前中国开发绿色食品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相应对策,促进绿色食品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食品
必要性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北农村剩余劳动力复合型转移模式研究
8
作者
梅福林
吴勇
《理论月刊》
2005年第11期189-191,共3页
湖北省地处中原,属农业大省。省情决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选择以农业内部转移为基础,以小城镇转移为主体,以大中城市转移和国外劳务输出为补充,以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相结合,以就地转移为主的复合型转移模式。
关键词
湖北省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模式
复合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湖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探讨
9
作者
梅福林
刘汉成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2年第6期46-50,共5页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而加快的,它也是农民收入增长的前提条件。从理论上阐述了城市化、工业化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吸纳的过程,分析了湖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转移缓慢的原因,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湖北
农业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城市化
农民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镇化中农民迁移与制度创新的实证分析
10
作者
刘汉成
梅福林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4年第6期20-25,共6页
相关的制度安排与创新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推阻机制。众多学者已经证明 ,与二元户籍制度相关的系列制度安排是导致我国城镇化滞后和大量农村隐形失业人口存在的直接因素。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对城镇化中的制度创新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关的制度安排与创新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推阻机制。众多学者已经证明 ,与二元户籍制度相关的系列制度安排是导致我国城镇化滞后和大量农村隐形失业人口存在的直接因素。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对城镇化中的制度创新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迁移
制度创新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观
11
作者
梅福林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8-59,共2页
从传统农业发展观向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观的转变 ,是人类经济发展思想的一次重大飞跃。在实现这一重大飞跃过程中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自然发展现、人口生育观、利益观、经营观和政绩观等方面的特殊性障碍。本文在分析这些障碍性...
从传统农业发展观向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观的转变 ,是人类经济发展思想的一次重大飞跃。在实现这一重大飞跃过程中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自然发展现、人口生育观、利益观、经营观和政绩观等方面的特殊性障碍。本文在分析这些障碍性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了我国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业
可持续
障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初探
被引量:
2
12
作者
伍新建
鲍宏礼
余琼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40-43,共4页
现阶段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实质与核心是如何增加农民收入问题,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深层次原因是农民就业不充分、农村劳动生产率低下,中国农村1 5亿的富余劳动力急需转移、安排就业。文章就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思...
现阶段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实质与核心是如何增加农民收入问题,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深层次原因是农民就业不充分、农村劳动生产率低下,中国农村1 5亿的富余劳动力急需转移、安排就业。文章就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富余劳动力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13
作者
谢力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1-42,共2页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化主要特征是:价值个性化、自我化、多元化、动态化。价值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经济发展观念巨变,现代网络文化以及大学生主体特定的心理特征和社会化程度等因素。要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对当代...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化主要特征是:价值个性化、自我化、多元化、动态化。价值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经济发展观念巨变,现代网络文化以及大学生主体特定的心理特征和社会化程度等因素。要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价值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农村零售商业连锁经营研究
被引量:
19
1
作者
鲍宏礼
管竹笋
机构
黄冈师范学院贸经系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
系
出处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60,共3页
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软科学)重点科研项目(2004D002)的研究成果。
文摘
我国农村零售商业普遍具有生产资料销售与生活资料销售并存,总量较大与个体规模不经济的现象并存,传统业态与新兴业态并存等特点,在农村经济发展较快、零售商业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实行以连锁经营为主的新型零售商业业态,然后向其他地区推广是我国农村零售商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第一,以小城镇为中心,以广大农村为腹地,合理布局经营网点,以质取胜;第二,对现有零售网点以特许加盟等形式进行重组与整合,建立统一店面、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和统一服务的连锁经营管理体系,组成大型的经营共同体;第三,注重日常经营管理,以管理提升效率;第四,准确定位,突出经营特色,服务“三农”。
关键词
农村
零售商业
连锁经营
策略
Keywords
countryside
retail business
chain operation
strategy
分类号
F717.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问题及对策初探
被引量:
17
2
作者
田苗
陈洪全
机构
湖北省
黄冈师范学院贸经系
出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03-204,共2页
文摘
分析了发展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原因,并探讨了阻碍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而更进一步提出了发展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出路。
关键词
农业
电子商务
发展
分类号
F724.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村土地货币化模式分析与效应研究——基于生态经济学、农村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的思考
被引量:
2
3
作者
管竹笋
鲍宏礼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
系
黄冈师范学院贸经系
出处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59,共4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软科学类)重点项目(编号Q200627002)
文摘
文章从生态经济学、土地经济学和农村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探讨了农村土地货币化的模式及其效应。研究表明农村土地货币化可分为非农用模式和农用模式,同时产生一系列效应:农业生态系统受到影响、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社区转型加速和农村社会阶层出现分化等,为此可通过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合理规划城镇化进程、加强转型期农村社区建设、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等方式推动土地货币化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农村土地货币化
模式
效应
Keywords
rural land monetization
mode
domino offect
分类号
F06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全球化时代的网络文化特质
被引量:
5
4
作者
鲍宏礼
机构
黄冈师范学院贸经系
出处
《学术论坛》
2003年第6期135-138,共4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青年科研项目(2001Q003)
文摘
以全球化为理论视角,分析了全球化对网络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认为全球化为网络文化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文化正在经历着一场范式的转变,这就是传统文化正在被具有新的文化特质的网络文化所取代。
关键词
网络文化
全球化
文化特质
范式转变
分类号
G0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鄂东人对辛亥革命的杰出贡献
被引量:
1
5
作者
魏丹
汪季石
机构
黄冈师范学院
艺术
学院
黄冈师范学院贸经系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2006年第1期130-132,共3页
文摘
回顾辛亥革命的全过程,多视角地透视鄂东志士的革命活动同辛亥革命的爆发两者间的直接关系,可以看到,鄂东志士的一系列革命活动,从舆论宣传、革命团体组建、组织领导等方面,为辛亥革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关键词
鄂东
辛亥革命
舆论宣传
组织
发动
分类号
K25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学发展观与农村土地货币化
被引量:
1
6
作者
鲍宏礼
管竹笋
机构
黄冈师范学院贸经系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
系
出处
《理论月刊》
2005年第9期187-189,共3页
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软科学)重点科研项目(2004D002号)
文摘
农村地区实行土地货币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途径之一。它在极大地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给农村的资源、环境及部分农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土地货币化需要有科学的发展观作指导。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农村
土地货币化
分类号
F30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开发绿色食品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7
作者
刘汉成
谢力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经
贸
学院
黄冈师范学院贸经系
出处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9期62-64,共3页
文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饱喝足的观念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安全、健康、无公害、注重环保的绿色食品倍受现代消费者的青睐。从国际国内的市场分析中得出中国应大力开发以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绿色食品并逐步向有机食品过渡。同时,也应看到目前中国开发绿色食品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相应对策,促进绿色食品的开发。
关键词
绿色食品
必要性
问题
对策
Keywords
green food
necessity
problem
strategy
分类号
F273.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北农村剩余劳动力复合型转移模式研究
8
作者
梅福林
吴勇
机构
黄冈师范学院贸经系
华中农业大学经
贸
学院
出处
《理论月刊》
2005年第11期189-191,共3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湖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01z056)
文摘
湖北省地处中原,属农业大省。省情决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选择以农业内部转移为基础,以小城镇转移为主体,以大中城市转移和国外劳务输出为补充,以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相结合,以就地转移为主的复合型转移模式。
关键词
湖北省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模式
复合型
分类号
F304.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湖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探讨
9
作者
梅福林
刘汉成
机构
黄冈师范学院贸经系
华中农业大学经
贸
学院
出处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2年第6期46-50,共5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社科研究"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01Z056)
文摘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而加快的,它也是农民收入增长的前提条件。从理论上阐述了城市化、工业化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吸纳的过程,分析了湖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转移缓慢的原因,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湖北
农业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城市化
农民收入
Keywords
agricultural surplus labor
transfer
urbanization
分类号
F323.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249.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镇化中农民迁移与制度创新的实证分析
10
作者
刘汉成
梅福林
机构
黄冈师范学院贸经系
出处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4年第6期20-25,共6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社科研究"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湖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项目编号 :2 0 0 1Z0 5 6 )
文摘
相关的制度安排与创新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推阻机制。众多学者已经证明 ,与二元户籍制度相关的系列制度安排是导致我国城镇化滞后和大量农村隐形失业人口存在的直接因素。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对城镇化中的制度创新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 。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迁移
制度创新
实证分析
Keywords
urbanization
migration
system innovation
empirical analysis
分类号
F241.3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观
11
作者
梅福林
机构
黄冈师范学院贸经系
出处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8-59,共2页
文摘
从传统农业发展观向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观的转变 ,是人类经济发展思想的一次重大飞跃。在实现这一重大飞跃过程中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自然发展现、人口生育观、利益观、经营观和政绩观等方面的特殊性障碍。本文在分析这些障碍性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了我国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对策。
关键词
中国
农业
可持续
障碍
对策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初探
被引量:
2
12
作者
伍新建
鲍宏礼
余琼
机构
黄冈师范学院贸经系
出处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40-43,共4页
文摘
现阶段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实质与核心是如何增加农民收入问题,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深层次原因是农民就业不充分、农村劳动生产率低下,中国农村1 5亿的富余劳动力急需转移、安排就业。文章就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
富余劳动力
问题
对策
Keywords
Rural
Surplus rural workforce
Issues
Solutions
分类号
F323.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13
作者
谢力
机构
黄冈师范学院贸经系
出处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1-42,共2页
文摘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化主要特征是:价值个性化、自我化、多元化、动态化。价值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经济发展观念巨变,现代网络文化以及大学生主体特定的心理特征和社会化程度等因素。要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
关键词
大学生
价值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教育
分类号
G41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国农村零售商业连锁经营研究
鲍宏礼
管竹笋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问题及对策初探
田苗
陈洪全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6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农村土地货币化模式分析与效应研究——基于生态经济学、农村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的思考
管竹笋
鲍宏礼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全球化时代的网络文化特质
鲍宏礼
《学术论坛》
200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试论鄂东人对辛亥革命的杰出贡献
魏丹
汪季石
《湖北社会科学》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科学发展观与农村土地货币化
鲍宏礼
管竹笋
《理论月刊》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我国开发绿色食品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刘汉成
谢力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湖北农村剩余劳动力复合型转移模式研究
梅福林
吴勇
《理论月刊》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对湖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探讨
梅福林
刘汉成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城镇化中农民迁移与制度创新的实证分析
刘汉成
梅福林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观
梅福林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初探
伍新建
鲍宏礼
余琼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谢力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