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SSR标记的油茶种质资源遗传基础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姜德志 方应有 +4 位作者 肖贤 程华 张雪花 程军勇 李琳玲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119-125,共7页
以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主产区的109个种质材料为试材,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分子标记(ISSR)和非加权组平均法(Unweighted pair-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s,UPGMA)聚类分析,研究了这109个油茶种质材料遗传相似系数及... 以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主产区的109个种质材料为试材,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分子标记(ISSR)和非加权组平均法(Unweighted pair-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s,UPGMA)聚类分析,研究了这109个油茶种质材料遗传相似系数及亲缘关系分析,并构建了其进化树关系。结果表明,(1)从49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23条能够扩增出清晰,稳定条带的引物,23条引物共扩增出487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335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68.79%;(2)应用NTSYS2.10e软件对扩增结果进行UPGMA法聚类分析,109个油茶种质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从0.61到0.93;(3)油茶种质资源丰富,遗传相似系数在0.735时,可将109个油茶种质材料划分为11个类群。类群I包括79个种质材料,该类群在相似系数为0.75处又可划分为7个亚类群,且这些油茶种质材料间的亲缘关系较近。但由聚类分析划分的油茶类群来看,这些油茶材料的遗传背景又比较复杂,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可为油茶主产区的品种资源开发、基因资源保存、后期品种审定及鉴别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 种质资源 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标记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剪方式对薄壳山核桃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周智 杜洋文 +3 位作者 程军勇 雷学志 丁志刚 肖新意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5-263,290,共10页
【目的】为促进薄壳山核桃早实丰产提供依据。【方法】以9年生薄壳山核桃嫁接植株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枝条皮部处理、短截、拉枝等措施进行修剪,调查新枝生长情况,测定结果枝顶芽的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全氮及脱落酸含量,测定果... 【目的】为促进薄壳山核桃早实丰产提供依据。【方法】以9年生薄壳山核桃嫁接植株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枝条皮部处理、短截、拉枝等措施进行修剪,调查新枝生长情况,测定结果枝顶芽的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全氮及脱落酸含量,测定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果实含油率、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等。【结果】与对照相比,扭皮、环割和削皮3种皮部处理的总成枝率、新成枝率、新结果枝率、总结果枝率和新结果枝占比均显著提高,各处理的结果枝顶芽碳氮比以及果实中可溶性糖(削皮处理除外)、淀粉、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以扭皮处理的效果最佳,削皮和环剥处理次之,总结果枝数量增加27.27%~47.98%,新结果枝数量增加12.50%~28.6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达到91%以上。不同短截处理后,新成枝数量、成枝率和结果枝顶芽的碳氮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短截2/3和短截1/2处理的新成枝率最高达79.24%,比对照高48.61个百分点,短截1/2和剪顶芽处理的果实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前者比对照高出35.39%。不同拉枝角度处理的成枝率显著高于对照,各处理的结果枝顶芽的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全氮含量以及碳氮比均显著提高,拉枝60°~90°和拉枝90°~120°处理的新成枝率达53.90%~60.19%,比对照高45.47~51.76个百分点,3种拉枝处理的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和全氮含量分别比对照高92.60%~137.04%、31.59%~40.59%、15.74%~37.05%和15.40%~37.17%。【结论】扭皮、剪顶芽、短截1/3、拉枝60°~90°和拉枝90°~120°处理能显著促进新枝生长、促进结果枝形成和提高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生长发育 短截 环剥 拉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黄冈市野生杜鹃花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勇奇 罗代清 +2 位作者 王云川 方元平 金卫斌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2期5637-5640,共4页
在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境内的龟峰山上生长着大面积的野生杜鹃花(Rhododendron L.)灌丛,形成了极为壮观的“花海”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以杜鹃花为主题的旅游活动日趋火热。为了加强对野生杜鹃花种群的保护,全面了解大别山地区野生杜... 在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境内的龟峰山上生长着大面积的野生杜鹃花(Rhododendron L.)灌丛,形成了极为壮观的“花海”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以杜鹃花为主题的旅游活动日趋火热。为了加强对野生杜鹃花种群的保护,全面了解大别山地区野生杜鹃花分布状况是非常必要的。利用黄冈市ETM+遥感影像,采用监督分类的方法,以龟峰山景区的杜鹃花为典型训练样本,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Arc GIS 10.0平台上单独提取出杜鹃花的分布图层,分县(市)统计并与DEM数据叠加分析,了解杜鹃花在不同海拔高度、坡度及坡向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黄冈市的野生杜鹃花主要分布在英山、罗田、麻城3县(市),总面积在34 562.7 hm2左右。主要集中在海拔500~1 000 m的山丘,坡度范围在15°~25°,且阳坡和阴坡上的分布差异不明显,由此推测,在黄冈市可能还存在着集中连片分布的杜鹃花种群。该结果对于认识北亚热带区域杜鹃花种群生境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也对黄冈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花(Rhododendron L.) ETM+遥感影像 地理信息系统 监督分类 空间分布 黄冈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金银花蒸馏残液生物转化绿原酸工艺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枫源 代珍珠 +2 位作者 向福 李俊贤 谢实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4-137,共4页
为有效利用地方企业的金银花蒸馏剩余物,利用加工金银花露后的蒸馏残液为基质,并以绿原酸增量为评价指标,分别考察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转速等因素对优选菌株转化绿原酸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优势菌株为... 为有效利用地方企业的金银花蒸馏剩余物,利用加工金银花露后的蒸馏残液为基质,并以绿原酸增量为评价指标,分别考察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转速等因素对优选菌株转化绿原酸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优势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其转化金银花蒸馏残液中绿原酸的最佳工艺为: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8h,接种量1.44×10^7CFU/mL,转速150r/min。在该条件下,金银花蒸馏残液中绿原酸增量为(193.03±47.60)μg/mL。该工艺简单有效,可用于工业化生产,从而为金银花蒸馏剩余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蒸馏残液 枯草芽孢杆菌 生物转化 绿原酸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精代谢调节功能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颜 涂雯 +1 位作者 王书珍 吴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451-461,共11页
黄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药食同源植物,它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黄精多糖、黄精皂苷、黄酮、多酚和生物碱等。黄精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疲劳、抗氧化、降低血糖、抗炎症等作用。因此,黄精在保健食品和药物研发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 黄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药食同源植物,它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黄精多糖、黄精皂苷、黄酮、多酚和生物碱等。黄精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疲劳、抗氧化、降低血糖、抗炎症等作用。因此,黄精在保健食品和药物研发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黄精多糖、黄精黄酮、黄精皂苷和黄精水提物在代谢调节方面的研究进展,论述了黄精主要活性物质在糖代谢、脂质代谢和其他代谢方面的作用机制,同时还分析了目前黄精相关的专利和产业开发现状,为黄精用于代谢调节类功能产品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药食同源 活性成分 代谢调节 作用机制 产品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γ调控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6
作者 杨谷良 潘敏雄 +4 位作者 向福 叶辉 吴鹏 王书珍 李士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4-260,共7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长期摄取高热量的饮食,加上运动量不足,会造成身体能量过度累积,能量以脂肪的形式贮存,从而导致肥胖。早在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正式将肥胖列为一种慢性疾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长期摄取高热量的饮食,加上运动量不足,会造成身体能量过度累积,能量以脂肪的形式贮存,从而导致肥胖。早在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正式将肥胖列为一种慢性疾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PPARs)通过与靶基因启动子区调控序列结合,调控脂肪的代谢和脂肪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了解PPARs的结构特征、表达特性和作用机理等,对于控制肥胖及其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从PPARγ的结构特征和表达特点、配体对PPARγ的活化、PPARs间的相互作用、PPARγ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和天然配体对脂肪细胞的分化等进行综述,并从PPARγ调控脂肪细胞增殖的角度,提出了预防肥胖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转录因子 脂肪细胞 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枯草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许锋 曹腾 +3 位作者 宁迎晶 蒋丽阳 张威威 程水源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9-44,共6页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是迷迭香酸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根据其他植物PAL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特异引物,利用3'-RACE-PCR技术,本研究首次从夏枯草中克隆得到了PAL基因的cDNA片段序列,命名为PvPAL,Gen-Bank登录号为JN65446。PvPAL基因c...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是迷迭香酸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根据其他植物PAL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特异引物,利用3'-RACE-PCR技术,本研究首次从夏枯草中克隆得到了PAL基因的cDNA片段序列,命名为PvPAL,Gen-Bank登录号为JN65446。PvPAL基因cDNA片段长1 306 bp,其中编码区域为1 047 bp,编码349个氨基酸。蛋白质序列多重比较结果显示,PvPAL蛋白质序列与丹参、地黄、黄芩、藿香等植物的PAL蛋白质高度同源。PAL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PvPAL与唇形科植物的PAL基因亲缘关系最近。组织表达分析结果显示,PvPAL基因在根、茎、叶中均表达,其中根中表达量最高。PvPAL基因的克隆为进一步研究夏枯草迷迭香酸合成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氨酸解氨酶 表达分析 夏枯草 克隆 酶基因 蛋白质序列 唇形科植物 系统进化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大别山松针黄酮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9
8
作者 向福 付建强 +3 位作者 胡淇淞 叶莲 倪红成 方元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5-149,共5页
为探讨松针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科学开发大别山野生松针资源,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以及料液比等关键影响因素,以总黄酮得率为响应值设计响应面优化试验优化大别山野生松针中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 为探讨松针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科学开发大别山野生松针资源,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以及料液比等关键影响因素,以总黄酮得率为响应值设计响应面优化试验优化大别山野生松针中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00 min、料液比1∶32(g∶m L)、乙醇体积分数55%,该条件下总黄酮得率可达3.01%,其中料液比对总黄酮得率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松针 松针黄酮 提取工艺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液液微萃取-在线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环境水样品中紫外吸收剂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建 徐兰英 +1 位作者 薛舒文 徐丽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38-1143,共6页
建立了分散液液微萃取( dispersive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DLLME )-在线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 GC-MS)方法,将其用于环境水中6种二苯甲酮类紫外吸收剂( BPs)(二苯甲酮、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 建立了分散液液微萃取( dispersive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DLLME )-在线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 GC-MS)方法,将其用于环境水中6种二苯甲酮类紫外吸收剂( BPs)(二苯甲酮、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4-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的检测。系统优化了在线衍生化的条件(如进样口温度、不分流时间、衍生化试剂用量)以及 DLLME 萃取条件(如萃取剂种类、分散剂种类、萃取剂与分散剂比例、样品体积、样品溶液离子强度及 pH 值)等。在最优的条件下,所考察的6种BPs检出限为0.011~0.15μg/L,重现性( RSD)为0.7%-16.6%。该方法结果准确可靠,操作简单,富集效果好,成本较低,环境友好,在实际样品检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液液微萃取 在线衍生化 气相色谱-质谱 紫外吸收剂 环境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对废水中重金属吸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0
作者 蒋艳艳 胡孝明 金卫斌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984-2988,共5页
生物炭(Biochar)是废弃生物材料经厌氧限温制备而形成的一种碳含量丰富的炭。由于其精密的孔隙结构和独特的表面化学性质,且廉价易加工,生物炭被广泛应用于废水重金属的修复治理中。近年来,生物炭对废水中重金属吸附的定性和定量描述已... 生物炭(Biochar)是废弃生物材料经厌氧限温制备而形成的一种碳含量丰富的炭。由于其精密的孔隙结构和独特的表面化学性质,且廉价易加工,生物炭被广泛应用于废水重金属的修复治理中。近年来,生物炭对废水中重金属吸附的定性和定量描述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对生物炭的概念和基本特性、生物炭吸附废水中重金属的机理与理论模型、影响吸附的因素等进行综述,并探索了生物炭吸附重金属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水污染 重金属 吸附机理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及分子模拟分析大豆皂苷Ⅱ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光翠娥 桑尚源 +2 位作者 干建平 林芳 李志刚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19,共5页
采用内源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以及分子模拟表征了大豆皂苷Ⅱ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内源荧光光谱显示,大豆皂苷Ⅱ使BSA最大发射波长略微蓝移且出现荧光猝灭,色氨酸残基的微环境疏水性增加,蛋白质分子构象发生改变;大豆皂... 采用内源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以及分子模拟表征了大豆皂苷Ⅱ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内源荧光光谱显示,大豆皂苷Ⅱ使BSA最大发射波长略微蓝移且出现荧光猝灭,色氨酸残基的微环境疏水性增加,蛋白质分子构象发生改变;大豆皂苷Ⅱ也使BSA的圆二色光谱负椭圆率下降,肽链伸展,改变了BSA的二级结构。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显示了两者稳定的结合,大豆皂苷Ⅱ的阿拉伯糖基及鼠李糖基与BSA形成氢键作用,参与其中的重要氨基酸有Asp108、Asp111、Arg144和Arg458,皂苷的三萜烯部分则伸进由15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疏水腔中形成疏水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皂苷Ⅱ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 圆二色光谱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草剂草甘膦对板栗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2
作者 吴静 陈岩岩 +2 位作者 叶项宇 徐碧林 郑永良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1-167,187,共8页
近年来,除草剂的使用已成为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一种常用手段,伴随而来的是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失调及污染严重等生态问题。为了促使板栗能健康生长并保证其果实品质,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技术,分别对草甘膦施用后不同时间采集的根际... 近年来,除草剂的使用已成为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一种常用手段,伴随而来的是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失调及污染严重等生态问题。为了促使板栗能健康生长并保证其果实品质,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技术,分别对草甘膦施用后不同时间采集的根际土壤样品中细菌16S rRNA的V3-V4区和真菌ITS1-ITS2区进行测序,分析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情况。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以草甘膦处理6和12d后,板栗根际土壤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均无显著变化,真菌多样性显著降低,真菌丰富度先增加后不变。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板栗根际土壤优势细菌菌门主要是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等,优势真菌菌门主要是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随着草甘膦处理时间的增加,变形菌门、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均先增加后不变,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先增加后降低,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先增加后保持不变。研究结果表明:草甘膦对板栗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组成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影响随着施药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草甘膦 根际微生物 群落结构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GbMYBF2启动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许锋 孙楠楠 +3 位作者 张威威 程水源 李先兵 徐卫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20,共5页
为研究MYB转录因子在银杏(Ginkgo biloba)类黄酮代谢中的功能,根据银杏GbMYBF2转录因子基因的mRNA序列,通过染色体步移技术(Genome Walking)从银杏基因组DNA中克隆GbMYBF2启动子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克隆长度为773bp的GbMYBF2... 为研究MYB转录因子在银杏(Ginkgo biloba)类黄酮代谢中的功能,根据银杏GbMYBF2转录因子基因的mRNA序列,通过染色体步移技术(Genome Walking)从银杏基因组DNA中克隆GbMYBF2启动子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克隆长度为773bp的GbMYBF2基因的5′调控区片段,该序列元件包含植物启动子必需的核心元件CAAT-box和TATA box,还具有赤霉素响应元件以及大量光顺式作用元件和逆境胁迫相关的顺式调控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转录因子 GbMYBF2启动子 顺式作用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尿素施肥量对薄壳山核桃嫁接苗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杜洋文 邓先珍 程军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7-35,共9页
【目的】以薄壳山核桃‘波尼’品种2年生嫁接苗为材料,探讨5种不同尿素施肥量对苗木光合特性差异的影响,为薄壳山核桃良种壮苗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薄壳山核桃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 【目的】以薄壳山核桃‘波尼’品种2年生嫁接苗为材料,探讨5种不同尿素施肥量对苗木光合特性差异的影响,为薄壳山核桃良种壮苗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薄壳山核桃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气孔限制值、空气CO2浓度、空气温度、叶片温度、相对湿度、叶片饱和蒸气压亏缺、光合有效辐射等生理生态因子的日变化,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薄壳山核桃嫁接苗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都呈单峰曲线,无明显"午休"现象,且受各生理生态因子影响,空气温度、叶片温度、叶片饱和蒸气压亏缺和相对湿度为主导生态因子,气孔限制值、胞间CO_(2)浓度和气孔导度为主导生理因子。进一步相关分析、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和决策分析发现,相对湿度为影响薄壳山核桃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决策因子,胞间CO_(2)浓度为主要限制性因子。不同施肥量的薄壳山核桃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不规则抛物线,对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气孔限制值、蒸腾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等因子起到促进作用,浇施1.1%和0.9%尿素溶液能显著提高净光合速率。以净光合速率和11个生理生态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将5种不同施肥量的薄壳山核桃嫁接苗光合作用系统分为三类:第一类是0.5%、0.7%和0.9%低施肥水平,第二类是1.1%高施肥水平,第三类是不施肥。【结论】浇施0.9%和1.1%较高施肥水平尿素溶液有利于提高薄壳山核桃嫁接苗的光合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日变化 尿素施肥量 光合作用 生理生态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不同类型枝条叶片萜内酯含量年周期变化规律 被引量:7
15
作者 黄小花 廖咏玲 +2 位作者 许锋 程水源 王燕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52,共5页
为了了解不同时期银杏不同枝型叶片萜内酯的含量,采用气相色谱法对银杏雄叶丛枝、雌叶丛枝、雄长枝、雌长枝和雌短枝银杏叶萜内酯含量的年周期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枝型按照银杏叶的总萜内酯含量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雄叶丛枝... 为了了解不同时期银杏不同枝型叶片萜内酯的含量,采用气相色谱法对银杏雄叶丛枝、雌叶丛枝、雄长枝、雌长枝和雌短枝银杏叶萜内酯含量的年周期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枝型按照银杏叶的总萜内酯含量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雄叶丛枝、雌长枝、雌叶丛枝、雄长枝、雌短枝,除雌短枝外,其它枝型总萜内酯含量均在9月初达到1年中的最大值;GA是所测4种萜内酯中含量最丰富的,不同枝型按照GA含量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雄叶丛枝、雄长枝、雌叶丛枝、雌长枝、雌短枝,除雌短枝GA含量在10月初到达含量的高峰外,其它均在9月初达到高峰;GB、GC和BB含量低,变化规律较一致,落叶前含量基本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萜内酯 银杏叶 枝型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ATR红外光谱研究超临界条件下酯交换反应过程与机理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文 王存文 +2 位作者 刘少文 吴元欣 唐正姣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17-822,共6页
在温度15℃~300℃和压力0.1 MPa~25 MPa下,采用原位ATR(Attenuated Total Reflectance)红外光谱技术研究高温高压条件下甲醇、乙醇和丙醇的分子间氢键和分子内化学键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及亚/超临界甲醇条件下醇油的混合与酯交换反应... 在温度15℃~300℃和压力0.1 MPa~25 MPa下,采用原位ATR(Attenuated Total Reflectance)红外光谱技术研究高温高压条件下甲醇、乙醇和丙醇的分子间氢键和分子内化学键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及亚/超临界甲醇条件下醇油的混合与酯交换反应过程与机理。纯物质的红外光谱研究表明,在压力高于14 MPa时,随温度由15℃升高到250℃,甲醇、乙醇和丙醇的分子间氢键减弱,减弱程度最大的温度为75℃~225℃;但温度升高对甲基的振动没有影响,当温度超过225℃后,甲醇的羟基振动峰发生明显分峰,而乙醇和丙醇的羟基振动峰未发现分峰变化;在整个温度和压力范围内,三油酸甘油酯的红外光谱图未发生明显变化。醇油混合与酯交换反应过程的红外研究表明,在14 MPa时,当温度超过185℃后甲醇与三油酸甘油酯完全互溶,两者形成均相;当混合体系温度超过220℃时,甲醇与三油酸甘油酯开始发生酯交换反应。因此,超临界甲醇条件下的酯交换是均相反应,而且氢键变化不是导致酯交换反应的主要原因,高温高压条件下C-OH键振动形式的变化,即出现C+…O-…H+振动使小分子醇的亲电性和亲核性均增强是导致超临界无催化酯交换反应快速进行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ATR红外光谱 超临界酯交换反应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组织培养及次生代谢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楠楠 许锋 +2 位作者 黄小花 程水源 王燕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7-31,共5页
为深入了解银杏组织培养与次生代谢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概况,从外植体来源、培养条件及其对培养物中次生代谢物质含量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银杏固体培养和悬浮培养的研究进展,综述了银杏次生代谢过程中相关基因的克隆状况。
关键词 银杏 组织培养 基因克隆 次生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A与GA_3对夏枯草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蒋丽阳 曹腾 +2 位作者 瓮强 许锋 程水源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8-89,93,共3页
目的: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5-氨基乙酰丙酸(ALA)与赤霉素(GA3)对夏枯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方法:21℃黑暗条件下,采用不同浓度GA3、ALA以及GA3与ALA混合剂对夏枯草种子进行处理,测定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结果:100 mg/L... 目的: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5-氨基乙酰丙酸(ALA)与赤霉素(GA3)对夏枯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方法:21℃黑暗条件下,采用不同浓度GA3、ALA以及GA3与ALA混合剂对夏枯草种子进行处理,测定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结果:100 mg/L ALA,100 mg/L与500 mg/L GA3,10 mg/LALA与100、500 mg/L GA3混合剂可显著提高夏枯草种子发芽率和种子活力,且发芽时间出现不同程度提前。结论:适量浓度ALA,GA3及两者混合剂可提高夏枯草种子活力,促进种子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枯草 种子发芽 5-氨基乙酰丙酸 赤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树龄银杏叶萜内酯含量的年周期变化规律 被引量:3
19
作者 许锋 廖咏玲 +4 位作者 程水源 李琳玲 程华 张威威 王燕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3-177,共5页
为研究不同树龄银杏叶萜内酯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对5年生实生树、9年生实生树、14年生嫁接树的银杏叶萜内酯含量的年周期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不同树龄银杏叶的银杏内酯A(GA)、银杏内酯B(GB)、银杏内酯C(GC)、白果内酯(BB)以及... 为研究不同树龄银杏叶萜内酯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对5年生实生树、9年生实生树、14年生嫁接树的银杏叶萜内酯含量的年周期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不同树龄银杏叶的银杏内酯A(GA)、银杏内酯B(GB)、银杏内酯C(GC)、白果内酯(BB)以及总萜内酯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为先上升,随后经历一个平稳的高峰期,最后再迅速下降。不同树龄银杏叶总萜内酯最高峰含量的高低顺序为9年生实生苗>5年生实生树>14年生嫁接树;而银杏叶4种萜内酯含量不同树龄间存在差异:对GA来说,在最高峰时,5年生实生树含量显著高于9年生实生苗和14年生嫁接苗含量;对BB、GB和GC而言,在含量最高峰时9年生实生树含量高于5年生实生苗和14年生嫁接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萜内酯 银杏叶 树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壳山核桃容器育苗基质配方筛选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杜洋文 程军勇 邓先珍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7-233,241,共8页
【目的】筛选薄壳山核桃容器育苗的最佳基质配方,为培育优质容器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泥炭土、珍珠岩、黄心土和复合肥为基质材料,按不同比例配制成6种混合基质,将15 cm高的薄壳山核桃实生苗移栽至装填基质的容器袋中,统计和测定... 【目的】筛选薄壳山核桃容器育苗的最佳基质配方,为培育优质容器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泥炭土、珍珠岩、黄心土和复合肥为基质材料,按不同比例配制成6种混合基质,将15 cm高的薄壳山核桃实生苗移栽至装填基质的容器袋中,统计和测定1年生容器苗的成活率、株高、地径、地上部和地下部的鲜质量、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干质量、根冠比、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直径,并对各性状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不同基质配方对薄壳山核桃苗木成活率、株高、地径、地上部和地下部的鲜质量、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干质量、根冠比、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等指标的影响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对苗木根直径的影响无显著差异。泥炭土、珍珠岩、黄心土体积比3︰3︰2和1︰1︰1的混合基质均可显著提高苗木成活率,成活率最高达100%;可显著促进苗木高和地径的生长,高和地径最高分别达21.21、5.35 mm;可显著提高苗木的生物量,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和地下部干质量最高分别达2.57、21.65、1.76、12.17 g;可显著增加苗木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这3个指标最高分别达963.67 cm、391.67 cm2和42.67 cm3。泥炭土、珍珠岩、黄心土体积比2︰2︰3、1︰1︰1、3︰2︰1、3︰3︰2的基质处理中根冠比较大,最高达9.75。各配方处理下,根直径最高达13.29 mm。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以株高和地径为因变量的回归拟合方程。【结论】培育薄壳山核桃容器苗较佳基质配方为泥炭土、珍珠岩、黄心土体积比3︰3︰2和1︰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容器育苗 基质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